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先秦]先秦无名

duànzhúzhú
fēizhúròu

弹歌翻译

注释
⑴弹(dàn)歌:一作“作弹歌”。弹:一种利用弹力发射的古老武器。
⑵飞:发出。土:这里指泥制的弹丸。
⑶逐:追赶,猎取。宍(ròu):“肉”的古字。
白话译文
砍伐野竹,连接野竹;
打出泥弹,追捕猎物。

弹歌译文及注释

译文
去砍伐野竹,连接起来制成弓;
打出泥弹,追捕猎物。

注释
①弹歌(dàngē):古歌谣名。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载,范蠡进善射者稀,勾践询以弓弹之理,陈音于应对中引古歌曰:“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古诗源》卷一有《弹歌》一首,曰:“断竹,续竹,飞土,逐宍。”《文心雕龙·章句》作“《竹弹》之谣”。
②宍(ròu 肉):“肉”的古字。

弹歌鉴赏

  此篇和《伊耆氏蜡辞》都是上古歌谣。所谓的上古歌谣,指产生于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早期的民间歌谣,是《诗经》以前人民的口头创作。由于年代久远,原始社会的口头创作流传到后世并被记录下来的寥寥无几。现在能见到的上古歌谣,多数是进入奴隶社会以后的产物。见于《周易》的较多,在《尚书》、《礼记》等古代典籍中也偶有记载。上古时期,生产力落后,还没有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因而还不可能出现后世所谓的“纯文学”。

  上古歌谣在思想内容上的最大特色是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在艺术形式上,作为古老的民间口头创作,一般都具有字句简短、语言质朴和节奏明快的特点。通过对《弹歌》等的赏析,读者可以更为具体地加深对上古歌谣的认识和了解。

  《弹歌》选自《吴越春秋》。《吴越春秋》记载,春秋时期,越国的国君勾践向楚国的射箭能手陈音询问弓弹的道理,陈音在回答时引用了这首《弹歌》。《吴越春秋》为东汉赵晔所著,成书较晚。但从《弹歌》的语言和内容加以推测,这首短歌很可能是从原始社会口头流传下来而经后人写定的。这是一首反映原始社会狩猎生活的二言诗,句短调促,节奏明快,读来很有情趣。

  全诗才八个字,却写出了从制作工具到进行狩猎的全过程。

  制作工具共分两步。先是“断竹”,即砍伐竹子。由这两个字指引,读者仿佛见到一群围裹着树叶、兽皮的原始先民在茂密的原始竹林旁正手拿骨刀、石斧在砍伐根根竹子。“续竹”是制作过程的第二步。歌中没有交代“断竹”后怎样削枝、去叶、破竹成片,从画面的组接上来讲,从“断竹”到“续竹”,中间已有所省略、承转。所谓“续竹”,是指用野藤之类韧性植物连接竹片两端,制成弹弓。至此,狩猎工具已经制成。以下便接写打猎。

  打猎也分两步。先是“飞土”,把泥弹装到弓上打出去。至于泥弹的制作过程,诗中也未作交代,但从“续竹”到“飞土”,可以想见还有一个制作泥弹的环节。“飞土”的目标,或是飞禽,或是走兽,一旦打中,便向猎获物奔去。“逐宍”便是指追捕受伤的鸟兽。“宍”,为古“肉”字,指代飞禽走兽。

  根据社会发展史和古人类学的研究,人类学会制作弓箭之类狩猎工具,已是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那时的人类究竟怎样进行生产劳动和生活的,只能向残存的原始洞岩壁画和上古歌谣以及考古发现中去探寻。在这一点上,这首古老的《弹歌》起到了活化石的作用。因为有了它,后人才得以窥见洪荒时代先民们生产与生活的部分生动图景。

  从艺术表现的角度来看,此歌虽仅简短的八个字,却包容了从制作工具到获取猎物的全过程,容量很大,对狩猎的艺术表现也比较成功。当然这种简短是早期书面语言表达尚处于雏形的反映。然而审美具有历史性,以今人的艺术鉴赏眼光来看,可以发现作者不自觉地运用了省略、多用和巧用动词的表现手法。不仅每一句的主语“我们”都省略,更主要的是场景之中以及场景之间的次要过程也省略了。每句以一个动词带出,使画面富于动感,且容易唤起人们对“断”、“续”、“飞”、“逐”动作前后过程的联想。此诗的语言两个字一顿,节奏明快,凝重有力。韵字“竹”、“竹”、“宍”,以入声“-K”收韵,更增加了诗句的凝重感,令人联想起先民们在极端低下的生产力条件和严酷的自然条件下,颇不轻松的劳动场面。

作者简介

先秦无名
先秦无名[先秦]

一首离别诗,最初见于《穆天子传》。《白云谣》是先秦诗人先秦无名的作品之一 更多

先秦无名的诗(共113首诗)
  • 《孺子歌》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查看译文
  • 《白云谣》
    白云在天,丘陵自出。
    道里悠远,山川间之。
    将子无死,尚复能来。
    查看译文
  • 《击壤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查看译文
  • 《卿云歌》
    卿云烂兮。
    乣缦缦兮。
    明明天上。
    烂然星陈。
    日月光华。
    旦复旦兮。
    日月有常。
    星辰有行。
    四时从经。
    万姓允诚。
    迁于贤圣。
    莫不咸听。
    鼚乎鼓之。
    轩乎舞之。
    日月光华。
    弘于一人。
    于予论乐。
    配天之灵。
    精华已竭。
    褰裳去之。
    查看译文
  • 《越人歌》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知不知?
    查看译文
  • 瞻彼洛矣
    佚名〔先秦〕
    瞻彼洛矣,维水泱泱。
    君子至止,福禄如茨。
    韎韐有奭,以作六师。
    瞻彼洛矣,维水泱泱。
    君子至止,鞸琫有珌。
    君子万年,保其家室。
    瞻彼洛矣,维水泱泱。
    君子至止,福禄既同。
    君子万年,保其家邦。
  • 日月
    佚名〔先秦〕
    日居月诸,照临下土。
    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
    胡能有定?
    宁不我顾。
    日居月诸,下土是冒。
    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
    胡能有定?
    宁不我报。
    日居月诸,出自东方。
    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
    胡能有定?
    俾也可忘。
    日居月诸,东方自出。
    父兮母兮,畜我不卒。
    胡能有定?
    报我不述。
  • 九章之三哀郢
    屈原屈原〔先秦〕
    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
    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
    去故都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
    出国门而轸怀兮,申之吾以行。
    发郢都而去闾兮,怊荒忽其焉极!
    楫齐杨以容与兮,哀见君而不再得。
    望长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心蝉媛而伤怀兮,眇不知其所,顺风波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
    凌阳侯之汜滥兮,忽翱翔之焉薄,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
    将运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之忘反?
    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远,登大坟而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哀州土之平乐兮,悲江介之遗风,当陵阳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
    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
    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惟郢路之辽远兮,江与夏之不可涉。
    忽若去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复。
    惨郁郁而不通兮,蹇侘傺而含戚。
    外承欢之汋约兮,谌荏弱而维持,忠湛湛而愿进兮,妒被离而鄣之。
    尧舜之抗行兮,嘹杳杳而薄天,众谗人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憎愠论之修美兮,好夫人之慷慨。
    众蹀而日进兮,美超远而逾迈。
    乱曰:
    曼余目以流观兮,冀一反之何时?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 东山
    佚名〔先秦〕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我东曰归,我心西悲。
    制彼裳衣,勿士行枚。
    蜎々者蠋,烝在桑野。
    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果臝之实,亦施于宇。
    伊威在室,蠨蛸在户。
    町畽鹿场,熠耀宵行。
    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鹳鸣于垤,妇叹于室。
    洒扫穹窒,我征聿至。
    有敦瓜苦,烝在栗薪。
    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仓庚于飞,熠耀其羽。
    之子于归,皇驳其马。
    亲结其缡,九十其仪。
    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
  • 女曰鸡鸣
    佚名〔先秦〕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
    子兴视夜,明星有烂。
    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
    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古诗大全

https://www.hao86.com/shici_view_9b9edf43ac9b9edf/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