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张乔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书边事译文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清秋的边地号角划断宁静,征人悠闲地倚着哨楼远望。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阵阵和风吹拂着昭君坟墓,边城梁州普照着和煦阳光。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浩瀚沙漠看不见军兵阻扰,边疆塞外也常有客人游赏。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蕃人的情意好像这条流水,愿永久归附中原流向南方。

书边事注解

1
调角:犹吹角。
2
断:占尽。
3
戍楼:防守的城楼。
4
春风:指和煦凉爽的秋风。
5
青冢:指西汉王昭君的坟墓。
6
白日:灿烂的阳光。
7
梁州:当时指凉州,在今甘肃境内。
8
大漠:一作“大汉”。
9
穷边:绝远的边地。
10
蕃:指吐蕃。
11
情:心情。
12
似:一作“如”。

书边事背景

唐朝自肃宗以后,河西、陇右一带长期被吐蕃所占。公元851年(宣宗大中五年)沙州民众起义首领张议潮,在出兵收取瓜、伊、西、甘、肃、兰、鄯、河、岷、廓十州后,派遣其兄张议潭奉沙、瓜等十一州地图入朝,宣宗因以张议潮为归义军节度使;公元857年(大中十一年),吐蕃将尚延心以河湟降唐,其地又全归唐朝所有。自此,唐代西部边塞地区才又出现了一度和平安定的局面。此诗的写作背景大约是在上述情况之后。

书边事赏析

诗篇一展开,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就是一幅边塞军旅生活的安宁图景。首句“调角断清秋”,“调角”即吹角,角是古代军中乐器,相当于军号;“断”是尽或占尽的意思。这一句极写在清秋季节,万里长空,角声回荡,悦耳动听。而一个“断”字,则将角声音韵之美和音域之广传神地表现出来;“调角”与“清秋”,其韵味和色调恰到好处地融而为一,构成一个声色并茂的清幽意境。这一句似先从高阔的空间落笔,勾勒出一个深广的背景,渲染出一种宜人的气氛。次句展现“征人”与“戍楼”所组成的画面:那征人倚楼的安闲姿态,像是在倾听那悦耳的角声和欣赏那迷人的秋色。不用“守”字,而用“倚”字,微妙地传达出边关安宁、征人无事的主旨。

颔联“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春风”,并非实指,而是虚写。“青冢”,是汉朝王昭君的坟墓。这使人由王昭君和亲的事迹联想到目下边关的安宁,体会到民族团结正是人们长期的夙愿,而王昭君的形象也会像她墓上的青草在春风中摇荡一样,长青永垂。“梁州”,当指“凉州”。唐梁州为今陕西南郑一带,非边地,而曲名《凉州》也有作《梁州》的,故云。凉州,地处今甘肃省内,曾一度被吐蕃所占。王昭君的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与凉州地带一东一西遥遥相对。傍晚时分,当视线从王昭君的墓地又移到凉州时,夕阳西下,余辉一片,正是一派日丽平和的景象。令人想见,即使在那更为遥远广阔的凉州地带,也是十分安定的。

颈联“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大漠”和“穷边”,极言边塞地区的广漠;而“无兵阻”和“有客游”,在“无”和“有”、“兵”和“客”的对比中,写明边关地区,因无蕃兵阻挠,所以才有游客到来。这两句对于前面的景物描写起到了点化作用。

末联两句“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运用生动的比喻,十分自然地抒写出了作者的心愿,使诗的意境更深化一步。“此水”不确指,也可能指黄河。诗人望着这滔滔奔流的河水,思绪联翩。他想:蕃情能像这大河一样,长久地向南流入中原该多好啊!这表现出诗人渴望民族团结的愿望。

全诗抒写诗人于边关的所闻、所见、所望、所感,意境高阔而深远,气韵直贯而又有抑扬顿挫,运笔如高山流水,奔腾直下,而又回旋跌宕,读来回肠荡气,韵味无穷。

百度百科

作者简介

张乔
张乔[唐代]

(生卒年不详),今安徽贵池人,懿宗咸通中年进士,当时与许棠、郑谷、张宾等东南才子称“咸通十哲”黄巢起义时,隐居九华山以终。其诗多写山水自然,不乏清新之作诗清雅巧思,风格也似贾岛。 更多

张乔的诗(共224首诗)
  • 《书边事》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查看译文
  • 《再书边事》
    万里沙西寇已平,犬羊群外筑空城。
    分营夜火烧云远,校猎秋雕掠草轻。
    秦将力随胡马竭,蕃河流入汉家清。
    羌戎不识干戈老,须贺当时圣主明。
    查看译文
  • 《送何道士归山》
    身非绝粒本清羸,束挂仙经杖一枝。
    落叶独寻流水去,深山长与白云期。
    树临丹灶寒花疾,坛近清岚夜月迟。
    樵客若能随洞里,回归人世始应悲。
    查看译文
  • 《兴善寺贝多树》
    还应毫末长,始见拂丹霄。
    得子从西国,成阴见昔朝。
    势随双刹直,寒出四墙遥。
    带月啼春鸟,连空噪暝蜩。
    远根穿古井,高顶起凉飙。
    影动悬灯夜,声繁过雨朝。
    静迟松桂老,坚任雪霜凋。
    永共终南在,应随劫火烧。
    查看译文
  • 《寄中岳颛顼先生》
    先生颛顼后,得道自何人。
    松柏卑于寿,儿孙老却身。
    夜窗峰顶曙,寒涧洞中春。
    恋此逍遥境,云间不可亲。
    查看译文
  • 养竹记
    白居易白居易〔唐代〕
    竹似贤,何哉?
    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
    竹性直,直以立身;
    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
    竹心空,空以体道;
    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
    竹节贞,贞以立志;
    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
    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
    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枝叶殄瘁,无声无色。
    询于关氏之老,则曰:
    此相国之手植者。
    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由是筐篚者斩焉,彗帚者刈焉,刑余之材,长无寻焉,数无百焉。
    又有凡草木杂生其中,菶茸荟郁,有无竹之心焉。
    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剪弃若是,本性犹存。
    乃芟蘙荟,除粪壤,疏其间,封其下,不终日而毕。
    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
    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
    嗟乎!
    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
    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
    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
    呜呼!
    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
    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
    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
  • 酬杜五弟晴朝独坐见赠
    李峤李峤〔唐代〕
    平明坐虚馆,旷望几悠哉。
    宿雾分空尽,朝光度隙来。
    影低藤架密,香动药阑开。
    未展山阳会,空留池上杯。
  • 哭胡遇
    朱庆馀朱庆馀〔唐代〕
    寻僧昨日尚相随,忽见绯幡意可知。
    题处旧诗休更读, 买来新马忆曾骑。
    不应随分空营奠,终拟求人与立碑。
    每向宣阳里中过,遥闻哭临泪先垂。
  • 古兴
    李嘉祐李嘉祐〔唐代〕
    十五小家女,双鬟人不如。
    蛾眉暂一见,可直千金馀。
    自从得向蓬莱里,出入金舆乘玉趾。
    梧桐树上春鸦鸣,晓伴君王犹未起。
    莫道君恩长不休,婕妤团扇苦悲秋。
    君看魏帝邺都里,惟有铜台漳水流。
  • 僧院牡丹
    陈标陈标〔唐代〕
    琉璃地上开红艳,碧落天头散晓霞。
    应是向西无地种,不然争肯重莲花。

古诗大全

https://www.hao86.com/shici_view_9ba17543ac9ba175/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