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清代]曹雪芹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风流灵巧招人怨。
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译文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赏析

宝玉在"薄命司"里看见的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是按照大观园内女孩们的身分、地位划分的。贵族小姐、少奶奶们的名字都在正册中,介于小姐和丫鬟间的女孩儿名字在副册中,上等丫鬟的名字在又副册中。宝玉是从又副册看起的。

这一首说的是晴雯。

判词前还画着一幅画:"又非人物,也无山水,不过是水墨滃染的满纸乌云浊雾而已。"

霁月难逢,是说像晴雯这样的好姑娘难以找到;同时"难逢"又是"难于逢时",即命运不好的意思。彩云易散,是预示她薄命早死。画里的"乌云浊雾"也是说她的遭遇将是一塌糊涂。

晴雯相貌美丽,心地纯洁,聪明伶俐,双手又巧,是怡红院里最拔尖的女孩子。虽是奴婢,但从不自轻自贱去巴结谁;相反性格刚烈,疾恶如仇,有话便说,而且常常是一针见血。这就坏事了。荣府大太太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是个心地邪僻的奴才,就因为晴雯平日不趋奉她,便忌恨在心,乘着"绣春囊事件"阴毒地使了手脚,在王夫人面前说:"太太不知道,一个宝玉屋里的晴雯,那丫头仗着她生得模样儿比别人标致些,又生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的像个西施的样子,在人跟前能说会道,掐尖要强。一句话不投机,她就立起两个骚眼睛来骂人,妖妖趒趒,大不成个体统。"这段话在一个爱子如命的封建贵妇心理上起什么作用,就可想而知了。王夫人认为是晴雯把宝玉勾引坏了,把她叫来,尖酸刻薄地辱骂一顿。当王善保家的随着凤姐来到怡红院搜检她时,"晴雯挽着头发闯进来,豁啷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提着底子往地下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掉出来",当场给王善保家的一个大难堪。这种宁折不弯的性格,使她想当奴才也不可得了。就在她病体支离的情况下,被赶出大观园,在她那个不成器的姑舅哥哥的又破又脏的家里凄凄惨惨地死去,年仅十七岁。

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把人间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你看。《红楼梦》把晴雯这个聪明美丽的少女写得光彩四射,楚楚动人,又把她的结局写得让人刺心搅肺,心酸泪落,引起人们深沉的思索,这就是现实主义手笔的魅力。

词首两句"霁月难逢,彩云易散"点出晴雯的名字,暗示他的人品和将遭到的不幸,霁月,指雨后月出,天晴月朗。这就点出了一个" 晴 "字。而旧时以"光风霁月"喻人的品格光明磊落。这也就是作者对晴雯人品的赞赏。彩云是有纹彩的云霞,两云呈彩叫雯,点出一个"雯"字,而且寓有纯净美好的意思。这两句中的"难逢"、"易散",暗寓晴雯品格高尚,像易于消散的云彩那样难存于世,她将遭到不幸。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翻译

【注释】:
词首两句“霁月难逢,彩云易散”点出晴雯的名字,暗示他的人品和将遭到的不幸,霁月,指雨后月出,天晴月朗。这就点出了一个“晴”字。而旧时以“光风霁月”喻人的品格光明磊落。这也就是作者对晴雯人品的赞赏。彩云是有纹彩的云霞,两云呈彩叫雯,点出一个“雯”字,而且寓有纯净美好的意思。这两句中的“难逢”、“易散”,暗寓晴雯品格高尚,像易于消散的云彩那样难存于世,她将遭到不幸。

[评介]册子上暗指晴雯的这幅画,“既非人物,亦非山水,不过是水墨ч染的满纸乌云浊雾而已”。这比喻晴雯的处境十分恶劣与危险。

晴雯是《红楼梦》众多女婢中,性格极其鲜明的一个,她具有烈火一样的反抗精神。就其所处的社会地位来说,她是个“身为下*”的奴隶,她处于封建社会奴役压迫下的最底层,连籍贯姓名都不知道。但是,她并不自轻自*,保持了做人的尊严。她身为女奴,却“心比天高”,丝毫不屈服于封建统治者的淫威,也不受封建势力的收买,始终表现了大胆泼辣、宁死不屈、反抗到底的斗争精神。她没有丝毫的奴颜媚骨,这是在封建宗法制度奴役下劳人民最富贵的性格。

晴雯蔑视礼法,偃蹇反俗,锋芒毕露,不向浊恶势力屈服,自然就成了封建卫道者们的眼中钉、肉中刺,主子容不得她,奴才们也容不得她,结果就会“招人怨”,“诽谤生”,最后被迫害致死,这是晴雯悲剧命运的客观必然性。她是《红楼梦》人物中,塑造得十分出色、非常感人的形象之一。她的这种可贵精神,为后来的评家、读者所赞颂。作者把晴雯安排在十二钗图册的首位,爱憎是很分明的。

作者简介

曹雪芹
曹雪芹[清代]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 更多

曹雪芹的诗(共202首诗)
  • 《葬花吟》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为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查看译文
  • 《西江月》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寄言纨绔与膏粱:
    莫效此儿形状!
    查看译文
  •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风流灵巧招人怨。
    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查看译文
  • 《红楼梦十二曲——虚花悟》
    将那三春勘破,桃红柳绿待如何?
    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
    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见把秋捱过?
    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
    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
    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
    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
    查看译文
  • 《红楼梦十二曲——喜冤家》
    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
    一味的娇奢淫荡贪欢媾。
    觑着那侯门艳质同蒲柳,作贱的公府千金似下流。
    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
    查看译文
  • 浣溪沙·锦瑟流尘未忍弹
    陈方恪〔清代〕
    锦瑟流尘未忍弹。
    门前春水燕飞还。
    高楼罗帕有新寒。
    故国飘零迷影事,美人清瘦罢朱铅。
    看花对酒不成欢。
  • 满江红·王西樵考功见和江村词用前韵示孙无言
    曹尔堪曹尔堪〔清代〕
    新绿江村,阴阴与、溪流争涨。
    烦寄讯、竹平安否,至今无恙。
    初见栗留穿柳去,忽惊松鼠缘藤上。
    正春深、谷雨焙枪旗,山僧饷。
    难消遣,情摇漾。
    蛮姬舞,秦青唱。
    正蒲萄浓泼,春波如酿。
    试向花前移玉案,休思阁里燃藜杖。
    念平生、一枕梦悲欢,他年状。
  • 喜郭楚玉至
    〔清代〕
    五载一相见,乾坤几变更。
    乱离惊汝在,衰病惜人情。
    齿发前朝貌,丹青后世名。
    谈诗悲喜外,好雨向檐倾。
  • 夜读示两儿
    袁绶袁绶〔清代〕
    男儿立志初,所贵乃孝弟。
    读书启其蒙,岂为博金紫。
    事君如事亲,忠臣必孝子。
    治国如治家,循吏必悌弟。
    尔曹中人姿,习俗易移徙。
    日读圣贤书,自然识大体。
    尔祖少食贫,笔耕贳薪米。
    拔萃举明经,一毡为贫仕。
    贤良擢令尹,循声著遐迩。
    五十归道山,宦囊清若水。
    汝父少失怙,孤立鲜依倚。
    独木支大厦,恐坠箕裘美。
    好学寡交游,一编惜寸晷。
    平生重然诺,所为慎终始。
    家贫食指繁,菽水无可恃。
    饥来驱其行,负米长安市。
    近迹依我翁,幕游恒自耻。
    来岁试北闱,但愿鱼烧尾。
    扬名即显亲,文章有知己。
    嗟我出名阀,颇亦习诗礼。
    结䙰归汝父,井臼躬料理。
    大母发垂白,所乐在甘旨。
    羹汤洗手调,终岁惧毁訾。
    尔父昨来书,问尔近何似。
    青镫旧有味,慎无惜稚齿。
    嬉戏徒自弃,岁月去若驶。
    何时方成人,慰我顾复喜。
    未寒衣先裁,未饥食先俟。
    典钗供脩脯,和丸偕卧起。
    枣梨莫攘夺,手目共指视。
    新诗当座铭,高山试仰止。
  • 失题·孤臣头白醉钧天
    陈曾寿陈曾寿〔清代〕
    孤臣头白醉钧天,莲炬金杯照夜筵。
    问答玉音犹在耳,凄迷春梦已如烟。
    肆奸桧贼终遗臭,僭号昌奴岂自全。
    二十年来家国事,伤心成就一胡铨。

古诗大全

https://www.hao86.com/shici_view_9bb8b843ac9bb8b8/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