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五代]毛文锡

qiūfēngjǐn
píngyànháng
zhènyún
xiāoxiāo
biānshēng
chóuwénshùjiǎozhēng
qīngzhǒngběi
hēishān西
shāfēisàndìng
wǎngwǎngrén
tiělěng
zhànxiězhān
fān
fènghuángzhàoxià
nièdān

甘州遍·秋风紧赏析

词上片一开始便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秋风紧,平碛雁行低,阵云齐。”平碛雁行低”的“低”字,并非写雁飞得低,而是因为景物单调的沙漠旷远无际,与天相连,使得在无边沙漠与无边云天之间飞过的雁阵,在人们的视觉中产生了一种错觉,仿佛飞得很低似的。前三句中每句的最后一个字“紧”、“低”、“齐”,都提炼得十分准确,使人透过这些如实的描绘,感受到战争气氛的紧张。

“萧萧飒飒,边声四起,愁闻戍角与征鼙。”边声,包括边塞上自然界中的种种声音和人事活动中所发出的声音,如风声、雨声、虫鸣声、马嘶声、人喊声等等。在这充耳的边声中,突出了军营中凄厉的号角声(戍角)和惊心动魄的战鼓声(征鼙)。这使人立刻意识到生与死正鏖战急;这便在凄凉的意绪中,又增加了一种悲壮的气氛。这里对“边声”的描写,是运用了加倍渲染的手法;经过如此层层渲染,自然地逼出了一个“愁”字:“愁闻戍角与征鼙”。“愁”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一种抽象情感;但通过“平碛”“雁行”“阵云”等目中所见景物之刻划,通过“边声”“戍角”“征鼙”等耳中所闻声音之渲染,却显得具体、饱满而又充实。同时,这无形的万缕愁丝,也将上片中所写的各种景物和气氛,暗中串织在一起,使之成为和谐的、有机相连的浑然一体。

下片承接上片意脉,描写征戍生活的艰辛:“青冢北,黑山西。沙飞聚散无定,往往路人迷。”因为青冢和黑山均地处塞外边陲,而且在塞北是比较突出的景观,所以前人诗歌中常以它们作为北方边地的代称,并非实指,本词亦然。边地茫茫沙海,气候变幻无常,往往突然天昏地暗,狂风怒吼,转眼又风过天晴,骄阳似火。由于边风强弱多变,致使飞沙“聚散无定”。在弥天风沙中行走,最容易迷失方向。这种恶劣而又奇特的自然现象,是中原和江南所没有的,它进一步衬托出了兵士们戍边的艰辛和劳苦。

全词最后写道:“铁衣冷,战马血沾蹄,破蕃奚。凤凰诏下,步步蹑丹梯。”深秋,将士们穿上冰冷的铠甲,冲锋陷阵,挥戈杀敌。随着顽敌纷纷饮刃面毙,不但骑在马上的将士血染征袍,就连纵横驰骋的战马,也血沾飞蹄。蕃奚,这里泛指北方入侵之敌。经过浴血奋战面大破顽敌荣立边功的将士,将受到朝廷的封赏和君主的恩赐。全词结句“步步蹑丹梯”,可以理解为想像荣立边功后,便会受到朝廷封赏;也可理解为有功之臣正迈步丹墀,受到朝廷封赏时的情景。不管哪种解释,都有一种号召、鼓舞的力量。

甘州遍·秋风紧翻译

译文
秋风正紧,沙漠中大雁正向南飞,在天地相接处感觉大雁飞的很低,战阵延绵如云,整齐排列。大漠中各种声音响起,边境的战争的声音四处响起,愁苦中听到了戍边的号角和征战的鼓声。
青冢北面,黑山西面。飞沙时起时落,常常让行人迷路。战士们穿着冰冷的铠甲,战马的蹄子上沾染着被杀敌人的鲜血,攻破蕃奚。皇帝下诏,士兵踏着丹梯准备受赏。

注释
碛(qí)砌:原指浅水中的沙石。左思《吴都赋》:“玩其碛砾而不窥玉渊者,未知骊龙之所蟠也。”引申为沙漠,杜甫《送人从军》诗:“今君度沙碛,累月断人烟。”“平碛”则是一望无际的沙漠。
阵云齐:云层低压。齐:平,与天际相齐,低压之义。
边声:边防线上的声响,即指角、鼓、马嘶、风吼之类的声音。
角:画角,军号之类的乐器。鼙(pí皮):古代军中的小鼓,又称“骑鼓”。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青冢(zhǒng肿):汉代王昭君之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二十余里。昭君死,葬黑河南岸。今冢高三十余米,有土阶可登。据传说,塞草皆白,惟此冢独青。或曰,朝暮有愁云怨雾复冢上。近人张相文《寒北纪游》说:“塞外多白沙,空气映之,凡山林村阜,无不黛色横空,若泼浓墨。昭君墓烟霭蒙笼,远见数十里外,故曰青冢。”可见墓有青草愁云之说,实力附会。杜甫《咏怀古迹》诗:“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黑山: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以北,又名杀虎山。
铁衣:征戍将士所穿铠甲,用来掩护身体,防备兵器所伤,多用金属片或皮革制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
蕃奚(xī西,旧读xí习):多指西北方少数民族。奚:古代少数民族之一,匈奴别种,南北朝称“库莫奚”,分布在西拉木伦河流域,从事游牧。杜甫《悲青坂》诗:“黄头奚儿日向西,数骑弯弓敢弛突。”《旧唐书·北狄列传》:“其国胜兵三万余人,分为五部,好射猎,逐水草,无常居。”
凤皇诏:天子的文告。凤皇,即“凤凰”。古代皇帝的诏书要由中书省发,中书省在禁苑中凤凰池处,故称“凤凰诏”,又称“凤诏”。李商隐《梦令狐学士》诗:“右银台路雪三尺,凤诏裁成当直归。”
蹑丹梯:踏着朝廷前的阶梯而进。指立边功后受诏回朝朝拜君王。蹑(niè聂):踩踏。丹梯:又称“丹墀”,古代宫殿前石阶以红色涂饰,故称“丹梯”。张衡《西京赋》:“青琐丹墀。”又谢朓《敬亭山》诗:“要欲追奇趣,即此陵丹梯。”

作者简介

毛文锡
毛文锡[五代]

唐末五代时人,字平珪,高阳(今属河北人),一作南阳(今属河南)人。年十四,登进士第。已而入蜀,从王建,官翰林学士承旨,进文思殿大学士,拜司徒,蜀亡,随王衍降唐。未几,复事孟氏,与欧阳烔等五人以小词为孟昶所赏。《花间集》称毛司徒,著有《前蜀纪事》《茶谱》,词存三十二首,今有王国维辑《毛司徒词》一卷。 更多

毛文锡的诗(共49首诗)
  • 《临江仙》
    暮蝉声尽落斜阳,银蟾影挂潇湘。
    黄陵庙侧水茫然。
    楚江红树,烟雨隔高唐。
    岸泊鱼灯风飐碎,白萍远散浓香。
    灵娥鼓瑟韵清商。
    朱弦凄切,云散碧天长。
    查看译文
  • 《更漏子》
    春叶阑,春恨切,花外子规啼月。
    人不见,梦难凭,红纱一点灯。
    偏怨别,是芳节,庭下丁香千结。
    宵雾散,晓霞辉,梁间双燕飞。
    查看译文
  • 《醉花间》
    休相问,怕相问,相问还添恨。
    春水满塘生,鸂鶒还相趁。
    昨夜雨霏霏,临明寒一阵。
    偏忆戍楼人,久绝边庭信。
    查看译文
  • 《何满子》
    红粉楼前月照,碧纱窗外莺啼。
    梦断辽阳音信,那堪独守空闺。
    恨对百花时节,王孙绿草萋萋。
    查看译文
  • 《中兴乐》
    豆蔻花繁烟艳深,丁香软结同心。
    翠鬟女,相与,共淘金。
    红蕉叶里猩猩语。
    鸳鸯浦,镜中鸾舞。
    丝雨,隔荔枝阴。
    查看译文
  • 清平乐·偎红敛翠
    孔温业〔五代〕
    偎红敛翠,尽日思闲事。
    髻滑凤皇钗欲坠,雨打梨花满地。
    绣衣独倚阑干,玉容似怯春寒。
    应待少年公子,鸳帏深处同欢。
  • 临江仙·柳带摇风汉水滨
    牛希济牛希济〔五代〕
    柳带摇风汉水滨,平芜两岸争匀。
    鸳鸯对浴浪痕新。
    弄珠游女,微笑自含春。
    轻步暗移蝉鬓动,罗裙风惹轻尘。
    水晶宫殿岂无因。
    空劳纤手,解佩赠情人。
  • 咏蜀都城上芙蓉花
    欧阳炯欧阳炯〔五代〕
    四十里城花发时,锦囊高下照坤维。
    虽妆蜀国三秋色,难入豳风七月诗。
  • 谒金门
    孙光宪孙光宪〔五代〕
    留不得,留得也应无益。
    白纻春衫如雪色,扬州初去日¤ 轻别离,甘抛掷,江上满帆风疾。
    却羡彩鸳三十六, 孤鸾还一只。
  • 采桑子·洞房深夜笙歌散
    冯延巳冯延巳〔五代〕
    洞房深夜笙歌散,帘幕重重。
    斜月朦胧,雨过残花落地红。
    昔年无限伤心事,依旧东风。
    独倚梧桐,闲想闲思到晓钟。

古诗大全

https://www.hao86.com/shici_view_9cf4f243ac9cf4f2/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