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北宋文坛四大家

发布时间:2020-07-06
1

北宋文坛四大家中出了这些伯乐,慧眼识珠识贤才

北宋
北宋文坛四大家
欧阳修
苏轼

北宋的科学文化水平达到了古代最高峰,涌现出了一大批大文豪,文坛领袖,词派宗祖等大师级的人物。例如,晏殊,范仲淹,欧阳修,苏轼,王安石等等数不胜数,灿若星辰。这些人才的出现,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人大公无私的相互提携。

这些人不但在文学,政坛上取得很高成就,现实生活中,还是一名慧眼识珠的伯乐。我们来了解下,北宋伯乐接力棒。

晏殊,神童出身,著名的宰相词人。他慧眼识珠,不遗余力地发掘人才,唯贤是举。大名鼎鼎的大政治家,改革家范仲淹,王安石就是他发掘的。此外,韩琦,富弼,孔道辅,欧阳修都是经过他栽培,引荐,推崇才被受到重用的。晏殊举贤不避亲,他做宰相兼枢密使时,富弼,杨察都是他女婿,富弼是枢密副使。他为了避嫌向皇上请辞枢密使职务,皇上不允,可见晏殊都皇帝信任到什么程度。我们来看看,晏殊推荐都是哪些优秀的人才

韩琦为相十载,辅佐三朝(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他是北宋著名词人,军事上也有很高造诣。他与范仲淹共同御敌西夏,又与富弼共同支持范仲淹推行“庆历新政”。富弼,范仲淹的女婿,北宋著名宰相,也是一个大文学家。他多次出使辽国,坚决维护领土主权,拒绝赔款割地,与韩琦一起支持范仲淹“庆历新政”。

晏殊,不仅在文学上有很高造诣,开创了宋词婉约之风。在政治上颇有建树,女婿富弼为宰相,韩琦为宰相,晏殊功不可没。此外,日后对北宋政坛影响巨大的范仲淹,王安石,欧阳修都离不开晏殊的栽培和推崇。

范仲淹,世称范文正公。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岳阳楼记》就出自于他手。范仲淹的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被无数人奉为经典和座右铭。他主持“庆历新政”为北宋的改革开了一个好头。他将儒家思想进一步传承和发展,通过“兴学”培养人才,救世济民。范仲淹不仅推荐了李觏,胡媛两个北宋大教育家,还向朝廷推荐,重用欧阳修。

欧阳修,北宋文坛领袖级人物,主导北宋诗词文学革新运动。他与范仲淹一同推进“庆历新政”,范仲淹是宰相,他作为谏官为其鼓励。欧阳修绝对是北宋最强伯乐,他为文坛和政坛发掘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其中就有他的得意弟子曾巩(唐宋八大家之一),千古全才人物苏轼,北宋著名改革家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举荐的人,竟然有三个唐宋八大家:苏轼,曾巩,王安石。我们来了解下这几位人物:

王安石不仅是文学巨匠,也是北宋改革富国强兵的关键人物,他主持的“熙宁变法”,充实了北宋国库,军队战斗力大幅度增强,一改过去的屡战屡败的局面,北宋经过几场胜利后,还趁机开拓了千里疆土。

曾巩,文学造诣颇高,贵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风对后世影响很大。他以文结友,与王安石成为挚友,遂向欧阳修举荐王安石,曾巩此举改变了王安石的命运,进而影响了北宋王朝历史进程。

苏轼,苏东坡,史上最全才人物。诗词书画,苏东坡都是宋朝最高水平的代表,也是我国史上成就最高的人之一。其中,诗歌水平最高的是苏轼和黄庭坚,并称“苏黄”。词的领域上,他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代表...

查看详情>>
2

北宋文坛大咖云集,作为北宋文坛四大家之一的他何以成为领头羊?

北宋
北宋文坛四大家
欧阳修

北宋文坛可以说是大咖云集,但想要在这些在历史上留下自己姓名的文豪中选择一名领袖的话,欧阳修绝对是当之无愧的领头羊。

可能有人会说为什么不会是苏轼,小编却要和大家说,正是因为当初欧阳修的慧眼识才,苏轼才会得以被发掘,不仅是苏轼,北宋古文中的多位人才都是因为得到了欧阳修的提携才顺顺利利的在这文坛之中崭露头角,单单是对人才的举荐就无愧于领头羊的身份。

在公元1007年时,欧阳修出生在一个普通官吏的家中,可惜在4岁时,欧阳修的父亲便撒手人寰,从此这孤儿寡母只能辗转来到湖北随州投奔到欧阳修的叔叔家中讨生活,可惜的是叔叔家境并不怎么富裕,欧阳修的学习条件没有办法得到改善,好在母亲是受过教育的大家闺秀,在这种困境下,依然选择用其它好的代替方法去教欧阳修练习书法,勤恳的去学习,在长大后他的科举之路可以说是坎坷,他与韩愈一样是不幸的,但却又与韩愈不一样,他遇到了自己人生的贵人,正是这位贵人的保举,他才得以到最高学府郭国子监参加考试,自此,他的科举之路出现了转机,在接下来的三场考试中如有神助一般,接连夺得第一。

欧阳就能在年轻时遇到赏识自己的人,虽然有几分运气的成分,但能不能成才其实还需要看自己的努力,这位在后世眼中了不得的大文豪,在努力上同样也是没有办法让人挑出什么毛病来的,尽管后世很多人都将欧阳修说成是文学天才,但事实上欧阳修一直都是一个“笨”的形象,就连他随便写出的一张小便条,他可能都需要去打上几遍草稿,更别说写文章这种需要大片字符的事情了,天才虽然是褒奖,但人们却不能因为天才两字抹除所有的努力。

在小编看来,欧阳修无愧于文坛巨匠的身份,在发现真才实学的后辈时,他竭尽全力的推荐,使得当时一大批没有办法出名的青年才俊迅速脱颖而出,这其中可不仅仅有着苏轼这些文坛巨匠,就连张载这等大儒也是被他所推荐,他一生桃李满天下,甚至很多宋朝时备受人们赞誉的名称,都得到过他的赏识,他用自己的智慧为整个国家增添了几分不一样的光景,或许这就是不一样的宗师,即便他是前浪,但他却一直都是支撑后背前行的开路者。

查看详情>>
3

他是北宋文坛四大家之一,一生多次被流放却从不曾丧气

北宋
北宋文坛四大家
欧阳修

欧阳修是北宋散文史诗词史不能忽略的人物,也是北宋政坛一位重要人物。

欧阳修从小便是很命苦的,四岁时没有了父亲,家庭条件很困窘,然后他很幸运地有一位好母亲,亲自教诲他读书。欧阳修本人也从未辜负孤母的一份苦心,学习起来很努力也很聪敏,背书读一遍就能背了,那时候他家穷得连笔都买不起,欧阳修便用芦荻作为字在地上学字,到了成年的时候,欧阳修更是出落得风度端正。

大家都熟知欧阳修是婉约词派著名的代表,其实那个时候苏东坡还没有登上历史的舞台,词也还是单纯的吟风弄月之物,而那样的词怕是往往都会与女子情爱相勾连,欧阳修本人既然是能写出那些婉约缠绵的词句,也可看出他本人怕是常常混迹风月场所。历史关于欧阳修词与女人的故事其实还真不少,比如什么欧阳修亲自写词帮一名妓女赢来一支金钗,又比如他因一首艳词而被贴上莫须有的罪名而无奈被贬,文人多情尽管在古人是正常的,但是在现代人从一而终的理念这怕是依然有点无法接受的,就像尽管苏东坡能够写出悼念亡妻的深情诗句,但苏东坡后来有娶了好几位呢,而且他与这几位的风流事也是不少。

至于这些风流俗事到底该不该划入现代人评判诗人品质的标准,那便要看个人了。有意思的是,正是因为那一首艳词,被贬滁州的欧阳修才写出来千古闻名的醉翁亭记尽管那时候的欧阳修才三十六岁无法称翁。欧阳修因为其人名声极响,所以他的交际圈阵容可谓是两宋文人最豪华的之一。他考中不久以后便结交了尹洙梅尧臣此等著名文人,而进入朝廷为官后,当时朝中几位官最大的富弼韩琦范仲淹此等大人恰好在招致天下名士,欧阳修竟是成为了他们这些人的首选。

而欧阳修在北宋后来的文人中,他被苏家父子三人王安石曾巩一辈,这些占据八大家一半席位以上的人都尊欧阳修为前辈,其中的曾巩是欧阳修亲自招来的学生,而最重量级的苏东坡更是这些人中吹捧欧阳修最卖力的人,苏轼直接把韩愈司马迁李白此等古人与欧阳修相提。很多人都熟知当年科举考试,欧阳修故判避嫌一事,从此处便可以看见欧阳修为人的清正以及他对苏东坡的赏识,也难怪苏东坡会如此盛赞他了,同时这些人本来都是默默无名的,正是欧阳修的大力抬举,他们后来才会那么著名,足以见得阳修识人之德啊。

欧阳修为人一生大有作为,在文坛上他叱咤风云,绝对可谓是北宋文坛的一代宗师,在政治场上,欧阳修为民着想,能守清正,而在朋友圈里,欧阳修良友多多,提拔后辈,但他一生多次被流放,却也从不曾丧气桑枝过,从未忘却过读书人身上的责任,这样的大家足以为今人典范啊!


查看详情>>
4

北宋文坛四大家是谁?风格各异自成一派给北宋文坛增光添彩

北宋
北宋文坛四大家

我国古代的历史源远流长,其中也涌现出了很多文人墨客,留下了很多值得后人学习探究的文化遗产,文学里面最经典的一个说法就是“唐诗宋词”,足以证明在这两个朝代文人的作品达到了超前的水准,今天我们要说的正是北宋时期最著名的四大家。

4、黄庭坚

黄庭坚(105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涪翁。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更是江西诗派的开山之祖。黄庭坚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伟大诗人杜甫是他的学习对象,这也是江西诗派传承的开端。黄庭坚的诗注重文字的推敲,作诗的风格以吟咏书斋生活为重。

3、苏轼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也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出生寒门,幼年深受其父苏洵的熏陶,成年后参加科举中同榜进士,很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苏轼的作词题材广泛,文笔清新豪放,独具一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豪放派诗人辛弃疾并称“苏辛”。

2、欧阳修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也号六一居士。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是宋代文学史上的文坛领袖,他继承了韩愈古文运动的精神,对宋朝时期的文风、诗风和词风都做了很大的变革,从此开创了一代文风。

1、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曾任北宋帝国首相,是新党的领袖。在文学上,王安石也有突出贡献,他的散文言简意赅、逻辑严谨、论点清晰,文章非常有说服粒,充分体现了古文学的实际效用。他的诗风含蓄深沉,风格自成一派。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