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先秦]诗经

rénshì
qiúhuánghuáng
rónggǎi
chūyányǒuzhāng
hángguīzhōu
wànmínsuǒwàng
rénshì
táicuō
jūn
chóuzhí
jiàn
xīnshuō
rénshì
chōngěrxiùshí
jūn
wèizhīyǐn
jiàn
xīnyuànjié
rénshì
chuídàiér
jūn
juànchài
jiàn
yánzhīcóngmài
fěichuízhī
dàiyǒu
fěijuànzhī
yǒu
jiàn
yún

都人士翻译

注释
⑴都人士:京都人士,大约指当时京城贵族。一说“都人”即“美人”。
⑵黄黄:形容狐裘之毛色。
⑶容:仪容风度。
⑷章:言谈有文采。
⑸望:仰望。
⑹台笠:苔草编成的草帽。台,通“苔”,莎草,可制蓑笠。缁(zī)撮(cuō):黑布制成的束发小帽。
⑺绸直:头发稠密而直。绸,通“稠”。如发:她们的头发。犹言“乃发”,乃犹“其”。
⑻说(yuè):同“悦”。
⑼充耳:又名瑱(tiàn),塞耳,古人冠冕上玉石制成的垂在两侧的装饰物。琇(xiù):一种宝石。实:言琇之晶莹可爱。
⑽尹吉:名叫尹吉的姑娘。一说尹和吉是当时的两个贵族大姓。
⑾苑(yùn)结:即郁结,指心中忧闷、抑郁。苑,一本作“菀(yùn)”。
⑿垂带:腰间所系下垂之带。厉:通“裂”,即系腰的丝带垂下来。
⒀卷(quán)发:蜷曲的头发。虿(chài):蝎类的一种。长尾曰虿,短尾曰蝎。此形容向上卷翘的发式。
⒁言:语气词,有“于焉”之意。从之:因之。迈:旧训“行”,此言愿从之行。
⒂旟(yú):扬,上翘貌。
⒃盱(xū):“吁”之假借,忧伤。
白话译文
当日京都的人士,穿着狐裘毛色黄。他们仪容没改变,说话出口就成章。回到西周旧都城,引得万民仰首望。
当日京都的人士,头戴草笠丝带飘。娴雅端庄君子女,稠密头发如丝绦。不见往日的景象,心里郁闷又苦恼。
当日京都的人士,塞耳晶莹真漂亮。娴雅端庄君子女,人称尹吉好姑娘。不见往日的景象,心中郁郁实难忘。
当日京都的人士,丝绦下垂身边飘。娴雅端庄君子女,卷发犹如蝎尾翘。不见往日的景象,跟随他们身后瞧。
不是故意垂丝带,丝带本来有余长。不是故意卷曲发,头发本来向上扬。不见往日的景象,心情怎能不忧伤。

都人士译文及注释

译文
  那些京都的人士,狐皮袍子亮黄黄。他们容貌不曾改,说出话来像文章。行为遵循西周礼,正是万民所希望。
  那些京都的人士,头上草笠青布冠。那些贵族妇女们,密直头发垂两边。如今我都见不到,心里不快难开颜。
  那些京都的人士,玉石坠子耳边加。那些贵族妇女们,姓尹姓吉名气大。如今我都见不到,心中不快好牵挂。
  那些京都的人士,衣带下垂两边飘。那些贵族妇女们,卷发如蝎向上翘。如今我都见不到,但愿跟随一起跑。
  不是他要把带垂,衣带本该有余长。不是她要把发卷,头发本该向上扬。如今我都见不到,为之四顾心忧伤。

注释
⑴缁撮:青布冠。
⑵绸:通“稠”。如发:她们的头发。如发,犹言“乃发”,乃犹“其”。
⑶说(yuè):同“悦”。
⑷琇(xìu):一种宝石。
⑸尹吉:当时的两个大姓,犹晋时称王谢。
⑹苑(yùn):一本作“菀”,郁结。
⑺厉:带之垂者。
⑻虿(chài):蝎类的一种。长尾曰虿,短尾曰蝎。
⑼旟(yú):上扬。
⑽盱(xū):忧。

都人士鉴赏

  《都人士》是一首伤离乱之作,《毛诗序》言:“周人刺衣服无常也。古者长民,衣服不贰,从容有常,以齐其民,则民德归壹。伤今不复见古人也。”诗旨已明,朱熹《诗集传》申述云:“乱离之后,人不复见昔日都邑之盛,人物仪容之美,而作此诗以叹惜之也。”由诗观之,概为平王东迁,周人思昔日繁盛,悼古伤今之作。

  诗五章,每章六句。全诗皆用赋法,平淡的叙述中寄寓着浓烈的感情内容。

  第一章开头便以“彼都人士”仿佛是称呼又像是叙述的句子面对读者,同时交待了时间、地点、人物。一个“彼”字,浸透了诗人的物换之慨,星移之叹。读着这样的诗句,脑海中立即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一位饱经乱离之苦的老人正在用略显苍老的声音告诉后人:“那个时候的京都人士啊……”“狐裘黄黄”是衣着,“其容不改”是容止,“出言有章”是言语,无论哪个方面都雍容典雅,合乎礼仪。那个时候的京都人士是如此可观可赏,言外之意便是今天见到的这些人物,皆不可同日而语了。“行归于周,万民所望”,重新回到昔日的周都是人心所向,而人们更为向往的是民生的安定,礼仪的复归和时代的昌隆。

  虽然“彼都人士”衣着、容止和言语都有可赞叹之处,但最为直观且可视作礼仪标志的则是衣服之美,因此以下各章多层次不厌其详地描写昔日京都人士服饰的华美有节,仪容的典雅可观。

  第二、三两章叙说的是彼时彼地具有典型性的男女贵族人物的形象,草笠和青布冠是男子的典型头饰,而密密直直的头发则是女子的典型特征。耳朵上的宝石饰物更是不失贵族气派。要问他们是何许人,是当时的名门望族尹氏和吉氏。此时这一切都不可得见,不能不令人忧郁愁懑。

  愈是忧郁愁懑愈是难以忘怀昔日的人物典章,那个时候他们衣带下垂两边飘荡,卷发上翘如蝎尾上冲,都不是随心所欲,而是合乎当时审美眼光和礼仪制度的精心设计。

  当然,从表现手法方面看,全诗无一笔描写今日人物形容,而是处处落笔于昔日京都男女的衣饰仪态之美,让读者在回忆和想像中产生强烈的对比感,准确而深沉地传递出诗人不胜今昔盛衰的主观感受。这是其艺术上的成功处。

  诗人用如此多的篇幅渲染昔日都城男女的仪容之美,意在体现周王朝当年的繁荣昌盛,但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它正反映出社会生产力发展之后,在新旧制度的转换过程中,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观念的巨大变革。所谓昔日的“仪容之美”,今日的“礼崩乐坏”都是不能适应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旧式人物不可避免的历史的悲哀。

作者简介

诗经
诗经[先秦]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更多

诗经的诗(共311首诗)
  • 《伐檀》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
    河水清且直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
    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
    河水清且沦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
    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查看译文
  • 《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
    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
    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
    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查看译文
  • 《殷其雷》
    殷其雷,在南山之阳。
    何斯违斯,莫敢或遑?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侧。
    何斯违斯,莫敢遑息?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下。
    何斯违斯,莫或遑处?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查看译文
  • 《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
    我姑酌彼金櫑,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
    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查看译文
  •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查看译文
  • 岁莫歌
    佚名佚名〔先秦〕
    岁已莫矣。
    而禾不获。
    忽忽兮若之何。
    岁已寒矣。
    而役不罢。
    惙惙兮如之何。
  • 左传引谚
    佚名〔先秦〕
    心苟无瑕。
    何恤乎无家。
    辅车相倚。
    唇亡齿寒。
    高下在心。
    川泽纳污。
    山薮藏疾。
    瑾瑜匿瑕。
    国君含垢。
    民之多幸。
    国之不幸。
    非宅是卜。
    惟怜是卜。
    狼子野心。
    老将知而耄及之。
    臣一主二。
    无过乱门。
    室于怒市于色。
    唯食忘忧。
    民保于信。
  • 唐人刘长卿送彻上人归越云禅客无心杖锡还沃洲深处草堂
    庄子庄子〔先秦〕
    行云流水去仍还,多费清游少费闲。
    缺处欲修前夜月,烧痕旋补去年山。
    榻仍拂拭悬空壁,猿自归来守半閒。
    寂寞东家老茅屋,平安几日到松关。
  • 柏舟
    佚名佚名〔先秦〕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
    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
    亦有兄弟,不可以据。
    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
    觏闵既多,受侮不少。
    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
    心之忧矣,如匪浣衣。
    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 渔父·屈原既放
    屈原屈原〔先秦〕
    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
    “子非三闾大夫与?
    何故至於斯!
    ”屈原曰: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
    “圣人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酾?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
    “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宁赴湘流,葬於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复与言。

古诗大全

https://www.hao86.com/shici_view_9b9e1643ac9b9e16/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