搜索更多内容
韩愈最著名的一首诗《晚春》赏析,短短的几句,便是活灵活现跃然于纸上
韩愈文章独出心裁,无论是文学性,还是思想性,那都是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例如《师说》、《马说》、《进学解》等等,那都是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这些作品思想深刻,对于后世的文学创作也是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为此后人为了表扬他在散文方面的成就,把他列入了唐宋八大家,成为了其中领军人物,即使是后来的欧阳修和苏轼,那也是继承了他的文风。
那么韩愈除了文章写得好之后,他的诗歌同样也是脍炙人口,以这首《晚春》来说,那也是一首经典名篇,通篇表现手法高超,独具风采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从而成为了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这首诗写于公元815年(元和十年),当时作者韩愈在朝任史馆修撰,知制诰。对于到过岭南的韩愈来说,北方的春天来得稍晚,直到二月才有草芽长出来,作者便借鉴岑参《白雪歌》之意,创作了此诗。整首诗意境唯美,虽然是化用了别人的诗意,可是又推陈出新,写出了新意,从而成为了一首新的经典。
古人对于春天的描写大多都会融入自己的情感,所以会很悲伤,这也是古人常说的悲春伤秋,只要是到了春天,世间万物开始复苏,这个时候大地焕发了勃勃生机,地面上的小草重新发芽,树上的花儿也是开得很艳丽,但是对于古人来说往往又会悲伤,认为眼前的一切只不过昙花一现,很快就会消失,这也使得古人在春天异常的悲伤;到了秋天也是一样,大地又是一片肃杀,了无生机,这个时候又要生出更多的悲伤来。
韩愈的这首《晚春》通篇都是在写景,并没有悲春之感,在这方面也是比较独特,这也正是由于诗人在创作中融合了散文的创作手法,这也是他的独创,他与当时的柳宗元一起发起了“古文运动”改变了散文的创作方向;同时又与孟郊等人,把这种散文化的创作手法运用到诗歌中,从而形成了新的诗体,而他所属于的诗派正是“韩孟诗派”,这一诗派也是诞生了很多优秀的诗人,譬如后来大名鼎鼎的张籍,以及苦行僧贾岛。
第一二句便是写得很唯美,也是让这首诗立马显得别具一格,处处充满了诗意,“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到了新年都还看不到芬芳的花朵,二月初时才惊讶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这两句着实是很普通,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可是我们再结合下面的两句就会发现,其实这两句写得生动有趣,抓住了春天的特征,写得活灵活现。
第三四句是整首诗最经典的两句,写得也就更加唯美,“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白雪却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故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这两句与前面的两句,也是结合得很完美,从而让这首诗美得犹如一幅淡淡的山水画,读来也是朗朗上口,当真是美得令人心醉。
韩愈的诗很讲究技巧,从而在表现手法上有了全新的突破,这样的作品也是最值得我们一读。这么一首看似很普通的作品,可是每一句都充满了诗情画意,每一句都美得犹如一幅画,诗人正是对于现实生活有着细腻的观察,从而在信手拈来之间能够写出如此唯美的诗,短短的几句,便是活灵...
查看详情>>与“韩愈最著名的一首诗《晚春》赏析,短短的几句,便是活灵活现跃然于纸上”相关的文章
韩愈《晚春》古诗赏析,寥寥几笔便展示出满眼风光,令人耳目一新的景象
《晚春》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因其常据郡望自称昌黎韩愈,故后世称之为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世称韩文公。
注释解说:
⑴晚春:春季的最后一段时间。⑵不久归:这里指春天很快就要过去了。⑶百般红紫:即万紫千红,色彩缤纷的春花。斗芳菲:争芳斗艳。⑷杨花:指柳絮。榆荚(jiá):榆树的果实。初春时先于叶而生,联缀成串,形似铜钱,俗呼榆钱。⑸惟解:只知道。漫天:满天。
全诗解释:
春天不久就将归去,花草树木想方设法挽留春天,一是争奇斗艳,人间万紫千红。可怜杨花榆钱,没有艳丽姿色,只知漫天飞舞,好似片片雪花。
品鉴鉴赏:
壹
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虽然诗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常景,但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寥寥几笔,便展示出满眼风光,令人耳目一新的景象。
贰
此诗熔景与理于一炉,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诗人通过“草木”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的其实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面对晚春景象,诗人一反常见的惜春伤感之情,变被动感受为主观参与,情绪乐观向上,很有新意。“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避短用长,争鸣争放,为“晚春”添色。正是“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红楼梦》林黛玉《葬花吟》),这勇气非常可爱。这就给人以启示: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
叁
此诗题一作“游城南晚春”,可知所写乃春游郊外所见。仅就描写暮春景色而言,此诗可谓有情有趣,亦不落俗套。诗人全用拟人手法,糅人与花于一体,不说人之惜春,而说草树亦知春将不久,因而百花争艳,各呈芳菲。凑热闹的还有朴素无华的杨花榆荚,像飞雪一般漫天遍野地飘舞。人言草木无情,诗偏说它们有知,能“知”能“解”还能“斗”,而且还有“才思”高下有无之分。想象之奇,实为诗中所罕见。这是此诗明白有趣之处,堪称平中翻新,颇富奇趣。
肆
然而“无才思”三字颇怪异,遂引起后人诸多猜测。或谓劝人勤学,不要像杨花那样白首无成;或谓隐喻人之无才,作不出好文章;或言有所讽喻;或言赞赏杨花虽无芳华,却有情趣和勇气。如果说此诗真有寓意,就应当是其中所含的一种生活哲理。从韩愈生平为人来看,他既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宗师,又是力矫元和轻熟诗风的奇险诗派的开山人物,颇具胆力。他能欣赏“杨花榆荚”的勇气。此处或并非存心托讽,而是观杨花飞舞而忽有所感触,随寄一点幽默的情趣。诗的妙处也在这里。
伍
此诗之寓意,见仁见智,不同的人生阅历和心绪可能有不同的领悟。
韩愈的这首《晚春》到底是赞誉柳絮还是贬低柳絮
草木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唐朝韩愈《晚春》
诗文漫读:草木也知道,春天不久就归去了,那真是争奇斗艳,开得热闹。杨花榆荚,没有什么才思,变不了花样,只知道漫天雪花样的飞舞。
初衣解诗:这首诗是写晚春的景色。知道春天不久就要回去了。于是百花拼命的争艳,想留住春天。柳絮榆荚也来凑热闹,它们没有别的才干,拼命的将自己飘在空中,像雪一样的飞来飞去。
这首诗呢歧义颇多。有人说这是贬柳絮的。又没有什么才思,只顾凑热闹。有人说这是赞扬柳絮的,这热闹也要它来凑啊,重在掺合,而且它还在拼命的掺和。
初衣有自己的解释。这首诗不是咏柳絮的,是写晚春的。也就是,晚春的景色是这首诗的主题。我们用这样一个看眼来看待春天,那么不管是百般红紫斗芳菲,乃至斗得花色凋零,还是柳絮飞舞,都是晚春重要的景色。所以说这首诗有着和谐之美。有快要开败的花红,还有漫天飞舞的柳絮,这才是晚春正常的现象。
而作者不过是拟人化了一点。因为其他的草木,能够争奇斗艳,红红紫紫,而柳树,榆树,又只有白色的飞絮。如果没有它们,可能人的感官没有这么的明显。因为当柳絮不再飘花的时候,春天真正过去了。从这个意义上面来说,柳絮也是花,而且是晚春重要的景色。
那么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是在多少岁呢?如果说他是贾宝玉与林黛玉十几岁的孩子,分辨心极强,喜欢在花花草草中照见自己。那么这首诗可以说是贬柳絮的。
但是这一首诗,他作于公元816年。此时的韩愈年近半百。
纵观韩愈的一生,可谓是非常的坎坷。这个坎坷倒也不是特别的贫寒,就是仕途非常的不顺。考了三次之后,24岁的韩愈登进士第,居然三年没有官做,于是他两入幕府。直到34岁那一年,才终于有了一个职位。但是这个韩愈,个性刚正不阿,非常的正直。他的仕途是这样一个曲线,先升一步,然后再贬,贬了升,升了贬,他不是波折上升,他是曲折上升,没有波浪纹,只有高低线。用现在的话说,他就吃亏在直上。反正这个韩愈也是死不悔改。比如说,他和朝廷的另外一个官员有着争辩,令皇帝非常头疼。然后皇帝将他们两个人都放出京去,结果他的对手向皇帝哭诉,获得了皇帝的同情,将本来授予韩愈的兵部侍郎,结果赐给了对方。将对方没有实权的礼部侍郎给了韩愈。这真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不过韩愈死了之后,追封为礼部尚书,这也算是非常高的荣誉了。
那么韩愈在写这首诗的时候,他处在什么人生地步了?他被授为太子右庶子。这也算是一个高官,但问题是如他曲折的人生是一样的,每次封他一个官的时候必须降一级,因为总有人挑他的刺。他本身应该是中书舍人的。
按照初衣对他的阅历来看,这应该是描写晚春的景色,而且他平生最讨厌的就是那些装饰和富丽,做人作文都很讲究直,那么这首诗可以解读为,他欣赏那些晚春柳絮榆荚的勇气和壮观。或者也带一点点自嘲的意思。反正他不喜欢勾勾弯弯的争奇斗艳,要斗也行,一起竹筒倒豆子吧。
而且韩愈的一生,由于个性的直,总有别人给他小...
查看详情>>与“韩愈的这首《晚春》到底是赞誉柳絮还是贬低柳絮”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