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内容
热门书法文字 书法赏析
双重身份的书画大家,对董其昌的评论为何两级分化?
在中国书画史上,有这样一位大名鼎鼎,评价却两极分化的人物。他官至高位,精通“六体”、“八法”,乡里之人却恨不得将他千刀万剐,喜欢他的人把他捧到天上去,厌恶他的人则对他恨之入骨。
他,就是董其昌。
“才艺平平,吾尤恨董断送中国画二百余年,罪大恶极。”
——徐悲鸿
“继文、沈之后,为能崛起不凡,独树一帜者,惟董。”
——黄宾虹
董其昌是一个聪明肯学且自尊心极强的人,他在书法上的执意追求,是在受刺激后产生的。17岁时,他与比自己小一岁的家侄董传绪一起参加生员府试,文章更好的他却因书法不佳被置为第二。于是他开始发愤临池,初师颜真卿《多宝塔》,后渐入钟、王;22岁时学画,初以黄公望为师,而后遍学诸家,包括董巨、倪瓒等大师。“摹古”伴其终生,至八十而不辍。
在不断的临摹和总结中,董其昌进入了融会贯通、博采众长的境界。
明末朱谋垔编《画史绘要》评:“董其昌山水树石,烟云流润,神气俱足 ,而处于儒雅之笔,风流蕴籍,为本朝第一”。
深谙古法的董其昌终成一家,形成了“用笔洗练,墨色清淡”的个人风格。
古人留下的画稿、课徒稿极少,名家之稿更是罕见。董其昌留下的《集古树石画稿》正是其中之一。
除开画作,董其昌的书法也始终是后人避不开的话题,其书法以行草书造诣最高,他对自己的楷书也相当自负。他的书法综合了晋、唐、宋、元各家的书风,自成一体,其书风飘逸空灵,风华自足。笔画园劲秀逸,平淡古朴。
董其昌没有留下一部书论专著,但他在实践和研究中得出的心得和主张,散见于其大量的题跋中。他有句名言:“晋人书取韵,唐人书取法,宋人书取意。”这是第一次有人以韵、法、意的概念划定晋、唐、宋三代书法的审美取向。这对后人理解和学习古典书法,起了很好的阐释和引导作用。
既然董其昌的艺术造诣如此高超,为什么会是个口碑两极分化严重的人呢?因为在常规观念中,一个书画家应是清雅的,可董其昌却是个雅淫皆备的奇人。
《明史》评价董其昌“性和易,通禅理”,“终日无俗语”,俨然一个知书达理、与世无争之人,但与其晚年所作所为实在相去甚远。《民抄董宦事实》中记载的董其昌,是个一心交结太监佞臣、到处收受贿赂的势利小人。董其昌做官极其敏感的人,只要一有风吹草动,他便立即辞官回家,随后又因被上级眷顾,再次起用,反复多次,据《民抄董宦事实》所载,他最后几次归乡辞官多少和索贿不成反遭辱有关。
闲赋期间,许多附庸风雅的官僚豪绅和腰缠万贯的商人纷至沓来,请他写字、作画、鉴赏文物,润笔贽礼相当可观。 物质会令人改变,坐拥良田万顷、游船百艘、华屋数百间的董其昌一跃成为松江地区首富。同时,他对钱财和女色的攫取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他本人妻妾成群,却还常常招致方士,专情房中术。
明朝16帝,除太祖,建文,崇祯外,其余各帝似乎都有习炼房中术的爱好,习炼房中术并不仅局限与宫廷,譬如名相张居正就曾过量服用丹药以至于最后燥烮暴死。晚年的董其昌也踏上了沉迷女色的道路。
万历四十三年(1...
查看详情>>与“双重身份的书画大家,对董其昌的评论为何两级分化?”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