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书法文字 书法赏析

欧体

发布时间:2020-06-20
1

他是当代欧体楷书第一人,除了悟性和天赋还有一个赏识他的“伯乐”

卢中南
楷书
欧体

如果有人问:谁是当代欧体楷书第一人?我相信了解书法的人大多数都会说,是卢中南。卢中南先生的楷书是以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为本,参以虞世南的《孔子庙堂碑》、《张猛龙碑》、近代的华世奎等,受到过李铎、康殷、启功、林岫、欧阳中石等先生的指点。

学习书法,不仅要有悟性和天赋,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赏识并指导你的“伯乐”。林岫先生就是卢中南的伯乐,卢中南先生1985年在林岫先生的建议下和田英章一起报考北京师范学院教育所举办的书法大专班,没想到一下子就补录取了。从1985年到1987年,他师从欧阳中石先生系统地学习了书法知识,在此之前, 卢中南先生从五六岁开始受父亲影响开始学书法,一直坚持练习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参军以后,兴趣使然,同时也是为了工作需要,他又自学了楷书、隶书、新魏书、仿宋体字的书写技巧。

有一次李铎先生看了卢中南写的字,认为他在书法方面有天赋,是个好苗子,于是李铎先生就帮助卢中南,把他调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设计处工作,这样一来,卢中南就有更多的时间从事书法学习。卢中南在军博负责展览版面说明文字的书写工作,每天写两三千字楷书简直是家常便饭,慢慢的,他的楷书功法越来越深厚。

为了适应工作需要,卢中南还学习了隶书、魏碑。在得到朱寿友先生指点和提醒以后,他又开始学虞世南的《孔子庙堂碑》。1986年,卢中南获得了中国书协和中央电视台举办全国电视书法比赛一等奖,同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

在当代书坛的欧楷名家中,卢中南先生的欧楷最得精髓。之所以这么说,并非是因为卢中南先生的欧楷写得最像,恰恰是因为他笔下的欧楷,融入了虞世南、颜真卿等人的笔意,颇得智永和魏晋之风,博采众长,既不失欧楷底蕴,又能将欧楷写“活”,殊为难得。

卢中南先生为人处世比较低调,尽管也在书法教育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其影响力远不及同为欧楷名家的二田。当然,卢中南先生的书法水准也没有像田楷那样面临诸多争议。在我看来,田楷虽然也源于欧楷,但是经过诸多规范、美化处理后,书风与欧楷差之甚远,成为了更为方便书法教学和普及的“田楷”。也正因为如此,田楷的艺术水准一直饱受争议,大众点评莫衷一是。

相比之下,卢中南先生的欧楷更好地传承了欧楷平正中蕴含险绝的书风特点,融入各家之长后,笔画和结体变化也更为丰富。这一点从卢中南先生的小楷书法作品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魏晋书风跃然纸上,沉稳却不失灵动,俊逸洒脱,颇有王献之《洛神赋》的风采。当代书坛乱象丛生,受到商业化和功利心的袭扰,能够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写字的书法家已经越来越少了。作为一个军人,卢中南始终扎根于传统书法的研习,并融会贯通,大胆突破创新,可谓成绩斐然。在当代书坛无论是书法水准还是审美能力都全面沦陷的情况下,卢中南先生应该是少有的一些能坚持书法艺术本真的书法家之一。

查看详情>>
2

欧阳询与田英章的欧体,在继承上是否推陈出新?

欧体
欧阳询
田英章

中华民族的书画艺术发展至当代,正以广阔的视野和多元化的价值形态拓展它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书画艺术家和他们所从事的书画艺术,则显得更加丰富和繁杂。因此,我们用“系列”研究的方式开始从他们的“关系”中来探讨他们的不同之所在,以期待能为中华文明的艺术进程默默地做一些工作。

欧阳询与田英章二人都是欧体楷书的代表人物,一位是创立者,一位是继承者。

众所周知,欧阳询是初唐时期一位在书法艺术上取得极高成就的书法大家,他所写的楷书体被后人确为“欧体”,直到今天也没有几人能够超越,他的楷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田英章是当今一位欧体楷书继承者和勤于研习与探索者,由于他不断的实践与融会,书法成就也就令人刮目相看,堪称“当今欧体楷书第一人”。

欧阳询的“欧体楷书”到田英章的“欧体田楷”已历时一千三百六十九年。从“书学”定位的角度来说,我们不妨对田英章的“欧体楷书”称为“欧体田楷”。

欧阳询的“欧体楷书”应从唐贞观6年(公元632年)所刻石的《九成宫醴泉铭碑》为时间坐标点,此年欧阳询76岁。虽然前面有《化度寺》等碑刻,但世人均认为最能体现欧体“险劲严谨、刚劲挺拔、规矩端正、瘦健俊美”显著特征的则是后者,以至于被其后历代书家奉为“楷模”。

田英章的“欧体田楷”以公元2001年为时间坐标点,此年田英章51岁,正值人年龄的第三个黄金阶段,他的作品才有了明显的风格和特征。此前他写的“欧体楷书”还未臻于完美,不能用“欧体田楷”四个分量很重的字来做以学术性的界定。观此前他的“毛笔书法”作品,虽然很美,也很令人兴奋,但细察之,则是拘束多有,不能超脱“欧体”习惯性的藩篱。进入新世纪后,或许因时代风气与社会思潮的激荡,艺术市场与艺术价值的革变,他的“楷书”才显得颇有生机,比原来的作品更“活些”。他的作品,章法气韵贯通,不拘束于规矩而守规矩,在险劲中不显得生涩,结体中宫内敛处不显得气弱,并且加重了欧体的“婉润”成分。分析其因,他是受到赵体用笔和“二王”风格的影响过多,致使他的“欧体楷书“有了“欧体田楷”的明显风格。这也是最能表现“活些”的地方。因此也引起当今不少的书法爱好者聚焦其处,訾言美语不断。

如果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田英章对欧阳询是一位忠实的继承者和跟随者,那么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他却有推陈出新的意向和趋势。他将二王气韵与赵体笔法柔和在不失去“欧体楷书”本有的特征前提下开创新的欧体书写笔法,敢于在严谨中越雷池而开创新的欧体章法与结构,敢于对“欧体楷书”进行大胆的创新。正如孙过庭言:“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大家可从他不同时期的作品中做以对照和比较。

另外,我们见到欧体楷书大部分是“碑刻”拓本及影印本,也就是说见到的并非“欧体”的原貌。用毛笔蘸朱砂书写在石头上并用刀刻之和用毛笔蘸墨写在纸上的“字”,以及翻印、拓印等原因,同样是欧体字,但在视觉、感官、质感上有多种差异。譬如用毛笔写...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