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咸丰皇帝在位时国库亏空

发布时间:2020-07-10
1

咸丰皇帝在位时为何要变卖家产,想法设法减少开支?全因国库亏空

咸丰皇帝变卖家产的原因
咸丰皇帝在位时国库亏空

咸丰三年四月初十日,应兵部尚书桂良的奏请,皇帝朱批后,内务府向皇帝递交了一份名为《内务府奏查明库存金钟分量及抄产变价银无存折》。

一封变卖“家产”的朱批奏折

在这份递交给皇帝的奏折中,内务府查明其下属的广储司银库中原来收存有大金钟4口,小金钟16口。由于在嘉庆二十四年的时候,由皇帝调拨使用大金钟一口,小金钟16口,所以仅剩下大金钟3口,总重约三万三千两。并且内务府已经找金匠对大金钟的成色进行了验看,随时可以将金钟融化,提炼黄金。咸丰皇帝在奏折后朱批到:著派恭亲王奕䜣、工部尚书翁心存,会同内务府认真妥办,钦此!

乍一看这份奏折疑点重重,兵部尚书为什么会让内务府清查银库中珍藏的金钟?他的手未免伸的太长了。而为什么内务府在清点金钟的同时要查验成色,并且准备融毁呢?咸丰皇帝又为什么会批准“毁弃”祖宗留下的宝贝呢?这一切的根源都是因为南方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军。

由于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导致大清南方政局糜烂,尤其是江南重要的赋税大省,无法按时完成每年上缴中央财政的税银,但朝廷又频频用兵,导致户部银库入不敷出,大清财政系统难以维系,万般无奈之下高层官员才出此下策,咸丰皇帝为了稳固统治才“从善如流”。

“化钟卖铜”换银子

早在咸丰元年,户部就请求过咸丰皇帝动用内务府银库的內帑一百万两来接济兵饷,押赴前线军营。到了咸丰三年太平天国的实力进一步扩张,前线吃紧,所以兵部尚书才上奏折恳请皇帝将内务府珍藏的金钟融化,充作军费。面对这样的要求,咸丰无法拒绝,所以就安排恭亲王奕䜣亲自负责。

奕䜣等人在将三口乾隆皇帝留下的金钟验明正身后,按照咸丰的意思:金钟融化后,分别铸造成各重二两、三两、五两、十两不等的金条,并镌刻上皇帝年号,以便流通。

最后从咸丰三年六月初六开始融化到当年十一月初三,这三口金钟一共倾得金条八千五百零三块,获得总重二万七千三十两的黄金。按照当时奕䜣、翁心存等给出的一两黄金兑换十五两白银的汇率,这次融毁的金钟可抵405450白银军费。

在兵部开始向皇帝哭穷,要皇帝融化金钟之际,户部也不甘人后,在咸丰三年五月请求将宫廷、园囿内所积存的铜器拿出来送到户部的钱局融毁,铸成铜钱使用。并举出康熙年间为了平定吴三桂的叛乱,康熙皇帝将宫内的佛像拿出来铸成罗汉钱的例子,来让咸丰同意这个请求。

为了大局考虑咸丰皇帝命内务府继续清查积存不用的铜器,查得圆明园、清漪园、静明园、奉宸苑四处所藏不用的铜瓶、铜香炉、铜鹤等等陈设,甚至包括旗杆上的铜顶,门上的铜钉、屋檐上的铜网,一共收缴了八千四百七十四斤铜器,全部运往户部,铸成铜钱以供使用。

“一地鸡毛”的大清财政

可就是皇帝和内务府这样砸锅卖铁式的输血,还是无法满足户部财政的缺口。咸丰三年八月二十四日户部又请皇帝让内务府继续拨发银两,就连军机处没钱了也找内务府,要求支应两千二百五十两银子做吃饭、办公用品消耗使用。可内务府也不是印钞机,在清查完库房所剩银两后,内务府给出的答复...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