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寄全椒山中道士译文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今天郡斋里很冷,忽然想起山中隐居的人。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你一定在涧底打柴,回来以后煮些清苦的饭菜。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想带着一瓢酒去看你,让你在风雨夜里得到些安慰。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可是秋叶落满空山,什么地方能找到你的行迹?

寄全椒山中道士注解

1
郡斋:滁州刺史衙署的斋舍。
2
山中客:指全椒县西三十里神山上的道士。
3
涧:山间流水的沟。
4
束:捆。
5
荆薪:杂柴。
6
白石:指山中道士艰苦的修炼生活。
7
瓢:将干的葫芦挖空,分成两瓣,叫做瓢,用来作盛酒浆的器具。
8
风雨夕:风雨之夜。
9
空山:空寂的深山。
10
行迹:来去的踪迹。

寄全椒山中道士背景

此诗作于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或兴元元年(784年)秋日。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奔蜀,韦应物立志读书,进士及第,官至洛阳丞,后被迫辞职后又任滁州刺史。此诗创作正值作者在滁州刺史任上。

寄全椒山中道士赏析

诗人在风雨之夜想起友人,想带着酒去拜访,可见两人的深厚友情。而满山落叶,恐不能相遇,只能寄诗抒情,又流露出淡淡的惆怅。

首联“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极为平实自然,独坐郡斋之中,觉凉意难耐,于是忽然想到远山深处的凉气就更为逼人了,想到久居山中的朋友,不知他此刻情况如何。款款道来,全不费力,但又使人感到情深意切。

颔联“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紧承首联而下,从“念”字落笔,但不正面写自己如何念,而拟想山中客的行迹,是以客位写主位,不言年而念在其中。山中客的行迹可拟想者甚多,诗人挑出束荆薪与煮白石两点来写,于不经意中见出用心之细微。这样一则可以与题中道士”相切,点明山中客的身份二则说明山中客的行踪之不定,为尾联“何处寻行”打下伏笔。

颈联“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写本想手持酒杯,慰问风雨中的朋友,终于又觉得找不着他而无可奈何,而诗人自己心中的寂寞之情,也终于无从消解,这里体现了情感的起伏与跳跃。

尾联“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以形象煞尾,耐人寻味,写满山落叶,连路也不容易找,走过的脚迹自然也给落叶掩没了,因而也不知去何处找对方。让人想到作者的怅然、孤寂与失落,情韵深长。而“空”字则烘托出一个秋气萧森、落叶满地、全无人迹的清冷荒山,两相呼应,景与情浑然天成,构成意味深长的艺术境界,使读者产生复杂的人生感受。

这首诗,看来像是一片萧疏淡远的景,启人想象的却是表面平淡而实则深挚的情。在萧疏中见出空阔,在平淡中见出深挚。这样的用笔,就使人有“一片神行”的感觉,也就是形象思维的巧妙运用。韦应物这首诗,情感和形象的配合十分自然,所谓“化工笔”,也就是这个意思。

百度百科

作者简介

韦应物
韦应物[唐代]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更多

韦应物的诗(共776首诗)
  • 夜游曲·汉室欢娱盛
    郑愔郑愔〔唐代〕
    汉室欢娱盛,魏国文雅遒。
    许史多暮宿,应陈从夜游。
    西园宴公子,北里召王侯。
    讵似将军猎,空嗟亭尉留。
  • 风蝉·风蝉旦夕鸣
    赵嘏赵嘏〔唐代〕
    风蝉旦夕鸣,伴夜送秋声。
    故里客归尽,水边身独行。
    噪轩高树合,惊枕暮山横。
    听处无人见,尘埃满甑生。
  • 立秋日与陆华原于县界南馆送邹十八
    武元衡〔唐代〕
    风入昭阳池馆秋,片云孤鹤两难留。
    明朝独向青山郭,唯有蝉声催白头。
  • 福州神光寺塔
    周朴〔唐代〕
    良匠用材为塔了,神光寺更得高名。
    风云会处千寻出,日月中时八面明。
    海水旋流倭国野,天文方戴福州城。
    相轮顶上望浮世,尘里人心应总平。
  • 湘宫人歌
    温庭筠温庭筠〔唐代〕
    池塘芳草湿,夜半东风起。
    生绿画罗屏,金壶贮春水。
    黄粉楚宫人,芳花玉刻鳞。
    娟娟照棋烛,不语两含嚬。

古诗大全

https://www.hao86.com/shici_view_9b91a643ac9b91a6/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