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敋】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读,拼音)

拼音:guóè

注音:ㄍㄜˊ,ㄍㄨㄛˊ,ㄜˋ

笔顺读写:撇、横撇/横钩、点、竖、横折、横、撇、横、撇、捺

部首:
笔画数: 10
结构: 左右
繁简对应:
五笔: TKTY
部外笔画: 6
统一码: 654B
仓颉: HROK
郑码: RSJM
四角: 28640
英语翻译: to strike
异体字:
  • 基本解释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1. 古同“挌”,击打。

1. 古同“掴”,打耳光。

1. 击打。

挌【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古伯切《集韻》《韻會》《正韻》各額切,𠀤音格。《說文》擊也。

鬭也,止也。《魏志·任城王傳》手挌猛獸。

《玉篇》舉也。

《唐韻》盧各切《集韻》歷各切,𠀤音落。亦擊也。或作擽。

《集韻》《韻會》𠀤曷各切,音鶴。拫挌,牽引也。《集韻》或作𢼛。《韻會》《正韻》通作格。◎按《說文》古覈切,取音微別。

说文解字

挌【卷十二】【手部】

擊也。从手各聲。古覈切

说文解字注

(挌)擊也。凡今用格鬥字當作此。後漢陳寵傳。𣃔獄者急於篣挌酷烈之痛。注引此說文。周禮注曰。若今時無故入人室宅廬舍、上人車船、牽引人欲犯法者。其時格殺之。無罪。公羊定四年注曰。挾弓者、懷格意也。莊卅一年注。古者方伯征伐不道。諸矦交格而戰者。誅絕其國。此等格字皆當从手。从手。各聲。古覈切。古音在五部。

敋的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ok8 [台湾四县腔] gok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