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内容
杜牧写这首《汴河阻冻》对白居易的致敬,杜牧和白居易不和的故事不攻自破
都说杜牧不喜欢白居易,但杜牧这首冰河的诗,却是向白居易致敬。
唐朝杜牧《汴河阻冻》
千里长河初冻时,玉珂瑤佩响参差。
浮生却似冰底水,日夜东流人不知。
解诗:文坛有一个传说的公案,说是杜牧不喜欢白居易,白居易也不待见杜牧,他们生前并无诗词唱和,白居易死的时候,不请名满京城的杜牧为他做墓志铭,相反是请一个官僚小吏李商隐给他写碑。从而扒出了杜牧和白居易不和的故事。
其实这个故事很无厘头。首先白居易是公元772年生的人,死在了846年。杜牧则是公元803年,李商隐813年。也就是说白居易死的时候,杜牧43岁,李商隐33岁。白居易是死在京城的,他当然高寿活了74岁。也就是说白居易和杜牧和李商隐都不是同时代的年轻人,杜牧是儿子辈的,李商隐则更像孙子辈。
老年的白居易因为多病已经很少的在朝堂上出现,而且他长期住在洛阳。而且可能是我所知道的最早提出退休和实践退休的官员。而这个时候,杜牧却一直在外放做刺史,相反李商隐却在秘书省待过一段时间,作为秘书长的元老,他肯定会风闻李商隐在秘书省的才华,并有可能第一时间看到李商隐的文章。而李商隐向以作诔而闻名,且格调高远,又深沉动人。
作为爱才和提携晚辈,白居易选择了李商隐。
而同时四十几岁的杜牧,则长年放做刺史,他和白居易并没有太多的交集。但是他的爷爷杜佑和白居易同时为官,年过70开始担任丞相,白居易有一首《不致仕》的诗,被传闻是针对杜牧的爷爷的。所以就有说杜牧非常的不喜欢白居易,并且贬低白居易的诗。
但实际上,杜牧为人慷慨豪放,他本来是想从武力军事上救国,所以对一些绮丽的作品,稍微抱着一种偏见。而白居易和元整的诗的确是大量的流行。但讽刺的是,很多人眼中的杜牧,也并没有脱开绮丽浓情,“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奠定了他风流才子的名声,估计他到死都有口莫辩。
白居易和杜牧实际上是两代人。杜牧真正的宦海浮沉,有了人生感悟,白居易早已经作古。
这一年杜牧在汴河上,看到河水结冰,不能行船的现象。
”千里长河初冻时,玉珂瑤佩响参差。“这是说的汴河之水,结冰的景象,在夜晚可以听见河水结冰凌的声音,那流水和冻冰相激射,形成了自然的天响,早上一看,玉树琼花,河水封冻,景色壮丽,但却不能行船。相比杜牧的心中还是颇焦急的,必须要借河之水,有事要办。
“浮生却是冰底水,日夜东流人不知。”这句话可以有多种意象。
第一种是,看见眼前景,想到心中事。虽然眼前美景,心底却焦灼不堪,因为行程虽然冻住了,那心就像冰底的水一样,要去往牵挂的地方。而许多人,是赏冰河的玉树琼花,并不知道他心底的焦急。
第二种就是被压抑的浮生之感。在上文我也说了,杜牧这一生最愿望做的,是横刀立马报效国家,结果呢,他也和李商隐一样,处在牛李之争里,今天外派一个地方去做地方官,明天又到那里去闲荡,没有个可以切实施展抱负的地方。表面上看他风花雪月,那个风流才子的名声,他纵然不想要,也已经传播四方。但是他的一生究竟想要做...
查看详情>>与“杜牧写这首《汴河阻冻》对白居易的致敬,杜牧和白居易不和的故事不攻自破”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