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内容
最全的中国传统节日信息
中秋节的习俗作文集锦
吃过团圆饭,我直奔楼顶上去赏月。
只见深蓝的天空中,月亮的“脸蛋儿”分外皎洁,像一个洁白的玉盘。我不由得想起“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诗句来。今年月亮比较小,听妈妈说,是因为月亮离地球比较远。
妈妈让我背诵有关月亮的古诗,我脱口而出:“明月几时有,把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姨父听了直夸我聪明,我不好意思地笑了。
抬头看天,月亮不知什么时候戴上“帽子”——月晕,旁边也聚集了许多碎棉花似的云朵。俗话说:“云交云,雨淋淋”、“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看来,明天是一个有风有雨的日子。
到了11点,我们一家人才恋恋不舍地回房睡觉了。
今天傍晚,我和小伙伴们早早地坐在田野里,等待着月亮的到来。
开始,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只有天边才有几朵白云。过了一会儿,天色渐渐暗下来。这时,隐隐约约看得见月亮的影子。不到十分钟,天边露出了月亮的小半边脸,淡红淡红的,像蒙了一层红色的薄面纱。天色更暗了,月亮也完全出来了。它的颜色由淡红变成了浅黄,但是没有一点儿亮光。
月亮慢慢上升。看上去,比先前小了一些, 颜色也越来越淡,但是它的光却越来越强。把它周围的天空照得通量。它周围几颗小星星调皮地眨着亮晶晶的小眼睛,虽然很小,光也暗淡,可是看起来仍然那么好看。
望着皎洁的月亮,引起我无穷的遐想。我仿佛看见一群带着红领巾的同学,乘着飞船,去探索宇宙的无限奥秘。
姜帆,快看那儿。我的朋友夏同的话打断了我的沉思,我顺着他的手指方向望去,只见无边无际的天空上,一颗颗星星划天而过。此时, 凉 风轻拂,大地披上了一层暗灰色的薄纱。玉盘似的月亮一动不动地悬在空中,此时此刻,那是多么美呀!
月饼象征团圆,是人们中秋节必备的食品。可是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呢?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还是想不明白。直到有一天,我回到家里上网查找资料,才把问题弄明白。
原来,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据说是由元末流传下来的。
相传元朝时,中原广大人民不甘受蒙古人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欲联合反抗力量,但元官兵搜查严密,苦于无从传递消息。
所以刘伯温便想出了一条计策,命王昭光制造饼子,将写有“八月十五夜起义”字样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使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因而一举推翻了元朝。
为了纪念这一功绩,因而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也就传了下来。特别在我国东北地区,更有“八月十五杀达子”的说法。
不论月饼源于何代,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谐成天下人们美好的心愿。
早在古代,我国人民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
查看详情>>中秋节习俗汇总
月饼
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便函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是久负盛名的中国传统糕点之一,中秋节节日食俗。月饼圆又圆,又是合家分吃,象征着团圆和睦。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始于唐朝,因为月饼是圆形的,象征天上的圆月;也有人说,圆圆的月饼应和天上的月亮,反映了人们期盼团聚的美好愿望。
祭月
祭月的传统来源于古代对月神的祭祀。先秦已有此神祭祀活动,称为“夜明”或“夕月”。是中国炎黄子孙的重要团圆节日之一。每逢中秋夜都要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在少数民族中,同样盛行祭月的风习。在广东地区,人们有着在八月十五晚上祭拜月娘的习俗。
赏月
赏月是中秋节的重要习俗。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赏月活动更具规模。还指八月十五中秋节观看满月,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于魏晋时期,盛于唐宋。
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灯会猜谜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赏桂花、饮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 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相传桂花酒来源于天上的神酒,和吴刚折桂的神话传说有关。
(一)吃月饼、赏月
安徽各地中秋皆吃月饼,且几乎都在晚上祭过月神之后吃,唯独休宁人例外,一般在早上吃。天长人在敬月之后,分食月饼,如有人在外,即留一份或寄去。涡阳人在焚香祭月之后,分赏月饼和毛豆。
江淮赏月之俗一般是先祭月再赏月。祭月又称拜月。将香案供桌大多摆放在庭院中,或设在院内篱笆旁、天井边。供桌上摆放的祭品有多有少,但一般都有月饼很水果,如石榴、柿子、梨、苹果、鲜藕、板栗、枣子之类。所放水果的多少,因地理环境、生产条件的不同而有差别。除月饼和水果之外,有些地方还加有特殊的贡品,如休宁,歙县城乡摆上一个大南瓜;长丰放一个大馍;六安供茶水;蒙城供焦馍;天长供鸡头苞、毛豆荚,并有月宫嫦娥象等,祭祀时固执、五河是月出鸣炮敬祭;巢湖市是月出鸣炮染香拜月;休宁蒙城是然组焚香叩拜;屯溪是点上红烛,全家跪拜...
查看详情>>中秋节的习俗作文精品15篇
在这篇文章中,笔者汇集了大量有关“中秋节的习俗作文”的相关信息,希望大家继续关注我们,我们将为您提供更多相关内容。写作是见证我们的热爱,并描绘我们独特人生轨迹的方式,通过写作我们能更好地创造价值和做出贡献,从而赢得尊重和认可。作文必须真实,避免捏造,只有真实的作文才能真正打动人心。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按照传统习惯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姥姥家过中秋节。这天,姥姥给我们预备了丰盛的午餐,我们一起吃着团聚饭,一起说着笑着,聊着中秋节的话题。
到了晚上,一家人坐在院子里赏月。夜色徐徐升高,人们的笑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月亮徐徐升高,她穿白色的纱衣了,温柔而大方。
姥姥在给我们讲“嫦娥奔月”的故事,我们吃着香甜的月饼,赏着醉人的圆月,今年的中秋节比往年有趣,今天的月亮比往年更圆。
中秋节的习俗良多,有打糍粑、吃月饼、赏月……,其中主要是打糍粑。
爷爷便给我讲起了打糍粑的方法:首先把纯糯米用水泡几个小时,然后把泡好的糯米放入电饭煲里蒸熟,掏出蒸好的糯米饭放入铁盆或石槽里用木棒用力打,直到打成粘稠状看不到米粒为止,最后捞出来放到熟黄豆粉中,捏成自己喜欢的图案。
每逢中秋节的时候爷爷都会亲手为我做一个圆圆的,香喷喷的糍粑,我看着口水都流了出来。
中秋节到了,我们福州的习俗可多了,有摆塔,吃鲤鱼饼,还有“捡月光”。
摆塔,是把各种各样的塔摆在一个台上,展示给台下的观众们看。传说,曾经有一位将*打完胜仗来到福州,刚好就是中秋节,福州在当时又是一个多塔城市。所以老百姓们为了获得好运,就各自拿出自家的塔摆在门口,获得好运。现在福州出名的只剩白塔和乌塔了,其他塔呢?它们都经过时光的流失而消失了。
“吃月饼了!”我们福州吃的可不是常见的月饼,而是鲤鱼饼。做成两条鲤鱼形成对称,代表着福州人给亲朋好友送去“年年有余”和“鲤鱼跳龙门”的意思。福州人还把像鲤鱼饼的挂饰戴在儿女身上,愿儿女的学习像“鲤鱼跳龙门”一样红红火火。鲤鱼饼的味道可美了,两条鲤鱼并在一起,就像一个月亮,吃一个美滋滋的,你想不想尝一个鲤鱼饼呢?
最有意思的要数“捡月光”了。传说每当中秋节时,月亮上会掉落下一个月光,只有心地善良的孩子才能捡到它,谁捡到它就等于捡到了好运。所以孩子们一吃完晚饭后就会出来急急忙忙地找月光,8点过后月光就消失了,孩子们也就各自回家了。
这三个风俗各有各的风趣,中秋之夜,你有没有过这三个风俗呢?这就是我和爸爸、妈妈一家三口过的中秋节。这时,我突然想起在加拿大的外公、外婆和在澳大利亚的爷爷、奶奶,他们真是“独在异乡为异客”,而我又是“每逢佳节倍思亲”啊。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有打糍粑、吃月饼、赏月……,其中主要是打糍粑。
爷爷便给我讲起了打糍粑的方法:首先把纯糯米用水泡几个小时,然后把泡好的糯米放入电饭煲里蒸熟,取出蒸好的糯米饭放入铁盆或...
查看详情>>中秋节的习俗14篇
在写作文时需要注意哪些?作文的核心并不在于用多少花哨的词汇而在于传递思想和情感,写作让我们更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拿到作文题,不要急于下笔要细细思考题目要求和写作思路,这是一篇好工具范文网的编辑精心打造的文章为您呈现美好的“中秋节的习俗”,欢迎你留言让我知道你对我的作品有何感想!
在我国,有许多喜气洋洋的节日,大体上都和吃有关。而我觉得中秋节是所有节日中最浪漫和富有诗意的了。
“月到中秋分外明”,没错,中秋的月亮是明亮的,但在这明亮中,仿佛又多了些离愁别绪。在中秋这天,每一个在外的游子都渴望回家,与亲人团聚。“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是人们最朴素和美好的愿望。
而我家的中秋,重头戏都是从晚上开始的。首先是团圆饭,爸爸和大爷是主厨,大姑和二姑是配菜的,他们忙前忙后的准备着丰盛的晚餐。一番锅碗瓢盆交响曲之后,一顿有着美好寓意的饭菜就新鲜出炉了。吃完团圆饭,就要开始吃团圆月饼了。每年的团圆月饼都是奶奶在外面特别定制的,里面还放了一枚硬币。这个小小的习俗是,如果谁吃到了这枚硬币,代表着谁会在新的一年里财源滚滚。
这时由奶奶执刀,把月饼平均分成若干份,大家一人拿起一份,吃了起来。我心里特别着急,盼着自己能够吃到那枚硬币。我狼吞虎咽又满怀期待地吃着,大家笑着告我小心点,千万别咽着。我奇怪的是,几乎每年都是我吃到那枚硬币。后来我想一定是奶奶在月饼了做了什么机关吧,奶奶想把最美好的祝福给我,她对我这个大孙子可是偏爱有加啊。月饼的馅非常香甜,此刻我的心里也像是吃了蜜一样甜。
吃完月饼,大家开始赏月了。在楼下摆一张小方桌,放着一些吃食,家人们围成一圈,在一起唠着家常,互相诉说着生活工作上的事情。小孩子们自由地跑来跑去。鹅黄的月亮挂在天空中,有种说不出的详和,有点清冷的月光照在我们身上,每个人的'脸上都漾出微笑。夜已经很深了,大家久久不愿散去……
这就是我家的中秋,一个富有诗意的美妙节日。
威海人过中秋最讲究两个字团聚,无论平时怎样的忙小辈们都会到长辈家里团聚。一家人凑在一起你说说公司的发展,我说说将来的构想,这就是中秋节就是团聚。通常在晚餐结束之后一家人都会品尝月饼。
中秋祭月,在我国也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我国传统的节日很多: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在众多节日中,我最惦记的是中秋节。
在中国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月亮从古至今都是思念、温柔...
查看详情>>川渝人民的特色中秋美食,你知道是什么吗?
对吃货而言,每一个节日,都意味着特定的吃食,比如春节的元宵、端午的粽子,中秋自然是月饼,但在月饼出现之前,中秋节吃什么?
答案是糍粑。对川渝地区人民而言,糍粑是中秋的节令美食,它和月饼一样,意味着团圆,同时,因为入秋,还要作瓜果之荐,陈列黄柑红橘、紫菱雪藕等物,没那么讲究的,就放些柚子之流,四川人叫气柑,没有柚子香甜。
说到糍粑,也有典故,与伍子胥有关,只是不一定为真,毕竟粽子也说过它,只能说在节日美食届,伍子胥很忙。
说是他建城时,将大批糯米蒸熟压成砖块放凉后,作为城墙的基石,储备下了备荒粮。后来后来夫差继位后,听信谗言,他自刎身亡,然后越国勾践举兵伐吴,城内民众断食,饿殍遍野,他的糯米墙就解了危难,后来,每到丰年,人们就用糯米制成城砖一样的糍粑,以此纪念他。
在过去的乡间,几乎家家人都会做糍粑。
通常是秋天收获后,选择粒大饱满的(糯)谷子单独存放。临近中秋时,才取出谷子加工成糯米,图的就是新鲜少陈旧味。
中秋节的前天晚上,要泡上糯米,用水浸泡发涨,等到早上一瞧,米吸饱了水,一颗颗白白胖胖。主妇清早起床后,把米捞起来沥干,装入木甑内,用旺火蒸熟。等到用手去捏米,摸起来粘手,中间没半点硬心时,米就熟了。
打糍粑是最费工夫的,通常由青壮男人来做。把熟米饭放入石臼,用木棍杵打。木棍手腕粗,两头大中间小,一般要铁实的木料才行。打糍粑有讲究,快、准、稳、狠,木棍下去快,收起来也快,翻来覆去地打,直到把一颗颗糯米,打得均匀、瓷实。劳力宽松的家庭,几个男人换着打。
不过,在川东一带,打糍粑是用芦苇杆。用芦苇杆舂,几个男人围在一起,也很费工夫。但这样打出来的糍粑,有一股清香味。
糍粑打好了,放进簸箕。簸箕里铺了层米粉,是用石磨把生大米磨成的粉。石臼里的糯米糊糊,用手把握大小,揪成一团一团的,压圆压扁,两边粘粉后,晾在簸箕里。晾好后,往锅里烙。当时都是柴火灶,一定要用微火,两面都要烙硬,但不能烙糊了。烙好了,还是圆圆扁扁一个,但个头大了一倍。
糍粑的黄金搭档叫黄豆面。蒸糯米时,另一口灶炒黄豆,炒得噼噼啪啪响,有的还蹦起来,闻起来香喷喷的,再起锅凉冷,用用石磨磨成粉。普通的黄豆面,就是黄豆粉兑白糖,蘸糍粑吃。精致的黄豆面,加了各种料。黄豆、芝麻、核桃仁、花生仁,磨的磨,杵的杵,再加白糖混合均匀。
这个团圆节,不少家庭会吃顿好的打牙祭。有时会推一锅豆花,配着糍粑吃。肉菜要有,当时农村买新鲜肉难,通常都是吃腊肉。干豇豆炖腊肉骨头,腊肉炒回锅肉。锅里煮熟腊肉,案板上切好,一块一块晶莹透亮。娃娃们忍不住,拿手抓一块吃,大人们也不责骂。如果买到五花肉,就把糍粑切成薄片,加上尖椒、蒜苗、葱、姜、蒜,炒糍粑回锅肉吃,别有一番风味。
与“川渝人民的特色中秋美食,你知道是什么吗?”相关的文章
中秋节有什么习俗?2020年中秋节是哪一天
中秋佳节,除了合家团圆以外,月饼对于喜爱美食的朋友也是不能错过的。
中秋节,空气里飘散着桂花和月饼的香气,洋溢着团聚的温馨。
那么,2020年中秋节是哪一天呢?让传统节日来告诉你。
根据查询万年历的结果,2020年的中秋节在农历八月十五,公历为2020年10月1日,正好与我国的国庆节同一天,又是国庆“十一”假期的开始,对于平常学习、工作和生活紧张惯了,亟待身心放松的人们来说,这可真是三喜临门的好日子。
我国民间传统,中秋有不少过节惯例的活动,增添不少庆祝气氛。
其一是拜月、赏月。中秋节夜间,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而在历史上,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明清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中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直到今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其二是吃月饼。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原来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逐渐成为我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
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而在福建厦门地区,还有博饼的习俗,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结束语:除以上提及的两个常见的中秋节习俗,民间每逢中秋,还有观潮、燃灯、猜谜和饮桂花酒等等民俗活动,不一而足,十分丰富,中秋佳节,不愧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块璀璨的宝石。
中秋佳节该做什么?这九个习俗你可以试试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每年大家聚在一起总想一起做点中秋该做的事儿,中秋节到底有哪些习俗呢?小编给大家盘点了一下!
吃月饼
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最早有记录月饼一词,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
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走月
中秋节之夜还有一大特色赏月活动叫“走月”。皎洁的月光下,人们衣着华美,三五结伴,或游街市,或乏舟秦淮河,或登楼观赏月华,谈笑风生。明代南京建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有朝月楼,都是游人“走月”时的赏月胜地;而解放后建的莫愁湖公园之抱月楼,则成了市民赏月的新景点。
旧时南京人“走月”还有一种特殊的祈盼之举:凡没生儿子的已婚妇女,要去游夫子庙,随后再跨过一座桥,相传即可有“梦熊之喜”(意生男孩)。
听香
听香是古代流传在台湾地区的中秋习俗。古时想得到佳偶的少女,先在家中神明前烧香祭拜,诉说心事,祈求神明指示听香的方向,然后依指示方向在路上无意间或偷听到的第一句话,牢记在心,回家再掷茭,判断来解释所占卜事情的吉凶。例如卜占终身大事,而听到的话是吃甜饼或花开、月圆,就表示吉兆,喜事近了。
舞火龙
舞火龙是农历八月十五的民间习俗,代表地是香港。据说舞乐火龙以后可以趋吉避凶、风调雨顺。以前用稻杆扎成龙头、龙身的形状,插上燃着的香,由青社的小伙子赤膊上阵挥舞。
民间拜月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燃灯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镜,可谓良辰之美景,然而对此人们并未满足,于是便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在湖广一带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在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在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饮桂花酒
我国饮用桂花的历史十分久远,在屈原《九歌》中,便有“援寄斗兮酌桂浆”、“奠桂兮椒浆”的诗句。
偷瓜送子
贵州省不少地方,流行“偷...
查看详情>>不知道中秋节该怎么过?让这些习俗来教你吧
中秋节是我们中国人的团圆节,每到这一天,离家的游子,纷纷赶回家中与父母亲友欢聚一堂、把酒言欢,这或许才是中秋真正的意义。中秋节当天我们都会干什么?逛街、陪父母、旅游还是独自宅在家?在此,小编带你一起寻找我国中秋节的民俗活动……
习俗一
赏月
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
习俗二
吃月饼
《洛中记闻》记载,唐僖宗在中秋节吃月饼,感觉味道极美,便命御膳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给新科进士们。这可能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最早关于月饼的记载。到了宋代,月饼有“荷叶”、“金花”、“芙蓉”等等雅称,其制作方法也更加精致。诗人苏东坡有诗称赞说:“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酥是油酥,饴就是糖,其味道甜脆香美可想而知。
习俗三
祭月
中秋节源自古代对月神的祭祀,它是中华民族祭月习俗的遗存和衍生。 祭月,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祭礼之一。早在周朝,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礼记》中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描述了中国古代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
习俗四
玩花灯
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
习俗五
饮桂花酒
每逢中秋之夜,人们仰望著明月,闻着阵阵桂香,遥想吴刚砍桂,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欢聚一堂,已成为节日的享受。桂花不仅可供观赏,而且还有食用价值。桂花不仅可供观赏,而且还有食用价值。屈原的《九歌》中,便有“援骥斗兮酌桂浆”、“奠桂兮椒浆”的诗句。可见我国饮桂花酿酒的年代,已是相当久远了。但到了现在,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了。
习俗六
燃灯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镜,可谓良辰之美景,然而对此人们并未满足,于是便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在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中秋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作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树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中秋燃灯的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习俗七
观潮
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这两书所记述的观潮盛况,说明在宋代中秋观潮之事达到了巅峰。
中秋节是如何从祭祀转变为欢娱节日的?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 称谓“仲秋”, 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 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 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 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 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 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 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了。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中秋节有哪些习俗?中秋节习俗介绍
1.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显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的文字记载出现在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2.猜谜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3.吃月饼
月饼,又叫月团、丰收饼、宫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月饼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赠送亲友。发展至今,吃月饼已经是中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中秋节这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
4.赏桂花、饮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