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清代]蒲松龄

hóngmáoguó
jiùzhōngguóxiāngmào,,biānshuàijiànzhòng
dēngàn
hóngmáorénqǐngzhān
shuàizhānsuǒróng
zhī
rénzhìzhānànshàng
dànróngèrrén
zhīróngrén
qiěqiědēng
qǐngzhān
dēngbǎirén
duǎnrènbìng
chū
bèilüèshùér

红毛毡赏析

[]

红毛毡翻译

译文
红毛国,过去许诺与中国互通贸易。边防的元帅见他们来的人太多,就不准许他们登岸。红毛国的人再三请求说:“只要赐给我们一块毛毡那么大的地方就足够了。”元帅想,一块毛毡能容纳的人没有几个,就答应了。红毛国的人就把毛毡放到岸上,仅能容纳两个人;他们把毛毡拉扯一下,就能容纳四五人;他们一边拉扯毛毡一边从船上登陆,顷刻之间,毛毡大到一亩多,已能容纳数百人了。这些红毛国人一齐抽出短刀,由于出其不意,被他们劫掠了好几里的地方才离去。

注释
红毛国:明、清时有些人称英国、荷兰国为“红毛国”。据《明史·和兰传》及《清史稿·邦交志》,自明 万历中,荷兰海商始借船舰与中国往来。迄崇帧朝,先后侵扰澎湖、漳州、 台湾、广州等地,强求通商,但屡遭中国地方官员驱逐,不许贸易;惟台湾 一地,荷兰人以武力据守,始终不去。清顺治间,荷兰要求与清政府建交, 至康熙二年遣使入朝。其后清廷施行侮禁。二十二年,荷兰以助剿郑成功父 子功,首请开海禁以通市,清廷许之,乃通贸易。本篇所记,系据作者当时 传闻,时、地未详。
固: 坚持。
请: 请求。
无几: 没多少。
但:只。
且……且……:一边……一边……。
登:登上
刃:刀。
足:足够。
毡大亩许:左右。
并:一起。
去:离开。
众:人多。
许之:允许。
容:容纳。
顷刻:片刻。
发:发射。
意:思想,意料。
掠:掠夺。
赐:赐予。
许。上文有四个“许”,它们的含义分为两类:“旧许与中国相贸易”、“不许登岸”、“许之”中的三个“许”,均指“允许”、“答应”;“顷刻毡大亩许”中的“许”,指“左右”、“约”、“光景”,意为顷刻之间那块毡毯就扩大到一亩地左右。

作者简介

蒲松龄
蒲松龄[清代]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0年,直至1709年方撤帐归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更多

蒲松龄的诗(共13首诗)
  • 《山市》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
    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
    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
    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
    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楼五架,窗扉皆洞开;
    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
    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
    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
    又渐如常楼;
    又渐如高舍;
    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查看译文
  • 《狼三则》
    其一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尾行数里。
    屠惧,示之以刃,少却;
    及走,又从之。
    屠无计,思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早取之。
    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
    狼乃止。
    屠归。
    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
    大骇,逡巡近视之,则死狼也。
    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
    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
    其二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其三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
    道旁有夜耕所遗行室,奔入伏焉。
    狼自苫中探爪入。
    屠急捉之,令不可去。
    但思无计可以死之。
    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
    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
    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
    遂负之以归。
      三事皆出于屠;
    则屠人之残爆,杀狼亦可用也。
    查看译文
  • 《十里平湖》
    十里平湖霜满天,寸寸青丝愁华年。
    对月形单望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
    查看译文
  • 《九日望日怀张历友》
    临风惆怅一登台,台下黄花次第开。
    名士由来能痛饮,世人元不解怜才。
    蕉窗酒醒闻疏雨,石径云深长绿苔。
    摇落寒山秋树冷,啼乌犹带月明来。
    查看译文
  • 《青石关·身在瓮盎中》
    身在瓮盎中,仰看飞鸟度。
    南山北山云,千株万株树。
    但见山中人,不见山中路。
    樵者指以柯,扪萝自兹去。
    句曲上层霄,马蹄无稳步。
    忽然闻犬吠,烟火数家聚。
    挽辔眺来处。
    茫茫积翠雾。
    查看译文
  • 正月二十日·早年丧乱曾尝过
    陈维崧陈维崧〔清代〕
    早年丧乱曾尝过,复壁为佣。
    城旦为舂,儿女宵啼贼火红。
    回头三十年前事,笺恳天公。
    衰鬓如蓬,莫遣咸阳又举烽。
  • 胶莱道中·停车向古道
    李长霞〔清代〕
    停车向古道,乱树冷斜曛。
    落叶欲迷径,远钟多在云。
    溪流经雨急,山色对烟分。
    回首乡关近,令予愁绪纷。
  • 七月二十三日入都居贤良寺
    郑孝胥郑孝胥〔清代〕
    前朝梦断十三秋,阙下车声在枕头。
    胡骑黄巾归稗史,刘郎道士各山邱。
    自残母子恩同尽,永诀君臣恨未休。
    身似铜仙携盘去,回看铅水泪难收。
  • 垂虹桥雨望
    彭孙贻〔清代〕
    落帆倚棹上垂虹,城郭参差宿霭中。
    荒邑凫鸥狎津吏,水村人物点渔翁。
    断云送尽千家雨,独客吟残两岸枫。
    便入芦花最深处,数声短笛弄秋风。
  • 寄范荆门·白马雕弓玉辘轳
    恽南田恽南田〔清代〕
    白马雕弓玉辘轳,荆门专阃握铜符。
    虎牙吹角翻新垒,鱼腹披云按旧图。
    月满三巴歌出塞,秋高千骑猎平芜。
    轻裘傥过衡阳路,好遣双鸿到五湖。

古诗大全

https://www.hao86.com/shici_view_9cf05143ac9cf051/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