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内容
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曹丕称帝后,为何东吴的孙权只能称王?原来曹丕和孙权之间还有这样的故事
看《三国演义》的时候,都有个疑问,为什么曹丕220年就称帝了,刘备221年称帝,而孙权只能称吴王,直到229年才称帝呢?而曹操一辈子都没称帝呢?
其实呢,无论是称王还是称帝,都不仅仅是一个称号,而是代表着权力和权力的分配。
最简单而言,项羽为什么没有称帝,只能称霸王?而刘邦却可以称帝?
项羽如果称帝了,预示着其他诸侯对他就有义务了,项羽召唤诸侯王来朝见天子,诸侯王就必须来,诸侯不来,天子可以名正言顺的派兵攻打。
所以刘邦称帝了,让韩信来见他,韩信只能来,韩信来了,三个士兵就能抓了韩信。
而项羽没有称帝,其他诸侯王对他就没有义务了,
项羽对其他诸侯王并没有行成绝对优势,也没有君臣关系,其他诸侯王自然不会拥立项羽称帝了。
所以,无论称王还是称帝,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曹操奋斗了二三十年,才好不容易爬上魏王的宝座,始终不敢称帝,刘备奋斗了一辈子,益州大佬们拥立他为汉中王,他也就爬上去了,后来又拥立他称帝,他也毫不犹豫的爬上去了。
而孙权呢?东吴的大佬们,没谁劝他称王,他始终不敢称王。
孙权怎么称王的呢?这还得感谢曹丕,因为是曹丕封他为王,给他撑腰的。
正因为如此,曹丕封孙权为吴王时,曹丕的谋士刘晔就说了,孙权拥有的正式的官职只是一个骠骑将军、爵位只是一个南昌侯。江东的豪强地头蛇们,和他并没有明确的君臣名份,您现在册封他为吴王,这不是给猛虎加双翼吗?
[注]:丁巳,遭太常邢贞奉策即拜孙权为吴王,加九锡。刘晔曰:“....权虽有雄才,故汉票骑将军、南昌侯耳,官轻势卑;士民有畏中国心,不可强迫与成所谋也。不得已受其降,可进其将军号,封十万户侯,不可即以为王也。夫王位去天子一阶耳,其礼秩服御相乱也。彼直为侯,江南士民未有君臣之分。我信其伪降,就封殖之,崇其位号,定其君臣,是为虎傅翼也。....
只是,曹丕并没有听取谋士的意见,封孙权为吴王。
所以,可以看出,孙权对东吴的控制力,并没有小说中那么强大,因为在曹丕封他为王前,他连王位都没爬上去。
曹丕册封孙权为吴王后,孙权非常高兴,因为完成了父辈们的夙愿,也离称帝更进一步了,并且可以以吴王的身份加强对江东的控制力。
于是孙权准备大宴群臣,请江东的豪强们吃个饭,而张昭直接就出来打脸了。
孙权对大家说,今天大家高兴高兴,不醉不归啊,张昭听了这话,掉头就走。
孙权去请他回来,对他说,大家就是乐呵乐呵,你为什么生气呢?
张昭说,当年商纣王酒池肉林,也是乐呵乐呵的事,
好好一场宴会,就被张昭一句话毁了。
吴王于武昌临钓台酒,大醉,欠以水洒群臣曰:“今日酣饮,惟醉堕台中,乃当止耳!”张昭正色不言,出外,车中坐。王遣人呼昭还入,谓曰:为共作乐耳,公何以为怒乎?”昭对曰:“昔纣为糟丘酒池,长夜之饮,当时亦以为乐,不以为恶也。”王默然惭,遂罢酒。
张昭做的事,看起来好像没问题,这不跟魏征一样,劝谏孙权嘛,但是,这分明就是打脸了,
如果说,张昭的做法说的过去,另一个豪强的做法,显然更打脸。
上次...
查看详情>>与“曹丕称帝后,为何东吴的孙权只能称王?原来曹丕和孙权之间还有这样的故事”相关的文章
曹丕称帝的进程你知道是怎样的吗?曹丕不愧是个大野心家
汉献帝建安25年正月,一代枭雄魏王曹操去世,享寿六十有六。去世前三个多月,曹操下令处死杨修。表面上是杨修触犯了军令,依法行政;政治上的意义则是宣告继承人之战,曹丕战胜曹植,获得胜利。但曹操的过世,对内造成了接班人出现了变数;对外则给了东吴的孙权与蜀地的刘备机会,处理的不够明快谨慎,就会出现危机。
曹操在洛阳去世,曹丕这时人在邺城,还不知父亲的死讯。洛阳城中的主事者是主簿兼谏议大夫贾逵,司马懿则是他的助手。处理危机的贾逵,研判当前政治情势,立刻公开宣布曹操去世的消息,洛阳城中原属臧霸的军队,则是自作主张要返回青州、徐州的大本营。
臧霸部队的举措与叛逃无异,但贾逵却不派兵讨伐,反而通令沿途的州县,提供食宿协助臧霸部队返乡,让这支无故擅离职位的部队,俨然成为奉命返乡的队伍。贾逵同时将曹操的灵柩运送到邺城,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叔达)此刻正在曹丕身边,司马懿暗暗盼望司马孚劝协助曹丕继承魏王之位。
曹操去世前曾秘密要儿子曹彰(任城威王)前往洛阳,曹彰在得知曹操去世后大哭一场,随即带着军队兵临洛阳。他虽无意参与继承人之争,却看不起兄长曹丕使用的狡诈手段,所以希望另一兄长曹植能趁机当上魏王,扭转新局;但曹植此时却已心灰意冷,无意争夺魏王之位。
曹彰于是找上贾逵,直问他玉玺何在,并要他交出魏王玉玺;贾逵则回应,曹丕是魏王生前拟定的继任人选,玉玺不是曹彰所能过问的。曹彰原本就无政治野心,贾逵这么一说,他就不再过问,这争王的一线机会,就此消失不在。
机会一旦没掌握住,付出的代价就是难以想像的高。曹丕在司马孚劝进下,不等皇帝的诏命下来,就自称为魏王;随后汉献帝的诏命也到,建安年号也因曹操去世改为“延康”。曹丕继位后,曹彰、曹植被要求回到原封地,并设了“监国谒者”监视他们的举动。
曹丕志不在魏王,他是个大野心家,与另一个野心家司马懿属于同一层面人物,不到一年的时候,就逼着汉献帝刘协禅让,正式称帝,汉朝也从此走进历史。
查看详情>>与“曹丕称帝的进程你知道是怎样的吗?曹丕不愧是个大野心家”相关的文章
当时的汉王朝早已是空壳王朝,是什么原因曹丕称帝还要用这种方式呢?
曹操去世后,曹丕以受禅的方式建立了自己的魏王朝。我们可以从史书上看到,他所选用的这种代汉自立的方式是十分曲折复杂的:
首先,曹丕让手下李伏向自己进献预示曹魏将取代刘汉的祥瑞之表,曹丕接到表之后的反应是这样的:
“以示外。薄德之人,何能致此,未敢当也。斯诚先王至德通于神明,固非人力也。”
这三句话,明作谦虚,暗行鼓励,对李伏及其表无一句呵责之词,其实喜悦之情可揣摸而见,其舆论导向更明明白白。接着让一群文官啦啦队给自己上奏代汉自立的先哲预言来给自己增加道德依据和心理依据。最后逼迫汉献帝三让皇位于自己,自己再拒绝来显示自己的品行。
曹丕在最后一次象征性的拒绝后,终于登坛受禅,公卿、诸将,匈奴单于、四夷朝者数万人陪位,祭天地、五岳、四读,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同律度量,大赦天下,新朝诞生了!在一片道德祥光中诞生了!
但是通读史书我们就会发现,曹丕篡汉之时,大汉王朝早就已经大势已去了,那曹丕为何不像项羽一样振臂高呼“彼可取而代也”以武力方式夺取政权,反而选择曲折的受禅方式代汉呢?
先秦举贤禅让思想的影响
曹丕坚持禅让的第一个原因在于他自身所接受的教育。
从曹丕的身份来看,他不仅是一位帝王,也是一位富有才气的才子。作为一名才子,免不了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这其间就包括了儒家的举贤禅让的思想。
孔子认为,只有举用贤才,才能达致天下大治的理想社会,而传说中的唐虞时期,正是人们心中的此种举贤选能的典范时代。
同时,在孔门看来,古代圣君选贤举能的最高境界,则是在年迈力衰而嗣子“不肖”时禅让之以天下,以延续圣道之下天下大治的美好局面。故相传由孔子整理过的儒家经典《尚书》的首篇《尧典》,就具体记载了唐虞之际的举贤禅让传说。
《论语·尧曰》记载了尧对舜说的一句话:
“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樣永终”
而舜也将此对禹所说。由此可见,孔子对禅让的方式是赞同的,认为这是天道的传承。而从孔子对舜“德其诚贤也”的赞美来看,他对禅让而治天下十分满意。
子贡曾经问孔子怎么看待伯夷与叔齐,孔子说他们是从古至今难得的贤人,是“求仁得仁”的人。伯夷、叔齐,也是传说中与泰伯一类以君位相让的著名人物。可见孔子心目中的贤人,就是此种“求仁而得仁”者,并且只有这样贤仁者,才是为君之理想人选,也才有以君位相让的典范行为。
正是出于这样的思想,在远古举贤禅让传说流行、春秋时期君位更替过程中确实不乏辞让尚贤之例的背景下,孔子才会热情推许其弟子仲弓之贤足可“南面”为君。
至此,我们可以说孔子推崇并主张在现实领域主张实行举贤禅让,那么孔子是否主张通过革命实现圣人得位呢?
尽管《论语》中并未有“革命”一语指涉君权转移问题,但我们并不能囿于“革命”一语,如孔子便通过舜与周武王所作之乐表达其“革命”的看法: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在此孔子显然并未赞美武王革命征伐时所作的《武》乐,可想而知孔子对暴力“革命”...
查看详情>>与“当时的汉王朝早已是空壳王朝,是什么原因曹丕称帝还要用这种方式呢?”相关的文章
曹丕称帝后推举了什么制度?这个制度竟然最适合当时国情
公元220年3月,曹操病逝。临终前,他拒绝了群臣劝他称帝的建议,把这个交给了王世子曹丕。同年十月,曹丕篡汉,建国称帝。即位之初,他接受了陈群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九品中正制。
它不是一个很好的官员选拔制度,但一定是最适合当时国情的。
大浪淘沙,三国鼎立的时候门阀士族治天下大势已成,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是无法维护基层统治的,更不用说打破这种秩序,能维稳就不错了。
得人心者得天下,很可惜,魏晋时代的民心不包括普通老百姓,而是处于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门阀士族。
门阀士族垄断了一切社会资源,它们才是维护国家统治的基石。客观的讲,那些接受了家传教育的世家子弟真的比寒门士子优秀多了,本身的社会资源和人脉也广得多。
三国是个生命垂危又染了毒瘾的病人,任何先进的治疗手段都会瞬间要了他的命,只能不停地注射毒品,直到无药可救的那一天。
衣冠南渡很好地说明了这一切,三家归晋后世家已经彻底腐化,世家喜好清谈,鄙视俗务,生活奢侈,经常聚众吸毒,裴秀身为堂堂尚书令,竟然是因服用五食散后饮冷酒而亡。国家高层尚且如此,何况那些含着金钥匙出身的世家子弟呢。
恰恰正是这种扯淡制度,才符合当时世家的利益。曹魏最先推行九品中正制,一来是为了笼络人心,二来是大势所趋,不做不行。曹操的唯才是举令已经伤害到了世家,所以在曹操时代内部叛乱不断,屯田制又断了世家财路,不反才怪。曹操为何甘心做周文王?坏人已经做到底了,不如坏个彻底,把机会留给曹丕,卖个人情,修复一下和世家的关系。曹丕一登基,就搞出了九品中正制,效果很好,除了孟达造反是个例外,再无叛乱。司马氏篡权还有淮南三叛,这说明九品中正制还是很好滴维护了曹魏统治。
邓艾偷渡阴平,刘禅为何不战而降?不是他不想打,而是以谯周为首的益州世家不想打了。
蜀汉方面对世家压制地很惨,这是诸葛亮的高明之处。姜维寒门出身,是体会不到益州世家那种求生存图发展的迫切心情的。
钟会大军一路南下,突破阳安关,乐城,汉城,正是投降派开的城门,魏军才能逼近剑阁。灭蜀之战可谓势如破竹,蜀中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天下大势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谁能得到世家的支持,谁就能一统天下。
蜀汉体量太小,没有大量的人才储备,推行九品中正制只会纵容世家不断侵吞本就弱小的国力,而达不到选拔人才的效果,得不偿失。诸葛亮不是没有看到九品中正制的好处,而是这种制度真的不适合蜀汉国情。诸葛亮只能抑制世家,建立一套高效的官僚体系,延缓蜀汉衰亡的过程。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明知逆天而行也要迎难而上,这也是诸葛亮的伟大之处。
至于东吴,本身就是建立在江东世家的基础上的,孙氏集团只是江东利益的代表,对九品中正制是举双手赞成的,又有刘禅乐不思蜀在前做榜样,所以灭吴之战要比灭蜀顺利得多
所以九品中正制和选拔人才没多大关系,即便世家全力支持,在这种体制下培养的人才也会迅速腐化,三家归晋后世家基本没什么人才可用,世家子弟个个病态,以清谈为荣,耻于庶务,连...
查看详情>>与“曹丕称帝后推举了什么制度?这个制度竟然最适合当时国情”相关的文章
曹丕和他的父亲,两个人有什么不同呢?从曹丕称帝就能看的出
熟读汉末三国史,我们不难得知,在那个乱世之中,最有资格率先称帝的人,不是四世三公,早已野心勃勃的袁氏兄弟,不是据有益州、汉中的刘备,也不是两代三人经营江东的孙氏,而是曹操。虽然比起袁氏兄弟而言,他起点较低,但是最终一统江北,笑到最后的人,却是他。而且,正如他所言,如果没有他,汉末乱世之中,该有多少人擅自称王称帝呢?
可是他先为丞相,后为魏公,再为魏王,早就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而且大权独揽,却始终没有迈出最后一步,纵使其麾下的大臣,数度请求,纵使孙权上书称臣,劝他行废立之事,他也仅是轻笑道,孙权这小子,是打算把我架在火上烤啊。他去世之后,其子曹丕,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取代了汉献帝,完成了以魏代汉的过程,既然曹丕都能够如此轻易的做到此事,那么曹操做起来应该更容易,那么为什么曹丕做了,曹操却没有做呢?
曹丕亲率大军,兵临城下,汉献帝召他上城说话时,他主动说道:“父亲临终前说,若上天再给他十年,他愿意与陛下合作,一起平定天下。那个时候,不管这天下姓刘还是姓曹,他都心甘情愿。你们的理想其实相同,可惜呀,在这个时代,你们却注定只能终生为敌。”也就是说,曹操不称帝,不是因为他没有野心,只是因为,比起一个帝号,他更渴望天下统一。
之后,曹丕接着说:“陛下,我没有父亲的心胸和气魄,所以需要更大的权力,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你我只有一战决生死,把兵力集中起来,才能稳定中原”,并提到,他只想证明,自己比曹操强。的确,曹丕因为母亲卞夫人,出手害死曹昂,自己又表现欲过强,一直不受曹操宠爱,有一种病态心理。而且他没有曹操的胸襟,没有安全感,只是想把一切权力、兵力、人才,都抓到自己手中。
一、两人的胸襟、气度不同
因为《三国演义》的影响,在很多人心目中,曹操都是一个奸诈小人的形象,然而,如果我们细读历史,就会发现,曹操虽然是一个枭雄,也是一个小人,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上,他都是一个非常有气度的人。例如关羽在受到他的厚待之后,最终选择离开,他说“彼各为其主”,不派人追杀;李孚两度戏耍他,他依旧委以重任;他宠信郭嘉,陈群打郭嘉小报告,他也不会打击报复,等等。因此,他能容忍,名义上自己头顶压着一个人。
而曹丕不一样,曹丕是一个非常小肚鸡肠的人,而且把权力看得非常重。他的小肚鸡肠,可以从他因为曹洪曾拒绝借钱给他,便找理由将曹洪下狱;以及夏侯尚因宠爱小妾,冷落了出身于曹氏的正妻,他便下令将夏侯尚的爱妾缢死等事,都能够看出。他的权力欲,则可以从他容不下自己的弟弟,曹彰、曹植一事看出。这样一个人,怎么可能安心做魏王呢?
二、两人的追求不同
曹操是一个有大志向的人,他看重的不是虚名,他想要的仅是天下统一。所以,不管他有没有野心,在天下一统之前,他无论如何,都不会踏出最后一步。因为偏安一隅的帝位,他看不上,哪怕这个所谓的偏安一隅,包括半个天下。而且,他享受战斗的过程,争雄的过程。可是曹丕不一样,曹丕有极大的野心...
查看详情>>与“曹丕和他的父亲,两个人有什么不同呢?从曹丕称帝就能看的出”相关的文章
作为曹操的儿子他继承了父亲的衣钵,曹丕最后到底是如何称帝的呢?
曹操,乃三国时期魏国的领导者,但是与其他两国相比有一点却比较遗憾,刘备,孙权,曹操,三认真奋斗了一辈子,刘备和孙权都称帝了,只有曹操没有完成大业身死于洛阳。虽然如此但是,曹操确实为魏帝曹丕已经铺平了道路。
但是曹操的子女还是比较多的,只是比较为人所知的却并不多,其中以曹植、曹冲为最。曹植出名于"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七步成诗,曹冲则是少年英才,"曹冲称象"更是家喻户晓,可惜天妒英才,少年早夭。
至于曹丕,某种程度上来说,比曹操更重要,因为他是曹魏的开国皇帝。因为他才会有三国之说。那他是如何当成皇帝的呢?
先说曹操长子曹昂(字子脩),从遗传基因学说曹昂得天独厚占了资源优势,他肯定集曹操和夫人的精华于一身。曹昂果然不负曹操所望,幼年不但伶俐而且性情谦和,那就是品学兼优的好苗子,深得曹操喜爱。而且曹昂在20岁时就举为孝廉,看来这小子可塑性很强,有前途无限量。那就给年轻人建功立业的机会,让他好好发展锻炼,却不曾想曹昂在征讨张绣时战死沙场,可谓是英年早逝。
曹彰(字子文),从名字上就看出了曹操寄托的希望,这个孩子应该在文采上彰显自己的才华。可这曹彰偏不按曹操的规划发展,从小就立志要当大将,发疯似的练武,从而臂力过人,军中大小将领全不是他的对手, 在曹操看来,也许是"四肢发达有勇无谋"之流, 此子勇气可嘉。却乃是莽夫之辈,如果选他做管理国家的接班人,必将是亡国之君。
只有曹丕和曹植这两个一母同胞的兄弟最为合格。每次曹操在考试儿子们的论文中,曹植总能才思敏捷而先声夺人,他的诗词歌赋充满流光溢彩的灵动,他的聪慧机敏令曹操对他另眼相看而宠爱有加。东晋名士谢灵运一句总结,真正体现他是曹植的铁杆粉丝——"天下才共一石,(即十斗),子建(曹植)独占八斗,吾占一斗,天下分一斗"。更是体现了曹植的"才高八斗"
曹丕对父亲的态度和兄弟的文采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知道弟弟在父亲心中的位置已经无法撼动,自己在文才上已经先败给了弟弟。
所以他另辟蹊径,开始以孝字来标榜自己,加之曹植的放荡不羁,致使自己被踢出了继承人之列,
可以看出,曹丕是一个心机比较中的人,有野心,也有能力,要不说后被司马家篡位,或许当时的天下就姓魏了。
查看详情>>与“作为曹操的儿子他继承了父亲的衣钵,曹丕最后到底是如何称帝的呢?”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