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内容
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赵匡胤一脉绝了吗?经历9位皇帝为何又回到赵匡胤后代掌权
自导自演陈桥兵变的宋太祖赵匡胤的,其能够黄袍加身成为大宋的开国皇帝,除了依赖于“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宰相赵普的谋划,还有就是其弟赵光义的鼎力支持。否则要是赵匡胤硬来夺权的,绝不会兵不血刃得到后周的政权。而后宋太祖赵匡胤听从宰相赵普的策略,“先南后北、先易后难”逐步统一了全国,并且两次采取“杯酒释兵权”的策略,让石守信等高级将领交出兵权,轻松实现的中央集权。
但是如此富有谋略的赵匡胤居然只顾眼前事儿,未想到身后之事,导致其皇位被自己最依仗的人窃取,而且搞得刀光斧影、死因不明,直到经历了9位皇帝,又有金国的辅助作用,宋朝皇位才回到了赵匡胤这一脉。
宋太祖赵匡胤真像开宝九年的10月19日的夜里,传说宋太祖宣召赵光义到内宫,也要传言彼时赵匡胤的身体已不大好,找自己的弟弟过来是商量传位之事的。总是赵匡胤和赵光义那一夜在一起是确凿的,只是第二日早晨,便传出了宋太祖赵匡胤驾崩的消息,这与赵光义是逃不干系的,但是当时朝廷权贵碍于赵光义的势力而不敢多言,赵光义便窃国成功继位为宋太宗。
哥哥是著名演员,而弟弟确实幕后编剧、导演,赵家兄弟这又是何苦呢?从此,北宋王朝便是在宋太祖赵光义这一脉之下开始流传了。直到宋徽宗时期,长期遭受辽国欺凌的北宋联合金国订立“海上之盟”,共同消灭辽国,并希望以此换回燕云十六州。奈何金国势大,一时间竟然也要灭了北宋,完颜宗望、完颜宗翰的大军已到开封城下。
岳家军铁骑是南宋抵抗金军的主力
开封城两次被围,而懦弱的宋徽宗赵佶早已将皇位禅位给了自己的儿子宋钦宗,这样自己一个人逃到了亳州。但如此老奸巨猾的宋徽宗也没有躲过金军的第二次围城,终于让自己和其子宋钦宗成了金人的俘虏,并且连累了皇族亲贵,以及这开封城中富户、女子,举国上下受到了奇耻大辱,称之为“靖康之耻”。
而就在两位懦弱的大宋皇帝被俘的,主张抗金的康王赵构侥幸没有被俘,成为了唯一的宋太宗赵光义的一脉皇族,于是赵构在众人的簇拥下登基称帝,成为了南宋的开国皇帝,也就是宋高宗。但是这个宋高宗却逐渐的害怕金人的兵马,一味的主张议和,并因此重用议和派的秦桧,诛杀了主战派并希望迎回“二圣”的著名将领岳飞。
宋高宗赵构与秦桧乃是一路人
当然宋高宗赵构也并不是一无是处,他当时也是权衡利弊才选择了与金国议和,而所订立的绍兴和议颇有些澶渊之盟的意思,赵构不是神,而是普通的人,他也有自己的小心思。他之所以一味的与金国求和,就是害怕岳家军的十万铁骑如果打赢了金国女真骑兵,便会迎回徽钦二圣,自己的皇位虽然并无动摇的可能,但是由于他没有子嗣(据野史记载是正在行事的时候被金军过江攻城的消息吓的失去了能力),迎回了宋钦宗,等他到先驾崩了,皇位还只能是宋钦宗赵桓或是他的子孙的。
于是这种心眼太多的皇帝,选择了宋太祖的七世孙赵昚来作为自己的养子,宋孝宗赵昚变成了南宋的第二皇帝,而大宋朝的皇位历经了9位皇帝,也终于回到了宋太祖赵匡胤这一脉,如果不是金兵将...
查看详情>>与“赵匡胤一脉绝了吗?经历9位皇帝为何又回到赵匡胤后代掌权”相关的文章
赵匡胤一脉绝了吗?原来他们在南宋仍然轮流袭封嗣濮王
宋高宗赵构本来有一个亲生儿子赵旉,“苗刘兵变”中宋高宗还曾经被迫禅位给他,但是赵旉不幸在三岁的时候便夭折了。而赵构又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而失去了生育能力,他便只能在赵宋皇室后裔中选择养子来继承大宋江山。那么,作为宋太宗赵光义的后代,赵构为何又偏偏要在太祖赵匡义的后裔中选择皇位继承人呢?
第一、南宋并非没有赵光义后人
首先,赵构的皇太子候选人中并非没有赵光义的后裔。很多人误以为“靖康之变”中宋太宗赵光义的后人全都被金军俘虏北上了,其实这并不是历史事实。“靖康之变”中被俘虏的赵宋宗室大约有三千多人,其中绝大部分的确都是赵光义的后人,但是最起码赵光义的孙子赵允让(宋英宗赵曙的生父)一支就有很多幸免于难,他们在南宋仍然轮流袭封嗣濮王。
第二、大臣们倾向立太祖后裔为嗣
大家都知道,宋太祖赵匡胤在开创宋朝之后终生没有立太子,最后将皇位传给了弟弟赵光义(有人认为太祖传弟不传子是因为杜太后的“金匮之盟”,有人认为是赵光义在“斧声烛影”中杀害了兄长赵匡胤),之后宋朝的皇位便一直在赵光义一支中传承。而赵匡胤的子孙则渐渐零落,甚至与布衣无异。在赵构多年无子的情况下,有大臣曾经劝他在太祖后裔中挑选皇位继承人,比如同枢密院事李回就曾经上书:“艺祖不以大位私其子,发于至诚。陛下为天下远虑,合于艺祖,可以昭格天命。”李回的立足点很简单——太祖皇帝当年以天下为公,您中兴南宋,同样应该学习太祖。参知政事张守则说:“艺祖诸子,不闻失德,而传位太宗,过尧、舜远甚。”意思是太祖皇帝的后裔虽然都已经没落,但是他们的品德依然很高尚。当年太祖传位给太宗,是必尧舜禅让更高尚的,而现在,上天给了您一个获得高尚美誉的机会啊!
第三、赵构本人的迷信观念
在大臣的上书中,最令赵构心动的莫过于上虞丞娄寅亮了,娄寅亮说:“昌陵之后,寂寥无闻,仅同民庶。艺祖在上,莫肯顾歆,此金人所以未悔祸也。”意思是太祖的两个儿子尚且能够享受大宋的“优待”,但是从太祖孙子辈之后的后裔,就基本上和普通老百姓没什么区别了。太祖有定国之功却遭受了这种不公平的待遇,也难怪他不保佑我们大宋,以至于金国人敢这么嚣张了。赵构回想自己颠沛流离的前半生,难免会把宋朝亡国的原因与祖先迫害太祖子孙之事联系起来。
《宋史》记载,赵构在读完娄寅亮的上书之后“大感叹”,于是下诏书说:“太祖以神武定天下,子孙不得享之,遭时多艰,零落可悯。朕若不法仁宗,为天下计,何以慰在天之灵!”便开始从太祖后裔“伯”字辈中挑选皇位继承人,“伯”字辈乃是太祖的七世孙,算起来是赵构的侄子。经过一系列的选拔之后,赵构最终选择了赵伯琮和赵伯玖二人养在宫中。而赵伯琮以恭顺的性格更被赵构喜爱,他后来被册立为皇太子并改名赵昚。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赵昚接受赵构的禅让成为宋朝的第十一任皇帝,是为宋孝宗。
赵构在太祖赵匡胤后裔中挑选养子,可能真的是因为怀疑北宋之所以遭受“靖康之变”就是因为太祖的神灵对北宋...
查看详情>>与“赵匡胤一脉绝了吗?原来他们在南宋仍然轮流袭封嗣濮王”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