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内容
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他是西汉第六任皇帝也是汉文帝的儿子,为什么世人对刘启有良好的声誉?
历史上的刘启是西汉第六任皇帝,父亲是汉文帝刘恒,母亲是窦姬。刘启于公元前188年出生在山西平遥,刘启在兄弟中排名老五,后来因为刘恒的前四个儿子早死,于是刘恒就成为了长子,继承了皇位。刘启于公元前157年登基为皇,为汉景帝。
汉景帝在历史上有着良好的声誉与评价,被列为中国历史上较开明的君主之一。汉景帝刘启继承和发展了其父亲刘恒的事业,重农抑商,大力发展农业。刘启推行与民休养的国策,减免赋税,减轻徭役,让百姓生活水品达到了很大的发展。大力兴修水利,积极鼓励发展农业。面对实力不断膨胀的诸侯,刘启平定藩王,着手削藩,平定由削藩引起的七国之乱,最终巩固中央集权,巩固自己的皇位,稳固政局。
外交方面,刘启加强军事力量,一面采取和亲政策建立友好邦交,一面则大力反击匈奴,让其气焰不要太过于嚣张。
刘启在位16年间,于内于外都采取开明宽松的政策,整个社会经济得到了大力的发展,百姓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整个政局趋向于稳定,国力昌盛。刘启的这些政治举措得到了良好的收获与回报,刘启将其父亲的事业得以继承并发扬光大,开创了文景之治,并为其儿子刘彻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汉武帝刘彻的汉唐盛世与刘启的努力有着分不开的联系。
历史上的刘启励精图治,勤俭治国,可谓是美名一片,在西汉历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刘启的父亲是谁?
刘启的父亲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汉文帝刘恒。父子二人开创了文景之治,为西汉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下面来看看刘恒简介,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个儿子,被封为代王。刘邦去世后,吕后专权,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诸吕各股势力被诛灭,刘恒被刘邦旧臣拥立为新皇。刘恒面对这个突入起来的皇位又是激动又是担忧,他步步为营,小心处事,巩固皇权,坐稳皇位后,刘恒开始了他的治国大计。
首先从政治下手,坚持无为而治,对司法,刑制等各个制度进行了一些列的改革,如一人犯罪,全家株连这种传统司法被废除,同时去除了惨无人道的肉刑等残酷刑罚。
在经济方面,刘恒安民为本,减省租赋,减轻徭役,将国家财产与民共享。
在军事方面,刘恒采取和亲政策来减缓双方紧张的局势,但是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刘恒采取募民实边之策,这种策略可谓是一计双用。在边地建立城邑,人民一边生活一边守卫边界,不论是从哪个方面都是利大于弊,从而有效的解决了边防这个问题。
刘恒对外的政策均采取友好邦交的政策,不轻易用兵,对各个民族间的友好交往起到了一定的榜样。
刘恒在位共23年时间,这段期间刘恒节俭爱民,对自身的要求很高,作为一个皇帝穿的衣服是用很粗糙的黑丝绸制作的,连自己的陵墓也是从简而来,刘恒的节俭朴素在历史上是很有名的,刘恒的成就与刘恒的为人是有很大关联的。
刘启的母亲
在历史上刘启的母亲是窦太后,原名窦姬,河北武邑人,汉高祖去世后,吕后独揽大权,窦姬被吕后赏赐给代王刘恒,实则进行监督。被派往代国共有5个宫女,但是刘恒专宠窦姬一人,两人婚后育有1个女儿和2个儿子,女儿名叫刘膘,儿...
查看详情>>与“他是西汉第六任皇帝也是汉文帝的儿子,为什么世人对刘启有良好的声誉?”相关的文章
汉景帝刘启的两任皇后,其中一任因为自身原因导致在后宫走向失败
汉景帝刘启先后一共有两任皇后,第一位是文帝母亲薄太后的远房侄女儿,可惜无宠无子,最后难逃被废的命运;第二任呢则是汉武帝刘彻的生母王氏王娡。但是吧,在早期汉景帝的后宫中,还有一位不得不提,她就是曾经离后位最近、十分受到汉景帝宠爱的女人——栗姬。可惜这个握有一手好牌的女人,自己把后位、儿子的太子之位整没了。
在刘启还是太子时,栗姬便已经入侍太子府了。身份平平的她,凭借如花似玉的美貌及能歌善舞,获得了刘启的喜爱。这一点,从她为刘启接连生下三子就能看出当时她有多受宠,这其中长子刘荣亦是刘启的庶长子。
前面我们提到了,刘启第一任皇后薄氏。薄氏是他的皇祖母薄太后,为了抬举薄氏家族,“塞”给他的妻子,刘启登基后,顾及薄太后的面子,还是将薄氏册立为后。薄氏贤惠,可惜与刘启相处多年依然不得他喜爱,无宠亦无子。
没有嫡长子,那么根据当时的继承制度,庶长子刘荣便成为了继承人选。景帝刘启登基后的四年,以立长的原则,册立刘荣为太子。截止到这个时候,栗姬手里仍然握有一手好牌。她是得宠多年的夫人,连生三子且长子刘荣被封为太子。这样一个大好的局面,若是好好筹谋一番,栗姬很有可能母凭子贵,成为继任皇后。
本来一切看起来十分和谐顺当,有个当太子的儿子,栗姬离皇后、太后之位也不算太远。谁知,半道杀出个程咬金。
景帝刘启有个同母姐姐,“著名”的馆陶公主刘嫖,特别喜欢给景帝进献美女。从皇家和姐姐的角度来说,她一来希望弟弟可以广纳美人为皇室开枝散叶,二来希望通过这些美人,巩固自己在景帝、皇室中的地位和富贵。
可在栗姬的角度来看,可就非常不高兴了。本就在面临年华渐衰的悲哀,又出现这么多年轻貌美的女子与自己分宠,这让她愈发嫉恨其馆陶公主来了。而栗姬这个人呢,在后宫多年,还是未能学会“隐忍”和“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所以在馆陶公主上门拜访,表示要将自己女儿嫁给刘荣时,栗姬没有犹疑直接拒绝。以馆陶公主的身份,这门亲事门当户对,栗姬竟然拒绝了,这让她颜面扫地。
馆陶公主转头找了景帝的另外一位王夫人王娡,王娡很快同意了这门联姻。既然成为儿女亲家,加上栗姬之前扫了她的颜面,馆陶公主秉持着“你不仁、我不义”的原则,不时地在景帝面前贬低刘荣,夸赞刘彻。所谓三人成虎,说得多了,景帝慢慢地就开始相信了,有一次便试探栗姬,说自己百年之后,希望栗姬能善待其他妃子和她们的儿子,谁知栗姬十分暴怒,甚至出言不逊。经过这次事件后,景帝虽仍存早年情谊,却也已经心生疙瘩。
但只是对栗姬有疙瘩还不足以影响刘荣的太子之位,她们最后添了一把柴,终于让景帝对栗姬母子彻底失望。
公元前150年,刘荣被废黜太子之位,改封临江王,栗姬也彻底失了宠。
栗姬看清了自己对馆陶公主的厌恶之心,却没看清馆陶的权势及对景帝的影响;她享受了拒绝与馆陶公主结亲的过程,却忽视了这次拒绝可能带来的后宫。她看不清大局,与人交际方面情商偏低,对自己的情绪更是不加掩饰,让她本就复杂繁琐的后宫里,最终...
查看详情>>与“汉景帝刘启的两任皇后,其中一任因为自身原因导致在后宫走向失败”相关的文章
汉景帝富国有方,居然给百姓封官?
汉景帝刘启从老爹手里接过国家重任和家族遗产的时候,老爹曾嘱咐他两句话,大概意思是:你当政以后,务必继续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把国富民强的大好局面延续下去,切莫不要自己瞎折腾;万一哪天国家发生动乱,一定要让周亚夫统领军队去平息,他绝对能够保证江山社稷的安全。
景帝这个人,自己虽然缺少治国韬略,拿不出更多好办法,但最大特点是听话,善于“萧规曹随”。对老爹的临终遗言,他始终牢记在心,念念不忘。他还把“休养生息”作为座右铭放置案头,作为他的工作方针。
景帝上任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大赦天下”。这体现了他为人宽厚的美德,这美德估计是他老爹遗传的。文帝当政的时候,曾经发生过一件能充分体现他宽大胸怀的故事。这个故事曾流传天下,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小女孩,她的名字叫缇萦。当人们谈起这个故事的时候,总是称赞缇萦救父的智慧和勇气,把作出最终决定的文帝放在一边,这显然有失公允,如果没有文帝的慈悲之心,怎么会刀下留情,又怎会有后来的修改刑典呢?
大赦天下在景帝之前早已有之,做法并不稀奇。但到了景帝这里,进一步发扬光大。景帝大赦天下有两个特点:一个是使用频率比较高,另一个是涉及对象比较宽。景帝在位总共16年,据不完全统计共7次大赦天下,接近平均两年一次。元年四月,大赦天下;三年正月,大赦天下,同年六月,大赦参与“七国之乱”的罪犯;四年六月,大赦天下;中元元年,大赦天下;中元五年六月,大赦天下;后元元年三月,大赦天下。他不仅大赦那些刑事犯罪,还大赦那些参与叛乱的政治犯,可以看出他的宽厚之心。景帝如此为之,小处看是为了给那些犯过错误的人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大处看是在加强法制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以德治国,体现的是一种基本国策。
景帝上任之后的另一个雷人之举是给天下老百姓人人封官,而且享受一定的级别待遇。景帝元年四月,赐予百姓爵位一级。中元元年四月,赐予百姓爵位一级。后元元年三月,赐予百姓爵位一级。后元三年景帝临终遗言,赐予诸侯王至百姓作为户主的每人爵位一级。景帝这一做法,看似并无实际意义,但实际作用不可低估。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虽然有了官位以后,也只能自己管自己,但是至少有了“爵位”身份,有了某种自豪感,干起活来自然会干劲倍增。
景帝实施德政的另一个举措是经常给百姓减免税收,有时还发救济金和慰问金。元年五月,景帝下令,全国减免一半的田租。不要小看这个命令,减免一半,是个什么概念?这可不是个小数,如此关注民生、惠及民生的政策,老百姓能不拥护吗?
景帝临终之时念念不忘百姓的疾苦,在他的遗言里,有这么一条,给天下老百姓每户发一百钱。全国每户一百钱,这也不是个小数目。
景帝“以德化民”最富有代表性的举动,当属亲事躬耕。为了鼓励农民努力耕作,劝勉各级领导干部关心农业生产,每到春耕时节,景帝都带领皇后和太子到最艰苦的地区亲自种地。景帝亲事躬耕不是为了做样子,而是亲自上阵,来真的,干实的,每次都累得满头大汗,真正做到与老百...
查看详情>>与“汉景帝富国有方,居然给百姓封官?”相关的文章
醉酒也能为王朝续命?你所不知道的汉景帝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历史上的众多重大历史事件,往往发轫于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情。
新莽末年,民不聊生,群雄并起,天下大乱。在一片混乱之中,一个叫刘秀的农家小伙,打着“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旗号,在南阳郡起兵,短短三年间,就“跨州据土,带甲百万”,在将士的拥戴下,于河北鄗城(今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固城店镇)千秋亭登基称帝,建元建武,开启了享国195年的东汉王朝。
刘秀能为大汉王朝续命200年,实属冥冥之中的一次偶然。
往上推算,刘秀是汉景帝刘启的六世孙。汉景帝是西汉一个颇有作为的皇帝,他勤俭治国,奉行“休养生息”政策,与父亲一起开创了着名的“文景之治”盛世。
汉景帝后宫里后妃不多,他很宠爱一个叫程姬的妃嫔。一天晚上,他与群臣酒宴之后,趁着酒兴召集程姬侍寝。程姬很着急啊,因为事有凑巧,那几天她刚好来了月事,显然是不方便侍寝。但又不能抗旨不去,否则的话,一不小心就失去了汉景帝的宠幸,以后的日子就注定十分艰难。
怎么办呢?程姬左思右想,把目光盯到一个叫唐儿的侍女身上。她见这唐儿模样乖巧、青春靓丽,不由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干脆将唐儿打扮一番后,送到皇帝那里侍寝。没准能蒙混过关呢。
随后,程姬就买通太监,将打扮好的唐儿送进汉景帝寝宫。汉景帝在醉眼朦胧之中,见到心爱的程姬款款走来,心花怒放。当下,汉景帝就与被当成程姬的唐儿发生了不可描述之事。
次日凌晨,酒醒之后的汉景帝才发现身边的女子并非程姬,倒也不感到意外。毕竟,整个后宫的女子,都是为皇帝所准备的。
在那以后,日子一如既往。程姬依然受宠,唐儿依然是程姬的侍女。直到唐儿因为这次意外临幸,怀孕并生育了一个儿子,刘发。
汉朝还是很讲究出身的。虽然刘发贵为皇子,可母亲只是身份卑微的侍女。这样一来,不但母亲长期不受宠,连刘发也跟着受了冷遇。
刘发长大后,汉景帝封为长沙王,他的封地偏远、狭窄,远远不及其余皇子。
一次,刘发回到都城,为父亲汉景帝祝寿。席间,为讨父亲欢喜,刘发跳舞一曲。他跳舞时动作别扭,非常不协调,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跳完了,汉景帝问他为什么这么跳舞。刘发毕恭毕敬地回答:“臣国小地狭,不足回旋。”
汉景帝恍然大悟。这刘发哪里是来跳舞的,分明是借此机会索要土地。他心情非常好,对儿子的机智又很满意,当场就把武陵、零陵、桂阳三郡送给刘发,并入了长沙国的版图。
在那以后,刘发一脉就在长沙扎根,繁衍生息。只不过,由于后来的汉武帝刘彻为了巩固皇权,实行推恩令,刘发一脉的爵位一再下降,到了刘秀的父亲刘钦一辈时,已经只是当地一个小县令了。刘钦意外身亡后,9岁的刘秀更是一度成了孤儿。
好在刘秀虽然没啥庞大的家族势力,可他还是凭借“多权略”,在乱世之中杀出一条血路,最终为大汉王朝延续了200年的国运。
汉景帝地下有知,怕是会感到些许安慰吧。
与“醉酒也能为王朝续命?你所不知道的汉景帝”相关的文章
汉景帝与周亚夫,明君贤臣,为何最终走向决裂?
《论语 颜渊篇》中记载了,齐景公询问孔子政治的做法,孔子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前一个 “君”是指名,后一个 “君”是指实。意思是君臣父子都要尽量效法理想的君臣父子,政治才能上轨道。汉景帝与周亚夫,这对君臣在危难时期,做到了“君君、臣臣”,有过的蜜月期,然而却没有善始善终,最终两败俱伤。
初出茅庐
公元前158年,匈奴6万骑兵南下,西汉边境一度告急。汉文帝随即调兵遣将:
1、命车骑将军、苏意将军、张武将军分别镇守飞狐、句注山、北地郡,以此建立起抵御匈奴的北面防线;
2、命徐厉、刘礼、周亚夫分别屯兵棘门、霸上、细柳,加强西汉都城的防御力量。
为此,汉文帝亲自视察了,这三支驻守都城的军队。其余两支军队内纪律松弛,闲杂人等都可自由出入;唯有周亚夫的细柳营,纪律严明,连汉文帝想入营,都被士兵拒绝。士兵言明军营之中,只听从将军号令。
无奈之下,汉文帝只得派人持节通知周亚夫,方得入营。哪知又被士兵告知,军营中不得驱弛,汉文帝一行只得骑马慢行。这次,周亚夫给汉文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临终前,交代刘启(汉景帝):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意思是说,国家危急的时候,可以任用周亚夫担任将军。
七国之乱
刘邦建立西汉之后,分封的7位异姓王不久后,纷纷反叛。汉高祖历经四次御驾亲征,得以摆平,稳定了局势,留下了“非刘而王天下共击之”的遗嘱。
但刘邦没有预料到,自己的刘氏子孙,却也干起了,与异姓王的像相同勾当。先是济北王刘兴(汉文帝大哥刘肥第三子)曾在诛灭吕氏有功,但汉文帝封赏之时,过于小气,造成了刘兴的不满。汉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趁着匈奴入侵,刘兴起兵造反。接着是汉文帝的幼弟,淮南王刘长密谋联合匈奴、闽越,发动叛乱。
针对两起叛乱,汉文帝只是谨慎的采取了一些措施,并没有大刀阔斧地削藩。到了刘启继位,景帝采取了强硬的姿态,也大大刺激了诸王中,实力最强的吴王刘濞。此外,刘启与刘濞还有一段不共戴天的仇恨。刘启还是太子之时,与吴王太子喝酒赌博,两人起了争执。刘启竟然将吴王太子给杀了。
于是,两个因素交织在一起,吴王刘濞联合了胶西、楚、齐、济南等七国,起兵讨伐西汉中央的战争,史称“七国之乱”。
力挽狂澜
慌了神的汉景帝,只得牺牲了主张削藩的晁错,但吴王刘濞并没有因此罢手。千钧一发之际,景帝想起了汉文帝临终遗嘱,将周亚夫提升为太尉,统领36将对抗吴楚联军。
周亚夫上任之初,并告知了景帝,自己“牺牲局部,以谋全局”的战略构想。意思是吴楚联军士气正盛,不宜与之正面对抗,需要牺牲梁国为代价,吸引吴楚联军的注意力,而周亚夫部将迂回断其粮道,使吴楚联军,陷入自乱阵脚。
虽然周亚夫的战略最终实现,“七国之乱”得以平叛,但也为其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因为担任正面战场的梁王刘武,便是汉文帝的一母胞弟。刘武在吴楚联军攻城之下,几次向周亚夫求援,都被拒绝。
从结果看,周亚夫是对的,其战略部署也得到了汉景帝的首肯,但梁王刘武才不管...
查看详情>>与“汉景帝与周亚夫,明君贤臣,为何最终走向决裂?”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