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近现代]汉无名氏

狗吠何喧喧,有吏来在门。
披衣出门应,府记欲得钱。
语穷乞请期,吏怒反见尤。
旋步顾家中,家中无可为。
思往从邻贷,邻人言已匮。
钱钱何难得,令我独憔悴。

刺巴郡守诗译文

狗吠何喧喧,有吏来在门。门外的狗叫声为什么大而杂?原来是有官吏急凶凶来到了我家门。

披衣出门应,府记欲得钱。我不敢怠慢,急忙披衣出门应酬官吏,他是郡府来的官吏,命令我把应纳的钱快快缴上。

语穷乞请期,吏怒反见尤。我不断乞求:家里无钱粮,能否宽限几日?怎想官吏发怒,反而逼迫的更加凶狂。

旋步顾家中,家中无可为。我没有办法,只好转身顾家中,东寻西觅,但钱粮终无所获,实在无法可想。

思往从邻贷,邻人言已匮。想一想只好去邻家借贷,谁想邻家告诉我:他自己也是一贫如洗。

钱钱何难得,令我独憔悴。钱钱钱呀,怎么如此难得?让我只有憔悴心伤。

刺巴郡守诗注解

1
府记:官府的教令。
2
请期:请另定交款日期。
3
见尤:认为有过,加以遣责。
4
已匮:言钱已用完。

作者简介

汉无名氏
汉无名氏[近现代]

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汉无名氏作(其中有八首《玉台新咏》题为汉枚乘作,后人
多疑其不确)。非一时一人所为,一般认为大都出于东汉末年。南朝梁萧统合为一
组,收入《文选》,题为《古诗十九首》。内容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士人
的彷徨失意,有些作品表现出追求富贵和及时行乐的思想。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
动真切,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辞海》1989年版)
更多

汉无名氏的诗(共56首诗)
  • 《古艳歌》
    茕茕白兔,东走西顾。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查看译文
  • 《古诗十九首》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
    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馀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希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查看译文
  • 《古绝句》
    日暮秋云阴,江水清且深。
    何用通音信,莲花玳瑁簪。
    查看译文
  • 《古绝句》
    藁砧今何在,山上复有山。
    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
    查看译文
  • 《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查看译文
  • 挽陈东湖先生
    张衡张衡〔近现代〕
    四大假合相,六根清净缘。
    祗知心是佛,不惜药成仙。
    鱼泣衔沙立,鸥疑侧脑眠。
    凄其野人奠,秋菊荐寒泉。
  • 论盛孝章书/与曹公论盛孝章书
    孔融孔融〔近现代〕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五十之年,忽焉已至。
    公为始满,融又过二。
    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会稽盛孝章尚存。
    其人困于孙氏,妻孥湮没,单孑独立,孤危愁苦。
    若使忧能伤人,此子不得复永年矣!
       《春秋传》曰:
    “诸侯有相灭亡者,桓公不能救,则桓公耻之。
    ”今孝章,实丈夫之雄也,天下谈士,依以扬声,而身不免于幽絷,命不期于旦夕,是吾祖不当复论损益之友,而朱穆所以绝交也。
    公诚能驰一介之使,加咫尺之书,则孝章可致,友道可弘矣。
       今之少年,喜谤前辈,或能讥评孝章。
    孝章要为有天下大名,九牧之人,所共称叹。
    燕君市骏马之骨,非欲以骋道里,乃当以招绝足也。
    惟公匡复汉室,宗社将绝,又能正之。
    正之之术,实须得贤。
    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
    昭王筑台以尊郭隗,隗虽小才,而逢大遇,竟能发明主之至心,故乐毅自魏往,剧辛自赵往,邹衍自齐往。
    向使郭隗倒悬而王不解,临溺而王不拯,则士亦将高翔远引,莫有北首燕路者矣。
    凡所称引,自公所知,而复有云者,欲公崇笃斯义也。
    因表不悉。
  • 十五从军行/十五从军征
    佚名〔近现代〕

    十五从军行,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 孔子世家赞
    司马迁司马迁〔近现代〕
    太史公曰:
    《诗》有之: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司马迁司马迁〔近现代〕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
    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
    欲予秦,秦城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
    “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王问:
    “何以知之?
    ”对曰:
    “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
    臣舍人相如目臣曰:
    ‘君何以知燕王?
    ’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
    相如谓臣曰: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相如曰:
    “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王曰:
    “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相如曰: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王曰:
    “谁可使者?
    ”相如曰:
    “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城入赵而璧留秦;
    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璧有瑕,请指示王。
    ”王授璧。
    相如因持譬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
    “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何者?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据,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
    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
    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
    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王日,舍相如广成传舍。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相如至,谓秦王曰: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
    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
    “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
    赵王畏秦,欲毋行。
    廉颇蔺相如计曰:
    “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赵王遂行。
    相如从。
    廉颇送至境,与王决曰:
    “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
    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王许之。
    遂与秦王会渑池。
      秦王饮酒酣,曰:
    “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秦瑟。
    ”赵王鼓瑟。
    秦御史前书曰:
    “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
    ”蔺相如前曰:
    “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缻秦王,以相娱乐。
    ”秦王怒,不许。
    于是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
    秦王不肯击缻。
    相如曰:
    “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
    ”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
    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
    ”秦之群臣曰: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蔺相如亦曰:
    “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
    “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宣言曰:
    “我见相如,必辱之。
    ”相如闻,不肯与会。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
    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臣等不肖,请辞去。
    ”蔺相如固止之,曰: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曰:
    “不若也。
    ”相如曰: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古诗大全

https://www.hao86.com/shici_view_9b9f1d43ac9b9f1d/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