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劦】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读,拼音)

拼音:xiéliè

注音:ㄒㄧㄝˊ,ㄌㄧㄝˋ

笔顺读写:横折钩、撇、横折钩、撇、横折钩、撇

劦的笔顺
部首:
笔画数: 6
结构: 上下
繁简对应:
五笔: LLLB
部外笔画: 4
统一码: 52A6
叠字: 三叠字
仓颉: KSKSS
郑码: YMYY
四角: 40427
异体字:
  • 基本解释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1. 古同“协”,合力;同力。

2. 急。

1. 用力不停。

劦【子集下】【力部】 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胡頰切《集韻》檄頰切,𠀤音協。《說文》同力也。《山海經》惟號之山,其風若劦。《玉篇》急也。

《集韻》力協切,音𩭌。力不輟也。

说文解字

劦【卷十三】【劦部】

同力也。从三力。《山海經》曰:“惟號之山,其風若劦。”凡劦之屬皆从劦。胡頰切

说文解字注

(劦)同力也。同力者、龢也。龢、調也。从三力。會意。胡頰切。按此字本音戾。力制切。十五部。淺人𡚶謂與恊𢣢協同音。而不知三字皆以劦會意。非以形聲也。惟不以劦爲聲。故三字皆在八部。而劦聲之荔珕則皆力制切。在十五部。山海經曰。惟號之山。其風若劦。北山經曰。母逢之山。北望雞號之山。其風如䬅。郭傳。䬅、急風皃也。音戾。或云飄風也。按郭本與許所據不同。郭江賦用䬅字。許意葢謂其風如幷力而起也。凡劦之屬皆从劦。

劦的字源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