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南北朝]江淹

长望竟何极,闽云连越边。
南州饶奇怪,赤县多灵仙。
金峰各亏日,铜石共临天。
阳岫照鸾采,阴溪喷龙泉。
残杌千代木,崷崒万古烟。
禽鸣丹壁上,猿啸青崖间。
秦皇慕隐沦,汉武愿长年。
皆负雄豪威,弃剑为名山。
况我葵藿志,松术横眼前。
所若同远好,临风载悠然。

游黄檗山译文

游黄檗山赏析

这首诗作于江淹被贬为建安吴兴令期间。黄蘖山的地点据旧注说在“吴兴府城”(今浙江吴兴)附近,这不足为信。因为诗中称“闽云连越边”,是在今福建和浙江交界之地,而吴兴则在江浙二省交界处,古人称之为“吴地”,与诗的地望不符。按:《宋书·谢方明传》记谢方明在东晋末孙恩、卢循起义中,从浙东取道“黄蘖峤”经今江西一带,逃到建康。可见“黄蘖峤”在今闽浙赣三省交界处,这地方离江淹被贬的建安吴兴(今福建浦城)不远。此诗当是被贬在建安吴兴后作。此诗写作时间,当比《渡泉峤道出诸山之顶》、《迁阳亭》诸作稍晚。这时他的心情已较迁谪之初稍为平静,所以不像那些诗有明显的怨愤之情而倾向于游仙诗的情调。

江淹的诗风在南朝比较特殊,他的诗一般较具古气,和谢朓、沈约为代表的永明诗人不同。但较之刘宋初年的谢灵运、颜延之又显得略见平易。但他有一些写景诗则用了一些古奥的辞语,似与谢灵运、鲍照等人相近。这首《游黄蘖山》亦属此类。诗中“残杌千代木,廧崒万古烟”二句就很古奥费解。“残杌”当指枝叶已尽的枯树干,“廧崒”据余冠英先生说:“疑‘廧’作‘崷’,‘崷崒’,高峻貌”(《汉魏六朝诗选》)。这两句是借此形容黄蘖山是一个人迹罕到的险僻幽静之地。从全诗看来,作者是到了一个高峻的深山之中,为那里的景色所打动而兴起了求仙的想法。在诗中,作者以形象的语言写出了山势的险峻:“金峰各亏日,铜石共临天”,这“金”、“铜”都是形容南方闽、赣诸省山区的红黄色土壤,“金峰亏日”、“铜石临天”无非形容山石的高峻。“阳岫”、“阴溪”则写面临日光的山峰和背阴的溪谷。山峰在日光下五色缤纷,而溪谷中又有泉水喷流,这一景色也引人入胜。“残杌”两句既写出了这里的偏僻,因此“禽鸣”、“猿啸”二句更突出了深山的特点。这两句诗原是化用鲍照《登庐山望石门》中的“鸡鸣清涧中,猿啸白云里”二句。但江淹这两句所展现的景色与鲍诗颇为不同。“鸡鸣清涧中”仍为人境,只是高山中才为猿猴所居的深山。因为这是庐山,而江淹所写的黄蘖山则不同,在当时,这里是人口稀少的深山。所以这两句诗虽有禽鸣、猿啸,却适见其僻静。正因为这黄蘖山是如此幽僻、险峻之处,就自然而然地给人以一种幻觉即这里是神仙出没之处。因为从西汉司马相如以来,人们总以为神仙是居“山泽间”的。因为想到神仙,作者又联想起了历史上秦皇、汉武这些曾热衷于求仙的帝王。作者说这些人“皆负雄豪威,弃剑为名山”,似乎这些威震一时的帝王尚且求仙,自己当然更有理由持这种观念了。

当然,秦皇、汉武求仙,到头来仍不免一死。求仙的无成,江淹当然不是不知道。他所以要求仙,和他早期的不得志有关。无可否认的是,在江淹的诗文中,有不少篇讲到过求仙,如《丹砂可学赋》、《赠炼丹法和殷长史》和《与交友论隐书》等。这是因为江淹在当时虽对仕途颇有企冀,但又备受压抑,颇知官场的险恶。特别是在建平王刘景素幕下,他深知景素的密谋,屡谏不听,未免产生悲观,而幻想在求仙中找寻解脱。这种情绪,早在贬官以前就有所表现,而谪居建安吴兴以后之作像《采石上菖蒲》等作,亦然如此。但当齐高帝萧道成掌握政权,并拔他为自己的参军,并委以重任之后,这种游仙之作就很少出现了。

江淹这首诗的风格,是继承了元嘉诗人颜延之、谢灵运“极貌写物”的传统,而且在写景时,又并有鲍照那种“不避险仄”的作风。所以风格显得还较古朴。但这种诗风发展到江淹已近尾声,到了齐代永明(483-493)年间,初开唐音的谢朓等人出来,诗风为之一变。于是就有了江淹“才尽”的故事。其实所谓“才尽”并非指他真的不能写作,而是他那种奇险古奥的诗体,已不再适合当时文坛的风气。当然,从江淹自身来说,入齐以后,他在仕途上日益显贵,不再呕心镂骨于文艺创作,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百度百科

作者简介

江淹
江淹[南北朝]

江淹(444—505),字文通,南朝著名文学家、散文家,历仕三朝,宋州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人。江淹少时孤贫好学,六岁能诗,十三岁丧父。二十岁左右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开始其政治生涯,历仕南朝宋、齐、梁三代。江淹在仕途上早年不甚得志。泰始二年(466年),江淹转入建平王刘景素幕,江淹受广陵令郭彦文案牵连,被诬受贿入狱,在狱中上书陈情获释。刘景素密谋叛乱,江淹曾多次谏劝,刘景素不纳,贬江淹为建安吴兴县令。宋顺帝升明元年(477年),齐高帝萧道成执政,把江淹自吴兴召回,并任为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大受重用。 更多

江淹的诗(共202首诗)
  • 《刘太尉琨伤乱》
    皇晋遘阳九,天下横氛雾。
    秦赵值薄蚀,幽并逢虎据。
    伊余荷宠灵,感激徇驰骛。
    虽无六奇术,冀与张韩遇。
    宁戚叩角歌,桓公遭乃举。
    荀息冒险难,实以忠贞故。
    空令日月逝,愧无古人度。
    饮马出城濠,北望沙漠路。
    千里何萧条,白日隐寒树。
    投袂既愤懑,抚枕怀百虑。
    功名惜未立,玄发已改素。
    时哉苟有会,治乱惟冥数。
    查看译文
  • 《杂三言访道经》
    百学兮异文。
    锦派兮绮分。
    珍君之言兮皦无际。
    悦子之道兮逈不羣。
    澹深韵于白水。
    俨高意于浮云。
    轨贤豪于后学。
    轶望识于前文。
    兹道兮可传。
    可传兮皓然。
    挟兹心兮赴绝国。
    怀此书兮坐空山。
    空山隐辚兮穷翠崿。
    水散漫兮涵素壑。
    海外阴兮气昙昙。
    江上月兮光灼灼。
    东南出兮是一山。
    西北来兮乃双鹤。
    池中莲兮十色红。
    窗前树兮万叶落。
    四壁深兮乃深{氵寥}。
    左右虚兮如寂寞。
    寂寞兮山室。
    德经兮道{失/衣}。
    荡魂兮刷气。
    掩忧兮静疾。
    信若人兮先觉。
    聊与子兮如一。
    查看译文
  • 《悼室人诗》
    神女色姱丽。
    乃出巫山湄。
    逶迤罗袂下。
    鄣日望所思。
    佳人独不然。
    户牖绝锦綦。
    感此增婵娟。
    屑屑涕自滋。
    清光澹且减。
    低意守空帷。
    查看译文
  • 《刘仆射东山集学骚》
    含秋一顾。
    眇然山中。
    檀栾循。
    便娟来风。
    木瑟瑟兮气芬蒀。
    石戋戋兮水成文。
    擿江崖之素草。
    窥海岫之青云。
    愿芙蓉兮未晦。
    遵江波兮待君。
    查看译文
  • 《杂三言镜论语》
    巡青史之残诰。
    览朱管之遗册。
    惟鲁滨之一叟。
    信衔道而探寂。
    世艰险而多阻。
    君英明而不革。
    讲业兮齐卫。
    论精兮汴泗。
    子之说兮义已秘。
    成贾郑之雄理。
    可黄何之壮思。
    惜古人之取才。
    瞰青云而靖意。
    意恬怅兮有端。
    才嶒峻兮可观。
    宪妫禹而折法。
    袭仁谊而求安。
    不嬿婉于戚施。
    宁踸踔于马兰。
    俾后生之庶士。
    鉴明德之景翰。
    惟山中兮寂寞。
    沉忧思兮无从。
    石红青兮百叠。
    山浓淡兮万重。
    日下兮。
    月出兮铜峯。
    竹色兮拂户。
    水气兮绕窗。
    味哲人之遗珍。
    折片句兮忘老。
    嘉石门之埋名。
    怜柳子之沉道。
    书吴伯于衣袖。
    镂颜子于心抱。
    筹出处之叔仲。
    酌言默之多少。
    若妙行与上灵。
    非积学之所绍。
    至游夏以升降。
    幸砥心而勿夭。
    查看译文
  • 和王僧辩从军诗
    萧绎萧绎〔南北朝〕
    宝剑饰龙渊,长虹画彩旃。
    山虚和铙管,水净写娄船。
    连鸡随火度,燧象带烽然。
    洞庭晚风急,潇湘夜月圆。
    荀令多文藻,临戎赋雅篇。
  • 拟青青河畔草
    沈约沈约〔南北朝〕
    漠漠床上尘。
    心中忆故人。
    故人不可忆。
    中夜长叹息。
    叹息想容仪。
    不言长别离。
    别离稍已久。
    空床寄杯酒。
  • 石城乐·闻欢远行去
    吴迈远吴迈远〔南北朝〕
    闻欢远行去,相送方山亭。
    风吹黄檗藩,恶闻苦篱声。
  • 咏笔格诗·英华表玉笈
    萧纲萧纲〔南北朝〕
    英华表玉笈,佳丽称蛛网。
    无如兹制奇,雕饰杂众象。
    仰出写含花,横抽学仙掌。
    幸因提拾用,遂厕璇台赏。
  • 咏画屏风诗二四
    庾信庾信〔南北朝〕
    金鞍聚碛岸。
    玉舳泛中流。
    画鹢先防水。
    媒龙即负舟。
    沙城疑海气。
    石岸似江楼。
    崩槎时半没。
    坏舸或空浮。
    定是汾河上。
    戈船聊试游。

古诗大全

https://www.hao86.com/shici_view_9b94dd43ac9b94dd/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