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啑】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读,拼音)

拼音:shàjiédié

注音:ㄕㄚˋ,ㄐㄧㄝˊ,ㄉㄧㄝˊ,ㄊㄧˋ

笔顺读写:竖、横折、横、横、横折、横、横、竖、横、撇、捺

部首:
笔画数: 11
结构: 左右
繁简对应:
五笔: KGVH
部外笔画: 8
统一码: 5551
仓颉: RJLO
郑码: JAXI
四角: 65081
异体字: 𠸝
  • 基本解释

  • 详细解释

  • 康熙字典

1. 古同“唼”。

2. 古同“歃”。

1. 多言。

1. 古同“喋”。

1. 古同“嚏”。

动词

(1) 同“唼”。水鸟或鱼类吃食 。如:啑喋(鸟或鹅鸭吃食)

(2) 通“歃” 。如:啑血(歃血)

(3) ∶虫鸣声

(4) 另见dié

名词

割下的杂草;草渣

大雨时行,烧啑行水,利以杀草,如以热汤。——《礼记》

啑【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所甲切《集韻》《韻會》色甲切,𠀤音翣。《玉篇》啑喋,鴨食也。亦作唼。《集韻》啑喋,水鳥食魚貌。

《集韻》作答切,音帀。與𠯗同。《左傳·僖二十八年》盬其腦。《註》啑也。《音義》啑,子答反。

《集韻》所答切,音霎。

子洽切,音眨。義𠀤同,𠀤見《左傳·僖二十八年盬其腦音義》。

《集韻》《類篇》𠀤卽涉切,音接。多言也。

《史記·呂後紀》始與高帝啑血盟。《註》索隱曰:啑,使接反。或作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