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李白

qiūchángqiū
xiāotiáoshǐ使rénchóu
chóu
hángshàngdōnglóu
zhèng西wàngchángān
xiàjiànjiāngshuǐliú
yánxiàngjiāngshuǐ
nóng
yáochuánlèi
wéiyángzhōu
èrqiūyuánchóu
huángshānkānbáitóu
qīngfēilǒngshuǐ
fānzuòduànchángliú
báoyóuchéngjiǔyóu
niánshìguī
lèixiàzhōu
sānqiūjǐntuóniǎo
rénjiāntiānshàng
shānxiūshuǐ
gǎnzhàomáo
liǎngbìnqiū
zhāoshuāi
yuánshēngcuībái
chángduǎnjìnchéng
qiūduōbáiyuán
chāoténgruòfēixuě
qiānyǐntiáoshàngér
yǐnnòngshuǐzhōngyuè
liùchóuzuòqiū
qiángkànqiūhuā
shānchuānyǎnxiàn
fēngchángshā
zuìshàngshāngōng
hánníngniú
kōngyínbáishílàn
lèimǎnhēidiāoqiú
qiūqiānzhònglǐng
shuǐchēlǐngzuì
tiānqīngduòshí
shuǐshēngzhī
jiǔjiāngpiànshí
qīngtiānsǎohuàpíng
shīliúwàn
绿jǐntáishēng
shíqiānqiānshínánshù
wànwànzhēnlín
shānshānbáimǎn
jiànjiànbáiyuányín
jūnxiàngqiū
yuánshēngsuìxīn
shíluórénhéngniǎodào
jiāngchūliáng
shuǐzhōu
shānhuāmiànxiāng
shíèrshuǐliàn
píngtiān
nàichéngmíngyuè
kànhuāshàngjiǔchuán
shísānshuǐjìngyuè
yuèmíngbáifēi
lángtīngcǎilíng
dàoguī
shíhuǒzhàotiān
hóngxīngluànyān
nǎnlángmíngyuè
dònghánchuān
shíbáisānqiānzhàng
yuánchóucháng
zhīmíngjìng
chǔqiūshuāng
shíliùqiūtiánshěwēng
cǎishuǐzhōng宿
zhāngbáixián
jiéyìngshēnzhú
shítiāo
liǎoliǎoshēngwén
ànshānsēngbié
tóubáiyún

秋浦歌十七首翻译

【注释】:
[1]人一作叉
[2]舟一作行
[3]波一作陂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秋浦,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是唐代银和铜的产地之一。大约天宝十二年(753), 李白漫游到此,写了组诗《秋浦歌》。本篇是其中第十四首。这是一首正面描写和歌颂冶炼工人的诗歌,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中较为罕见,因而极为可贵。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诗一天头,便呈现出一幅色调明亮、气氛热烈的冶炼场景:炉火熊熊燃烧,红星四溅,紫烟蒸腾,广袤的天地被红彤彤的炉火照得通明。诗人用了“照”、“乱”两个看似平常的字眼,但一经炼入诗句,便使冶炼的场面卓然生辉。透过这生动景象,不难感受到诗人那种新奇、兴奋、惊叹之情。
接着两句“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转入对冶炼工人形象的描绘。诗人以粗犷的线条,略加勾勒,冶炼工人雄伟健壮的形象便跃然纸上。“赧郎”二字用词新颖,颇耐寻味。“赧”,原指因害羞而脸红;这里是指炉火映红人脸。从“赧郎”二字,可以联想到他们健美强壮的体魄和勤劳、朴实、热情、豪爽、乐观的性格。结句“歌曲动寒川”,关合了上句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冶炼工人一边劳动,一边歌唱,那嘹亮的歌声使寒冷的河水都荡漾起来了。他们唱的什么歌?诗人未加明点,读者可以作出各式各样的补充和联想;歌声果真把寒川激荡了么?当然不会,这是诗人的独特感受,是夸张之笔,却极为传神。如果说,“赧郎”句只是描绘了明月、炉火交映下冶炼工人的面部肖象,那么,这一句则揭示出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情操,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的赞美歌颂之情。
这是一幅瑰玮壮观的秋夜冶炼图。在诗人神奇的画笔下,光、热、声、色交织辉映,明与暗、冷与热、动与静烘托映衬,鲜明、生动地表现了火热的劳动场景,酣畅淋漓地塑造了古代冶炼工人的形象,确是古代诗歌宝库中放射异彩的艺术珍品。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箇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注释](1)秋浦: 唐时属池州郡。故址在今安徽省贵池西。(2)个:如此,这般。(3)秋霜:形容头发白如秋霜。


[译文]满头白发呀有三千丈,只因为我的忧愁有如此之长。不明白(照镜时)在明亮的镜子里,是什么忧愁使自己白发如秋霜一般。

这是一首抒愤诗。诗人以奔放的激情,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塑造了“自我”的形象,把积蕴极深的怨愤和抑郁宣泄出来,发挥了强烈感人的艺术力量。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箇长?”劈空而来,似大潮奔涌,似火山爆发,骇人心目。单看“白发三千丈”一句,真叫人无法理解,白发怎么能有“三千丈”呢?读到下句“缘愁似箇长”,豁然明白,原来“三千丈”的白发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长!愁生白发,人所共晓,而长达三千丈,该有多少深重的愁思?十个字的千钧重量落在一个“愁”字上。以此写愁,匪夷所思!奇想出奇句,不能不使人惊叹诗人的气魄和笔力。
古典诗歌里写愁的取譬很多。宋人 罗大经《鹤林玉露》说:“诗家有以山喻愁者,杜少陵云:‘忧端如山来(按:当作“齐终南”),澒洞不可掇’;有以水喻愁者, 李颀云:‘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李白独辟蹊径,以“白发三千丈”之长喻愁之深之重,“尤为新奇”,“兴中有比,意味更长”(同上)。人们不但不会因“三千丈”的无理而见怪诗人,相反会由衷赞赏这出乎常情而又入于人心的奇句,而且感到诗人的长叹疾呼实堪同情。
人看到自己头上生了白发以及白发的长短,是因为照镜而知。首二句暗藏照镜,三四句就明白写出: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秋霜色白,以代指白发,似重复又非重复,它并具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不是白发的“白”字所能兼带。上句的“不知”,不是真不知,不是因“不知”而发出“何处”之问。这两句不是问语,而是愤激语,痛切语。诗眼就在下句的一个“得”字上。如此浓愁,从何而“得”?“得”字直贯到诗人半生中所受到的排挤压抑;所志不遂,因此而愁生白发,鬓染秋霜,亲历亲感,何由不知!李白有“奋其志能,愿为辅弼”的雄心,有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理想(均见《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尽管屡遭挫折,未能实现,但他的志向绐终不泯。写这首诗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壮志未酬,人已衰老,怎能不倍加痛苦!所以揽镜自照,触目惊心,发生“白发三千丈”的孤吟,使天下后世识其悲愤,并以此奇想奇句流传千古,可谓善作不平鸣者了。
( 张秉戍陈长明)

作者简介

李白
李白[唐代]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更多

李白的诗(共1617首诗)
  • 尝茶
    刘禹锡刘禹锡〔唐代〕
    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 逢旧识
    贾岛贾岛〔唐代〕
    几岁阻干戈,今朝劝酒歌。
    羡君无白发,走马过黄河。
    旧宅兵烧尽,新宫日奏多。
    妖星还有角,数尺铁重磨。
  • 春雨后·昨夜一霎雨
    孟郊孟郊〔唐代〕
    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
    何物最先知,虚庭草争出。
  • 咏史诗·沙丘
    胡曾胡曾〔唐代〕
    年年游览不曾停,天下山川欲遍经。
    堪笑沙丘才过处,銮舆风过鲍鱼腥。
  • 田家效陶
    曹邺曹邺〔唐代〕
    黑黍舂来酿酒饮,青禾刈了驱牛载。
    大姑小叔常在眼,却笑长安在天外。

古诗大全

https://www.hao86.com/shici_view_9b900f43ac9b900f/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