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内容
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在雍正面前,这两位有功之臣谁更受宠爱?
康熙晚年时候,“九子夺嫡”的现象是康熙疏于朝政的重要原因。作为胜利者的雍正来说,虽然继承大统,但还是面对诸多坎坷,一方面要树立自己的威信,另一方面要治理国家,今天我们说一下雍正左膀右臂的李卫和年羹尧。
李卫年羹尧出身大为不同
李卫、年羹尧虽说都是四爷府邸的使唤仆人,但是两人的身份可是有尊有卑。李卫说到底并不是太亮眼的背景,而年羹尧则不一样了,年羹尧家族有一定的势力,但是两人都深受雍正的喜欢。
李卫,一个不识大字的府邸仆人,搁旧社会那就是地主家的长工,端茶倒水这样的身份在李卫身上很容易就能看出来。但是李卫听话啊,能够做好本职工作,在当雍正四爷奴才的时候,虽说不能与之分忧,但是也不会添乱。李卫凭借的是对雍正四爷的忠心,做事不拖拉,有眼色,有能力。
年羹尧这个人,人好歹是进士及第,科班出身。办事效率比李卫高,在雍正四爷的府邸基本是地主家管家的身份,要知道在王公贵族家当管家,好处那是多得很。宋代的高俅不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吗,一个小混混最后变成朝堂之上说话很有分量的人。那高俅不就相当于管家吗,帮着当时的端王料理府邸。年羹尧不过是更高级别的管家,后来走的路越来越宽。
雍正继位后,二人各撑起一片天
雍正在九子夺嫡的最后战场上获得胜利,但是还是要受着亲兄弟八爷党暗中的欺负,毕竟你得到了别人想得到的东西。而雍正身边辅佐他的人寥寥无几,皇亲不过就是个怡亲王十三爷,文官大臣张廷玉。再有就是李卫、年羹尧这两个曾经府邸的奴才了。
李卫虽说大字不识几个,但是面对官场,他不按套路出牌,这就导致别人难以捉摸。对其把柄的拿捏相对就很困难了,这也是为什么李卫一个不知名的混混能久经官场而不衰的重要原因。后来李卫为推行雍正的新政贡献了很大的力量,为雍正在别的地方施行提供了经验。
年羹尧早在康熙皇帝时期就担任大员了,雍正没继位之前,年羹尧这个杀器为后来坐稳皇位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另外在平定西北叛乱年羹尧也贡献了很大的力量,年羹尧当时几乎就是一个藩王,吃着朝廷的供给,不办实事,这就为后来的杀身之祸埋下铺垫。总体来说,年羹尧的确为雍正办了不少大事。
两人仕途的高度
李卫主要从事文官,但是武官的事他也从不含糊。李卫在康熙皇帝时期也就是个小小的五品员外郎,但是自己的主子继位后,从盐政干起,后来河南巡抚,直隶总督,尚书衔,是真真正正的封疆大吏是一品大员。位极三公,几乎是人臣之首的存在。
年羹尧进士出身,但是实实在在的一个武夫,早在康熙皇帝时期年羹尧就官居要位,甘肃提督一职那也是二品大员般的存在。后来在担任供粮官时任甘陕总督,就这一点极大的探明黄十四子胤禵的一举一动,为皇位的保驾护航做出巨大的贡献。
年羹尧最风光的时期就是做了征西抚远大将军,节制西北四省,地位不弱于任何一位亲王。手中几十万兵马,加上又是雍正皇帝的红人,西北几省的生杀大权包括官吏的任免都是年羹尧一人说了算,风头一时无两。
在雍正面前,这两位大臣都对朝廷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雍正...
查看详情>>与“在雍正面前,这两位有功之臣谁更受宠爱?”相关的文章
雍正看重年羹尧为什么还要杀害他?年羹尧的死因完全是他自取灭亡
众所周知,年羹尧正是在雍正皇帝继位第二年圣眷正浓的时候出现了画风突变,急转直下般被削官夺爵,共列九十二款大罪,最后落了个被赐自尽的结局。
后人大多认为年羹尧正是因为得意之时太多功高震主,所以不幸地沦为政治牺牲品,被赐死更多地是出于雍正对于当时朝局的平衡考量,殊不知,就算是曾经年羹尧与雍正的强强联手、亲密无间之时,年羹尧也早已引起了雍正心里隐隐的反感。所以,结合雍正皇帝继位前后的朝局,我们更要从多方面来剖析年羹尧被杀的原因所在。
位极人臣之时的不知收敛
这一点原因是特别容易理解的,毕竟,在中国历史中,功高盖主而不得善终的臣子大有人在,这也充分体现了帝王心中“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的极度忌惮。
当年,在雍正皇帝艰难继位之时,年羹尧功不可没,之后的两年里,雍正帝对他的褒奖和恩宠几乎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哪怕平日里两人在奏折中的交流,雍正帝多少都开始有些失去君王威严的倾向,年氏一族受到的皇室恩宠真的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可此时的年羹尧并不知道收敛,尤其在他与雍正二年十月进京面圣之时的林林总总引起了雍正帝极大的不满。原来,在年羹尧回京的途中,曾命令都统范时捷、直隶总督李维钧等人跪道迎接,来到京城后,更是要求王公以下的官员跪道相迎,更有甚者,年羹尧在面圣之时也“无人臣礼”,除此之外,当时的京城开始盛传雍正帝奖赏军功都是源于年羹尧的请求。
由此,京城貌似形成了一种“雍正在朝堂、羹尧在地方”的气氛,这种功高盖主引起了雍正皇帝极大的不满,由此,雍正开始暗中指示年羹尧的好友及其与之不睦的官员,最终,在雍正三年四月被调离西北老巢任杭州将军,而后在九月被革职、十二月押解回京,最终遭到自裁。
雍正忍而不发的积重难返
即便是在取得军功之时有些过于功高盖主,在很多人看来,雍正火速处死了扶持自己上位的年羹尧,手段太过狠辣,但其实,回顾雍正帝上位前后的历程,我们更会发现,雍正帝之所以能有如此决心铲除功臣年羹尧,实在是表面强强联手,暗中早已忌惮。换言之,年羹尧在雍正帝看来,的确是夺嫡最坚实的力量,而在日常的朝局之中,他却并非善类,而雍正表面上对于年羹尧的倚重始终都只是利用而已。
当年,雍正虽为亲王却在康熙帝的众多皇子中并未十分出众,尤其在太子胤礽被废之后,雍亲王野心勃勃却丝毫不显山露水,可他在暗中大力笼络当时已开始被重用的年羹尧,并进行了夺嫡前的周密部署。可想而知,如若雍亲王的夺嫡部署被泄露便是杀身之祸,而此时的年羹尧却写信给雍亲王表达自己的忠心,对于明察秋毫又多疑的雍亲王来说,这真的是太过致命的错误,于是,雍亲王回信严厉斥责更是在心里埋下了称帝后必诛此人的伏笔。
除此之外,雍正尚是亲王之时就曾纳年羹尧的一位妹妹为妃,两人有着姻亲关系,这也是年羹尧在雍正帝面前越发不收敛的资本,可他平日里的不知深浅加上多疑雍正的不断试探,也是年羹尧越来越靠近断头台的原因。
为了笼络年羹尧,雍正与其书信来往十分频繁,而雍正对其赏赐也...
查看详情>>与“雍正看重年羹尧为什么还要杀害他?年羹尧的死因完全是他自取灭亡”相关的文章
雍正把年羹尧视为股肱之臣,后来又是怎么看他不爽的?
年羹尧自幼苦读,颇有才识。康熙三十九年中进士,入翰林院后,深得康熙帝赏识,不到30岁已任四川巡抚,期间造福一方和带兵打仗的能力均得以充分展现。因其军功突出和治蜀有方,康熙朝末期,被提拔为川陕总督,成为掌管两省政务军务的封疆大吏。可见年羹尧之才学和康熙帝的慧眼识珠。
对康熙的提拔和重用,年羹尧感激涕零,表示自己“以一介庸愚,三世受恩”,一定要“竭力图报”。工作中他带头做表率,拒收节礼,“甘心淡泊,以约徇庇”。所以康熙寄予厚望,委以重任。在西北统领大军的大将军王老十四胤禵,因康熙帝病重急召回京,代为执掌大清朝最为精锐和强大的一支军队的正是年羹尧,足见康熙帝不但对他军事才能认可,而且对他的忠心也极为放心。
雍正帝对年羹尧同样极为赏识。在雍正帝刚即位政局不稳之时,手握重兵的年羹尧坚决支持新帝,这更使雍正帝对年羹尧宠爱有加,委以高位重权。让他掌管云南、四川、贵州等地,有官员任免的特权,可以与皇帝直接谈论吏治民情,回京可入军机处参与军国大政事务,可谓是红得发紫的人物。
当然,年羹尧也是尽职尽责的,当青海发生罗卜藏丹津叛乱,身为抚远大将军的年羹尧,亲自坐镇西宁指挥,以“分道深入、捣其巢穴”之术,一举捣毁敌巢穴,荡平罗卜藏丹津,凯旋而归。从此,“年大将军”的赫赫威名,不仅让敌兵闻风丧胆,而且也让朝野上下刮目相看。因此,雍正把年羹尧视为股肱之臣,本人封爵,家人也封爵封公,总领西北军政事物,年羹尧的地位也达到了顶点。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盛极之时的年羹尧越来越骄横跋扈起来,对地方官员不屑一顾,对同阁同僚随意讥讽,甚至在御前屡有不恭之态,可谓狂妄至极。同时,私欲膨胀,大肆敛财,贪赃受贿,中饱私囊。
还有他妹以其之威在后宫作威作福,让雍正帝十分不爽。更让雍正帝不能容忍的是,年羹尧肆无忌惮地笼络朝臣,暗地里任用心腹、培植势力,形成自己的利益集团,这就触碰到了任何帝王的底线。
实际上,对此雍正帝早有察觉,曾警告:“凡人臣图功易,成功难;成功易,守功难;守功易,终功难。若倚功造过,必致反恩为仇。”提醒他要注意了,干到现在这样不易,不要居功过傲,如果继续下去会毁了一辈子。对雍正帝的苦口婆心,他充耳未闻,不但毫无收敛,反而变本加厉。
年羹尧所作所为无疑是自掘坟墓,最终被赐死,可谓是身败名裂、家破人亡。
其实,以雍正帝的行事风格,就算年羹尧没有上述问题,也会被处以极刑。因为早年间,他借带兵之机,便开始肆意敛财,并放任心腹手下贪污军饷,这些君臣皆知。雍正上位后,他仍不收手不收敛,还不听忠告。因此,处死年大将军这一红极一时的人物,既是他自寻死路,更是雍正帝展示反腐决心,杀一儆百,震慑官员之需要。
查看详情>>与“雍正把年羹尧视为股肱之臣,后来又是怎么看他不爽的?”相关的文章
一样是帮雍正夺得皇位的功臣,年羹尧和邬思道下场却截然不同
在电视剧里面,年羹尧和邬思道都是见证了雍正上位的整个过程的,他们都参与了帮助雍正夺嫡的斗争,只不过年羹尧是在宫外统兵支援,而邬思道是在宫内出谋划策。但是雍正上位之后,本为大功臣的两位,命运却截然不同。年羹尧被杀,邬思道却被雍正放了一条命,毕生处于半隐的状态,得以活下来。为何皇帝不杀掌握着他众多秘密的邬思道,反而杀了年羹尧呢?
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从年羹尧的性格来说,他就好比是墙头草,意念不坚定。他总是认为雍正不能当皇帝,于是一会站在十四阿哥那边,一会站在八阿哥那边,虽然最后他认清了形式,选择和雍正站在了一起。但是试问这样一个意志不坚定,时常有二心的人,皇上怎么会喜欢他、信任他呢?其次,年羹尧所统治的士兵不听皇帝的命令,只对自己死忠。试问历史上哪位皇帝忍受得了呢?雍正肯定是杀之而后快,迅速夺兵权啊!
因此,皇帝最后杀他也是怨恨和猜忌交加的结果。而邬思道这个人和年羹尧相比就是非常有智慧了。大概是因为他时常伴在君侧,所以他能够透彻的揣摩皇帝的心思。雍正即位之后,便立马去找了邬思道,当时雍正就已经考虑到邬思道掌握太多他的秘密,对他起了杀心。而邬思道也深谙雍正这场别有目的的拜访,为了消除皇帝的猜忌,避免杀身之祸,邬思道及时向雍正表明忠心,甚至以生病为由一步一步让雍正下令,削去自己的官职,使自己处于“半隐”的状态。由这里可见,邬思道在性格和行动上是比较讨皇帝喜欢的。
其次,邬思道只是一个谋臣,而毫无管理、统治他人的能力。这样一个人对皇帝的威胁肯定不如年羹尧的。因为于皇帝而言,最可怕的对手就是既有治军之谋略,又有率兵上场之才华。而邬思道只具备其中一样,比起杀了他寒了有功之臣的心,还不如让他带着所有的秘密归隐山林。
再者,雍正本人也不是一个滥杀无辜之人。一方面,邬思道助他登上帝位有功劳,且在他面前一直谨言慎行,无什么过错。那么,他也没理由杀他。
最后,在历史上,邬思道这个人也并不是那么有谋略之人。之前有传言说,雍正在批阅到一封奏折的时候,还批写道:“邬先生安好否?”后来有人查证历史,发现这不过只是个谣言。邬思道的谋略才华被吹嘘的如此厉害,其实还是野史和电视剧的作为。如数翻阅尽雍正皇帝的奏折,发现没有一封上面提到或者批阅了关于邬思道的东西。要知道,雍正的奏折可是保存到现代最完整的奏折,是不可能有失误的。所以邬思道确实在历史上不怎么出名,至少,比起手握重兵的年羹尧,他确实不足为惧啊!
与“一样是帮雍正夺得皇位的功臣,年羹尧和邬思道下场却截然不同”相关的文章
此人押送不足量的粮草前往西北,为何年羹尧依然以礼相待?
在《雍正王朝》中,年羹尧在西北为了打赢这场仗,真可谓下了死决心。他手握雍正赋予他的先斩后奏权,杀伐决断,说一不二。尤其在粮草的供应上,他要求各省都要按照他给出的时间表将粮食送往西北大将军行辕,一旦超期误期,等待着押粮官的将会是失去生命。就算是甘肃巡抚范时捷这样的封疆大吏,只要惹恼了他,他也能说罢就罢。
唯独有一个人,他无官无职,白身一个,押送着不足量的粮草来到西北,不仅没被处斩,年羹尧还要忙前忙后,以礼相待,这个人就是邬思道。
邬思道何人?他是雍正夺嫡的头号军师。如果没有邬思道洞悉圣心,巧妙谋划,雍正极有可能当不上这个皇帝。所以在潜邸时,年羹尧不过一介奴才,雍正可以对他吆五喝六,而面对邬思道,雍正则以礼相待,虚心求教,形同半个主子。
像这样一个人,即便如今已经不再是雍正的座上宾,年羹尧见了,无论是出于礼貌,还是出于习惯,又怎敢造次,甚至喊打喊杀?
更何况,以年羹尧的能力,邬思道离开王府半隐的消息,他肯定早已知晓。那么,邬思道半隐仅仅是急流勇退,保住性命吗?非也。邬思道前往李卫、田文镜处,名为混口饭吃,实际上是在民间成为雍正的左膀右臂,继续辅佐雍正整顿吏治,推行新政。
而在西北战事胶着阶段,邬思道亲往西北大将军行辕,年羹尧自然联想到,邬思道此来,肯定带着雍正对他的最高指示,也能帮他出谋划策,打赢这场仗。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年羹尧求邬思道还来不及,又怎能去杀邬思道呢?
与“此人押送不足量的粮草前往西北,为何年羹尧依然以礼相待?”相关的文章
为铲除年羹尧,雍正居然做出了这些事
俗话说“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年羹尧跟孙嘉诚这俩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竟然敢给雍正夹板气受,那雍正只好让你们见识一下帝王之术了。
年羹尧得胜归来,由于太狂妄,被孙嘉诚参了一本。孙嘉诚说他是奸臣,山东连月干旱,就是因为出了他这个奸臣。皇上为他这个事很生气,你不是说年羹尧是奸臣才导致干旱吗?那你这个忠臣就跪到午门外太阳底下求雨去。言下之意,你要能求下雨来,那我就信你说的话。想不到孙嘉诚还真把雨求下来了。难道真是天意如此吗?可是目前为了大局还不能处罚年羹尧,皇上只好安排人私下里开导以孙嘉诚为首的清流派。还好他们还算明事理,暂时不针对年羹尧了。想想雍正也够窝囊的,这边年羹尧越来越不服管,那边清流派也需要自己放下姿态好言相劝,难道皇上就是这么好欺负的吗?我们来看看皇上是怎么反击的。
年羹尧马上就要回西北军营了,临行前皇上亲自为他践行。吃得很接地气,火锅,而且基本都是蔬菜,年羹尧看到桌上的菜这么简单后也动容了。照理说,就算国库再空虚也不在一顿饭上,皇上这么做就是为了让年羹尧看看,我都这么素简了,你能不能省着点花。皇上看他也察觉到了自己的用意就趁势用商量着的语气问他,西北的十万兵马能不能再裁减一些?年羹尧很干脆的拒绝了。皇上又问,每月一百五十万两的军饷开支能不能再省点?这次年羹尧拒绝的也很干脆。皇上接着问,那这一百五十万两的军饷开支能不能在西北四省解决?年羹尧还是拒绝。最后皇上说,想在西北推行火耗归公的新政,这样一来军饷开支也就能出来了。年羹尧还想拒绝。等于是皇上提了四个要求,他一个也没答应。皇上询问你的意见是给你面子,可你一个要求都没有答应就是不给皇上面子,就是一点都不顾及皇上的感受。
人们通常会有这种感觉,虽然你拒绝的是我提出的要求,但我总感觉你拒绝的是我这个人。没有人喜欢被拒绝,更何况是皇上,而且年羹尧拒绝的还很干脆,完全没有商量的余地,这就更让皇上没面子了。如果年羹尧是真为难,他也可以拒绝,但最好是拒绝之后再提出解决方案,这样对方就不会觉得太丢面子。只是单纯的拒绝会让对方很受伤。再说,年羹尧只是不想答应皇上,并不是真的不能。皇上通过这四个问题也看出来了,年羹尧是越来越难管,既然太难管,那我就要收拾你了。
你不是觉得自己难吗?你不是说西北缺人手吗?正好,我已经给你物色好了一个帮手,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刚刚参完年羹尧的孙嘉诚。年羹尧一看是他,也怔住了。这俩人谁也看不上谁,到一起了还不总打架啊,那皇上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其实这正是皇上的手段,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打。年羹尧骄横跋扈,皇上早已动了杀心,把一个跟他不合又宁死不屈的孙嘉诚放在他身边,就是为了让他忍不住动手杀了孙嘉诚,这样皇上就有理由杀他了。可是孙嘉诚不是忠臣吗?皇上为什么要把他牺牲掉?这是因为孙嘉诚也对他构成了威胁。当孙嘉诚跪在午门外求雨的时候,一大帮清流派的官员都站在他身后为他遮挡阳光,孙嘉诚俨然已经成了清流派的领袖。...
查看详情>>与“为铲除年羹尧,雍正居然做出了这些事”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