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南北朝]沈约

yáncǎohuìjiàn
xìngzháitiānchízhōng
wēigēncáichūlàng
duǎn{{hánwéi==}}wèiyáofēng
níngzhīcùnxīn
hánhóng

咏新荷应诏诗鉴赏

  荷花是一种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又名莲、芙蕖,古时也称为芙蓉。它那“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性,素来为诗人墨客们所赞颂,用以自喻和他喻。此诗即是其中的一首。

  诗的一、二句以议论入题,针对人们因荷花是草卉而轻贱它的心理而发。天池,本谓神话中的瑶池。此诗是“应诏”之作,故这里“天池”应指皇宫内的荷池。两句意谓荷花虽为草卉之物,但其有幸植根天子之池,自与其他山泽中的草卉身份不同,也更易受人们的注目。

  三、四句转入咏物本题,细致而微地描绘荷花的初生水面,应题“新荷,二字。荷的根茎最初细瘦如鞭,俗称莲鞭。莲鞭上有节,能向上抽出叶子和花梗。“微根才出浪”,就是说花梗刚刚伸到水面。这里连用“微”字“才”字,已极言其细小,下面“短干未摇风”,则更形象地体现其细小;梗干之短,甚至风亦不能使它摇动,可见它只是刚刚在水面露头而已。这两句直逼出“新荷”的“新”来,观察之细致,用笔之精到,真堪令人叫绝。在这细微之处,诗人的功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上二句写初出荷茎之至微至小,文势犹如尺蠖之屈,已蓄足了力。于是乎五、六二句,乃一变而由屈转伸,忽出石破天惊之语。“宁知寸心里,蓄紫复含红!”那荷茎长不满寸,看上去若有若无。然而谁能知道,那短茎里寓含着的花蕾胚芽,却蕴育着万紫千红的将来。只等夏天一到,它就要把那绚丽的色彩,洒满整个池塘。“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满眼红绿的壮观景象,正是“新荷”的未来世界。

  这首诗,单就咏物而言,也是清新可喜的。再看诗中的“勿言”、“宁知”这些强烈语气,读者就不免会推测:诗人如此用力为新荷抱不平,恐怕不会是无所寄托的吧。据《粱书·沈约传》记载,沈约幼年因父亲被诛,被迫潜窜他地,以后虽然“会赦免”,却“流寓孤贫”。但他“笃志好学、昼夜不倦”,最终“遂博通群籍”,累官至步兵校尉,“管书记,直永寿宫,校四部图书”,堂堂皇皇地进入“天池”,成为当世首届一指的大学者、大手笔。诗人看到新荷初出时的微陋,遥想自己幼小时的辛酸,他不禁深感慨。他不禁充满自信地说:新荷的今天虽然为人们所轻贱,但它在明天,定将是姹紫嫣红的创造者。诗人幸而言中,后来他历仕宋、齐、梁三朝,封侯拜相。他在文学上的“紫”“红”之才,也充分发挥出来了,不仅衣被当世,而且也惠泽后人。

  所以,沈约的这首诗,既是咏物,亦是抒怀。诗人咏的是荷花,但读者所感觉到的,同时又是诗人的自我形象。

作者简介

沈约
沈约[南北朝]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更多

沈约的诗(共343首诗)
  • 《休沐寄怀》
    虽云万重岭,所玩终一丘。
    阶墀幸自足,安事远遨游。
    临池清溽暑,开幌望高秋。
    园禽与时变,兰根应节抽。
    凭轩搴木末,垂堂对水周。
    紫箨开绿筱,白鸟映青畴。
    艾叶弥南浦,荷花绕北楼。
    送日隐层阁,引月入轻帱。
    爨熟寒蔬翦,宾来春蚁浮。
    来往既云勌,光景为谁留。
    查看译文
  • 《石塘濑听猿》
    噭噭夜猿鸣,溶溶晨雾合。
    不知声远近,惟见山重沓。
    既欢东岭唱,复伫西岩答。
    查看译文
  • 《君子行》
    良御惑燕楚。
    妙察乱渑淄。
    堤倾由漏壤。
    垣隙自危基。
    嚣途或妄践。
    党议勿轻持。
    查看译文
  • 《昭君辞》
    朝发披香殿。
    夕济汾阴河。
    于兹怀九逝。
    自此敛双蛾。
    沾妆疑湛露。
    绕臆状流波。
    日见奔沙起。
    稍觉转蓬多。
    胡风犯肌骨。
    非直伤绮罗。
    衔涕试南望。
    关山郁嵯峨。
    始作阳春曲。
    终成苦寒歌。
    惟有三来劲夜。
    明月暂经过。
    查看译文
  • 《赠刘南郡委连诗》
    宴游忽永。
    心期靡悔。
    代历四朝。
    年踰十载。
    朋居缱绻。
    余违尔诲。
    岂独秋兰。
    结言为佩。
    查看译文
  • 夕望江桥示萧谘议杨建康主簿诗
    何逊何逊〔南北朝〕
    夕鸟已西度。
    残霞亦半消。
    风声动密竹。
    水影漾长桥。
    旅人多忧思。
    寒江复寂寥。
    尔情深巩落。
    予念返渔樵。
    何因适归愿。
    分路一扬镳。
  • 周五声调曲宫调曲三
    庾信庾信〔南北朝〕
    握衡平地纪。
    观象正天枢。
    祺祥钟赤县。
    灵瑞炳皇都。
    更受昭华玉。
    还披兰叶图。
    金波来白兔。
    弱木下苍乌。
    玉斗调元协。
    金沙富国祖。
    青丘还扰圃。
    丹穴更巢梧。
    安乐新成庆。
    长生百福符。
  • 游山诗·聊登玄圃殿
    庾信庾信〔南北朝〕
    聊登玄圃殿。
    更上增城山。
    不知高几里。
    低头看世间。
    唱歌云欲聚。
    弹琴鹤欲舞。
    涧底百重花。
    山根一片雨。
    婉婉藤倒垂。
    亭亭松直竖。
  • 杂体诗魏文帝曹丕游宴
    江淹江淹〔南北朝〕
    置酒坐飞阁。
    逍遥临华池。
    神飚自远至。
    左右芙蓉披。
    绿竹夹清水。
    秋兰被组崖。
    月出照园中。
    冠佩相追随。
    客从南楚来。
    为我吹参差。
    渊鱼犹伏浦。
    听者未云罢。
    高文一何绮。
    小儒安足为。
    肃肃广殿阴。
    雀声愁北林。
    众宾还城邑。
    何用慰我心。
  • 齐雩祭歌·奠春酒
    谢朓谢朓〔南北朝〕
    奠春酒。
    秉青珪。
    命田祖。
    渥羣黎。

古诗大全

https://www.hao86.com/shici_view_9b9bd443ac9b9bd4/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