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卢纶

jiùlíngjīn
yànwěixiùmáo
yángxīnlíng
qiānyínggòng
línàncǎojīngfēng
jiāngjūnyǐngōng
píngmíngxúnbái
méizàishíléngzhōng
yuèhēiyànfēigāo
dāndùntáo
jiāngqīngzhú
xuěmǎngōngdāo
chǎngqióngyán
qiāngróngláoxuán
zuìjīnjiǎ
léidòngshānchuān
tiáojiànyòuyīng
wénchūshìnéng
bēnjiāngbèngzhì
sǎojìnqiūlíng
tíngtíngguì
dàngdàngqīng
lín
wéiyīngmíng

塞下曲四首翻译

边塞诗。其四言明君和亲事。

注:
1:塞下曲:见前注。
2: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玉帛,以会盟也。《周礼》:“立大祭用玉帛牲牷。”《左传》:“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帝乡,长安也。乌孙,汉时西域国名。
3:北海阴风动地来,明君祠上望龙堆:明君,王昭君也。龙堆,汉时西域沙丘名。扬雄《法言》:“龙堆以西,大漠以北。”
4:龙斗雌雄势巳分,山崩鬼哭恨将军:恨将军,“过在将军不在兵”之意。
-----------凤尾竹客撰《 常建诗集注》-----------

塞下曲四首译文及注释

译文
身佩雕羽制成的金仆姑好箭,
旌旗上扎成燕尾蝥弧多鲜艳。
大将军威严地屹立发号施令,
千军万马一呼百应动地惊天。

注释
①鹫:大鹰;
②翎:羽毛;
③金仆姑:箭名。
④燕尾:旗上的飘带;
⑤蝥弧:旗名。

塞下曲四首鉴赏

  此诗一题《和张仆射塞下曲》。诗共六首,分别写发号施令、射猎破敌、奏凯庆功等等军营生活。语多赞美之意。此作为第一首,歌咏边塞景物,描写将军发号时的壮观场面。

  前两句用严整的对仗,精心刻划出将军威猛而又矫健的形象。“鹫翎金仆姑”,是写将军的佩箭。“金仆姑”,箭名,《左传》:“乘丘之役,公以金仆姑射南宫长万。”箭用金做成,可见其坚锐。并且用一种大型猛禽“鹫”的羽毛(“翎”)来做箭羽,既美观好看,发射起来又迅疾有力,威力无穷。“燕尾绣蝥弧”(蝥音wù),是写将军手执的旗帜。“绣蝥弧”,一种军中用作指挥的旗帜,《左传》:“颖考叔取郑之旗蝥弧以先登。”这种象燕子尾巴形状的指挥旗,是绣制而成的,在将军手中显得十分精美。这两句没有直接写将军的形貌,只是从他身上惹人注目的佩箭、旗帜落笔,而将军的矫健身影已经屹立在读者面前。诗中特意指出勇猛的“鹫”和轻捷的“燕”这两种飞禽,借以象征人物的精神状态。通过这两句的描写、衬托,一位威武而又精明干练的军事将领的形象,跃然纸上。

  后两句写发布新令。将军岿然独立,只将指挥令旗轻轻一扬,那肃立在他面前的千营军士,就齐声发出呼喊,雄壮的呐喊之声响彻云天、震动四野,显示出了豪壮的军威。“独立”二字,使前两句中已经出现的将军形象更加挺拔、高大,并且与后面的“千营”形成极为悬殊的数字对比,以表明将军带兵之多,军事地位之显要,进一步刻划了威武形象。那令旗轻轻一扬,就“千营共一呼”,在整齐而雄壮的呐喊声中,“千营”而“一”,充分体现出军队纪律的严明,以及将军平时对军队的严格训练,显示出了无坚不摧、无攻不克的战斗力。这一句看似平平叙述,但却笔力千钧,使这位将军的形象更为丰满突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五言绝句中,像这首诗这样描写场面如此壮阔,声势如此浩大的作品,并不多见。前两句对仗工整,在严整中收敛力量;后两句改为散句,将内敛的力量忽然一放,气势不禁奔涌而出。这一敛一放,在极少的文字中,包孕了极为丰富的内容,显示出强大的力量。

作者简介

卢纶
卢纶[唐代]

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更多

卢纶的诗(共418首诗)
  • 《晚次鄂州》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查看译文
  • 《送李端》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查看译文
  • 《塞下曲四首》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调箭又呼鹰,俱闻出世能。
    奔狐将迸雉,扫尽古丘陵。
    亭亭七叶贵,荡荡一隅清。
    他日题麟阁,唯应独不名。
    查看译文
  • 《杂曲歌辞·天长地久词》
    玉砌红花树,香风不敢吹。
    春光解天意,偏发殿南枝。
    虹桥千步廊,半在水中央。
    天子方清暑,宫娃起夜妆。
    辞辇复当熊,倾心奉六宫。
    君王若看貌,甘在众妃中。
    云日呈祥礼物殊,彤庭生献五单于。
    塞垣万里无飞鸟,可是边城用郅都。
    台殿云深秋色微,君王初赐六宫衣。
    楼船泛罢归犹早,行遣才人斗射飞。
    查看译文
  • 《杂曲歌辞·皇帝感词》
    提剑云雷动,垂衣日月明。
    禁花呈瑞色,国老见星精。
    发棹鱼先跃,窥巢鸟不惊。
    山呼一万岁,直入九重城。
    天衣五凤彩,御马六龙文。
    雨露清驰道,风雷翊上军。
    高方令花外转,行漏乐前闻。
    时见金鞭举,空中指瑞云。
    妙算干戈止,神谋宇宙清。
    两阶文物盛,七德武功成。
    校猎长杨苑,屯军细柳营。
    归来献明主,歌舞隘春城。
    天乐下天中,云軿俨在空。
    铅黄艳河汉,语笑合笙镛。
    已见长随凤,仍闻不避熊。
    君王亲试舞,阊阖静无风。
    第二十九卷。
    查看译文
  • 混元皇帝
    吴筠〔唐代〕
    玄元九仙主,道冠三气初。
    应物方佐命,栖真亦归居。
    贻篇训终古,驾景还太虚。
    孔父叹犹龙,谁能知所如。
  • 奉和相公发益昌
    岑参岑参〔唐代〕
    相国临戎别帝京,拥麾持节远横行。
    朝登剑阁云随马, 夜渡巴江雨洗兵。
    山花万朵迎征盖,川柳千条拂去旌。
    暂到蜀城应计日,须知明主待持衡。
  • 缚戎人·边头大将差健卒
    元稹元稹〔唐代〕
    边头大将差健卒,入抄禽生快于鹘。
    但逢赪面即捉来,半是边人半戎羯。
    大将论功重多级,捷书飞奏何超忽。
    圣朝不杀谐至仁,远送炎方示微罚。
    万里虚劳肉食费,连头尽被毡裘暍。
    华茵重席卧腥臊,病犬愁鸪声咽嗢。
    中有一人能汉语,自言家本长城窟。
    少年随父戍安西,河渭瓜沙眼看没。
    天宝未乱犹数载,狼星四角光蓬勃。
    中原祸作边防危,果有豺狼四来伐。
    蕃马膘成正翘健,蕃兵肉饱争唐突。
    烟尘乱起无亭燧,主帅惊跳弃旄钺。
    半夜城摧鹅雁鸣,妻啼子叫曾不歇。
    阴森神庙未敢依,脆薄河冰安可越。
    荆棘深处共潜身,前困蒺藜后臲卼。
    平明蕃骑四面走,古墓深林尽株榾。
    少壮为俘头被髡,老翁留居足多刖。
    乌鸢满野尸狼藉,楼榭成灰墙突兀。
    暗水溅溅入旧池,平沙漫漫铺明月。
    戎王遣将来安慰,口不敢言心咄咄。
    供进腋腋御叱般,岂料穹庐拣肥腯。
    五六十年消息绝,中间盟会又猖獗。
    眼穿东日望尧云,肠断正朝梳汉发。
    近年如此思汉者,半为老病半埋骨。
    常教孙子学乡音,犹话平时好城阙。
    老者傥尽少者壮,生长蕃中似蕃悖。
    不知祖父皆汉民,便恐为蕃心矻矻。
    缘边饱喂十万众,何不齐驱一时发。
    年年但捉两三人,精卫衔芦塞溟渤。
  • 夜送赵纵
    杨炯杨炯〔唐代〕
    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
    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
  • 酬别薛三、蔡大,留简韩十四主簿
    高適高適〔唐代〕
    迢递辞京华,辛勤异乡县。
    登高俯沧海,回首泪如霰。
    同人久离别,失路还相见。
    薛侯怀直道,德业应时选。
    蔡子负清才,当年擢宾荐。
    韩公有奇节,词赋凌群彦。
    读书嵩岑间,作吏沧海甸。
    伊余寡栖托,感激多愠见。
    纵诞非尔情,飘沦任疵贱。
    忽枉琼瑶作,乃深平生眷。
    始谓吾道存,终嗟客游倦。
    归心无昼夜,别事除言宴。
    复值凉风时,苍茫夏云变。

古诗大全

https://www.hao86.com/shici_view_9bb2ee43ac9bb2ee/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