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沈如筠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陇底嗟长别,流襟一动君。
何言幽咽所,更作死生分。

闺怨二首译文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大雁都已飞走了,书信再难寄出。愁绪多得让人难以入眠。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多希望能追随那无处不在的月影,将光辉照射到你的军营。

闺怨二首注解

1
伏波营:“伏波”是将军的封号。平乱的军队。

闺怨二首赏析

这首诗为思妇代言,表达了对征戍在外的亲人的深切怀念,写来曲折尽臻,一往情深。

这是一个皓月当空的夜晚,丈夫成守南疆,妻子独处空闺,想象着凭借雁足给丈夫传递一封深情的书信;可是,春宵深寂,大雁都回到自己的故乡去了,断鸿过尽,传书无人,此情此景,更添人愁绪。诗一开头,就用雁足传书的典故来表达思妇想念征夫的心情,十分贴切。「书难寄」的「难」字,细致地描状了思妇的深思遐念和倾诉无人的隐恨。正是这无限思念的愁绪搅得她难以成寐,因此,想象着借助梦境与亲人作短暂的团聚也不可能。「愁多」,表明她感情复杂,不能尽言。正因为「愁多」,「梦」便不成;又因为「梦不成」,则愁绪更「多」。思妇「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古诗《明月何皎皎》),在「出户独彷徨」(同上)之中,举头唯见一轮孤月悬挂天上。「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于是她很自然地产生出「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的念头了。她希望自己能像月光一样,洒泻到「伏波营」中亲人的身上。「伏波营」借用东汉马援的典故,暗示征人戌守在南方边境。

其曲折之处表现为层次递进的分明。全诗四句可分为三层,首二句写愁怨,第二句比第一句所表达的感情更深一层。因为,「雁尽书难寄」,信使难托,固然令人遗恨,而求之于梦幻聊以自慰亦复不可得,就不免反令人可悲了!三四句则在感情上又进了一层,进一步由「愁」而转为写「解愁」,当然,这种幻想,显然是不能成为事实的。这三十层次的安排,就把思妇的内心活动表现得十分细腻、真实。

诗写得情意动人。三四两句尤为精妙,十字之外含意很深。「孤月」之「孤」,流露了思妇的孤单之感。但是,明月是可以跨越时空的隔绝,人们可以千里相共的。愿随孤月,流照亲人,写她希望从愁怨之中解脱出来,显出思妇的感情十分真挚。

诗没有单纯写主人公的愁怨和哀伤,也没有仅凭旁观者的同情心来运笔,而是通过人物内心独白的方式,着眼于对主人公纯洁、真挚、高尚的思想感情的描写,格调较高,不失为一首佳作。

百度百科

作者简介

沈如筠
沈如筠[唐代]

沈如筠,唐诗人。润州句容人。约生活于武后至玄宗开元时,善诗能文,又著有志怪小说。曾任横阳主簿。与著名道士司马承祯友善,有《寄天台司马道士》诗。 更多

沈如筠的诗(共10首诗)
  • 望归马·东人望归马
    刘驾刘驾〔唐代〕
    东人望归马,马归莲峰下。
    莲峰与地平,亦不更征兵。
  • 谢朏·解玺传呼诏侍中
    孙元晏孙元晏〔唐代〕
    解玺传呼诏侍中,却来高卧岂疏慵。
    此时忠节还稀有,堪羡君王特地容。
  • 赠卢逸人
    栖白〔唐代〕
    高眠岩野间,至艺敌应难。
    诗苦无多首,药灵惟一丸。
    引泉鱼落釜,攀果露沾冠。
    已得嵇康趣,逢迎事每阑。
  • 皇甫郎中亲家翁赴任绛州,宴送出城赠别
    白居易白居易〔唐代〕
    慕贤入室交先定,结援通家好复成。
    新妇不嫌贫活计, 娇孙同慰老心情。
    洛桥歌酒今朝散,绛路风烟几日行。
    欲识离群相恋意,为君扶病出都城。
  • 宿慈恩寺郁公房
    贾岛贾岛〔唐代〕
    病身来寄宿,自扫一床闲。
    反照临江磬,新秋过雨山。
    竹阴移冷月,荷气带禅关。
    独住天台意,方从内请还。

古诗大全

https://www.hao86.com/shici_view_9bf10443ac9bf104/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