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内容
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司马炎简介:从这些事就能看出他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开国皇帝
公元265年,曹魏大臣司马昭之子司马炎逼迫魏末代皇帝曹奂退位,导致魏朝灭亡。经过司马家族三代人的努力,司马家族终于可以称霸天下。说到西晋皇帝司马炎,在中国开国皇帝的历史上,可以说他风度很大,是一位皇帝。
当时除晋国外,长江以南还有吴国。他们在长江天然护城河的基础上,在长江以东建立自己的地位,已有几十年。吴国的马军和步兵虽然战斗力不强,但他们的长江水军堪称世界之最。但如果不能彻底消灭东吴,司马炎就不能一统天下。所以从公元269年起,他就开始消灭东吴。
司马炎任命著名将领羊祜督军荆州,管理荆州军政,着手歼灭吴的计划。但吴国著名将领陆抗仍在那里。羊祜和陆抗打了几仗,一点优势也没有。司马炎还意识到,当时的吴国领袖虽然无知,但像陆抗这样的将军,短时间内是杀不了的。
羊祜和陆抗都是谦虚的武将。虽然他们互相负责,但他们“英雄相惜”。因此,他们对峙已久。公元278年,羊祜去世。临死前,他推荐著名将领杜预接替他,继续执行灭吴政策。公元279年,晋朝皇帝司马炎派遣六支军队进攻吴国。三个月内,他到达了吴国的首都建邺。吴王孙浩请他投降。东汉末年一百多年的混乱终于结束了。
但司马炎没想到的是,他的西晋只延续了30多年,然后就崩溃了,然后整个世界又陷入了混乱。后人将西晋灭亡的原因归结为八王之乱。是的,正是因为“八大之乱”,国家内部纷争不断,牵涉到广大老百姓。无休止的内部斗争最终失去了国家的根基。
最后,匈奴刘渊在西晋元朝元气大伤之际,在离石堡开军。此后,百年多来的“五胡乱华”应运而生,神舟大地一片狼藉。造成西晋王朝灭亡的原因是“八王之乱”,可是造成“八王之乱”的恰恰正是晋武帝司马炎本人,司马炎虽然是开国君主,但他在灭吴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灭吴后的行为不能称之为明智。
相反,他的荒谬使局势更加动荡。大多数开国君主在登基后都能同情老百姓的苦难。当他们登上王位后,他们将树立一个提倡节俭的榜样。但司马炎与其他开国国王不同。他年轻时出生在一个官家。在他当官的那个时代,他的出身决定了他的命运。
司马家族从曹氏家族手中接管了权力。高平陵之变时,由于曹魏没有宗族的支持,司马家族得以成功。针对这种情况,司马炎像历代开国君主一样,肆意瓜分自己所有的宗族。为了使这些宗族起到护送的作用,他采取了两个措施:一是诸侯就国,其二:宗王都督地方。
晋朝皇帝司马炎也曾考虑过汉朝七国的混乱,所以他对这些兵力雄厚的地方诸侯并不太放心。所以他也采取了几项措施:一是司马炎在京都洛阳附近驻军10万多人;二是地方长官虽然有军事任免权,但他的财政和行政都不在他的控制之下。司马炎死后,即位传给历史上著名的白痴皇帝晋惠帝。众所周知,晋惠帝本人就是个白痴。当时,晋武帝封他为太子,许多人反对他。但晋武帝最终将王位传给了白痴皇帝,导致了300多年的混乱。
查看详情>>与“司马炎简介:从这些事就能看出他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开国皇帝”相关的文章
为什么说他为晋朝的混乱埋下祸根?从司马炎简介里就能得知
司马炎简介
司马炎(236年-290年),265年-290年在位,字安世。庙号世祖。司马懿之孙,司马师之侄,司马昭嫡长子。晋朝的开国皇帝。是明君还是昏君?一一叙说。
司马炎继位面对的第一个问题:是不是合法
称为继承人
司马炎是嫡长子,这个在古代是至关重要的,成为世子,继承人貌似无可厚非。其实,司马炎的竞争者是自己的弟弟司马攸。因为这个弟弟过继给了司马昭的哥哥司马师。司马师是司马懿的嫡长子,正宗继承人,而且司马师对司马家族的贡献大于司马昭。司马昭在这个事情上,还有点脸面:“此景王之天下也”。司马昭是肯定了他哥哥的贡献的。这种客套话得说,心里估计肯定不舒服。但是得需要个理由啊。司马师死了之后,没对手了,找了一个很简单的理由:中抚军聪明神武,有超世之才。发委地,手过膝,此非人臣之相也。司马炎当时是抚军大将军,副丞相。这个奏章是何曾上的。理由就是这么简单:司马炎聪明,有天子命,非人臣之相。人家司马攸也不赖啊,这理由实在是骗骗小孩子。司马炎就这样被立为晋太子。关于司马攸会在下面几篇单说,司马攸是一个谦谦君子。
称帝最简单的开国之君,大肆封王留下祸根
从秦朝开始,到大清结束,历史上的封建王朝,貌似司马炎这个开国皇帝是最简单。他的爷爷,他的伯父,父亲把开国的所有准备工作都做了,司马炎没费什么劲,捡了个现成的。
公元265年八月,司马昭去世,同年十二月(阴历,阳历到了公元266年),司马炎没费什么周折就当皇帝了,魏帝禅位。这段历史没啥好说的,没什么波澜,就是弄了一个仪式,说了一堆的客套话,皇帝就到司马家了。
司马炎称帝之后,对曹魏的后人还是不错的,封魏帝为陈留王,邑万户,居于邺宫;魏氏诸王皆为县侯。司马炎善待了曹魏的皇帝,司马家的后人可没这个福气,关于刘裕怎样对待司马后人,在后面介绍。很惨,很惨的。
善待了曹魏,怎会忘记自家。迫尊宣王为宣皇帝,景王为景皇帝,文王为文皇帝。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都是皇帝了。另外,还封了司马懿的兄弟、司马昭的兄弟,司马炎的兄弟等27人为王。没错,司马炎一口气封了27个王。要知道这个时候天下还没统一啊,东吴还姓孙。这27个王就把北方给分了。可能司马炎当时觉得自家人好办事吧,江山稳固。但是,司马炎没想到,自己死了之后,他的儿子是控制不住这么多王的。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啊,司马炎这个公子哥,就没看看历史,汉景帝时期的七王之乱,汉武帝的推恩令都是为了什么?
初期的司马炎还是不错的
新官上任三把火,何况一个皇帝。司马炎称帝之后,针对曹魏的失败,推出了一些列的举措:
1、改三公为八公,限制权力过于集中。这八公为:太宰、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大司马、大将军(说一下,这里面的太宰吧,这个太宰在西周时期就有了,只不过后来停用,大概分成了太师,太傅,太保,不过为了避司马师的讳,改太师为太宰)。这八公名誉上很高,但是实权并没以前大。司马炎同时抬高了尚书令的职权,尚书在汉朝是官府里面做文...
查看详情>>与“为什么说他为晋朝的混乱埋下祸根?从司马炎简介里就能得知”相关的文章
关于司马炎的简介你看过吗?原来他也是一位昏庸之人
司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字安世,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晋朝开国皇帝。司马懿之孙,司马昭嫡长子,晋元帝司马睿从父 。265-290年在位,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史称晋武帝。
咸熙二年(265年)袭父爵晋王,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给自己,国号晋,建都洛阳。咸宁五年(279年)他又命杜预、王濬等人分兵伐吴,于次年灭吴,统一全国。建国后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以发展生产, 太康元年,颁行户调式,包括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太康年间出现一片繁荣景象,史称“太康之治”。但灭吴后,逐渐怠惰政事 ,奢侈腐化。太熙元年(290年)病逝,葬峻阳陵。
司马炎生平简介
早年经历
司马炎为曹魏权臣司马昭的长子,曾出任中抚军 ;但是司马昭却有意让幼子司马攸继承王位,但在众臣的反对之下,司马炎于咸熙二年(265年)被封为晋王太子。同年八月,司马昭因中风猝死,享年55岁。司马炎继承父亲的相国职位和晋王爵位 。
登基为帝
咸熙二年十二月丙寅(266年2月8日),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即位为帝 ,定国号晋,改元泰始。
泰始二年(266年),立妃杨艳为皇后 。泰始三年(267年),立次子司马衷为皇太子 。泰始四年(268年),司马炎的母亲皇太后王元姬去世 ,葬于崇阳陵 ;九月,青、徐、兖、豫四州发生大水,伊洛满出河面,打开粮仓赈济灾民 。泰始六年(270年),立寿安亭侯为南宫王;立皇子司马柬为汝南王;吴夏口督、前将军孙秀带领他的部队投降,担任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为会稽公 。泰始九年(273年),立皇子司马祗为东海王 。泰始十年(274年),吴国威北将军严聪、扬威将军严整、偏将军朱买投降 ;同年,凿开陕南山,决了黄河,使黄河往东注入洛水,以使漕运通畅 。
咸宁元年(275年),追尊宣帝司马懿 庙号为高祖,景帝司马师为世宗,文帝司马昭 为太祖 ;发生瘟疫,洛阳人口死亡大半 。咸宁二年(276年),立杨芷(杨艳堂妹)为皇后 ;吴将邵凯、夏祥带领七千余人投降 。咸宁三年(277年),将扶风王司马亮改封为汝南王,东莞王司马伷改封为琅邪王,汝阴王司马骏改封为扶风王,琅邪王司马伦改封为赵王,渤海王司马辅改封为太原王,太原王司马颙改封为河间王,北海王司马陵改封为任城王,陈王司马斌改封为西河王,汝南王司马柬改封为南阳王,济南王司马耽改封为中山王,河间王威改封为章武王 ;立皇子司马玮为始平王,司马允为濮阳王,司马该为新都王,司马遐为清河王,钜平侯羊祜为南城侯 ;发生大风将树拔起的事件,天气突然变得寒冷,五个郡国降霜,伤害到了谷物 。
咸宁四年(278年),阴平、广武连续发生多次地震 ;太医司马程据献雉头裘,帝以奇技异服典礼为由禁止雉头裘传播,并在殿前烧毁了它 ;吴国昭武将军刘翻、厉武将军祖始投降 。
咸宁五年(279年)与太康元年(280年),...
查看详情>>与“关于司马炎的简介你看过吗?原来他也是一位昏庸之人”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