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当代]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译文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革命的狂风暴雨震荡着蒋家王朝,百万将士渡过长江天险,直捣黄龙。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虎踞龙盘的帝王之城南京啊,今天的面貌胜过往昔,这天翻地覆的变化,是足以令人慷慨高歌和欢欣鼓舞的。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应该趁现在这敌衰我盛的大好时机,痛追残敌,解放全中国。不可学那割据长江南岸,建立割据势力的霸王项羽。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自然界如果有知,它会体察到兴盛与衰败这条不可改变的法则。不断地变异、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前进,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注解

1
钟山:《江南通志》“钟山在江宁府东北,一曰金陵山,一曰蒋山,一名北山,一名元武山,俗名紫金山。周围六十里,高一百五十丈。诸葛亮对吴大帝云,钟山万蟠,指此。”此处用作南京的代语。
2
苍黄:这里就是仓皇,即突然的意思。
3
慨而慷:感慨而激昂。
4
宜将剩勇追穷寇: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把敌人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掉,不要留下后患。剩勇,形容人民解放军过剩的勇气。穷寇,走投无路的敌人。
5
沽名:故意做作或用某种手段猎取名誉。
6
霸王:指楚霸王项羽。
7
天若有情天亦老:这里指自然界的运行都是有规律的,新事物终究会取代旧事物。
8
人间正道:社会发展的正常规律。
9
沧桑:这里比喻革命性的发展变化。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背景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号令全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于4月23日占领国民党反动政府的“首都”南京。毛泽东同志在北平香山双清别墅得到占领南京的捷报,心情振奋,写下了这首诗。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赏析

这首诗前四句是历史纪实,着重叙述,写得有声有色,气势雄壮,凝聚着赞美歌颂的深情。后四句是议论说理,但不是概念的理论,而是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和语言来表达。

首联“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钟山即紫金山,在南京市东面。指南京突然受到革命暴风雨的袭击,因为人民解放军的百万大军渡过了长江,占领南京。原来南京政府代总统李宗仁派邵力子、张治中等到北平去参加国共和谈,经过半个月的商讨,4月15日,由中共代表团提出《国内和平协定》,4月20日,南京政府拒绝接受。当时蒋介石苦心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人民解放军只用三天时间就冲破长江防线,占领南京,显得非常突然,故称苍黄。因此这句话是模状格,描写人民解放军很快占领南京;是借代格,借钟山来代替南京;是比喻格,用风雨来比战争进攻;是双关格,苍黄既指紧迫,又指变化。这一句用了四种修辞手法,又有大气磅礴的气势。

颔联“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虎踞龙盘”讲南京形势优异。三国时诸葛亮看到吴国都城建康(在今南京市南)的地势,曾说:“钟山龙盘,石头虎踞,帝王之宅。”“今胜昔”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后,形势更好了。原来南京是国民党反动政府的首都,反动政府在这里发号施令,危害人民。现在被人民解放军占领,成了为人民服务的大都市,自然胜过从前。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政府,是翻天覆地的大事。这里作“天翻地覆”,因为要与“虎踞龙盘”相对。“慨而慷”感慨而激昂,指人民解放军终于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政府,这是他们和全国人民的心情共同感慨而激昂的。本于曹操《短歌行》:“慨当以慷。”这句原来先说“龙盘”,后说“虎踞”,现在把位置倒一下,“天翻地覆”,原来说“翻天覆地”,也把字儿倒一下,这是倒装格,适应律诗格律的需要。“慨而慷”是引用格。

颈联“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指出要将革命进行到底。这两句是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战略思想的集中表现,是全诗的灵魂。毛泽东一反《孙子》中所提“穷寇勿追”的旧说,进一步吹响‘宜将剩勇追穷寇’的号角,一个“宜”字,显得洞察古今,果敢英武、坚决。用“剩勇”而不用”余勇”,不仅造语新鲜,更表明中国解放军尚有足够的力量去追歼“穷寇”。这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艺术化表述。接着又从反面总结了历史上悲剧人物项羽的惨痛教训,给读者以明鉴:“不可沽名学霸王”。一个“不”字,显得烛照幽深,清配理智、彻底。这一联从历史到现实,一反一正,饱含哲理,巧用典故,生动形象,告诫及时,教诲深远。

尾联“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揭示不断革命、不断改革、不断前进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规律。“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句出自唐代诗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毛泽东借用它写在这首诗里赋予了新的意义:自然界四季变化,运行不息,使天地万物新陈代谢永不休止,这是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而不断向前发展,不断的革命和改革,正是人类社会的正常规律。这里清楚指明了前面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即国民党的覆灭和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的规律,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一个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不仅这佯,而且也指明了前面所提出的“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论点是完全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真理。革命人民响应毛泽东的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彻底消灭国民党反动派,正是行天下之“正道”,是完全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

此诗风格豪放,笔意雄奇,在艺术上值得称道的有两点:一是叙事与议论、诗情与哲理的完美结合,是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与诗人的多方智慧相结合的艺术结晶;二是典故运用生动贴切、深刻到位,是历史典故和现实斗争结合得恰到好处。全诗运用了七个典故,这首诗也是毛泽东诗词中运用典故最为绵密的诗作之一。

 

百度百科

作者简介

毛泽东
毛泽东[当代]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更多

毛泽东的诗(共108首诗)
  • 日暮山河清
    无名氏无名氏〔当代〕
    天高爽气晶,驰景忽西倾。
    山列千重静,河流一带明。
    想同金镜澈,宁让玉壶清。
    纤翳无由出,浮埃不复生。
    荣纡分汉苑,表里见秦城。
    逸兴终难系,抽毫仰此情。
  • 清风戒寒
    无名氏无名氏〔当代〕
    萧飒清风至,悠然发思端。
    入林翻别叶,绕树败红兰。
    晓拂轻霜度,宵分远籁攒。
    稍依帘隙静,遍觉座隅寒。
    乍逐惊蓬振,偏催急漏残。
    遥知洞庭水,此夕起波澜。
  • 昆明舍馆作
    钱钟书钱钟书〔当代〕
    万念如虫竞蚀心,一身如影欲依形。
    十年离味从头记,尔许凄凉总未经。
  • 骊山感怀
    无名氏无名氏〔当代〕
    武帝寻仙驾海游,禁门高闭水空流。
    深宫带日年年色, 翠柏凝烟夜夜愁。
    鸾凤影沈归万古,歌钟声断梦千秋。
    晚来惆怅无人会,云雨能飞傍玉楼。
  • 戏题时贤画达摩像六段
    启功启功〔当代〕
    片苇东航,只履西归,教外之传。
    要本心直指,不凭文字,一衣一钵,面壁多年。
    敬问嘉宾,有何贵干,枯坐居然叫作禅。
    谁知道,竟一花五叶,法统蝉联。
    断肢二祖心虔。
    又行者逃生命缕悬。
    忆菩提非树,那椿公案,触而且背,早落言诠。
    临济开宗,逢人便打,寂静如何变野蛮。
    空留下,漫装腔作势,各相俱全。

古诗大全

https://www.hao86.com/shici_view_9bb67643ac9bb676/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