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元代]吕止庵

xiānsǔnchūncōng
yuǎnshānsǔnméifēng
zǎoshìxiánchóuwànzhǒng
tīngmàihuāshēngsòng
xiùzhēnérdàichuān穿róng

天净沙·为董针姑作赏析

《全唐诗》有朱绛的《春女怨》:“独坐纱窗刺绣迟,紫荆花下啭黄鹂。欲知无限伤春意,尽在停针不语时。”朱绛存诗仅此一首,却因末句巧妙的构思留名诗坛。本曲也多少受到了这首小诗的影响。

“玉纤”与“春葱”、“远山”与“眉峰”本属于同一类概念,诗人将它们分拆开来,间以“屈损”、“压损”的词语,“损”是无复旧貌的意思。这样的安排,便带上了一种昔今对照的意味,较之直言“屈损春葱”、“压损眉峰”,更觉婉曲深沉;而“玉纤”、“远山”的拈出,也暗示出主角董针姑的年轻柔美。针姑是对针线女子的称呼,因其飞针走线,所以作者先从其“春葱”寓目入手。所以起首两句,展示了一名年轻女子一边擢弄着纤纤素手做针线活,一边愁眉紧蹙、似有无限心事的形象。

第三句承上启下。“闲愁万种”是对“屈损”、“压损”的小结,“早是”则为领起下文留出了地步。“闲愁”究竟是为了什么作者没有讲,也不易讲,因为平平地叙述解释,难以与上文楚楚动人的愁态匹配平衡。妙在诗人抓住了一个小小的镜头,让这位针线女子停住了手,“绣针儿不待穿绒”。绒即“茸”,是刺绣专用的丝线,因其茸散可以分擘而得名。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听到了门外的卖花声,这无疑是春天来临的信号。诗人在句前加上了一个“忽”字,显示了董针姑此前一直沉浸在愁思之中。猛然意识到春天,不禁停止绣作,于是这其间的感春、伤春、怀春、惜春,自怜青春,自念人生,这种种的意境便俱在读者意中了。这较之朱绛的“欲知无限伤春意,尽在停针不语中”显然更为含蓄、隽永,有青出于蓝之妙。

天净沙·为董针姑作翻译

译文
雪白的双手常常弯着,累苦了十指纤纤。两道眉毛淡若远山,低低地压迫眉间。心中早已有说不完的愁烦,猛然听得门外传来卖花的叫唤,顿时停住了绣针,忘了把线穿。

注释
玉纤:女子的手。春葱:喻女子手指。
远山:妇女的眉式。因望之淡如远山而名。
绒:指绣线。

作者简介

吕止庵
吕止庵[元代]

吕止庵,别有吕止轩,疑即一人。生卒、经历不详。散曲作品内容感时悲秋,自伤落拓不遇,间有兴亡之感,可能是一宋亡不仕的遗民。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评其词"如晴霞结绮"。以后庭花十首得盛名。今存北词谱及阳春白雪中。所做散曲作品现存小令三十三首,套数四套。 更多

吕止庵的诗(共2首诗)
  • 朝天子·与谁
    张可久张可久〔元代〕
    与谁,画眉,猜破风流谜。
    铜驼巷里玉骢嘶,夜半归来醉,小意收拾,怪胆禁持,不识羞谁似你。
    自知理亏,灯下和衣睡。
  • 和陶渊明拟古·故国日已久
    戴良戴良〔元代〕
    故国日已久,朝暮但神游。
    谁谓相去远,夙昔隘九州。
    此计一云失,坐见岁月流。
    岁月未足惜,恐遂忘首丘。
    在昔七人者,抱节去衰周。
    不遇鲁中叟,履迹将安求。
  • 渔家傲次韵谢郭西佥事
    程文海程文海〔元代〕
    出世自怜居佛后。
    眼前万境真何有。
    曲调最新情却旧。
    重湖右。
    林宗一笑同携手。
    西*有云初出岫。
    浮空肯学纤э绉。
    须信此中无雨久。
    君识否。
    老夫只羡无官守。
  • 过嘉兴道中接待寺丁丑十二月赴逮扬州遇雪留
    方回方回〔元代〕
    畴昔留此寺,亦兹腊雪天。
    天寒了不异,俯仰十一年。
    是时尚守郡,赴逮趋淮壖。
    不知坐何事,自省无尤愆。
    家有屋几间,亦有数顷田。
    书生未甚穷。
    不忧无酒钱。
    事白夏至秋,然后得南旋。
    即今身自由,幸已不属官。
    客贫一物无,驾此如叶船。
    四仆色常饥,况望酣与羶。
    家人九霄外,何由致橐饘。
    岂不亦念我,逢曲流馋涎。
    我非不欲仕,危途畏隮颠。
    势虽已窘迫,心终无忧煎。
    新岁六十二,白发被两肩。
    尚堪屈此膝,跪起贵要前。
    访旧非得已,谁当佐腰缠。
    尅日可以归,小俟春牛鞭。
  • 临江仙·燕子穿帘深院静
    〔元代〕
    燕子穿帘深院静,画阑飞絮蒙蒙。
    砌苔柔绿衬残红。
    问春何处,移在柳阴中。
    老至十分诗思减,膝间闲理丝桐。
    曲终声尽意无穷。
    杜鹃开了,余恨寄南风。

古诗大全

https://www.hao86.com/shici_view_9cf51543ac9cf515/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