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糝】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读,拼音)

拼音:sǎnshēn

注音:ㄙㄢˇ,ㄕㄣ

笔顺读写:点、撇、横、竖、撇、点、撇折、点、撇折、点、撇折、点、撇、捺、撇、撇、撇

部首:
笔画数: 17
结构: 左右
繁简对应:
五笔: OCCE
部外笔画: 11
统一码: 7CDD
仓颉: FDIIH
郑码: UFOP
四角: 93922
英语翻译: scattered(grains of rice); mixed
异体字: 𥹪𥻕𥼾𩜱𩞀
  • 基本解释

  • 康熙字典

1.以米和羹。

2.米粒;飯粒。

3.散粒,碎粒。

4.散落;灑上。

5.雜,混和。

义未详。

糝【未集上】【米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桑感切,音𢕕。《說文》古文糂作糝,以米和羹也。一曰粒也。《周禮·天官》羞豆之實,酏食糝食。《註》取牛羊豕之肉,三如一,小切之,與稻米二肉一合以爲餌,煎之。《莊子·山木篇》孔子窮于陳、蔡之閒,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糝。《釋名》糝,𪏮也,相黏𪏮也。

《篇海》雜也。《周禮·天官疏》列國之諸侯大射,大侯九十弓,糝侯七十弓,豻侯五十弓。糝侯者,糝雜也。豹鵠而麋飾下天子大夫。

《類篇》蘇含切,音三。《正韻》桑錦切,音沁。義𠀤同。

糝的方言集汇

◎ 粤语:saam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am3 [宝安腔] sam3 [台湾四县腔] sam3 [梅县腔] sam3 [客英字典] sam3 [客语拼音字汇] sam3

糝的字源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