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内容
王安石的一首著名怀古诗,被苏轼说成老狐狸?
匠心独具的王安石,凭一首怀古词,被苏轼贴了“野狐精”的标签。
王安石,不愧是文章大家,就连填一首词,也尽显作文章的手笔,《桂枝香》,论起怀古词来,不得不提的一阕。今天我们来一起品读。
桂枝香·金陵怀古
宋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金陵,南京的旧称,南京古为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的古都,历史文化十分的丰厚,历代文人都有咏叹。
开篇一句总起,“登临送目”我们知道诗人是登高远望,所望的是什么样的景致呢,后面一气而下,从三方面写登高所见:
先写了时节与天色。此时正是晚秋时节,天气刚刚显露出秋天特有的肃杀之象,绵延千里的长江,如一带素练(绸带),夹江两岸的青山攒聚,有如一枝枝箭簇。
用帆与棹代指船只。残阳里江船往来,江边的一个小酒铺,门前斜挑起的酒旗在迎风招展。写江面。彩舟,指秦淮歌妓所乘的彩船。日照已晚,江面上的彩船笼在薄薄的暮霭中,残阳照在江面上,江水粼粼,一只只白鹭仿佛在灿烂星河中翩飞起舞。三层景致由远及近,诗人一路铺排,视角阔大,动、静结合——江似白练、峰如箭簇是静态的美,酒旗招展、白鹭飞舞是动态的美,再加上西阳残照,天气初肃,使得眼前景尽显壮阔。上片歇拍,诗人不禁感叹:“画图难足”,这大好河山的壮美是连画都画不出的。
下片“念往昔、繁华竞逐。”一个“念”字作领,诗人发怀古之幽情,感叹六朝权贵,竞夸奢靡,也正因为奢靡昏庸,所以导致最终的国灭。史载陈后主携张丽华在结绮楼,正自寻欢作乐,隋将韩擒虎已经率军攻入了朱雀门,陈叔宝带张丽华仓皇逃离,藏在宫内的一口井下,被隋军发现,被俘。“门外楼头”化用了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一句。
诗人吊古,感叹六朝繁华,毁为一旦,而这由盛转衰的历史变革,诗人只用了两句即概而括之——“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虽然六朝的灭亡已成旧事,但是失国的悲恨情绪今人依稀能够感受得到。“悲恨”承前,“相续”启后。
紧接着从怀古中抽离,思绪回到此时此地,诗人不由得发出议论“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谩,空自,白白地。凭高对此千古兴衰之事,空自感叹,能有什么用呢。
六朝旧事繁华也好,衰败也罢,都似流水一样再难寻觅,眼前只有江上寒烟缥缈,江畔芳草暗绿。秦淮河上的歌女,至今还时时唱起《玉树后庭花》这样的旧曲。
整首词以一句“登临送目”发端,然后再层层分写,将爱国情熔铸在层层写景中。下片对历史的兴亡发起议论,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尽显其间。写景壮阔,抒情深沉,议论肯切,情、景、议相交融,浑然一体,本是一首词,却让诗人将结构排布得如一篇文章,无怪苏轼读后赞叹:“此老直野狐精也。”
本词的结尾极具深意,《玉树后庭花》为陈后主陈叔宝所制,诗...
查看详情>>与“王安石的一首著名怀古诗,被苏轼说成老狐狸?”相关的文章
王安石的古诗《登飞来峰》与苏轼的《题西林壁》比较,你更喜欢哪一个?
唐诗重情,宋诗重理,自古便有公论,唐人天真浪漫,生活中处处皆是景,由景生情,抒发性情,自然而由美。宋人当然也浪漫,但却少了几分唐人的天真,多了几分理性,主要由于时代背景的变化,让两朝诗文也产生了根本上的不同。
比之于唐,宋人以哲理入诗,在对人生和世界的探索上,则更胜一筹,苏轼和王安石,他们的身份不只是政治家、文学家,同时也都是哲学家,所以他们的诗中,往往都富有很强的哲理。
苏轼的《题西林壁》和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哪一首诗哲理性更强?为什么?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首先,苏轼和王安石的这两首诗都有深刻的哲理。至于谁的哲理性更强,单从诗本身来说,其实没有什么意义,也没有什么权威的比较方法。
王安石和苏轼两人,正是宋诗中的冠亚军。而这两首诗确实在写作方式、哲思高度、禅机隐喻中有很大的类似之处,但是两位高手通过作品反映出来的思考还是有些不同。
我们具体来看两首诗。王安石《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东坡先生这首诗写庐山,是千古名篇,恰巧唐朝也有个诗人写过庐山,也是千古名篇,那人叫李白。
李白和苏轼,代表着唐宋诗的巅峰,又刚好都写过庐山,把两首诗对比起来读就非常有趣,李白狂放而浪漫,全篇都是眼前所见,恣意挥洒。而苏轼这首《题西林壁》,让人读完总会陷入深思。
前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虽是写眼前所见实景,但却写出了庐山高低起伏的不同形态,作者所处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庐山是完全不一样的。
末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从景中抽身出来,谈谈游山体会,这是典型的即景说理,苏轼在远近高低不同的地方看过庐山之景后,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看到的每一处景,都是实景,但眼前之实景,实际上是被庐山的峰峦所局限,只能看到一峰一岭,而不能窥其全豹。
这就好比人生在世,哪怕你是皇帝,是整个帝国的掌控者,但你所知的天下事,又何尝不是被朝中的重峦叠嶂局限住了。世间的人们,处于不同的身份地位,扮演者不一样的社会角色,看待问题的出发点自然不同,那么看到的结果也必然不同,要摆脱眼前的蒙蔽,才能看清全局,可这又谈何容易,就如同你不可能飞到天上去俯瞰庐山一样。
而苏轼的《题西林壁》要比《登飞来峰》晚上三十年。
实际上他们年纪相差并不远,所以在创作《题西林壁》的时候,苏轼已经经历了“乌台诗案”的生死之惊扰,性格逐渐向佛道思想接近,人生已淡然,有意无意渗透进来的禅机则是他这首诗的思想底色。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两位都是当世高才,人生和仕途的路走到后来也差不多,所以两人才会从政敌变成好友,王安石在“乌台诗案”中一言九鼎,救了苏轼一命;而苏轼找到他彻夜谈心,引为美谈。
作为大学问家、散文家、诗家,二人在诗文革新、政治改革上虽有分歧,但殊途同归。这两人的晚期作品的文风实际上有些接近,不过王安石长于诗,而苏轼长于词牌。
说回这两首诗,...
查看详情>>与“王安石的古诗《登飞来峰》与苏轼的《题西林壁》比较,你更喜欢哪一个?”相关的文章
王安石这首思乡的古诗《泊船瓜洲》,这情越演越烈,困扰游子
王安石的诗歌比他的散文成就高,他的一些抒情写景小 诗,尤为出色,感情丰满、形象鲜明、意境新颖、语言精炼。《泊船瓜洲》是这类小诗中的代表作。
《泊船瓜洲》全诗紧扣念家思归而写。写该诗时,诗人 行船在长江上,船临时停在瓜洲。瓜洲居长江北岸,和江南岸的京口(今江苏镇江)隔江相望。当时诗人家住南京钟山 (今南京紫金山),虽然离瓜洲并不很远,但因出游在外,不能随便回家。
泊船瓜洲
作者: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全诗共四句。前二句“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诗人泊船瓜洲,瓜洲与南岸的京口仅一江之限,而京口和住家相距也仅几重山,距离甚近,诗人念家的情绪朦胧地萌发了。思家的感情对于出游在外的人来说更为强烈,无时无处不萦绕心际,一旦游子见到熟悉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时,就会触景生情,而这情会越演越烈,困扰游子。
“—水间”“只隔数重山”,一言回家的路程很短,又言归家路途水隔山阻,探家也并不容易,更何况诗人此时还不能回家。可想而知,诗人念家的感情虽很热切炽烈,但又蒙上一层无可奈何的低沉的情绪。读者似能见到诗人伫立船头、举目远望、愁思满面的情状;同时又似能听见诗人喃喃的喁语之声。这两句诗写得平实,把诗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情绪写得淋漓尽致,意境清新开阔。
前二句诗重在写思家,后二句重在写思归,三四句“春风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天又来了,春风又吹遍了江南,江南一片片绿色,那月亮高高地悬照着,我什么时候能回家。
前一句诗人把江南描绘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这一描绘是何等的欢快明畅、舒展自若,仿佛给美丽的江南着了一层绿色、喜色,净明透亮。后一句诗人将自己欲归家的心情描绘得愁绪万端、感叹万分。时值春天,诗人探家的心情是迫不及待的,恨不得能插翅飞回家,而这一切又完全不可能。诗人欲归不得归,只能将自己归思的一往之情,寄托于明月。
古往今来很多诗人作家往往把自己的乡思之情托付于明月。大诗人李白《静夜思》有句云:“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苏轼《水调歌头》也有句云:“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王安石也不例外,他将明月作为思归的象征。
这二句诗乍一读,似很不协调,意境有分裂之嫌,前一句诗人心情高兴万分,对春风洋溢着喜悦之情,而后一句诗人的心情刹然凄凉, 对明月充塞哀叹之气,显得不和谐。实则不然,细细一体味,这样写恰恰是诗人的髙明之处,用乐景写哀情,使哀更哀,如 此用乐句衬哀句,着意仍在哀句。
读罢王安石这首短诗,深感诗人于诗中流露的念家思归的感情,实是王安石晚年退居南京,放情山水的写照。王安石 参予政事,被两次罢相,到暮年与政无涉,写一些抒情写景小 诗也就不足为奇了。他这种精工巧丽的诗篇具有观察细致、修辞巧妙、意境清新的特点,所以一直为后人爱读。陆游说:“卧听儿诵半山诗”,杨万里说:“半山绝句当朝餐”。
与“王安石这首思乡的古诗《泊船瓜洲》,这情越演越烈,困扰游子”相关的文章
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古诗很多人只知道第一首,相比第一首来说,第二首更侧重于抒情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这是王安石的千古名篇《书湖阴先生壁》的第一首诗。这首诗历来为人所称道,也入选了中小学语文课本和各类诗词文选,因此为人所熟知。这首诗的最后两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更是备受赞誉,王安石本人也对这两句诗很满意。那么这两句诗好在哪里呢?
诗的对仗这些就不必说了,这两句诗中用了两个汉代的典故,一个是“护田”,一个是“排闼”。“护田”出自《汉书 西域传序》,汉代在敦煌以西驻兵戍边,并置使者校尉进行管理。“排闼”出自《汉书 樊哙传》,汉高祖曾经称病,不理朝政,并命令群臣不经许可,不得擅入宫禁。但是樊哙为了劝说高祖,竟无所畏惧,推门而入,最终说服高祖上殿听政。王安石用这两个典故,来摹写山居风景的秀丽。一汪溪水将田地环绕,好像在护卫一样;而两座山直闯进门,送来了青翠的山色。
当然,也有的人认为王安石并不一定有这个意思,他们认为这样作诗未免太过拘窘。不过王安石作诗向来都是很严谨的,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他就修改了好多遍。除了典故,将山居优美风景描绘出来,更是因为王安石将典故和风景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即使读者并不了解其中的典故,也能感受到这一幅美丽的山居图。
王安石的这组《书湖阴先生壁》一共有两首,因为第一首写得太好,以致于第二首常常被忽略。既然它们作为一组诗,那还是值得我们去研读的。
桑条索漠柳花繁,风敛馀香暗度垣。
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在半山园。
湖阴先生,名杨德逢,是王安石退居江宁时的邻居。王安石写给他不少诗,这组诗就是王安石题在湖阴先生家墙壁上的。据说杨德逢的人品极好,王安石很是欣赏他,这组诗表达的就是王安石对他的赞美之情。
读这整组诗,我们脑海中自然就浮现了一幅生动美好的风景图。幽静整洁的茅舍,花木成荫,溪水潺潺,环绕着生机盎然的田园和房舍,青翠的山峦,奔腾起伏,似乎要进门来与人话语。在这样的优美的环境中,王安石和杨德逢面山而坐,把酒言欢,飘然醉卧。杨柳依依,楝(lian)花盛开,风儿将花的香味带过墙垣。鸟的啼叫声惊醒了梦中人,醒来的诗人,朦胧之中,竟不知身在何处:是在友人的茅舍中,还是在自家的半山园中呢?
单单读第一首诗,那是一首非常好的写景诗,但却难看出诗中具体的时间、人物等等。只有两首诗一起读,才能让我们更详细、也更完整了解诗中之意。“桑条索漠柳花繁”,这是初春的景色,告诉了我们时节。因为“花木成畦”,因此才有“馀香暗度垣”。黄鸟鸣叫,衬托出山间的幽静。王安石和湖阴先生的友好关系,也都在最后“午梦”中,两人相知相交,才会面山而坐,把酒叙话,最后醉眠。醒来后的王安石,尚在朦胧之中,一时竟忘记自己身在何处。相比第一首来说,第二首更侧重于抒情,抒发梦醒后的感受。
历来文学家们都更钟情于第一首,而忽略了第二首,就连王安石自己都非常满意第一首的“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
查看详情>>与“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古诗很多人只知道第一首,相比第一首来说,第二首更侧重于抒情”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