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司马昭之心

发布时间:2020-07-08
1

细品司马昭之心:后来他完全掌控了魏国并杀死了当时的君主曹髦

司马昭
司马昭之心

三国时代末期,司马昭进一步巩固了他的权威,使当时的魏帝和皇太后对朝廷几乎没有掌控力。他经营了一些列政治事件,这些事件被视为篡夺三国时期曹魏王朝的前奏。

256年,他让皇帝曹髦授予他大都督职衔,允许“奏事不名”,他的亲密助手,不断向整个帝国的官员暗示了他将控制国家的意图。

257年,当司马昭派贾充探查诸葛诞的意图时,诸葛诞严厉斥责贾充。然后,司马昭则以升官的名义,将诸葛诞召回魏国首都。诸葛诞知道有去无回,拒绝了司马昭的请求,并发动了叛乱,并且屈服于东吴以寻求保护。

司马昭迅速在诸葛诞的寿春(今安徽六安)据点迅速排兵平叛,并包围了它,在切断了对东吴营救的任何希望之后,于258年占领了这座城市,司马昭处死了诸葛诞,诸葛诞家族被灭.,他死后,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没有人敢再反对司马昭。

公元258年,司马昭强迫皇帝下诏封他为晋公,然后他公开假装拒绝了九次后,才答应。

曹髦之死与魏国的完全控制

公元260年,司马昭再次强迫皇帝曹髦颁发诏令,授予司马昭各种头衔与财物,却招来了曹髦的愤怒,曹髦召集了一些忠于他的臣子,虽然他知道成功的机会很小,但他将与司马昭对战。

曹髦率领皇家卫队,用剑武装自己,朝司马昭的宅邸出发,贾充到达并拦截了曹髦和他的卫队。曹髦亲自参战,贾充的军队也不敢攻击皇帝,纷纷退后。贾充指挥的一名军官成济(任职太子舍人),告知他要捍卫司马家族的利益,因为正是司马昭平时养活了你们,成济最后拿起长矛,杀死了皇帝曹髦。通过这次事件,司马昭将彻底爆发。

曹髦死后,公众舆论呼吁贾充应当被处死,但司马昭首先要做的是,强迫太后将曹髦降为庶民身份,并下令将其埋葬。他还处死了尚书王经及其家人,因为他曾协助曹髦攻入司马昭府邸。

第二天,在由司马昭叔叔司马孚请愿后,改为让郭太后下令将曹髦从皇帝降职为“高贵乡公”,下葬规格按照皇太子的仪式。

司马昭随后召入燕王曹宇之子常道乡公曹璜,扶持他为天子,事到如此,郭太后已经无能为力了。几天后,司马昭公开指控成济及其兄弟成倅叛国罪(弑君),并下令将他们的家人一起处决,以安抚公众情绪。

在皇帝被刺杀后,也没有人敢对司马昭采取制裁行动,就这一点而言,司马昭实际上是已是帝国权威。同年6月,曹璜进入洛阳,成为皇帝。两天后,司马昭又暗中强迫曹璜授予他“九锡”,以及升任官职和爵位头衔,他对此深表谢绝。

查看详情>>
2

司马昭之心,他处事原来这么狠,后来还灭了成济的族人

司马昭
司马昭之心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个成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讲的是司马昭诛杀曹髦的故事。

曹髦是个愣头青,不甘于当司马昭的傀儡,一心想翻身农奴把歌唱。

这天夜里,曹髦召集了几个“心腹”,商议诛杀司马昭事宜,他慷慨陈词道: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实在受不了了,老子要带着你们几个干掉那个老家伙!”

曹髦真是蠢的不可救药,杀司马昭,这是要命的买卖,一定要慎之又慎,岂能大声喧哗,唯恐天下不知啊!

再者,你看曹髦找的这几个所谓的心腹,侍中王沈、散骑常侍王业、尚书王经几人,表面上对曹髦百依百顺,唯命是从,客客气气,其实他们是间谍,是司马昭安插在曹髦身边的间谍。

当王沈、王经听了曹髦之言后,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司马府,将曹髦的图谋一五一十地转告了司马昭。

曹髦,连身边人是敌是友都没搞清楚,头脑一热,就要抄家伙干,真是不作死就不会死啊!

司马昭得知消息之后,紧急调派贾充,做好了应对准备,在司马府四周埋伏重兵,就等着曹髦上钩了。

不多会儿,曹髦手持大砍刀,骑着高头大马,带着几百个马仔杀了过来,刚冲到半路,贾充一干人等冲了过来,将曹髦几百人团团围住。

曹髦临危不惧,大喊道:“外面的人听着,我是皇帝,我是皇帝!敢有抵抗者灭族!”

贾充的手下听了,纷纷异动,你瞅瞅我,我瞅瞅你,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这时候,贾充见势不妙,大喊道:“主公养了你们这么多年,不就为了今天吗?怎么都怂了,谁要杀了曹髦,拜将封侯!”

这时候,只听一声大喊,“我来也!”,只见一白袍小将,手持长戈,将戈远远地掷出,噗呲一声,锋刃刺穿了曹髦的身体,又从后背穿出,曹髦倒在了血泊之中,眼睛睁得大大的,无力地瞪着天空。

杀皇帝者,成济也!他是太子舍人!

曹髦没杀成司马昭,反被司马昭杀了!

皇帝被杀,此事非同小可,消息迅速传播开来,上上下下议论纷纷,舆论迅速发酵,形势对司马昭非常不利。

司马昭召集下属商议应对之策,仆射陈泰建议道:“为今之计,只有杀贾充,以泄天下之愤了!”

司马昭摇了摇头,说道:“退一步,再想想看!”

贾充是他的心腹爱将,若是杀了他,以后谁还敢替他卖命啊!

陈泰沉思片刻,说道:“那只有杀成济了!”

司马昭点了点头!

可怜成济,本来想拜将封侯的,结果反倒成了替罪羔羊,不仅自己身死,还连累了族人,被夷灭了三族。

司马昭又担心王经泄露机密,最后连告密的王经也一块斩杀了!

查看详情>>
3

司马昭之心,司马昭藏心到底藏了多久呢?这背后有你不知道的故事

司马昭
司马昭之心

我们常常都在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是这段典故背后的历史到底是指的什么事件呢?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说的是什么历史?

公元251年八月,司马懿去世,司马师接过父亲的权杖,让少帝曹芳一点主权也没有。

但是司马师并不满足这些,他先是逼死了张皇后,随后废了曹芳,降为齐王,改立曹髦为魏王。

曹髦是曹丕的长孙,不过14岁。公元255年司马师病死,其实高平陵事件之后曹魏势力一落千丈,司马师权势甚至超过司马懿,但是可惜他死得早,最后是司马昭接任为大将军。

司马昭看不起幼帝,经常当面嘲讽他,幼帝就对自己的近臣说了这样一句话: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可惜曹髦的近臣中都是司马氏的爪牙,这边皇帝抱怨着曹髦,那头消息已经传出去了。而这个曹髦虽然聪明,但是行事莽撞,带着几百个人人就要去刺杀司马昭,结果被臣子刺死,连司马昭的面都没见着。

司马昭闻讯,假装大哭,最后授意附庸给太后上书,诬曹髦忤逆不孝,意图弑母,应该废为庶人。这个时候的司马昭还不敢明目张胆地篡位,虽藏不住野心,但是依旧打的是曹魏的旗帜。

因为灭蜀有功,司马昭被尊为晋王,他开始想要当皇帝了,但是谁知道竟然因为高兴过头,忽然中风了。病危之际,选了太子司马炎为继承人之后,就死了,当时不过54岁。

司马家族从司马懿开始都是藏着野心的政治家,司马昭大概是最倒霉的那个,眼看着皇位就到手了,竟然中风而死。不知做梦都想当皇帝的他是否感觉到了老天爷对他的嘲讽。

查看详情>>
4

司马昭的所作所为,或许也不能用一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简单评价

司马昭
司马昭之心

说起司马昭,很多人想到的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话出自曹魏的高贵乡公曹髦。司马师废除曹芳后,拥立了曹髦做皇帝。不甘心做傀儡的曹髦,总是找机会想夺回权力。公元260年,曹髦秘密召集尚书王沈等人向他们说出:“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的话,要决定率军讨伐司马昭。没想到的是,王沈等人出去就向司马昭告密,最终被司马昭的党羽贾充等人杀害。自此,司马昭就有了杀主、欺主的恶名,成了野心家、篡权者的代号。这句话表面上看上去完全没有问题,可凡事都有两面性,其实司马氏代魏是必然的结果。

司马氏的民心

公元226年,魏明帝曹叡登基。曹叡上台后大兴土木,闹得民怨沸腾。等到齐王曹芳继位后,更是荒淫无道,宠信小人。而等到还算靠谱的曹髦继位后,司马昭面临的处境已同曹操和汉献帝一样。百姓和大多数臣子只认司马氏,不认曹魏。这样的情况下,司马昭只能一步步向前走。

司马氏经过司马懿父子三人的努力,已收取了曹魏的民心。公元255年,司马师病逝,司马昭继位辅政。期间,他励精图治,对魏国的政治、经济做出了一系列改革。在政治上,修改律法,减轻惩处。在经济上,废除苛捐杂税,提倡节俭,兴修水利,让百姓安居乐业。他还废除民屯制,改为军屯制,提高了耕种的积极性。饱受战乱之苦折磨的人,当然会选择安稳生活,民心已然归附。

司马昭的武功

在军事上,高平陵之变的动乱,让雍、凉之地遭受蜀汉姜维等人的攻击。司马昭临危受命,负责镇守关中。邓艾、陈泰等人在他的率领下,解除了关陇危机。公元253年,蜀汉丞相费祎遇刺身亡,姜维掌权兴兵攻关陇。司马昭再次赴关中,击退姜维的进攻。这两次军事行动,都为司马氏的稳定时局起了一定的作用。

司马昭刚执政时,姜维与夏侯霸联合攻打雍、凉之地,被陈泰、邓艾等人击退。两年后,诸葛诞杀死乐进的儿子扬州刺史乐綝,据淮南反对司马昭。当时,诸葛诞遣质子到吴,请得东吴派全怿、全端、唐咨、文钦等人率军增援。为了应对诸葛诞声势浩大的联军,司马昭亲自率领26万大军征讨。

此战中,司马昭采用“围点打援”的策略,让诸葛诞据守的寿春很快成了一座孤城。司马昭又用攻心战术,让城里的叛军发生了内讧,矛盾重重下,诸葛诞杀死文钦,让文钦之子文鸳、文虎为报父仇投靠了司马昭。城中叛军看见司马昭连文钦之子都能不计前嫌,加以重用,于是纷纷投降。司马昭看时机成熟,发起猛攻,最终斩杀诸葛诞,平定淮南叛乱。

当时,东吴援军大多被俘虏,有人向司马昭建议全部坑杀。司马昭未能同意,反而把他们迁到三河安置。司马昭还以只诛杀首恶的原则,放过了跟随诸葛诞反叛的大部分人员。这样的政策下,让吴地的百姓心生好感,为以后的晋武帝平吴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平蜀的谋略

平定诸葛诞叛乱后,司马昭休养生息,养兵修甲,积极备战。公元259年,统一天下的时机已经成熟。当时,君臣之间关于吴、蜀先攻打谁争论不休。大部分大臣都建议先攻打东吴,其中包括邓艾。司马昭认为要攻打东吴,必须打造战船,疏通...

查看详情>>
5

司马昭之心,体现出了司马昭的多面性,带你认识真实的司马昭

司马昭
司马昭之心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个成语,想必人尽皆知。司马昭也因为这个成语,而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成为乱臣贼子的代名词。司马昭的确是乱臣贼子,这一点毋庸置疑。

不过每个人都有多面性,司马昭也不例外,他既有谋权篡位的一面,也有安邦定国的一面,还有舐犊情深的一面。

谋权篡位

高平陵之变后,司马家逐渐控制了曹魏的军政大权。司马懿死后,他的长子司马师继承了他的权力。司马师当然不可能还政于曹家,他成了司马家的代言人,继续清除支持曹魏的势力。

不过人有失足,马有失蹄。司马师专权的行为,引起了镇东将军毌丘俭及扬州刺史文钦的不满,毌丘俭和文钦联合起兵反对司马师。司马师亲率十万大军镇压。虽然把毌丘俭和文钦镇压了下去,但是没想到文钦的儿子文鸯是个猛人,勇冠三军,夜里偷袭司马师的大营,司马师所部大为惊恐,司马师受到严重惊吓,以至于眼疾复发,眼珠“夺眶而出”。

司马师最终因为眼疾过重而死,临终前把权力移交给弟弟司马昭。于是司马昭正式走上历史舞台,曹魏迎来了司马昭时代。

司马昭接过司马师的衣钵之后,继续掏空曹魏,司马昭一路从大将军到录尚书事,再到大都督,最后到相国,还获得了“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的特权。司马昭几次逼迫朝廷封他为晋公、加九锡,朝廷同意后,司马昭却又连番拒绝,以博取好名声,为篡位做准备。

封帝为晋公,加九锡,进位相国,晋国置官司焉。九让,乃止。

眼看着曹魏就要变成司马晋,司马昭也要成为晋朝的开国之君。曹魏的傀儡皇帝曹髦忍无可忍,发出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怒吼,然后带领一帮乌合之众,讨伐司马昭,被司马昭的心腹贾充指使太子舍人成济当街杀掉。

帝遂帅僮仆数百,鼓噪而出。文王弟屯骑校尉伷入,遇帝於东止车门,左右呵之,伷众奔走。中护军贾充又逆帝战於南阙下,帝自用剑。众欲退,太子舍人成济问充曰:"事急矣。当云何?"充曰:"畜养汝等,正谓今日。今日之事,无所问也。"济即前刺帝,刃出於背。文王闻,大惊,自投于地曰:"天下其谓我何!"

曹髦被杀,彻底打乱了司马昭称帝的步伐,他原本计划先让曹髦当几年傀儡皇帝,待时机成熟,再逼曹髦禅位于他。结果曹髦就这样在众目睽睽之下,被司马昭的手下杀死了。

司马昭的计划破产了,他不得不中止了篡位称帝的步伐。他的皇帝梦戛然而止。尽管司马昭后来受封晋王,和皇帝相差无几,但他始终没有迈出称帝那一步。

同时为了平息众怒,司马昭下令夷成济三族。尽管如此,弑君还是成了司马昭人生最大的黑点,虽然不是他直接动手杀的,但大家都说他弑君。

安邦定国

司马昭是三国后期最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执政时,为曹魏做了许多贡献。

魏明帝本人崇尚奢华,他不顾民生凋敝,大兴土木,兴建宫室,以致“力役不已,农桑失业”,百姓负担非常重。他的后宫宫女有千人,也给曹魏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

魏明帝死后,整个曹魏弥漫着一股浮华之气,上层穷奢极侈,底层生不如死。司马昭执政...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