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在龙门侧,谁想凤鸣时。
雕琢今为器,宫商不自持。
巴人缓疏节,楚客弄繁丝。
欲作高张引,翻成下调悲。
咏琴译文
咏琴赏析
此诗开篇即用典,“昔在龙门侧,谁想凤鸣时”,典出西汉枚乘的《七发》,楚太子与吴国访客对话间谈到对古琴制琴材料的一个传说,并由此可推断以梧桐制琴古来有之,但对材质的要求却十分的考究。 下面是楚太子与吴国访客的对话。 太子曰:“诺。病己,请事此言。” 客曰:“今太子之病,可无药石针刺灸疗而已,可以要言妙道说而去之,不欲闻之乎?” 太子曰:“仆愿闻之。” 客曰:“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中郁结之轮菌,根扶疏以分离。上有千仞之峰,下临百丈之谿。湍流溯波,又澹淡之。其根半死半生。冬则烈风漂霰、飞雪之所激也,夏则雷霆、霹雳之所感也。朝则鹂黄、鳱鴠(gān dàn)鸣焉,暮则羁雌、迷鸟宿焉。独鹄晨号乎其上,鹍(kūn)鸡哀鸣翔乎其下。于是背秋涉冬,使琴挚斫斩以为琴,野茧之丝以为弦,孤子之钩以为隐,九寡之珥以为约。使师堂操畅,伯子牙为之歌。歌曰:‘麦秀蔪兮雉朝,飞向虚壑兮背槁,槐依绝区兮临回。’飞鸟闻之,翕翼而不能去;野兽闻之,垂耳而不能行;蚑、蟜(jiǎo)、蝼、蚁闻之,拄喙而不能前。此亦天下之至悲也,太子能强起听之乎?” 枚乘被后人与司马相如并肩,是汉大赋的圣首,也是七体的鼻祖。与司马相如并称为“枚马”。音乐思想悲天悯人,即典型的尚悲审美。“凤鸣”即是一款名琴“凤鸣式”,用龙门的木料斫制了凤鸣琴,引出下一句:在当时斫制的时候谁又能知道后人用它来弹奏宫调还是商调的曲子呢?同为凤鸣”一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演奏风格。诗人提出了“巴人缓疏,楚人弄繁”,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巴蜀之地操缦舒缓,而荆楚之地指法繁复。这也说明了当时琴界不同的地域所具有不同的演奏方式及流派传承。 结尾处,“欲作高张引”中,“引”为古琴常见的操、引、畅、弄四种音乐表现形式之一。古人讲,古琴“五曲九引十二操”,其中“引”表现为“进德备业,申达之名也”。结尾扣题,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人生的一种看法,本来想去做一番大事业,本来想把自己修为成德高望重,绅士旷达之士,但最后的结果人生如梦,不过是悲歌一曲。不管你是出身多么的名贵显赫,也不论你受教于何方神圣,上天似乎有一双拨弄命运的妙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人的命运瞬间可以从高张申引变成妙下悲歌。 纵观全诗,作者以琴为喻,从凤鸣琴的选材、斫制、演奏及声音表达来诠释自己对人生的一种看法,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的实事、政治的解读,以及体现了这种尚悲的世界观和对当时的实事以及自己人生苦短,命运多舛的感叹。具有对人生全新的剖析角度和解读方式,可谓取材独特,比喻精妙,用典准确,仰古俯今。
作者简介
诗词大全
作者
古诗大全
https://www.hao86.com/shici_view_9bf2b743ac9bf2b7/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