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道光皇帝在位时重用的大臣

发布时间:2020-07-10
1

道光皇帝在位时重用的这几位大臣,这几位大臣也不失所望

道光皇帝
道光皇帝在位时重用的大臣

道光帝的书斋挂着自己书写的规箴:“事愈大,心愈小;情愈急,气愈和。”以此可知他在个人心性上的追求和修养。

此前他受到了完整的宫廷儒家教育,“经史融通,奎藻日新”,以此自诩,学而有成。他“日与诗书相砥砺”,并写成了《养正书屋诗文》40卷。在自我道德学问追求上,他秉持“至敬、存诚、勤学、改过”写成四个条幅,一同挂在屋中,以提示自己要修身养性。

道光性格与其父嘉庆非常相像,凡事力求严谨平稳,中规中矩。其次教育模式完全相同。嘉庆继位时已经三十六岁,道光更是三十九岁,与成熟相伴随的更多的是固态保守。自我更新和不断砥砺进步改造的思想基本停滞,青春的激烈奋进,强烈求知的年代一旦过去,即使学习的欲望再强烈,环境更新再丰富,他的接受能力已经大打折扣。

因节俭著称的帝王并不少见,而他们却并未如道光因节俭而受到嘲弄,这种一个时期两个尺子似乎缺乏公正合理性。据记载,梁武帝日止一食,膳无鲜腴,惟豆羹粝食而已……身衣布衣。朱元璋更是俭朴到“只用蔬菜,外加一道豆腐”。万历皇帝大婚之前,为了向张居正表现自己节俭朴素,特意撩起身穿龙袍问张居正:“此袍何色?”张居正回答说:“青色。”

这个年轻皇帝解释说,不是青色是紫色,因为穿久了褪色成这样。本以为张居正会赞扬他简朴,没想到张居正却故意唱反调说:“既然此色易褪色,请少做几件。”在节俭的路上,道光并不是唯一,却被野史过度消费调侃,这不得不是一种误读。

道光真正的缺憾在于对缺乏对生活的基本了解,甚至对物价的基本概况也非常模糊,作为管理者,这是一个严重的硬伤。但此后的野史均对此进行大幅度嘲弄、调侃,将一个清代帝王资质较上乘的皇帝演化成一个智商低能的人物,似乎也缺乏严肃性。作为鸦片战争的签字者,道光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跳跃此处,就失去了历史的本来意义。

在“三千年未有大变局”的时代,作为延续嘉庆“守成”的路线,其在内政上的作为可圈可点,对于外政的外行,是时代的悲剧,也是道光本人的不幸。早年这个皇子因成功处置天理教起义,并亲自将几乎要占领紫禁城的教徒用火枪打死,可见其关键时刻具有的能力,因此在储位中获得了绝对肯定。

登基之后,面对边疆分裂,他从容镇压,立场坚定,手腕强硬。面对漕运、盐法弊端,他破格提拔陶澍奋力改革。鸦片横流,他命林则徐强力销毁,这些都说明他内政内行。登基不久他就罢黜了嘉庆时期的首席军机大臣,同时,下令群臣切实言事。他说:“当今之弊,病玩二字,实堪愤恨,若不大加振作,焉有起色!”《清宣宗实录》

登基的第二年,就大力提拔林则徐为代表的清流官员。(1822年)林则徐第一次受到道光帝的召见,在谈话中,道光对他过去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汝在浙省虽为日未久,而官声颇好,办事都没毛病,朕早有所闻,所以叫汝再去浙江,遇有道缺都给汝补,汝补缺后,好好察吏安民罢。”接着林则徐向道光帝请教今后工作指示,道光回答说:“照从前那样做就好了。”

在整顿吏治方面,道光敢于从皇族亲贵中...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