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魏晋]曹操

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
举翅万馀里,行止自成行。
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
田中有转蓬,随风远飘扬。
长与故根绝,万岁不相当。
奈何此征夫,安得驱四方!
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
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
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
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却东西门行译文

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大雁生活在遥远的塞北,那是荒凉无人的地方。

举翅万馀里,行止自成行。举翅飞行万余里,飞行栖息都是结伴而行。

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冬天在南方饱食稻谷,春日一到又再飞回北方。

田中有转蓬,随风远飘扬。田中有一种草叫转蓬,总是随风远飞四处飘扬。

长与故根绝,万岁不相当。从此永远离开自己的根,万年难相会各在天一方。

奈何此征夫,安得驱四方!可怜那远征的将士,怎能离开四方归家乡。

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战马永远不卸征鞍,铠甲永不离人身旁。

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岁月流逝人已渐渐衰老,什么时候才能返回故乡。

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神龙藏身在深渊,猛兽漫步在山冈。

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孤死头还向山丘,人的故乡怎能忘。

却东西门行注解

1
转蓬:飞蓬,菊科植物,古诗中常以飞蓬比喻征夫游子背井离乡的漂泊生活。
2
不相当:不相逢,指飞蓬与本根而言。
3
奈何:如何,这里有“可叹”、“可怜”的意思。
4
安得:怎能。离开,避免。
5
冉冉:渐渐。
6
深泉:应作“深渊”,唐人抄写古书时常把“渊”字改为“泉”,以避唐高祖李渊之讳。
7
猛兽:应作“猛虎”,唐人为李渊之父李虎避讳,常把“虎”字改写作“猛兽”。
8
狐死归首丘:屈原《哀郢》中有“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首丘,头向着自己的窟穴。狐死首丘是古来的一种说法,用以比喻人不该忘记故乡。

却东西门行赏析

这首诗的首六句采用比兴手法。一开头,诗人略一勾勒,便写出了鸿雁的境遇及其春来冬去的候鸟特征。“塞北”、“无人乡”强调其孤寂寥落,“万里余”则突出路途之遥。鸿雁万里远征,与同类结伴而行,相濡以沫,处于寂寞凄凉的环境中;它们只能服从节令的安排,严冬则南飞而食稻,阳春则北翔而重回,其辛劳困苦不言而喻。“田中有转蓬”四句为第二层次,诗人没有像通常诗歌那样在比兴后立刻引入正题,而是再用一比兴手法,写蓬草随风飘荡,无所归止,也永远无法回归故土。“相当”意为与故根相遇。“鸿雁”与“转蓬”这两个艺术形象极不相同,鸿雁有信,依节侯岁岁而回;转蓬无节,随轻风飘荡不止。但是,它们本质上是一样的,都不得不转徙千万里之外。诗歌写鸿雁举翅“万里”之外,其空间距离感鲜明突出;转蓬“万岁”不能归于故土,其时间漫长感异常强烈。而两者实是互文见义,路途遥、时间长,都是诗人所特别强调的。

在完成了连续的铺垫以后,诗歌第三层切入正题,仅以寥寥六句写征夫之状,却括尽他们艰险苦难生活的内容:一为出征之遥,远赴万里,镇守四方;二为出征之苦,马不解鞍,甲不离身;三为年岁飞逝,老之将至;四为故乡之思,返还无期,徒作渴念。这几方面有紧密关系,而思乡不得归是其关键。唯其愿望不能实现,其思乡之情也就日益加深。这一层将征夫的深愁苦恨,都在其对现实状况的叙述中宣泄出来。由于前两层中,诗人已经用比兴手法渲染了情结气氛,故这一层所表现的乡关之思显得极为真切和强烈,虽然没有一个愁、苦之类的主观色彩的词语,但本色之语,却更能收到动人心魄的效果。

“神龙藏深泉”四句为诗歌最后一层,诗人于描写正题后又将笔墨宕开,连用神龙、猛兽、狐狸等数个比喻。神龙藏于深泉,猛兽步于高冈,各有定所,各遂其愿,令有家归不得的征夫羡慕不已。“狐死归首丘”引用典故说明动物至死尚且不忘故土,远离家乡的征夫们更不能忘。“故乡安可忘”这极平直的一句话,在全诗的层层衬映,铺垫之下,也具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这首诗比兴手法的反复使用,给诗歌带来了从容舒卷、开阖自如的艺术美感。诗歌写思乡情结,虽充满悲凉凄切情调,但结处以神龙、猛兽等作比,悲凉中不会显得过于柔绵,反而回荡着刚健爽朗之气,这正是曹操诗的特点之一,也是建安文学慷慨悲凉之特色的体现。全诗丝毫不见华丽词句,唯见其朴实之语。

作者简介

曹操
曹操[魏晋]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更多

曹操的诗(共46首诗)
  • 《苦寒行》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
    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
    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
    查看译文
  • 《善哉行其三》
    朝日乐相乐,酣饮不知醉。
    悲弦激新声,长笛吹清气。
    弦歌感人肠,四坐皆欢悦。
    寥寥高堂上,凉风入我室。
    持满如不盈,有德者能卒。
    君子多苦心,所愁不但一。
    慊慊下白屋,吐握不可失。
    众宾饱满归,主人苦不悉。
    比翼翔云汉,罗者安所羁?
    冲静得自然,荣华何足为!
    查看译文
  • 《谣俗词》
    瓮中无斗储,发箧无尺缯。
    友来从我贷,不知所以应。
    查看译文
  •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查看译文
  •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查看译文
  • 公燕诗·昊天降丰泽
    王粲王粲〔魏晋〕
    昊天降丰泽。
    百卉挺葳蕤。
    凉风撤蒸暑。
    清云却炎晖。
    高会君子堂。
    并坐荫华榱。
    嘉肴充圆方。
    旨酒盈金罍。
    管弦发徽音。
    曲度清且悲。
    合坐同所乐。
    但愬杯行迟。
    常闻诗人语。
    不醉且无归。
    今日不极欢。
    含情欲待谁。
    见眷良不翅。
    守分岂能违。
    古人有遗言。
    君子福所绥。
    愿我贤主人。
    与天享巍巍。
    克符周公业。
    奕世不可追。
  • 晋正德大豫舞歌
    〔魏晋〕
    人文垂则,盛德有容。
    声以依咏,舞以象功。
    干戚发挥,节以笙镛。
    羽籥云会,翊宣令踪。
    敷美尽善,允协时邕。
    焕炳其章,光乎万邦。
    万邦洋洋,承我晋道。
    配天作享,元命有造。
    上化如风,民应如草。
    穆穆斌斌,形于缀兆。
    文武旁作,庆流四表。
    无竞维烈,永世是绍。
  • 咏贫士·荣叟老带索
    陶渊明陶渊明〔魏晋〕
    荣叟老带索,欣然方弹琴。
    原生纳决履,清歌畅商音。
    重华去我久,贫士世相寻。
    弊襟不掩肘,藜羹常乏斟。
    岂忘袭轻裘,苟得非所钦。
    赐也徒能辨,乃不见吾心。
  • 归鸟其二
    陶渊明陶渊明〔魏晋〕
    翼翼归鸟,载翔载飞。
    虽不怀游,见林情依。
    遇云颉颃,相鸣而归。
    遐路诚悠,性爱无遗。
  • 楚妃叹·荡荡大楚
    石崇石崇〔魏晋〕
    荡荡大楚。
    跨土万里。
    北据方城。
    南接交趾。
    西抚巴汉。
    东被海涘。
    五侯九伯。
    是疆是理。
    矫矫庄王。
    渊渟岳峙。
    冕旒垂精。
    充纩塞耳。
    韬光戢曜。
    潜默恭己。
    内委樊姬。
    外任孙子。
    猗猗樊姬。
    体道履信。
    既绌虞丘。
    九女是进。
    杜绝邪佞。
    广启令胤。
    割欢抑宠。
    居之不吝。
    不吝实难。
    可谓知几。
    化自近始。
    着于闺闱。
    光佐霸业。
    迈德扬威。
    羣后列辟。
    式瞻洪规。
    譬彼江海。
    百川咸归。
    万邦作歌。
    身没名飞。

古诗大全

https://www.hao86.com/shici_view_9b9a5643ac9b9a56/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