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雍正继位

发布时间:2020-07-10
1

康熙能放心的让雍正继位有这五个原因,其中这个原因最重要

康熙让雍正继位有五个原因
雍正继位

康熙皇帝在执政后期,皇子们争储的事情搞得他焦头烂额。

康熙十四年时,康熙帝立年仅两岁的二阿哥胤礽为太子。但是胤礽长大后,变得骄纵跋扈,结党营私,这使康熙帝对他非常不满。

康熙四十二年时,康熙帝杀了功臣索额图,就是因为索额图是太子党中的重要人物。

从此,康熙帝和太子的关系就更加恶化了。

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帝以“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恶虐众,暴戾淫乱”为由,宣布废除了太子胤礽。

这一举动直接导致了众多阿哥都对皇位开始觊觎,于是尔虞我诈的争储斗争便开始了。

最终的结果大家也都知道,四阿哥胤禛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胤禛之所以能够胜出,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胤禛懂得韬光养晦。他自称自己是“天下第一闲人”。与其他皇子激烈争储形成反差。

这一态度使阿哥们放松了警惕,都不把他当作竞争对手。

二、胤禛还跟其他皇子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表面上是支持胤礽复立的。

这进一步掩盖了自己想当太子的用心,即使当不上太子,这一步也能让他以后明哲保身。

三、胤禛也在偷偷地营建自己的势力集团,他与年羹尧、隆科多等朝廷重臣交往密切。

这些人既能在康熙那里给自己说上好话,也能为日后所用。

四、胤禛只在康熙帝面前表现诚意和孝道,不表现野心。分内的事就做得好好的,分外的事,坚决不做,于是赢得了康熙帝的好感。

这时康熙帝对那些勾心斗角的皇子们真是烦透了。

以上这些原因,为胤禛成为储君奠定了基础。但这些原因,其他阿哥们通过努力也是可以做到的。

胤禛能继位,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其他的阿哥们就只能望洋兴叹了。

那就是胤禛生了一个好儿子,弘历。

弘历天资聪颖,五岁开始就学,能做到过目不忘。

弘历十岁时,康熙帝第一次在胤禛的王府见到这个小孙子,疼爱的不得了。

于是康熙帝下令将弘历养育在宫中,并且亲自给弘历授课,还带上弘历巡幸热河避暑山庄。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帝在病榻上召见大学士马齐时还说:“胤禛第二子有英雄气象,必封为太子。”

可以看出,康熙帝对弘历的喜爱,是使胤禛获得储位的又一重要原因。对于这个原因,其他阿哥们实在是没办法做到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胤禛继位后,便一直把弘历作为心目中的储君。

后来弘历也顺利继位。

查看详情>>
2

康熙驾崩前三天派雍正代自己祭天,原来康熙早就想好了让雍正继位

康熙早就想好了让雍正继位
雍正继位

雍正皇帝的即位之谜一直困扰着后世清史研究者,雍正皇帝究竟是如何即位的?是否真像民间传言中说的那样是害死康熙之后伪造诏书篡位的呢?其实一切还要从康熙晚年那场腥风血雨的夺嫡之争说起,康熙四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708年的夏天,康熙第一次罢黜了太子胤礽,胤礽被废,让众皇子看到了希望,个个为了太子之位费尽心机。

在这场夺嫡之争中,阿哥们纷纷结党,互相碾压,大阿哥胤禔对皇位垂涎三尺,三阿哥胤祉看似不问政事,只是一味的埋头著书,但实际上也暗中为自己造势,以不结党之名博取康熙的好感,而其中力量最大的当属八爷党和四爷党,八爷党在朝堂上遍插党羽,声势最大,而四子胤禛虽然表面不结党,但是却培养了年羹尧和胤祥等能臣干吏,颇具实力。

令众皇子意外的是太子党后来死灰复燃,在康熙的亲自支持下重新被拥立,可惜胤礽非常不争气,仅仅两年之后又再次被废,而夺嫡之争也进入了白热化,胤禩处心积虑想要得到皇位,但是却被康熙训斥,而胤禛则因为韬光养晦、善于理政被康熙看中。成为了康熙心目中的继承人。

其实康熙皇帝一直在培养锻炼胤禛,对胤禛寄予厚望,康熙晚年一系列举动证明康熙皇帝确实有意将皇位传给胤禛,康熙六十年,也就是公元的1721年,这一年雍正皇帝44岁,也是康熙登基六十周年大庆,此时的胤禛被康熙皇帝安排代替自己去盛京祭告祖陵,这年冬至,又被康熙派往南郊代自己祭天,第二年冬至康熙皇帝又派胤禛代自己祭天,而这次康熙皇帝已经是病入膏肓了,三天之后就去世了,大家都知道古代只有天子才有祭天的权力,历代君王对祭天这种大事都是非常重视的,在临终之前将如此重大的使命交付胤禛,就是瞎子也看出是什么意思了。

史料记载,在康熙临终之前,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八点三次召见胤禛,最后一次召见之后,康熙就驾崩了。因此后世便有传言说是雍正皇帝害死了康熙皇帝,最终篡改遗诏继承皇位,但实际上这种想法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想暗害皇帝根本没这么简单,而伪造遗诏更是难上加难,实际上雍正皇帝并没有篡位,康熙也确实是病死的,只不过雍正上台之后打击政敌的手段太过严厉,所以才招致了很多人的不满,因此这些人才诬陷雍正皇帝篡位,没想到传了二百多年还是真真假假,让世人难以辨别,最终让雍正皇帝背了两百多年的滚滚骂名!

查看详情>>
3

从这几点疑点里或许能找到雍正继位可能是不正当的

雍正继位
雍正继位可能是不正当的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在康熙皇帝驾崩的第七天,雍正皇帝下令将康熙传位遗诏公布天下,宣布明年为雍正元年。随即,关于雍正皇帝继位合法性的议论,铺天盖地的涌来。雍正七年,雍正皇帝趁着“曾静案”的契机,编纂《大义觉迷录》,用以“自证清白”。

但是,在诸多清朝官方文献记录,和《大义觉迷录》中,有着对于雍正皇帝继位过程的诸多疑问,而就是这些疑问让雍正皇帝刻意“自证”的行为,更显欲盖弥彰。

本文依据清朝官方记载文献为论证蓝本,从文献缝隙中寻找蛛丝马迹,对雍正皇帝的“继位合法性”问题,一探究竟。

疑点一:康熙皇帝驾崩当日的时间漏洞

关于康熙皇帝临终时的情形,我们先来看下官方记载:

1、《清史稿·本纪八·圣祖本纪三》记载:

十一月戊子,上不豫,还驻申昜春园。以贝子胤祹、辅国公吴尔占为满洲都统。庚寅,命皇四子胤禛恭代祀天。甲午,上大渐,日加戌,上崩,年六十九。

2、《清实录》中的《康熙朝实录》和《雍正朝实录》记载是一致的,我们以《清实录·世宗实录·卷之一》记载为例:

至是月戊子。圣躬不豫。因回驻畅春园。庚寅。以冬至届期。将大祀于南郊。命上恭代行礼。至甲午、丑刻。圣祖疾大渐。遣官驰召上于斋所。且令速至。是日、上问安、进见五次戌刻。圣祖宾天。

我们再来看下,雍正皇帝用以“自证清白”的《大义觉迷录》中,对于康熙皇帝临终之际的记载:

《大义觉迷录》记载:

至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冬至之前,朕奉皇考之命,代祀南郊,时皇考圣躬不予,静摄于畅春园,朕请侍奉左右,皇考以南郊大典,应于斋所虔诚斋戒,朕遵旨于斋所至斋。至十三日,皇考召朕于斋所。及朕驰至,问安皇考,告以症候日增之故,朕含泪劝慰。其夜戌时龙驭上宾,朕哀恸号呼,实不欲生。

根据清朝官方文献的记载,康熙皇帝是在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凌晨一点到三点之间,病危。当时,皇四子胤禛正在天坛斋所,康熙皇帝以“症候日增之故”向当时在场的隆科多和诸位皇子宣布了传位遗诏。

同时康熙皇帝下令将于天坛斋所的皇四子胤禛召回。

也就是说,康熙皇帝在十三日凌晨一点到三点之间,下达了召回皇四子胤禛的命令。

我们再来看下皇四子胤禛是什么时候到达的畅春园清溪书屋?

《清实录·圣祖实录·卷三百》记载:

皇四子胤祯闻召驰至。巳刻。趋进寝宫。上告以病势日臻之故。是日、皇四子胤祯三次进见问安。戌刻。上崩于寝宫。

也就是说,皇四子胤禛是在十三日上午的“巳刻”,也就是上午九点多才赶到畅春园。

从天坛到畅春园的直线距离仅有16公里,就算是绕路也只有20公里左右。在如此紧张的关键时刻,皇四子胤禛在如此短的距离中,就是用了长达8个小时的时间“闻召驰至”的?

这明显是一个巨大的漏洞,这八个小时里面,皇四子胤禛干嘛去了?

疑点二:康熙皇帝驾崩之前,为何如此安排皇四子胤禛

按照《清史稿》、《清实录》、《康熙朝起居注》和《大义觉迷录》对于皇四子胤禛在康熙皇帝感到身体不适返回畅春园之后的记载是一致的,大体为:

庚寅。上因圣躬不豫。十五日南郊...

查看详情>>
4

雍正继位时为何会进行的如此顺利?原来是清朝制度的原因

清朝
雍正继位
雍正继位为什么会这么顺利

到清朝的皇帝们,具有极强的代表性的便是康熙。除了他的众多功绩之外,他的在位时间同样让人觉得惊讶。从八岁登上皇座,总统治时长高达六十年,这已经是中国历史上的奇迹。从他的军事能力和治国能力来说,绝对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明帝。总体来说他的贡献巨大,不仅是奠定了大清的统治,同时也让它的版图与根基更为牢固。无论是在位时间和功绩,还是他的后代数量,都足以让其他皇帝羡慕。

康熙是一个生育能力极强的皇帝,据说在去世时已经有二十四位成年的皇子,并且个个都不是平庸的人。这不得不佩服他的基因,佩服他的教导能力。对于前期来说,大皇子和二皇子可谓是争得头破血流,毕竟他们两个的确是有坐到那个位置的能力。可惜两个人都失败了,便在皇位的争逐中被淘汰,也可以说是两败俱伤,只能够退下序幕。

一:康熙后期,四位皇子竞争激烈

而到后期,也就是康熙晚年时期,皇位的候选人差不多是有四位皇子。除了大家比较熟悉的四皇子和八皇子之外,三皇子和十四同样有这个能力,而当时的确也是这四个人在进行着竞争。不过谁最后能够成为皇帝,谁是最佳的候选人,康熙肯定也是比我们旁观者更加纠结。毕竟这是他创下的江山和辉煌,自然也是希望可以延续下去,不希望会毁在自己后代的手中。但皇子也不完美,这四位都有不同的优缺点。

众所周知,最后他选择了四皇子。其实在很多人眼中,对四皇子都是极为肯定的,并且还肯定了他的儿子。当时说这的话不是别人,而是方苞。其实即便是再为肯定,如果康熙心中不是如此认同和肯定,那么他也不会做出最后的选择。由此可见,雍正成为统治者的合理性是可以肯定的,并不像有些人所传的。但也有很多后人产生疑问,若最后坐上皇位的不是他,那么他会不会进行造反?其实从总体的历史来分析的话,造反的可能性并不大。

二:满清制度,不会允许造反的出现

满清和汉人的统治制度有着明显的差别,因此说满清靠着造反获得权利的可能性不大。而这个渠道,早已经被废除和杜绝了。虽说雍正有不少得力之人,也有很多优秀的跟随者,比如说年羹尧和怡亲王等人。但是他们三个对夺位的帮助不大,因此他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可以成功,因此他不一定会敢于去冒险。毕竟雍正不是一般人,他可以说是当时最为优秀的皇帝人选,怎么可能看不透这些事情呢?

拿年羹尧来说,他是赫赫有名的大将军,但他并不是旗主。不仅如此,他平时都不在宫内,并且是一个汉人。虽说他的权利和能力都很大,但那是在雍正在位期间,在这之前并不算是惊人。而怡亲王,在晚期的时候已经没有什么权利,并且身体出现问题。就算是他想要帮助,恐怕也是心有力而气不足。再者来说,他不可能傻到拿江山作为赌注,怎么说也是会顾全大局的。

而隆科多就更不可能了,他和很多皇子关系都不错,可以说是一个八面玲珑和左右摇摆的人。如果说等到局势一变,恐怕第一个背叛雍正的就是他。而聪明的雍正,怎么可能凭借着单枪匹马的力量去造反呢?对于满清的权贵来说,他们从来都是支持和认可皇帝的选择,不会去支持造反的...

查看详情>>
5

康熙遗诏的具体内容是什么?雍正继位其实并不是谣言所说的那样

康熙
康熙遗诏
雍正

康熙皇帝作为清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的政绩受到广泛赞誉。然而,康熙晚年昏庸,他在皇位继承人选上犹豫不决,最终酿成了“九子夺嫡”的惨剧。历史上的“九子夺嫡”事件,远比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要惨烈。

按照序齿算,康熙有24个皇子,参与夺嫡的人的9个皇子分别是: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祯。最终,四阿哥胤禛成为赢家,是为雍正皇帝。

长久以来,后人对胤禛继位充满指责,出现各种阴谋论。尤其当雍正暴毙而亡,更是增添了人们的怀疑,很多历史学家都朝雍正身上泼脏水,“弑父篡位”、“修改诏书”则成为雍正身上挥之不去的标签。笔者雍正夺嫡之路是典型的“扮猪吃虎”,这是一种高智商情商的体现,更是超乎常人的隐忍。

在质疑胤禛继位非法的猜测中,“年羹尧改诏说”颇有市场。说的是康熙驾崩后,年羹尧在看到诏书后,发现上面写着“传位皇十四子”,结果他改成了“传位皇于四子” 。这种看似有可能,实则是造谣。

2013年,康熙遗诏在辽宁省档案馆新馆得以曝光。这份遗诏是用汉、满、蒙三种文字写了同一内容。遗诏中我们清晰地看到这样的描述,“雍亲王皇四子胤,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继皇帝位。”

消息传出后,无数清史专家实地查看后,认为这份诏书可以证明雍正是合法继位的。专家表示,清朝诏书满文中的“于”和“十”是完全不同两个字,根本不可能造假。而清朝汉文诏书中的“于”都是繁体字,而且“於”字和“十”字在字形上相去甚远,根本无法更改。

在中国台湾中研院史语所保存着康熙六十一年的满文《上谕档册》,其中一件写着这样的话语,“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四日诸阿哥等奏:恭阅尚书隆科多撰书《遗诏》。奉旨:是。著交内务府、翰林院会同撰写。”

诸位皇子夺嫡之初,胤禛便采取了低调的态度,不但不热衷,甚至不掺和。胤禛对自己的优势劣势非常了解,论嫡庶,不如胤礽;论长幼,不如胤禔;论学识,不如胤祉;论人望,不如胤禩。既然如此,还不如坐山观虎斗,也许能渔翁得利。

历史告诉我们,康熙对胤禔“不争皇位”的态度非常欣赏,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惟四阿哥、朕亲抚育。幼年时、微觉喜怒不定。至其能体朕意、爱朕之心、殷勤恳切、可谓诚孝。”至此,雍正继位水落石出,他的继位程序是合法的,不存在改诏篡位可能。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