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太上隐者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山居书事译文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我偶尔会来到松树下,头枕石头睡觉。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深山中没有日历,所以到了寒气消失的时候,我都不知道是哪年哪月。

山居书事注解

1
偶:偶然。
2
高枕:两种解释,一作枕着高的枕头解,一作比喻安卧无事解。
3
历日:指日历,记载岁时节令的书。
4
寒:指寒冷的冬天。

山居书事赏析

如果说陶渊明身居魏晋,慨想羲皇,主要是出于对现实的不满;那么,唐人向往那据说是恬淡无为的太古时代,则多带浪漫的意味。唐时道教流行,此诗作者大约是其皈依者。据《古今诗话》载,这位隐者的来历为人所不知,曾有好事者当面打听他的姓名,他也不答,却写下这首诗。诗人这里以自己的隐居生活和山中的节气变化,向人们展示了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高人形象。

首联“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这与其说是“答人”,毋宁说是有点像传神的自题小像。“偶来”,其行踪显得非常自由无羁,不可追蹑。“高枕”,则见其恬淡无忧。“松树”、“石头”,设物布景简朴,却富于深山情趣。

在这“别有天地非人间”的山中,如同生活在想象中的远古社会,“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陶渊明《桃花源诗》)“寒尽”二字,就含四时成岁之意。而且它还进了一步,虽知“寒尽”岁暮,却又“不知年”。这里当含有两层意思:一层是从“无历日”演绎而来,意即“不解数甲子”(唐人诗句:“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二层是不知今是何世之意,犹《桃花源记》的“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可见诗中人不但在空间上独来独往,在时间上也是无拘无碍的。到这里,“太上隐者”的形象完成了,且有呼之欲出之感。

“五绝无闲字易,有余味难。”(刘熙载《艺概》)此诗字字无虚设,语语古淡,无用力痕迹;其妙处尤在含意丰茸,令人神远。李白《山中答俗人问》写问而不答,不答而答,表情已觉高逸。此诗则连问答字面俱无,旁若无人,却又是一篇绝妙的“答俗人问”。只不过其回答方式更为活泼无碍,更为得意忘言,令人有“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之感。

作者简介

太上隐者
太上隐者[唐代]

太上隐者,唐代的隐士,隐居于终南山,自称太上隐者,生平不详。 更多

太上隐者的诗(共1首诗)
  • 无题
    李商隐李商隐〔唐代〕
    照梁初有情,出水旧知名。
    裙衩芙蓉小,钗茸翡翠轻。
    锦长书郑重,眉细恨分明。
    莫近弹棋局,中心最不平。
  • 清平乐·春愁南陌
    韦庄韦庄〔唐代〕
    春愁南陌,故国音书隔。
    细雨霏霏梨花白,燕拂画帘金额。
    尽日相望王孙,尘满衣上泪痕。
    谁向桥边吹笛,驻马西望销魂。
  • 奉和兴元郑相公早春送杨侍郎
    熊孺登熊孺登〔唐代〕
    征鞍欲上醉还留,南浦春生百草头。
    丞相新裁别离曲,声声飞出旧梁州。
  • 述梦·梦中归见西陵雪
    皎然皎然〔唐代〕
    梦中归见西陵雪,渺渺茫茫行路绝。
    觉来还在剡东峰,乡心缭绕愁夜钟。
    寺北禅冈犹记得,梦归长见山重重。
  • 入唐溪·啸终万籁起
    严维严维〔唐代〕
    啸终万籁起,吹去当溪云。
    环屿或明昧,远峰尚氛氲。
    雨新翠叶发,夜早玄象分。
    金涧流不尽,入山深更闻。

古诗大全

https://www.hao86.com/shici_view_9beba843ac9beba8/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