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内容
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鲁肃的人物形象是怎样的?带你看看三国鲁肃的官职和简介
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临淮郡东城县(安徽定远)人,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鲁肃被称为三国奇才,《吴书》中记载:“肃为人方严,寡于玩饰,内外节俭,不务俗好。治军整顿,禁令必行,虽在军陈,手不释卷。又善谈论,能属文辞,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周瑜之后,肃为之冠。”足见,鲁肃具备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鲁肃作为三国时期一名杰出的战略家和外交家,具有敏锐的战略眼光和政治眼光。下面,我们通过鲁肃的官职和简介,来了解鲁肃的性格特点和政治理念。
一、赞军校尉
赞军校尉是杂号校尉之一,属于中级武官官职。东汉武官分为将军、中郎将、校尉三级。鲁肃赞军校尉的的职责是帮助周瑜参赞军务,相当于参谋长。
二、奋威校尉
奋威校尉是杂号校尉之一,属于中级武官官职。东汉武官分为将军、中郎将、校尉三级。
三、汉昌太守、偏将军
太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汉昌郡位于今湖南省岳阳市。
偏将军是将军的佐官,属于地位较低的将军。多由校尉或裨将升迁而来,由帝王或大将军拜授。
四、横江将军(214年)
横江将军是杂号将军之一。汉代武官分为将军、中郎将、校尉三级,将军是有战事才授予的官职,一般武官最高官职为中郎将。一般除大将军、骠骑、车骑、卫、四征、四镇、四安、四平以外,统称为杂号将军。
鲁肃出生于士族之家,父亲在其出生时就去世了,由祖母抚养长大。鲁肃体貌魁伟,性格豪爽,喜读书、好骑射。鲁肃家中异常富有,当时社会动乱,鲁肃经常大散钱财救济他人,且喜好结交贤者,深受乡民拥戴。周瑜任居巢县长时,前往鲁肃处借粮,鲁肃慷慨相赠,二人结为亲密好友。袁术请鲁肃任东城县长,鲁肃看到袁术难成大事,便前往投奔周瑜。公元198年,周瑜前往投奔孙策,27岁的鲁肃相随而往,后因祖母去世,鲁肃回到东城办理丧事。
公元200年,孙权在江东招贤纳士,29岁的鲁肃被周瑜推荐给孙权。鲁肃向孙权提出了鼎足江东的策略,并尽力的辅佐孙权。公元208年,曹操南征,鲁肃主张抵抗,并促成孙刘联军。孙权任命鲁肃为赞军校尉,帮助周瑜出谋划策。公元209年,38岁的鲁肃请求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共同对抗曹操。
公元210年,周瑜病逝,向孙权推荐鲁肃代替自己。39岁的鲁肃被孙权封为奋威校尉,并接替掌管周瑜部队。鲁肃依靠威信使部众迅速增加,孙权改任鲁肃为汉昌太守、偏将军。公元214年,43岁的鲁肃跟随孙权攻破宛城,被任命为横江将军。公元217年,鲁肃病逝,享年46岁。孙权亲自为鲁肃举办丧事,并参加了他的葬礼,诸葛亮也为其发丧。
鲁肃不仅智勇双全,还具有深谋远虑,高瞻远瞩的眼光。鲁肃刚刚见到孙权,就向孙权提出了三分天下的构想,堪称鲁肃版的隆中对。曹操南征时,鲁肃力荐孙权抵抗,并促成东吴和刘备联军。鲁肃借荆州给刘备,实则是想巩固孙刘联军来对抗曹操。鲁肃看出了只有孙刘联合,才可能抵挡曹操,所以到任何时候,他都主张这一方针。刘备夺取益州后,孙权索要荆州,眼看交战在即,也是鲁肃主张议和,...
查看详情>>与“鲁肃的人物形象是怎样的?带你看看三国鲁肃的官职和简介”相关的文章
三国鲁肃的人物形象是怎样的?一个胜过周瑜的智者
说起鲁肃,相比大部分读者朋友们对他的印象仅仅是和周瑜一起劝说孙权与刘备结盟抗曹,以及屡次上门讨要荆州而被诸葛亮各种搪塞欺骗,感觉鲁肃并没有多大的才干,只能算是东吴内的"老好人"。然而这样一个敦厚长者,竟然常被孙权拿来比作东汉开国元勋之首——邓禹,甚至达到了让其他文武大臣心里酸不拉几的层次。鲁肃何德何能,不仅能被孙权称赞为"天以卿赐我也",还被周瑜指定为自己的接班人,"鲁肃智略足任,乞以代瑜",就连在其病逝后,诸葛亮也为他举哀,鲁肃的才干真能和周瑜、诸葛亮等人比肩吗?
1、 乱世清流,劝进帝位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横征暴敛,富的是大发国难财的豪强地主,苦的则是要背井离乡的黎民百姓。鲁肃出生于一士族家庭,家财万贯,在民不聊生的东汉末年中可以说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少爷,但他可没一点名士该有的"样子",鲁肃性格豪爽,喜读书、好骑射,还曾亲自召集乡里青少年练兵习武。在地主豪强们借机欺凌百姓、大肆兼并土地之际,鲁肃却反其道而行之,他不治家事,大量施舍钱财,卖出自家土地以周济穷困,结交贤者,因此深得乡人敬慕,可以说是乱世中的一股清流了。
当时,周瑜和鲁肃都在袁术的势力范围内,周瑜看出袁术不是能成大事的主君,"故求为居巢长,欲假涂东归",袁术同意了,周瑜也因此结识了鲁肃。周瑜听闻鲁肃仁爱之名,带数百人来拜访,请他资助一些粮食,鲁肃毫不犹豫指着家中储存粮食的两个圆形大粮仓,将其中一个直接送给了周瑜,"瑜益知其奇也。遂相亲结,定侨、札之分"。后来周瑜折服于孙策的魅力,将鲁肃推荐给了孙策,孙策很赏识鲁肃,但没多久孙策就被刺身亡了,又是周瑜劝说鲁肃留下来辅佐孙权,还说:"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今主人亲贤贵士,纳奇录异,且吾闻先哲秘论,承运代刘氏者,必兴于东南,推步事势,当其历数,终构帝基",鲁肃最终答应了。
但孙权还是想考究一下鲁肃,在一次酒宴后,孙权秘密留下了鲁肃,推杯换盏之际,孙权向鲁肃询问建功立业之谋策。本来孙权是想问鲁肃如何辅佐自己建成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霸业,但鲁肃却说孙权成不了齐桓公、晋文公,而是劝他要"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称帝?就连孙权也愣住了,只能谦虚着说:"冀以辅汉耳,此言非所及也",但很显然孙权把这话听进了,鲁肃却因此进入到东吴政权的核心区域。
2、 结盟主战,接替军政
甘宁投靠孙权后,孙权借机挥师夺江夏,准备夺取荆州,这也引来了曹操的瞩目与其手下的南征大军。建安十三年(208年),就在曹操征兵之际,荆州之主刘表病逝,一下子让局势紧张起来,鲁肃建议孙权派遣自己前往荆州向刘表的儿子们吊唁,并表示自己能够与刘备...
查看详情>>与“三国鲁肃的人物形象是怎样的?一个胜过周瑜的智者”相关的文章
三国著名人物庞德公厉害吗?相传当时的庞德公无所不会
诸葛亮出山追随主公刘备,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事必躬亲,最后终究斗不过天,这天,诸葛亮见自己将星若隐若现,于是命姜维准备所需之物,只见诸葛亮将点燃的蜡烛摆成七星阵势,自己手拿长剑,嘴里念着咒语。诸葛亮临死前大哭大叫:“庞德公救我”,三国著名人物庞德公厉害吗?
庞德公是东汉末年的名士,他因厌恶城里的嘈杂生活,就住在了山里。只是由于在江湖中名气比较大,当时荆州老大刘表就请他去做官,但他拒绝了。没过多久,他拒绝刘表的事迹,被传出去了。很多人认为他不为名利折腰的品格,值得点赞,是名士的楷模。后来庞德公名气就越来越大了,相传夜观星象,续命之法,奇门异术等无所不会。
诸葛亮少年时,追随叔父来到荆州,随后隐居在襄阳隆中,同处荆州的名士还有许多,他们大都选择隐居生活,庞统是庞德公的侄子,都属于襄阳一带的名门豪族。诸葛亮家世不如庞统,但是他有个岳父名叫黄承彦,黄家在襄阳也是几大名门之一。在黄承彦的引荐下,诸葛亮认识了庞德公,又因为诸葛亮本有了才气,得到了庞德公的欣赏。
诸葛亮当时卧病在床,除了身体被雨水淋过之后受寒之外,更大的原因是心病。诸葛亮后半生鞠躬尽瘁,辅佐刘备和刘禅试图中兴汉室。他这么做更多是为了功成名就,所以自比管仲,说白了诸葛亮不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他很希望自己在历史上能够写下浓重一笔。
庞德公,住在鹿山门,那么他以什么为生呢?这种隐士高人你自然不必为他的生活着急,他以采集草药为生。正是因为他住在鹿山门,所以在这里特意还为他修建了三高祠。他之所以有名,那是因为他把自己一生苦心研究的“阴阳术”传授给了诸葛亮。据说庞德公虽然特别有才华,但是他就只愿意过那种闲云野鹤的生活,所以一直以来都有求他出仕的人,但是他没有答应任何人,也算是比较坚持自我。
诸葛亮在临死之前之所以要高呼"庞德公救我。"是因为诸葛亮面对死亡以及兴复汉室壮志尚未实现的不甘。在当时诸葛亮面对将星将陨、生命堪忧的境地,也唯有精通阴阳续命、起死回生之术的庞德公能够救他一命。诸葛亮直接喊师傅名讳,虽然是不雅之举,但却是情非得已,他想让在场的姜维和魏延等人知道:“此人能救我,赶紧去找他”。
查看详情>>与“三国著名人物庞德公厉害吗?相传当时的庞德公无所不会”相关的文章
三国时期历史人物都是单字名?是巧合吗?
看了《三国演义》之后,有人提出问题:为什么三国时绝大多数人都是单字名?的确是这样,翻开历史看看,整个的东汉、三国这300多年间的人名,几乎全是一个字,双字名是极少极少的。《后汉书》、《三国志》中的人名,间或有两个字的,但这些人,有的是隐士,如庞德公、邓卢叙;有的是以字行世,如黄承彦、苟巨伯。知识分子、官员、显要是找不出双字名的。这真是怪事。
问题出在王莽身上。西汉末年,王莽篡夺了政权。为了巩固统治,他捡起了董仲舒的“神学目的论”,大搞迷信,大搞复古,以此为核心,还推行了一系列所谓的“新政”,从土地制度到用人制度,从货币到地名,无孔不入,也涉及到了人名。
《汉书·王莽传》中有这样的记载:王莽的长孙叫王宗,要是慢慢地等,靠死爷爷和爹爹,这个王宗是可以当皇帝的,可是,他性子太急,等不得了。自己弄了天子的衣服、帽子,穿上让人画了幅画像,还刻了铜印三枚,与其舅舅合谋,准备抢班夺权。可水平有限,事情暴露了。虽然是亲孙子,但这事也不能轻饶,王宗一看不好,就自杀了。虽然人死了,但“政治权力”也要剥夺,王莽下了这样一道命令:“宗本名会宗,以制作去二名,今复名会宗。”这道命令不琢磨是看不出门道的。“制作”就是法令,王宗本来名是两个字,叫“王会宗”,是依法令后改成的“王宗”,现在犯了法,得再改回去,还叫原来的“王会宗”。从王莽这道命令可以看出三个问题:一、王莽之前的人名用字数是不受限制的,他自己孙子的名都是两个字。二、王莽上台后,曾经下过“去二名”的“制作”,也就是以法律形式规定不准用双字名。三、人犯罪后,恢复二字名,以示处罚。
由于王莽的法令,从那时起,人们渐渐养成了使用单字名的习惯,后来虽然王莽说话不算了,却一直也没有改过来,竟然成为风气,认为用两个字取名是不光彩的事。如果是现在,人人全是单字名,那麻烦可就大了,因为单字名很容易造成重名。但是当时人口并不是很多,人的活动范围、交际半径也有限,单字名并没有对社会造成太大的不良影响。因此,单字现象得以沿续,一直到三国时代。
查看详情>>与“三国时期历史人物都是单字名?是巧合吗?”相关的文章
这些三国人物极易被念错名字,你能认识几个?
读过《三国演义》或《三国志》的朋友很清楚,在汉末三国大乱世当中,曾出现过很多名字奇特、容易让人念错的人物,比如下列七位便具有代表性:
1.荀彧
荀彧是曹操阵中头号大谋士,在建计、密谋、匡弼、荐才等方面颇有建树,常被曹操比作“谋圣”张良,官至侍中、守尚书令,居中持重达十数年,被时人尊称为“荀令君”。这里再重申一下,“荀彧”两字的发音跟“寻玉”一样,而不是“狗货”。
“荀彧”经常被错读为“狗货”
荀彧出身于颍川荀氏家族,由于文化程度非常高,所以族中弟子取名时,用字都比较生僻,至少在今天看来是如此。除荀彧外,他的叔叔荀旉(音通敷)、弟弟荀谌(音通陈)、儿子荀顗(音通倚)等人,也都是很容易被念错名字的对象。
2.管辂
管辂是著名的术士,善于用占卜来推测吉凶祸福、预知命理,往往每言必中,被时人比作神仙。管辂曾被曹操召去占卜,预言刘备攻取汉中、夏侯渊战死、鲁肃病死、许昌火灾等事情,结果都一一实现。后来,管辂又预言何晏、邓飏有杀身之祸,最终也得到印证,真好比活神仙。
“管辂”经常被错读为“管各”
“辂”因为形近“各”或“恪”字,所以很容易被读错,其实它的正确发音有三,即“路”、“和”、“亚”,但用于人名时经常读作“路”。“辂”字的本意是天子乘坐的一种车,或指绑在车辕上供牵挽的横木。
3.泠苞
泠苞是益州牧刘璋的部将,曾与刘璝、张任、邓贤等人在涪水关抵抗刘备,战败后退守绵竹,此后史书中便再没有关于他的记载(“十八年,璋遣将刘璝、冷苞、张任、邓贤、吴懿等拒刘主于涪,皆破败,还保绵竹。”见《华阳国志·卷六·公孙述刘二牧志》)。
“泠苞”经常被错读为“冷苞”
“泠”字跟“冷”相近,但它的正确发音是“灵”,往往跟“伶”相通。泠姓始祖据传为黄帝的乐官泠伦,而泠伦也是中国乐律的发明者。泠姓后来分化出两支,一支因将“泠”误写为“冷”而成为冷姓,另外一支则仍用 “泠”字。
4.李傕
李傕本是董卓的旧将,属于凉州军团,在董卓被杀后造反,与郭汜一起攻陷长安,诛杀王允、挟持献帝,并自封为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把持朝政长达四年时间。献帝东返后,李傕的势力一落千丈,最终被昔日同僚段煨等人诛杀。
“李傕”极易被错读为“李催”
“傕”字跟“催”字相近,但作为人名,正确发音是“绝”,意思是卓越出众之人。除此之外,“傕”也读作“雀”,跟“阙”的意思相通,同时又是姓氏名。
5.傅肜
傅肜是蜀汉大将,官至别部都督,曾跟随刘备东征孙权,结果被江东大将陆逊击败于猇亭。刘备仓皇西逃时,傅肜负责断后,结果寡不敌众,怒骂敌军后战死(“时又有义阳傅肜,先主退军,断后拒战,兵人死尽,吴将语肜令降,肜骂曰:“吴狗!何有汉将军降者!”遂战死。”见《三国志·蜀书·邓宗张杨传第十五》)。
“傅肜”经常被错读为“傅彤”
“肜”字跟“彤”字相近,但作为人名,正确发音是“融”,本是殷商时期的一种祭祀的名称。除此之外,“肜”也读作“嗔”,用来形容船航行的样子。
6.笮融...
查看详情>>与“这些三国人物极易被念错名字,你能认识几个?”相关的文章
关羽,一个被《三国演义》神话了的人物
“三国”的故事,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受到人们的喜爱。而在东方其传播之广泛,喜爱程度之深,可以说对东亚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在以中、日、韩这三国中,各家流传的内容并非完全一致,这除了各国本土的文化特性以及民族属性以外,关羽这个人物最大程度代表了这种喜爱的差异化。
虽然中日韩都有关帝庙,但是真的把关羽当作神明来供奉的也似乎只有中国人。在韩国首尔有两座关帝庙,但游客相对稀少,这两座庙说起来也是因为中国人而修建。在当年万历年间抗倭援朝战争中,为了满足明朝军队的信仰而专门修建的,韩国本土并没有对关羽的信仰,当时的朝鲜国王宣宗迫于明军的要求,在关羽诞辰日也务必盛装祭拜,所以韩国对关羽的感情也比较复杂。
三国的故事在日本战国时代就广为流传,日本人会经常拿中国的三国人物与日本战国时期的将军们相对应,比如曹操对织田信长、德川家康对司马懿、真田幸村对赵云、上杉谦信对关羽等等,可以说是有历史的熟悉感。另外近代小说家吉川英治根据《三国演义》改写的《三国志》小说,为现代日本人接受三国奠定了基础。其主线以曹操为开始,以诸葛亮为终结,整体的基调是志向宏伟远大、杰出的人物在智勇中展现忠肝义胆。但对于关羽的描写较为平淡,在日本也基本上没有对关羽的信仰。
在日本学者的眼中,中国的关羽信仰就显得颇为有趣,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信仰,日本学者以第三人的角度从关羽身上看到很多中国文化流变所带来的影响。现为日本三国志学会事务局长、大东文化大学教授的渡边义浩,对关羽的“封神”就非常感兴趣,在众多资料和对中国文化信仰的理解中,展开了对关羽的研究,并集结成《关羽:神化的〈三国志〉英雄》一书。在书中以中国的《三国演义》和史实中的关羽为基础,对关羽的武勇、义绝、显圣、封神,小说中内容的虚构以及对华人关系网的影响等方向进行了解读。
【 由史实到文学 】
最早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中,关羽虽在排次上位列蜀将之首,但在当时相比较文士而言,武夫的地位并没有那么高,也没有特别之处,对于蜀汉之臣陈寿而言,关羽只是个武将而已并无特别。而后在刘宋裴松之的补注中丰富了《三国志》的相关史料。对于关羽来说,当时已经无所谓曹魏正统还是蜀汉正统,因此补充的材料较为客观,关羽的更多资料也被补充了进去,比如关羽爱慕吕布手下秦宜禄之妻,向曹操请求却被横刀夺爱的事也被记录在内。
可以说在正史《三国志》写成,及裴松之写注的那个时代,关羽还是一名普通的武将,在他身上既有过人杰出的一面,也有普通人的一面,历史什么样关羽就是什么样,并没有掺杂其他东西在里面。
后世的发展中,三国故事走向民间,在宋代亲蜀汉、疏曹魏的趋向已经逐渐成势。尤其是在南宋时期,当时人们将整个局势与三国相关联,南宋朝廷就好似以天下大业为目标的蜀汉政权,虽有雄心壮志但偏安一隅备受欺压。而将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看作是曹魏的化身,虽实力强劲但来路不正,没有道义的支持只靠武力的野蛮侵略。在《三国演义》成书...
查看详情>>与“关羽,一个被《三国演义》神话了的人物”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