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宋江起义

发布时间:2020-07-03
1

宋江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除了从史实记载中了解还需要考察其它杂史

宋江
宋江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

读者通过施耐庵所写的《水浒传》了解了宋江起义的始末。但作者在描写宋江起义时,并没有明确写出宋江起义时间,对于广大水浒迷来说,这是一个遗憾。众所周知,宋江起义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事件,《宋史》中对宋江起义也有明确记载。

为了确切知道宋江起义时间,还得从史实记载中了解。《宋史徽宗本纪》和《宋史张叔夜传》中均涉及到宋江起义一事,比较遗憾的是正史中也没有提到宋江起义时间。只知道宋江起义发生在北宋末年徽宗年间,具体时间并没有提出。

为了查证宋江起义时间,还需要考察其它杂史。《大宋宣和遗事》讲述的是宋元年间发生的事情,书中主要内容就是围绕宋江起义一事说的。这本作品写于宋元年间,很多学者认为施耐庵创作《水浒传》时是以《大宋宣和遗事》为蓝本的。

从《大宋宣和遗事》讲述的故事来看,可以推测出宋江起义时间。书中写到晁盖、杨志等人上梁山泊时是1120年,五月份时宋江杀了阎婆惜,在官府追究下,宋江前去梁山泊投靠晁盖。以此推测,宋江上梁山泊也是1120年六月份以后的事情了。

除此之外,宋江起义时间还有另一种说法。1114年到1119年这五年间,梁山泊被人霸占进而引起梁山好汉的愤怒,宋江起义由此爆发。1119年,宋江三十六人在梁山泊起义,此后攻打河北,山东一带。1121年时,宋江被张叔夜降服,宋江起义由此结束。


查看详情>>
2

宋江起义三十六人名字,各有各的本事和能力

宋江
宋江起义三十六人名字

读者通过施耐庵所写的《水浒传》了解了宋江起义的始末。但作者在描写宋江起义时,并没有明确写出宋江起义时间,对于广大水浒迷来说,这是一个遗憾。众所周知,宋江起义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事件,《宋史》中对宋江起义也有明确记载。

为了确切知道宋江起义时间,还得从史实记载中了解。《宋史徽宗本纪》和《宋史张叔夜传》中均涉及到宋江起义一事,比较遗憾的是正史中也没有提到宋江起义时间。只知道宋江起义发生在北宋末年徽宗年间,具体时间并没有提出。

为了查证宋江起义时间,还需要考察其它杂史。《大宋宣和遗事》讲述的是宋元年间发生的事情,书中主要内容就是围绕宋江起义一事说的。这本作品写于宋元年间,很多学者认为施耐庵创作《水浒传》时是以《大宋宣和遗事》为蓝本的。

从《大宋宣和遗事》讲述的故事来看,可以推测出宋江起义时间。书中写到晁盖、杨志等人上梁山泊时是1120年,五月份时宋江杀了阎婆惜,在官府追究下,宋江前去梁山泊投靠晁盖。以此推测,宋江上梁山泊也是1120年六月份以后的事情了。

宋江起义经过

取材于北宋水泊梁山起义的古典章回体小说《水浒传》中,作者施耐庵对宋江起义经过做了不少杜撰和改编,历经千百年流传而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事实上,历史上有关宋江起义的经过,记述原本也不详尽,因而给了后人很大的想象空间和“戏说”余地,若要探寻真正的宋江起义经过,还须从历史文献中寻找痕迹。

从为数不多的文献资料中,后人基本上可以还原一段真实的宋江起义历史。

起初,凭借水泊梁山天然的地理优势,这场农民起义取得了局部的成功,然而由于起义军领导人“革命意志不坚”,且面对朝廷前来镇压的正规军,缺乏正规军事训练的农民组成的部队显然在战斗力上存在较大差距,因而在遭受屡次重创之后,宋江等人不得不接受招安,归降朝廷。这一段在宋江起义经过的描述中尤其模糊,以致于很多人猜测,起义军最终是被张叔夜逼降的,亦无证考。

宋江起义三十六人

宋江起义三十六人讲述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梁山泊好汉起义的故事,其中宋江三十六人的英雄事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宋江起义三十六人指的是宋江、晁盖、吴用、卢俊义、关胜、史进、柴进、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刘唐、张青、燕青、孙立、张顺、张横、呼延灼、李俊、花荣、秦明、李逵、雷横、戴宗、索超、杨志、杨雄、董平、解珍、解宝、朱仝、穆弘、石秀、徐宁、李应、花和尚鲁智深、武松。

宋江起义三十六人各有各的本事和能力,他们满腔热血,希望凭借好汉之力推翻腐败无能的北宋朝廷。如今在梁山,郓城一带依然流传着关于宋江起义三十六人的歌谣,其内容是“去时三十六,来时十八双。若是少一人,誓死不还乡”。

在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中,作者详细地描写了宋江起义的始末,其中梁山泊一百零八单将成为经典英雄范本。根据历史考察,宋江起义发生在北宋徽宗年间,但不像《水浒传》所描写刻画的那样生动。

除了在《水浒传》中可看见宋江起义三十六人的身影,在龚开所著《宋江三十六人赞...

查看详情>>
3

宋江起义失败的原因是因为朝廷太强大吗?

宋江
宋江起义失败的原因

宋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起义军的首领,他一手带领了梁山起义走向昌盛,最后被官军围剿不得不降。纵观宋江的一生,可以说他的上位史是一个非常有看点的地方,宋江文武都不出色,为何能够成为梁山好汉的首领,这其中的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宋江起义失败的原因

据史书记载,在北宋末年,确实有个叫宋江的,他也确实领导了一出慷慨激昂的农民起义,只不过并没有《水浒传》里的那么丰富多彩,没有那么多的戏剧色彩。

当时正是北宋朝廷无能,在外被敌国吊打,对内又采取高压政策,搞得老百姓生活困苦,好些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那时候,梁山泊是一个纵横开阔的大湖,水路复杂、芦苇丛生、还有很多小岛,所以有很多过不下去的农民就在那儿干些违法的勾当,甚至发展到了和朝廷对抗、武装起义的程度,宋江带领的小部队就是其中的一伙。

当时宋朝昏聩无能,为了弥补自己的损失还下令要把梁山泊收为国有,任何人要想下湖都要交钱,这也就导致了宋江等人生活更加艰苦,长期的愤怒终于爆发了出来,一群好汉们在宋江等人的领导之下走上了起义的道路,在起义之后,宋江等人很快就离开了梁山,转而征战河朔之地,横行一时,未有能与其相抗衡者。大概过了两年左右,宋江一伙人在攻城的时候中了埋伏,无路可退,不得已之下只好接受了朝廷的招安,成为了宋朝军队的一份子,一时威名赫赫的宋江起义也宣告终结。

宋江是怎么当上老大的

宋江原来只是一个在江湖上颇有威望的官差,后来为何能够在被逼上梁山之后一举成为副头领,更是在原头领身死之后,成为梁山的老大,这其中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宋江其人,第一从武力上来说,宋江的武力并不算高,比起那些一流的好汉猛将简直是不值一提,可以看出光论武力来说,宋江根本不足以做老大。那么智谋呢,看看宋江的表现,虽然梁山好汉打了很多的胜仗,但是指挥者大多是吴用、花荣等人,和宋江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由此可知宋江当上老大和智谋也没什么关系。既然宋江武力智力都不足以服人,那么宋江又是凭借什么成为老大的呢?

自古以来真正为皇为帝者,大多都不是真的智谋出众、武力过人,君不见连霸王这般勇猛过人的盖世豪杰都败在了刘邦的手中。可见真正身居高位的最关键的不是这些,而是权谋之术和用人之明。

首先当时的人很重义气,而宋江早年的时候就以“及时雨”的名号广为人知,再加上他为了不暴露梁山好汉,怒起杀阎婆惜,这样重义轻色的举动更是为他赢得了不少的好感分。之后在上梁山之后,按照惯例应该是要重新排一下座次,但是宋江轻描淡写的一句“不说功劳大小,老的就先坐左边,新来的坐右边”,宋江知道自己的资历功劳都不够高要是按照原先的方法分座估计就要排到后面了,就这样一说就成了二把手,之后更是屡屡带兵打仗,树立了不小的威信,在原首领死后,成为了新的老大。

宋江是北宋年间的起义军领袖,领导了威震一时的梁山起义,他们的故事被后世的人知道后,被编成了演义小说,广泛流传,成为了中国上下家喻户晓的故事。宋江在《水浒传...

查看详情>>
4

宋江起义是真实事件吗?原来和书里的大相径庭

宋江
宋江起义

《水浒传》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相信很多朋友都看过,里面描述的梁山泊,宋江以及众多英雄好汉的故事让人热血沸腾,俗语甚至有“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等说法,足以证明其中对情节的描写有多生动,因此才引人入胜。

然而,书只是书,电视剧也只是电视剧,真实的情况远没有那么壮烈。

古代因为是封建制度,一切事情都是皇帝说了算,一旦碰上个昏君或者国力衰弱,朝廷大肆搜刮钱财导致民不聊生就有可能发生起义。

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宋江起义”大概就是这么个情况。

“宋江起义”的导火索是因为宋朝朝廷为了解决财政困难的问题,竟然把梁山泊的八百里水域全部收为“公有”,然后,不论是捕鱼还是采藕,全部都要依据船只的大小收取重税,但凡有违反命令的,一旦按照盗贼的名义来处置。

这样一来,那些以捕鱼为生的贫穷人家肯定不愿意,本来解决温饱问题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现在朝廷连他们唯一的活路都给断了,于是长期积压在众人心中的愤怒一瞬间爆发了。

他们以宋江为首,聚集了有36人,然后广聚义士,拉开了“宋江起义”的序幕。

在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宋江起义”只聚集了36个人,并没有书中和影视剧中的“108”将,而且这36个人也不是什么36天罡,其中大部分人都是叫不出名字的,也都是一些普通人。其中能在历史中窥见一二的有建炎元年七月,在陕西兴州称帝的史斌,有学者认为史斌就是《水浒传》中九纹龙史进的原型,还有一个就是“傀儡”皇帝刘豫降金前杀的一个部下关胜。

“宋江起义”军起义后不久就离开梁山泊了,他们转战于山东的青州、齐州,攻陷了十几座城池。

起义闹腾的有点欢,身为皇帝的宋徽宗赵佶不可能不管,于是他采取了亳州知州侯蒙的建议准备招安宋江。没成想宋江压根不愿意。这一点跟影视剧中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影视剧中的宋江为了被招安甚至杀死了李逵。

眼看招安未果,宋徽宗只好起兵镇压,就命令歙州知州曾孝蕴率军讨伐,宋江自知打不过他,于是就南下到了沂州,与官军相互周旋,也就是现在的山东临沂。

既然要起义,总是逃跑肯定不行,后来,宋江一行人又攻取了淮阳军,然后从沐阳乘船到了海州,海州就是现在的连云港。

到了连云港之后,他们的行踪被张叔夜派遣的使者探察到了,发现他们乘着十几艘船正在径直赶往海滨。

随后,张叔夜募集到了“敢死队”千余人埋伏在宋江可能上岸的地方,然后派遣一些小兵作为诱饵去跟宋江对战,花了一两个月的时间把他们引导至岸上。

果不其然,宋江一行人上岸后就遭到了伏击,船只全部被烧毁,没有了退路,于是宋江一行人全部被俘。

“宋江起义”就此被完全镇压。

其实从头到尾看下来,“宋江起义”真的只是非常小规模的起义,甚至没有造成什么影响,还没翻起浪花就被拍死在历史的浪潮中。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