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1

“八王之乱”最后是怎么落下帷幕的?这完全是场争权夺利的内乱

“八王之乱”怎么结束的
“八王之乱”是场争权夺利的内乱

西晋开创者司马炎:励精图治,锐意革新

司马炎是三国权臣司马懿之孙,司马昭之子,也是西晋的开国皇帝。

早在曹魏时期,司马氏家族已经权倾天下,甚至可以一手决定皇帝的立废。司马昭派军消灭蜀国后,被加封为晋国公,地位仅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把控了军政大权,连皇帝也不放在眼里。

司马昭毫不掩饰自己对皇位的野心,人人都在猜测他何时会取而代之 ,让皇帝禅位,将曹魏江山换成司马氏江山。可惜,司马昭时运不济,尚未来得及逼宫篡位,就得了重病一命呜呼。他的儿子司马炎继承了晋国公的爵位,完成了父亲未竟的野心,逼迫魏元帝禅位给他。

公元266年2月8日,司马炎登基称帝,定国号为晋,建都洛阳。由此,历史进入西晋时期,司马炎成为西晋第一位皇帝,史称晋武帝。

作为开国之君,司马炎统治前期励精图治,锐意革新,一扫曹魏时期的弊政,施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增强国力、发展生产的政策,比如重新划分土地、制定法律、改革赋税制度、兴修水利等。

与此同时,司马炎克勤克俭,积蓄力量,于公元279年兴兵南下,一举灭掉了东吴,结束了三国以来的分裂局面。

文治武功兼备的晋武帝,原本不失为一代人杰,他一心想开创一个太平时代,但他在关键问题上的几大失误,以及晚年的骄奢淫逸,为国家之乱埋下了祸根。

在政治制度上,司马炎沿袭了汉朝以来的分封制,大封宗室。他意识到,魏国之所以灭亡,是因为权臣专政,皇帝势单力薄,宗室衰弱,司马炎篡位的时候,都没有人敢跟自己抗衡。

所以为了避免重蹈曹魏覆辙,司马炎登基后不久就开始分封宗室,先后在全国建立起二十七个诸侯国。此举原本是为了保障皇权的稳固,一旦皇帝遭遇危难,这些诸侯王就可以带兵前来勤王。

但分封制大大削弱了中央集权,不甘心安于一隅的实力强大的诸侯国,成为另一种风险因素。

而司马炎在继承人选择问题上的失误,直接催化了诸侯纷争的 风险,酿成了后来的八王之乱。

司马炎的太子是皇后杨艳所生,名为司马衷,即后来史上有名的昏君晋惠帝。司马衷从小就十分蠢笨,老师给他讲课,司马衷转眼就忘。但他是皇后嫡子,在当时所有存活下来的皇子中居长,出于立嫡立长的传统,司马衷九岁时被立为太子。

司马炎曾几度犹豫,担心这个太子难以接替自己的皇位。但皇后杨艳非常有手腕,她进言说:司马衷只是年龄太小,还没有开化,等他长大就可以了。

另外,杨艳又说服司马炎给儿子娶了一位精明的太子妃贾南风。贾南风是车骑将军贾充的女儿,传言长相又黑又胖,性格凶悍善嫉,但她十分聪明,屡屡帮助丈夫顺利通过司马炎的考察,保住了太子之位。

此外,司马衷虽然蠢笨,但他有一个儿子司马遹聪慧过人,很得司马炎喜爱,被认为日后可继承大统。所以,司马炎虽然知道太子可能能力不足,但始终没有改换人选。

晚年的司马炎,日渐昏聩,追求奢侈享乐,公开买官卖官,宫里宫外上行下效,社会风气糜烂。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病逝,享年五十五岁。太子司马衷继位,贾南风成为皇后。

贾南风攫取政权,引发八王之乱

晋武帝临终...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