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王随    wáng suí 宋代诗人

(973—1039)河南人,字子正。真宗咸平间进士。累擢知制诰,以不善制辞,出知应天府,改扬州。未几,权知开封府。后历知杭州、河南府,所至有惠政。仁宗明道二年,拜参知政事。景祐二年,知枢密院事,寻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四年,以无所建树,及与同僚屡起忿争,为韩琦弹劾,罢相,出判河阳。卒谥文惠。

本    名
王随
字    号
字子正
所处时代
宋代
出生地
北宋河阳
出生时间
约975
去世时间
1039年
主要作品
《句》 《句》 《句》 《句》 《句》

生平事迹

禀性喜佛

王随,字子正,河阳(今属河南孟县)人,登进士甲科,历知州郡,宋仁宗明道年中官至宰相。他一向倾慕唐朝宰相裴休居士的为人处事,执政外严而内宽。每遇饥馑,则开官仓济民,流民因此而复业;又建立孔子庙,修建学舍,敦促百姓子弟入舍就学,州民喜蒙其惠。然而对奸滑小民,又每失于宽容。此政治之得失,与他的佛教信仰是相联系的。 子正(王随)素仰佛法,喜与禅师交游。先谒首山省念禅师,得言外之旨;后又参小寿禅师,机语契合,践履日深,竟通达佛法。真宗天禧年中,子正出镇钱塘时,往小寿禅师处拜谒,二人籍地而坐,笑语终日。有次子正又来参拜时,寿僧撞钟集众出迎,小寿禅师则趋前躬候。子正远远望见,遂下轿步行,及至跟前,与禅师伸手相握,不解地说道:“今日为何异于平常,行此隆重礼节?”禅师笑答:“中丞即得,奈执事嗔何?”子正是以御史中丞(监察郡国行政之职)的身份出镇钱塘的,小寿此言,意思是理所当然。(见《中国佛学人名辞典》第二十三页“小寿”条) 时有长水子璇禅师疏解《首楞严经》,书成后,请子正为其写序,子正欣然应付。子正在《序》中称赞了璇禅师的佛学造诣和该经的重要性,他说:“《首楞严经》者,乃竺干之洪范,法苑之宝典也……信受则为世津梁,开悟则入佛知见。”认为璇禅师的疏解“功济大千”,“可以开前疑而决后滞,披迷云而睹慧日。”子正在《序》中还叙述了自己的感想,说“随日在外护,惭无内学,因获览阅,辄述序引,归依法宝”。(见《居士传》傅二十一)王随在此称自己“惭无内学”,实为谦虚。他的佛学修养也是很高的,他曾将《景德传灯录》和《天圣广灯录》两部“灯录”删繁就简,编定为十五卷《玉英集》,受到诏书嘉奖。《陈氏解题》于《雪峰广录》下,也称“(王)随与杨大年,皆号参禅有得者”。(见陈垣《中国佛教史籍概论》卷四引) 王随又是一个忠臣孝子。真宗年间,领任京西转运副使(驻洛阳掌管水陆粮食运输事务的副官),走马上任之前,特向真宗辞行,说:“臣父母家路中,乃在所部,得奉汤药,圣主之泽也。”真宗赞其有忠孝之心,因赐其羊酒束帛,让王随路过家门时献与父母。(见《宋史》卷三一一) 子正死于宰相任所。临终前手书一偈曰:“画(《五灯会元》卷十一作‘尽’,疑为笔误)堂灯已灭,弹指向谁说;去住本寻常,春风扫残云。”(《居士传》传二十一)死后,朝廷追谥“章惠”,后改“文惠”。

师承关系

释正受《嘉泰普灯录》载: 丞相王随居士,尝谒首山省念禅师,得言外之旨。自尔践履益深,竟明大法。至临终日书偈曰: “画堂灯已灭,弹指向谁说。去住本寻常,春风扫残雪。 ” 由此则材料可见,王随于首山省念处得法,普济《五灯会元》卷 11 也将其列为首山省念法嗣。首山省念之师为风穴延昭,风穴延昭之师为南院慧顒,慧顒之师为兴化存奖,而兴化存奖得法于临济义玄,故王随为临济宗居士。元觉岸《释氏稽古略》于“首山省念”条记曰:“其嗣师之法道者,汾阳善昭、叶县归省、神鼎洪諲、谷隐蕴聪、广慧元琏、丞相王随公等凡一十二人。” 由此可知,王随与汾阳善昭、谷隐蕴聪、广慧元琏为师兄弟,而广慧元琏为杨亿之师,谷隐蕴聪为李遵勗之师,则王随于杨亿、李遵勗为师伯或师叔。

史籍记载

宋史·王随传》: 王随,字子正,河南人。登进士甲科,为将作监丞、通判同州,迁秘书省著作郎、直史馆、判三司磨勘司。为京西转运副使,陛辞,且言曰:“臣父母家洛中,乃在所部,得奉汤药,圣主之泽也。”真宗因赐诗宠行,以羊酒束帛令过家为寿。迁淮南转运使,父忧,起复。时岁比饥,随敕属部出库钱,货民市种粮,岁中约输绢以偿,流庸多复业。徙河东转运使,三迁刑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擢知制诰,以不善制辞,出知应天府。一日,帝谓宰相曰:“随治南京太宽。”王旦曰:“南京,都会之地,随临事汗漫,无以弹压”。改知扬州。再加右谏议大夫、权知开封府。 仁宗为太子,拜右庶子,仍领府事。周怀政诛,随自陈尝假怀政白金五十两,夺知制诰,改给事中、知杭州。乾兴初,复降秘书少监,徙通州。以州少学者,徙孔子庙,起学舍,州人喜,遣子弟就学。母丧,起复光禄卿、知润州,徙江宁府。岁大饥,转运使移府发常平仓米,计口日给一升,随置不听,曰:“民所以饥者,由兼并闭籴,以邀高价也。”乃大出官粟,平其价。 复给事中,为龙图阁直学士、知秦州。秦卒有负罪逃入蕃部者,戎人辄奴畜之,小不如意,复执出求赏,前此坐法多死。随下教能自归者免死,听复隶军籍,由是多来归者。又建请增蕃落卒,给废陷马地,募民耕种。坐事,徙河南府。入为御史中丞,同知礼部贡举,迁尚书礼部侍郎、翰林侍读学士。 明道中,为江淮安抚使,还拜户部侍郎、参知政事,请与同列日献前代名臣规谏一事。议者谓非辅弼之职,其事遂寝。加吏部侍郎、知枢密院事,为庄惠皇太后园陵监护使,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自薛居正后,故事,初相无越迁门下侍郎者,学士丁度之失也。 顷之,以疾在告,诏五日一朝,入中书视事。为相一年,无所建明。与陈尧佐、韩亿、石中立同执政,数争事。会灾异屡发,谏官韩琦言之,四人俱罢。随以彰信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河阳。薨,赠中书令,谥章惠,后改文惠。 随外若方严,而治失于宽。晚更卞急,辄嫚骂人。性喜佛,慕裴休之为人,然风迹弗逮也。

传世佳作

编写《传灯玉英集》

宋仁宗景祐元年,王随删节《景德传灯录》为 15 卷,题名曰《传灯玉英集》 。书成之后,上书奏进,请同《景德传灯录》例,编入大藏,仁宗诏许之。同年于京师印经院开版印刷。此书宋代之后,湮没不闻,仅《至元法宝勘同目录》著录。及于近世,学者方由广胜寺《金藏》中发见此书之残卷,存卷 2、卷 3、卷 5、卷 6、卷 8、卷 10、卷 12、卷 14 与卷 15,共 9 卷,而此 9 卷之中也时有残叶,其余 6 卷则已消失于历史尘埃之中矣。此书后收入《宋藏遗珍》第 3 册, 《中华大藏经》第 72 册、蓝吉富主编《大藏经补编》第 14 册。净慧主编《中国灯录全书》第 2 册也收录此书。

编写旨趣

《玉英集》卷 15 之末载有王随自撰《〈传灯玉英集〉后序》 ,文中详述此书之缘起曰:真宗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在宥之九载,有江吴僧道源(即道原)采七佛而下暨历世高贤尊宿言句,编成《传灯录》三十轴,诣阙进焉。寻诏名臣刊修臻毕,遂成巨典,模印颁行,懿圣代之奇书,为真乘之妙教。(中略) 臣早以余暇,恭披是录,精究义谛,偶达宗旨。而又顾绲縢之重,卷帙稍广,谅参学之者,津携颇难。因思佛门律论,尚资纂钞,儒家史传,具存纪略,遂择乎精粹,撮其机要,删为十五卷,题之曰《传灯玉英集》 。 《景德传灯录》虽为“圣代之奇书” “真乘之妙教” ,然卷帙颇大,携带不便,故作者抄其英华,以利学者。

编写原则

王随称《玉英集》乃是自己“恭披是录(《传灯录》) ,精究义谛” “择乎精粹,撮其机要”而成之作,可见王随作此书非常用心,非是随手抄集,而是遵循一定的原则。其原则王随于后序中虽未明言,然通过《玉英集》与《传灯录》的勘比,仍有线索可寻。

人物轶事

【原文】 王章惠公随举进士时,甚贫,游翼城,逋人饭,被执入县。石务均之父为县吏,为偿钱,又馆给之于其家,其母尤加礼焉。一日务均醉,令王起舞;舞不中节,殴之。王遂去,明年登第,久之为河东转运使,务均惧而窜。及文潞公为县,以他事捕务均,务均急往投王,王已为御史中丞矣,乃封一铤银至县,令葬务均之父,事遂得解 。 【译文】 宋朝人王随(字子正,卒谥文惠)中进士前生活贫困。有一次在翼城(县名,在今山西省曲沃县东)欠人饭钱,被抓进县府。 当时石务均的父亲是名县吏,不但替王随清还了饭钱,还邀请王随到家里住下,石务均的母亲对王随更是殷勤接待。一天,石务均喝醉了酒,强要王随跳舞,王随跟不上节拍,石务均就借着酒意殴打王随,于是王随便离开石家。 第二年,王随中了进士,过了一段时间便升为河东转运使。石务均怕王随仍记着昔日被殴的旧事,不敢与他见面。直到文彦博做县令时,以某罪名搜捕石务均,石务均这才急忙向王随求救,这时王随已是御史中丞了。王随得知后,立即命人拿一锭银子送至县府,令县府好好收葬石务均的父亲。县府接获银锭大吃一惊,立即停止缉拿石务均。

王随的诗(共73首诗)
  • 《句》
    松桧阴中闲覆局,芰荷香里静垂钩。
  • 《句》
    苔光浮乱石,花影倒寒潭。
  • 《句》
    晚细雨余岚叠翠,碧江风细浪成纹。
  • 《句》
    梧桐风细初吹叶,河汉云疏欲护霜。
  • 《句》
    惜花愁有雨,待日喜无云。

古诗大全

好86网为您提供王随简介,王随是哪个朝代的诗人,王随古诗大全,王随的诗,王随作品目录

https://www.hao86.com/shiren_view_9b915d43ac9b915d/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