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内容
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最新康熙大帝读后感(推荐11篇)
读一本书,不能书上怎么说就怎么理解,读书要加入自己的思考,了解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这句话看似简单,但是真正做到的又能有几人。怀着这样的心情读了二月河的《康熙大帝》,现在就这本书来说一下他所写的康熙大帝。
在二月河的康熙大帝中,他给我们展示了被人称为千古一帝的康熙的风采与才智。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顺治皇帝第三子,清入关后第二位皇帝。他8岁登基,国家的内忧外患迫使他磨练出了坚毅、沉稳的性格。他少年老成,小小年纪就在政治舞台上独当一面。他采用欲擒故纵的计谋,杀了飞扬跋扈、居功自傲的鳌拜,那年他年仅15岁;他采用稳扎稳打的战略,拔掉了造反的三藩:吴三桂、尚之信、耿精忠,那年他也才32岁;他采用诱敌深入的谋略,一举消灭了葛尔丹,平定了叛乱,那年他也不过34岁。随后他又收复了台湾,驱逐了沙俄势力,拉开了中国历史上150多年的康乾盛世。
在这本书看来,康熙一生无愧于大帝二字。在他在位期间,他巩固了帝位,肃清了朝野,平定了四方,统一了全国,开拓了疆域。这本书从充分赞扬了他的业绩。我个人认为看这本书我觉得应该把重点放在康熙的识人、谋事胆略、帝王心术这几个面。
在识人上,康熙先后从潦倒举子中检拔出伍次友、明珠、周培公、高士奇一批才俊,从臣僚中检拔出小于成龙、傅鸿烈、郭琇、陆陇其、魏东亭等一班能臣,从草莽中检拔出刘铁成、武丹、穆子熙一班人,从皇子中甄别出八阿哥和四阿哥。同时,也把一批有可能成为贪官污吏的人员罢黜。可以说他在识人方面是相当的成功的。
在谋事上胆略上,康熙容忍鳌拜专横不法,不与正面冲突,暗自积蓄自己的力量,为自己赢得亲政时间;在撤除三藩上,先礼后兵,谋定而动,将手握重兵的吴三桂、尚之信、耿精忠逐一扫除,同时他知人善任,恩威并举,尤其在对待王辅臣父子、傅鸿烈、西疆葛尔丹这些身人,都可以看出康熙是极富战略眼光的。
说到帝王心术,圣明如康熙者也是不够光明磊落的。比如,像魏东亭、索额图,大概还有明珠这样的大臣们的私邸里,都安插了皇帝的眼线。这也是无可厚非之事,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作为帝王,这是他成功御下的基础,也是他维护王权的手段。同时,只有他了解了臣子才能人尽其才,对于庸人不滥用,对于能人也不埋没
在对待大臣节操方面,康熙首重一个忠字,这从对待李光地和编修《贰臣传》就可以看出来。李光地在当时属于大学者,名满天下,尤其是在收台湾上有赞善之功,所以康熙封他为文华殿大学士,但是终其一生却没能进上书房,也就是说康熙没给他宰相名份。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康熙只取他一个忠心,却不齿他的节操。看似有些迂腐,至少现代人看来是这样的。但是这也是康熙对个人操守方面的坚持。也是对当时大臣的一种警示。
这本书因为虚构成分多,历史上的很多史实在这本书里并不能看到。它既不同于清史演义,也不像宫廷演义,出版社以及他本人是把它定义为历史小说的。可是我们同样可以从这本书中了解康熙,了解...
查看详情>>与“最新康熙大帝读后感(推荐11篇)”相关的文章
康熙大帝竟然是中国古代唯一懂得自然科学的皇帝
康熙帝,名爱新觉罗.玄烨,一生好学敏求,勤于政事,雄才大略,崇尚节约,爱民如子。他平定叛乱、收复失地,巩固了国家统一;他一生苦研儒学,表倡程朱理学,设馆编纂典籍。他还兴修水利,治理黄河,鼓励垦荒,薄赋轻税。他在位61年,由于他的文治武功,中华帝国的多民族统一的局面得到巩固和发展,出现了“康乾盛世” 的繁荣,开创中华帝国的另一黄金时代。
康熙帝之所以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不但因为他在在少年时代计擒过权臣鳌拜,青年时代平定了三藩之乱、收复台湾,壮年时代平定了噶尔丹叛乱、抗击了沙俄的侵略,而且还由于他热爱科学、学习科学,乃至在科学史上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钻研数学
少年时代所经经历的那场关于天文历法的争论,在康熙帝的心灵深处留下了永不消失的痕迹。他目睹了了那些在科学面前畏缩不前的大臣,也痛恨自己对科学的无知。他在杨光先与南怀仁的科学斗争中认识到。数学是这两个人胜败的关键之一。因此。康熙帝对数学狠下了一番工夫。他后来对人谈起他自己如何发奋学习数学的情况说: “你们只知道我算术不错,却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学算术。我少年时,钦天监汉官与西洋人不和,互相攻击,死了不少人。杨光先、汤若望在午门外, 当着九卿大臣的面测量日影。无奈九卿中没有一个人懂得这种方法。我当时想,自己不懂,怎么能够判断别人是对还是不对呢?所以我发奋学习数学。”
他的确是这样开始学习科学的。他先是同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学习几何。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 南怀仁去世,他又同来到北京的法国传教士张诚、白晋等人学习。为了学好课程,他为传教土准备了良好的生活条件,还叫他们到内务府学习满语、汉语。他自己则努力学习拉丁文,为的是能正确听懂或者看懂数学讲义。他学习过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和巴蒂斯的《实用和理论几何学》的满文译本。他每学一个定律,不但务求必懂,而且都尽可能联系实际。康照帝不但向外国人学习数学,他还努力培养和团结一批中国自己的数学家。他团结了当时颇负盛名的大数学家梅文鼎,后来又把梅氏的孙子梅彀成调到北京,让他专门从事科学研究与编工作。此外,如泰州人陈厚耀、大兴人何国宗以及蒙古族的明安图等数学家,也曾授教于康熙帝。
康熙晚年在北京畅春园设立了 “算学馆”。在他的倡导主持下,梅彀成等人用了十年时间,编成了集当时乐律、天文和数学之大成的巨著一--《律历渊源》。此书之第二部取名为(数理精蕴) ,它不但收录了中国历代数学的精华,同时也囊括了明末以来传入我国的西洋数学,是部很有价值的数学丛书。
医学造诣
康熙帝自幼对医学就感兴趣。后来,他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又接触了西方医学。他40岁的时候得过一次疟疾, 经过御医多方治疗也未见效果。这时,在官廷工作的法国传教士洪若翰、刘应进献了一种特效药一金鸡纳。 康照帝服用了金鸡纳之后效果很好,不久就恢复了健康。为了酬谢传教士,他特赐在西安门内建立一座大教堂,这就是日后西...
查看详情>>与“康熙大帝竟然是中国古代唯一懂得自然科学的皇帝”相关的文章
康熙大帝的文韬武略体现在哪?他又有什么不足之处呢
康熙大帝,原名爱新觉罗玄烨,是清军入关后的第二个皇帝,他八岁登基,在位长达六十一年,他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体恤民情、励精图治、勤奋不懈,在当时开创了一个盛世。以下从文治武功两方面简述康熙在位期间的一些主要的功绩及其产生的重大影响,同时最后也附上一些康熙的不足之处。
武功方面
一、铲除鳌拜
康熙在八岁时登上帝位,但在当时康熙其实只是个有名无实的皇帝,因为下面有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个辅政大臣在把持着朝政,而他们四人之中索尼年老,遏必隆软弱,苏克萨哈势力弱小,就数鳌拜的势力最大,所以基本是他大权独揽,眼中根本无康熙这个小皇帝。而年少的康熙此时已经意识到鳌拜的威胁性,他知道他要想奋发图治首先就要整肃朝纲,搬开鳌拜这块阻碍国务正常进行的大绊脚石,所以他在宫中训练了一支摔跤队,表面上麻痹鳌拜,让他以为自己是一个胸无大志,贪图取乐的皇帝,而实际确实在慢慢培养与鳌拜抗衡的力量。
就在康熙八年,鳌拜正是被这群他不以为然的少年所打倒了从而被抓了起来,接着康熙又下令逮捕鳌拜的党羽,之后宣布鳌拜30条罪状,软禁终身,鳌拜的党羽也都受到了不同的惩处。就这样,康熙清除了专擅朝政的鳌拜集团,亲自执掌了最高统治权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少年君王的勇敢,果断,沉着机智,表现出了一位英明的政治家;一位满腹经纶的谋略家;一位具有高明手腕的君王。逐渐体现出其政治家的风范。
二、削平三藩
在铲除了鳌拜集团之后,康熙十分重视国家的统一和权力集中。而又因为藩王势力过大,且割据一方,拥兵自重,不受朝廷管制,拥兵自重,挥霍无度,他们对朝廷的威胁是不可小视的,随时可能威胁到这个清王朝的统治。,因此削藩就变得势在必行了。而削藩令一下达时,三藩之一平西王吴三桂马上起兵造反,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很快便占领了几个省。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和那些与吴三桂素有联系的将领们也纷纷起兵响应,一时战火燃遍长江以南半个中国。而此时的康熙只有二十岁,但他面对如此严峻的事态时却能够临危不乱,调兵遣将,从容应对。充分体现了自己的军事才能,谋略才能和用人才能。经过长达八年的平反战争之后,康熙终于完成了他的削藩政策,进而维护了皇权的稳定。
三、统一台湾
在清朝建立之后,郑氏家族一直把台湾作为反清复明的基地,可到了康熙期间台湾已由抗清基地变成了事实上的割据势力。在平定三藩之后,台湾内部出现了内乱,在这种情况下,康熙决心收复台湾。他重用主张收复台湾的姚启圣为福建总督,又派出留在身边13年作内大臣的施琅,到福建担任水师提督,“规复台湾”。康熙二十二年八月,由施琅率兵,经过澎湖一战,清军顺利地开进台湾台湾回到祖国怀抱。这一事件中,充分证明康熙知人善任的才能和魄力,能够放手使姚、施二人都得以各展其长,各尽其能。
四、反击侵略
平定了南方的三藩叛乱和东南海疆,康熙便着手解决东北的沙俄入侵和西北葛尔丹分裂边疆的问...
查看详情>>与“康熙大帝的文韬武略体现在哪?他又有什么不足之处呢”相关的文章
对于康熙大帝一生的功过是非,大臣曾国藩曾经这样评价
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的第四位皇帝、清朝定都北京后的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庙号圣祖。
康熙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他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康熙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成年后又先后平定三藩、收复台湾、保卫雅克萨、亲征噶尔丹,以打促和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确保了清王朝在黑龙江流域的领土控制权,因此,康熙被后人尊为“千古一帝”。
康熙大帝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了康乾盛世之局面。
康熙是顺治帝福临的第三子,顺治十八年,顺治帝接受了汤若望的建议,选择了已经出过天花具有免疫力的玄烨作为继承人,并以遗诏的形式册立玄烨为皇太子。康熙8岁丧父,10岁丧母,以至在后来的回忆时曾说他幼年在“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顺治十八年正月,当时只有8岁玄烨即位,于次年正月(1662年2月)改元康熙。
"康熙"的意译为"平和宁静"之意,然而他的一生却并不"平和宁静"。
顺治帝在遗诏中指派了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政大臣,但在首辅大臣索尼病故之后,年仅14岁的康熙正式亲政仅十天,鳌拜就擅杀了同为辅政大臣的苏克萨哈而大权独揽,实际上已经把康熙皇帝架空了。此时少年老成的康熙为了迷惑鳌拜,每日只是无所事事的与宫中少年侍卫们玩耍扑击之戏,却于鳌拜进宫朝见时,突然下令这些少年侍卫们将其逮捕,康熙由此夺回了大权并正式开始了亲政。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月,三藩之一的平南王尚可喜告老隐退,但却请求留其子尚之信继续镇守广东,康熙觉察到“三藩久握重兵,势成尾大,非国家利”,于是他决定“撤藩”。
同年十一月,拒绝“撤藩”的平西王吴三桂在云南发动叛乱,随后福建的耿精忠、广东的尚之信、陕西的王辅臣也相继反叛,在短短数月之内,云南、贵州、湖南、广西、福建、四川六省俱失,刚刚立国的大清危在旦夕。康熙的策略则是坚决打击吴三桂,而对其他的叛乱者则大开招抚之门,以此来分化叛军,削弱吴三桂的羽翼,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月,大势已去的吴三桂在忧惧之中死去,三藩之乱随即也被平定。
三藩之乱康熙二十年(1681年),孤悬海外的台湾郑氏王朝发生政变,年仅12岁的郑克塽继任延平王,康熙认为这是收复台湾的最好时机。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康熙任命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在澎湖大败刘国轩所率领的郑氏水师,经过一番血战之后收复了台湾。随后康熙在台湾设一府(台湾府)三县,隶属于福建省,并在台湾设巡道一员,总兵官一员,副将二员,兵力八千,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台湾的管辖,使台湾自明中期之后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早在明朝末年,沙俄就曾多次入侵黑龙江流域,随后又强占了雅克萨。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九月,清将萨布素将沙俄军队赶出黑龙江,烧毁了沙俄军对建立的据点,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沙俄再次占领雅克萨城。康熙接到奏报之后...
查看详情>>与“对于康熙大帝一生的功过是非,大臣曾国藩曾经这样评价”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