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内容
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柳永著名的诗《倾杯乐·禁漏花深》赏析,宋朝的首都是如何的繁华?
柳永有大量的词,为我们记录了大宋的繁华与风采。在他的这类词作中,最有名的当数描写杭州的《望海潮·东南形胜》: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巚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这首词本是柳永为了求见在杭州的两浙转运使孙何而作。人家孙何身居高位,虽然柳永和人家是布衣之交,要想见面也没有那么容易,正是这首词被柳永写出来后,又歌妓唱在宴会上唱给孙何,让孙何赞赏不已,立马就招来了柳永,可见这首词的马屁拍得很到位,让孙何很受用,而这首词中描写的繁华钱塘虽有阿谀之嫌疑,但毕竟是有其现实基础的,还算真实。而这首词写得太好,把杭州写得太繁华美丽,也给宋朝带了了隐患。后来金主完颜亮看到这首词,看到“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妙句,就有了“立马吴山”,侵略大宋的野心。故事或许不够真,但柳永这首词倒是真得写得不错,从历史,地理,经济,城市,人口,美景,人民生活等等方面写杭州之繁华,也一点代面,能够反应出当时宋朝的兴盛。
但这首词毕竟写得是杭州,而当时宋朝最繁华的所在应该还是首都东京汴京开封,那么柳永有没有描写首都开封的词作呢?别说,还真有,而且还不止一首。不过今天我们不去欣赏那么多了,我们找出一首能够表现作者水平,也足够能表现首都繁华的作品来,那就是《倾杯乐·禁漏花深》:
禁漏花深,绣工日永,蕙风布暖。
变韶景、都门十二,元宵三五,银蟾光满。
连云复道凌飞观。耸皇居丽,嘉气瑞烟葱蒨。翠华宵幸,是处层城阆苑。
龙凤烛、交光星汉。对咫尺鳌山、开羽扇。
会乐府、两籍神仙,梨园四部弦管。
向晓色、都人未散。盈万井、山呼鳌。
愿岁岁,天仗里、常瞻凤辇。
这首词描写的是东京元宵节的盛况。元宵节,也叫上元节,元夕,在宋朝时每到元宵节之夜,东京都会举行盛大的灯会,城市的人都会出来观灯火,甚至皇帝也会走出皇宫,与民同乐。这种场景,在电视剧《清平乐》中有多次表现。
这首词上阙主要是为我们描绘元宵节的氛围。绣工这里指太阳,在描绘着美好的画面。第一句主要就是从早春来写,春风送暖,花草生长,太阳带来美好的画面。然后由写春天转入写元夕之夜,整个都城都沉浸在月光里。之后写京城高大壮观的建筑,好像皇居有吉祥之气笼罩,这也渲染了节日的快乐气氛。最后点出皇帝宋仁宗也参加了这次活动。不知道这次活动里,有没有皇后曹丹姝和公主徽柔。
下阕主要写了皇帝已经到来,灯会极度热闹的场面。龙凤烛和天上的星辰交辉,皇帝的仪仗队也在这里,梨园和乐府的人员开始各展技艺,热闹非凡,一直到天亮人都还没有散去。百姓这时开始山呼万岁,希望年年太平,岁岁可见皇帝与民同乐的场景。
这首词和他的《望海潮》,都有拍马屁的嫌疑,只不过拍得对象不同,《望海潮》还只是拍的两浙转运使,这首拍的可是至...
查看详情>>与“柳永著名的诗《倾杯乐·禁漏花深》赏析,宋朝的首都是如何的繁华?”相关的文章
易攻难守的开封为什么会被定为宋朝的首都?原因有三点
一提到开封,我们首先映入脑海当中的肯定是最出名的“灌汤包”。不仅仅是特色小吃出名,作为中原最繁华的地区之一,开封可是有着非常闻名的历史。曾有八个朝代选择开封作为首都,并且在此创造出了一片大好盛世。尤其是到了宋朝,那个时候放眼整个世界,东京(开封市的原称)都是最繁华的城市,找不到能与之相媲美的其他都城了。
但是其实,单单讲究开封的地理位置,并不是那么完美。它坐落于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假若有敌人进攻,很容易就沦陷了。那么为什么那么大一个宋朝,要选择易攻难守的开封作为自己的首都呢?其实原因有三点。
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北宋继承了后周。在周朝时期,开封就是首都,北宋受禅之际开封已经建设的非常繁华了,经济基础也非常不错。加上开封的气候条件非常宜人,土地肥沃,农作物产量高,至少可以提供首都人民吃喝不愁。有这么良好的资源何不继续沿用?所以北宋时期,君主们就沿袭了上一代,定都了开封。
开封有良好的水运以及陆地交通基础。开封本来就是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的地区。位于黄河下游的开封,为水上运输提供了良好条件。在宋朝以前的朝代,都把开封列为最重要的水运枢纽。大运河修建完成后,开封更是处在水运输网的中心地区。再开看看陆运,前几代已经为宋朝开辟了无数道路,放着修建好的路不用,岂不是白白浪费了?
既然水陆两道都四通发达,那么一旦发起战争,物资运输以及人员召集都会非常高效。如果都城的周围发生了叛乱,那么皇帝一声令下,人员就会快速到达周边地区平复乱事。由此可见交通便利对于国家发展太重要了。
赵匡胤刚刚打下的江山,还没有稳固,作为新朝代的开辟者,他已经无法把精力放在迁都上面了。再说赵匡胤这个人心思细腻,乱中求稳。刚刚建立起宋朝的时候,赵匡胤一心只想着该怎么保全自己的皇帝地位。据说那个时候的赵匡胤从来没有睡过一次好觉,一直到杯酒释兵权以后,才逐渐能正常作息。可谁知道杯酒释兵权却赋予了宋太祖的弟弟最大的权力。
一直到了宋太祖晚年,才逐渐意识到定都开封有一定的劣势:第一,开封有地理劣势;第二,赵光义在开封的势力实在太大,已经威胁到了自己的皇位。可是这时候再选择迁都招到了所有大臣的反对。试想,大臣们都在此工作了这么久,家庭基业都在开封,倘若突然迁都,那么“京城官员”的名号岂不是不保了?况且在大臣们的人脉都是以开封为基础建立的,做什么事都比较方便,到了一个人生地不熟的环境谁又能及时帮上自己的忙?所以宋太祖突然提出来要迁都,大臣们又怎么会同意呢?结果不久后,宋太祖就暴毙了,人们都猜想是因为赵光义感到了哥哥对自己的怀疑,于是起了杀心。
在宋仁宗在位时期,也曾提出过迁都的问题。大臣们分为两派,争执不下。以范仲淹为首的迁都派提议,只要发生战乱第一件事就应该迁都。但是这一观念遭到了以吕夷为首的反对派强烈抨击。就因为这件事,两方大臣们还敌对了起来。最后吕夷使用计谋,陷害身兼天下的忠臣范仲淹,导致其被贬为地方小官。这件事也就不了...
查看详情>>与“易攻难守的开封为什么会被定为宋朝的首都?原因有三点”相关的文章
如果宋朝的首都在洛阳,宋朝还会这么快衰亡吗?
历史上,北宋的都城选择一直被人诟病。位于平原地区的开封,周围没有任何天险可以据守。当金兵在靖康之变中南下,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杀到了首都门口。而宋朝守军除了依靠城市的防御工事外,几乎没有在其他地方有像样的抵抗。
那么,如果考虑到经济因素的同时也坚固国防需求。北宋将首都定在洛阳,而不是更加危险的开封。历史上会因此而被改写吗?
选择开封为都城 本身就是政治经济因素的多方考量
如果宋朝定路洛阳,一样会被金国迅速灭亡。唯一的不同,或许是连建立南宋的机会都没有了。
历史上,金人南下攻灭北宋时,在军事实力方面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不仅仅是金人的重骑兵在野战中所向披靡,连他们的步兵和各类工程学武器也在宋人的之上太多。其中大部分是投靠他们的渤海人、契丹人、奚人和幽云汉人提供的。这些人非常反感宋朝的统治,自然为金人南下出了很多力。
而宋朝一边呢?不仅长期防御辽国的河北军镇都瞬间失守,连黄河的渡口都无力防御。原本是边防重地的太原,在北汉灭国时就拆了防御工事,用象征性的替代品敷衍了事。最后,宋朝的开封守军一样战斗力羸弱。因为无法承受重压,将希望寄托于超自然现象,闹出了北斗天兵的千年大笑话。
洛阳的经济中心地位在五代开始后就维持不住了
开封本身距离洛阳就不远,如果金人可以轻松的抵达开封,一样可以顺利的抵达洛阳。这是不会有根本性不同的。何况从唐末-五代的经济架构来看,开封的重要性已经远远超过了洛阳。曾经是漕运终点站的洛阳,从朱温的后梁开始,就只是一个西都。而走漕运更为便捷的开封,成为了经济上的东都。这是中原地区无法继续供养庞大的公卿官僚队伍,所造成的必然改变。
五代时期的帝王们 就逐步将都城迁往开封
这个政治格局上的变化,在后周建立时,就已经定型了。假使宋人违反历史的发展规律,将首都继续放在洛阳。那么随着金兵的南下,不是首都的开封,可能以比历史上更快的速度失守。没有了开封,江南的漕运将被截断。人口众多的开封将立即陷入饥馑。而很多人南下江南的快速通道也会被截断。最后只能逃入巴蜀,将江南拱手让给金国或他的附属势力。
没有了中原和江南,那么南宋即便是在其他边缘地区被建立起来,也会以最快的速度被消灭。
查看详情>>与“如果宋朝的首都在洛阳,宋朝还会这么快衰亡吗?”相关的文章
为什么宋朝的首都不设在人杰地灵的西安?
赵宋立国,继承后周的政治遗产,以汴梁为首都。
但宋太祖赵匡胤打心底不希望定都于汴梁,因为开封乃是“四战之地”,并无天险可据,易攻难守,从军事上考虑,确实不是建都的首选。
为了守卫国都,必须在京师驻以重兵,成本非常高。开宝九年(976年),时距宋朝开国不过十六年,赵匡胤到西京洛阳祭祖,留洛期间,便与近臣发生了一次是否要迁都的辩论。
原来赵匡胤出生于洛阳夹马营,有意迁都于洛,祭祀完毕,便在洛阳行宫住了下来,不欲回东京汴梁。随行的群臣不知如何是好。
铁骑左右厢都指挥使李怀忠进言:“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都下兵数十万人咸仰给焉。陛下居此,将安取之?若虑迁都,臣实未见其便。”李怀忠的意思是,东京纵有千般不是,但毕竟得运河之便,每年可以从江淮运入漕粮数百万石,京师数十万驻军,全靠它吃饭。陛下如果搬居洛阳,得从哪里弄到这么多的粮食?因此,迁都之事,极不可行。
但赵匡胤不听,“上亦弗从”。看来很难改变皇上的主意了。
此时,太祖之弟、晋王赵光义从容说道:“迁都未便。”
赵匡胤说:“迁都洛阳也非长远之计,最好是迁至长安。”
赵光义“叩头切谏”,决心要打消太祖迁都的念头。
赵匡胤又说:“我之所以想西迁,并无他意,只是要据山河之胜,守卫国都,这样便可以裁撤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
赵光义说:“国家之守,在德不在险。”
赵匡胤沉默半晌,没有说话。等赵光义离开后,赵匡胤对左右近侍说:“晋王所言,也有他的道理,我就听他一回吧。只是,”太祖深叹了一口气,悠悠道:“只怕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太祖皇帝听从了其弟晋王的劝告,实际上也是迁就于时势。赵匡胤并不是一名固执的君王,他通达,既能尊重传统,也愿意承认现实,顺应时势。南宋时,朱熹与朋友回忆起太祖开国创制的往事,朋友问朱熹:“太祖受命,尽除五代弊法,用能易乱为治。”朱熹说:“不然。只是去其甚者,其他法令条目多仍其旧。大凡做事的人,多是先其大纲,其他节目可因则因,此方是英雄手段。”换成现在的说法,这正是保守主义的改进路径。
说回迁都的事。赵匡胤内心虽有“循周汉故事”、定都长安的情结,但他也不能不尊重现实,在他所处的10世纪,已经全然不同于周汉之世。
经长年战乱摧残,长安等北方都城早已不复旧日繁华,东晋时衣冠南渡,南方获得大开发,中国的经济、文化重心逐渐转移至江南,而军事、政治重心则依旧保留在北方,一南一北两个重心彼此分离。如果缺乏发达的交通网络将南北连接起来,南方的经济资源无法输送到北方,北方那些军政重镇势必难以维持,进而危及整个王朝的安全。
在铁路与火车被发明出来之前,水运线无疑是最为经济、快捷的运输网络。但中国的黄河、长江大体上都是东西走向,南北之间找不到贯通的水运线。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当然并不是为了下扬州看琼花美女,而是要打通南北的补给线。
大运河凿成,南北贯通,中华帝国才可能形成紧密的共同体,富庶的南方才能够成为源源不断地向北方输送物资的大后院...
查看详情>>宋朝的首都东京位置不靠东,为什么要这样取名?
在中国古代,京城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一般朝代只有一个京城,比如西汉;也有设一个京城外再设一个留都,如清朝的京城是北京,沈阳是留都;更多一点的有三个京城,比如明朝在明成祖后京师是北京,南京是留都,另外朱元璋的老家濠州被称为中都。
要论京城最多的那就要数北宋了,因为北宋拥有东、南、西、北四个京城,这是怎么回事呢?
北宋是建立在北周的基础上的,首都也是沿用北周,以开封府(今河南开封)为京城。当时的开封府地处黄淮之间,控引汴河、惠民河、广济河和金水河,具有便于漕运的优越条件,遂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开封府又被成为东京,因为这时的北宋统治者还念念不忘中原的古都——洛阳,因为开封位于洛阳以东,所以称之为东京。
西京也就是洛阳(今河南洛阳)了,因为相对开封在西面,所以得名。洛阳在中国古代鼎鼎有名,有5000多年的建城史,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所以有十三朝古都之称。但经过唐末的战乱,洛阳均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到北宋初洛阳已经远远达不到以前的辉煌,经济发展和地理优势都比不上开封。北宋最终定都开封,但也没有忘记这个古都,一直将之作为陪都,继续加以扶持,使洛阳在全国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
宋朝的第三位皇帝宋真宗期间,以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曾在宋州(今河南商丘)任归德军节度使,从此开始了帝王的大业(宋朝的国号宋就是宋州的宋),所以升格宋州为应天府,并在宋城建赵家原庙为圣祖殿;然后在1014年,正式建应天府为南京。为何称南京呢?因为宋州在开封的南面。
又到了宋仁宗时期,大臣吕夷简认为宋真宗曾驻扎在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县)对抗辽国,所以奏请大名府升格为北京。仁宗采纳了吕夷简的主张,遂于庆历二年五月把大名建为陪都——北京。北京位于河北平原主要交通线御河东岸,地当南北水陆交通要冲,为河北重镇。《水浒传》中说玉麒麟卢俊义是北京人指的不是现在的北京,而是指北宋的北京,也就是大名府。
所以,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北京大名府,南京应天府,合称北宋四京。北宋虽然有四个京城,但不是一下子设立的,而是经历了一个过程,其中东京开封作为真正的首都,是全国名副其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因为不是同时设立,所以就造成一个有趣的现象,开封作为东京,在四个京城中其实并不是最东面的,北京大名府和南京应天府都比东京开封府要“东”得多。
查看详情>>与“宋朝的首都东京位置不靠东,为什么要这样取名?”相关的文章
宋朝的首都为何要设在开封?开封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在北宋历史上,关于宋朝的首都问题,从太祖朝一直争论到了仁宗朝。
宋朝一直计划迁都洛阳,但首都又必须留在开封。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聊聊西安、洛阳、开封三大城市之间的关系。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西安城一直是最合适的首都地点。西安位于关中平原的腹地,关中平原的粮食产量,足以保证基本开支。在关中平原的外围,地质结构非常复杂,定都西安之后,可以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位置。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京城内通常会聚集几十万到上百万的非劳动人口。依靠关中地区的粮食产量,已经无法满足京城人口的需要。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原王朝从西安迁都洛阳,就成为了一个必然的选择。洛阳位于中原地带,交通便利,周围的地形复杂,同样适合战略防御。因此,在古代历史上,西安和洛阳都是十三朝古都,出现了“西京长安、东都洛阳”的说法。在秦汉时代,中原王朝的经济中心在北方,可是经历了魏晋南北朝400多年的混乱局面以后,我国的经济中心已经明显向南方转移。隋朝再次统一全国以后,为了解决京城对北方地区造成的压力,同时加强对南方地区的统治,隋炀帝倾国之力开凿了著名的大运河。
大运河的中心为洛阳,无论是北方的战马、武器,还是南方的粮食、瓷器、茶叶,都能源源不断的运往京城。到了唐朝统治时期,虽然唐朝的首都在长安,但唐朝的皇帝们经常居住在洛阳,就是为了方便获得各地运来的生活物资,减轻关中地区的巨大压力。进入唐朝统治的中后期,唐朝先后经历了宦官乱政、农民军起义、藩镇混战等一系列阶段。公元907年,曾经不可一世的唐朝灭亡,五代十国的动荡局面开始,出现了“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都来十五帝,播乱五十秋”的说法。
在五代十国阶段,由于各路军阀混战严重,长安、洛阳均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唐末诗人韦庄在《秦妇吟》中,记录了唐朝首都长安的破败景象:“长安寂寂今何有?废市荒街麦苗秀。采樵斫尽杏园花,修寨诛残御沟柳。华轩绣毂皆销散,甲第朱门无一半。含元殿上狐兔行,花萼楼前荆棘满。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与此同时,洛阳的情况与长安非常相似,以洛阳为中心的大运河体系开始崩溃。其实从唐朝统治的后期开始,从开封前往洛阳的水路运输网络已经积重难返。
由于洛阳已经破败不堪,除了后唐政权以后,后梁、后晋、后汉、后周等政权,都是以开封为首都。开封原本是洛阳以东的水陆运输中心,有点类似于现在郑州市铁路枢纽的地位。长安、洛阳屡遭战火涂炭以后,开封的优势地位逐步显现,因此,先后成为了八个王朝的首都。请注意,开封的优势和劣势同样明显。只不过在动荡的年代,各个政权都没有迁都的经历。
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了兵变,取代了后周朝廷,自己建立了宋朝。宋朝建立以后,在10多年的时间里,先后平定了后蜀、荆南、湖南、南汉、南唐、吴越、北汉等政权,统一了中原王朝的主体部分。对于首都确立在开...
查看详情>>与“宋朝的首都为何要设在开封?开封最大的优势是什么”相关的文章
宋朝的首都人口多少万?从“八荒争凑,万国咸通”可以看出来
宋朝的首都开封城内人口达一百五十万。开封当地的人口以传统汉族的中原人为主,开封人口在同一时期最辉煌的时代当属北宋,作为大宋王朝的都城,开封城内人口多达150多万,为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
近代以来,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的开封城内人口约为36万人,而同时期的洛阳和郑州城内人口分别只有7万和3万人。1954年,河南省会驻地从开封市迁移至郑州市后,有将近7万开封人迁至郑州市。
大宋东京城富丽甲天下,繁荣兴旺达到鼎盛,成为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
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宋州(治今商丘睢阳区)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在开封城北40里的陈桥驿(今属新乡市封丘县)发动“陈桥兵变”,以“宋”为国号,建立宋朝,建都东京开封府,历经9帝、168年。
大宋王朝是开封历史上和中国封建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经济文化发达、社会生活繁荣,开封城内人口达一百五十万。(《宋史地理志》记载崇宁年间,开封有二十六万一千一百一十七户,四十四万二千九百四十口。”)
史书更以“八荒争凑,万国咸通”来描述当时大宋都城开封的繁华。
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图》,生动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东京开封城汴河两岸的繁华、热闹的景象和优美的自然风光。
查看详情>>与“宋朝的首都人口多少万?从“八荒争凑,万国咸通”可以看出来”相关的文章
宋朝的首都在哪里?宋朝为何要保留4个首都呢
在宋朝的历史上,总会提到一个名字,那就是东京开封府。没错,开封是北宋政权的首都。但是在名义上,宋朝有4个首都。分别是东京开封府、西京洛阳府、北京大名府、南京归德府,当然,宋朝皇帝一直居住在开封。其余三个只是名义上的首都,那么,宋朝为何要保留4个首都呢?这几个首都现在都在什么位置呢?其中一个现在连县级市都不是。
首先说一下南京归德府,请注意,当时的南京不是现在的南京。当时的南京,其实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商丘市。当年,赵匡胤在这里做过宋州节度使。这是宋朝开国皇帝的龙兴之地,因此,在宋朝建立以后,商丘被定为了南京。商丘被称为归德府,那会也是一个大城。后来,金国军队大举南下,康王赵构就是在商丘登基称帝,重新建立了宋朝,也就是南宋政权。
再说一下北京大名府,当时的北京也不是现在的北京。在宋朝历史中,北京大名府就是现在的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不得不说,当年的4个首都,大名府是现在地位最低的一个。由于河北属于抗辽前线,大名府就是抗辽前线的指挥部。在水浒传中,卢俊义就是大名府的豪强之一。大名府是河北地区的大城市,同时也是抗击辽国的军事重镇。
然后就是西京洛阳府,其实宋朝皇帝自己也知道开封不适合建都。赵匡胤称帝以后,一直想迁都到洛阳。可是遭到了晋王赵光义等很多重臣的反对,最后,迁都计划并没有成功。由于洛阳的地位非常重要,因此被定为宋朝的西京。在宋朝历史上,洛阳非常有意思,这里是官员们养老的地方。有的类似于明朝的南京,大名鼎鼎的司马光就曾经被安置在洛阳。现在洛阳是河南省的第二大城市,仅次于省会郑州。目前,洛阳正在大修地铁。
最后就是东京开封府,开封先后是八个政权的首都,因此被称为八朝古都。到了南宋时期,南宋政权一直对开封念念不忘,先后组织了多次北伐。在蒙古占领黄河地区以后,宋朝开始了一场大规模军事行动,号称要收复三京。也就是开封、洛阳和商丘,这三个城市都在河南境内。现在,开封是河南省的一个地级市,认真的说,开封的经济明显不如洛阳。
归根结底,这4个城市有军事需要、有地理需要,因此都成为了首都。其中的三个,只是名义上的首都,只有开封才是货真价实的。但到了现在,这些城市都已经不复当年的风采。这就是近代城市与古代城市的差别,一些原来默默无人的地方,现在却崛起成为了大都市。比如当年的松江府,那可是赫赫有名,现在成了上海的一个区。
与“宋朝的首都在哪里?宋朝为何要保留4个首都呢”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