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听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过香积寺译文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不知香积寺在哪座山中,走了数里,就进入了白云缭绕的山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古木参天却没有人行路径,深山里何处传来古寺鸣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山中泉水撞击危石响声幽咽,松林里日光照射也显的寒冷。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日暮时分,独自在空寂的潭边,安禅人定以治伏尘俗的毒龙。

过香积寺注解

1
入云峰:登上入云的高峰。
2
钟:寺庙的钟鸣声。
3
咽:呜咽。
4
危:高的,陡的。“危石”意为高耸的崖石。
5
冷青松:为青松所冷。
6
薄暮:黄昏。
7
曲:水边。“安禅”即安静地打坐,在这里指佛家思想。
8
安禅:为佛家术语,指身心安然进入清寂宁静的境界,在这里指佛家思想。
9
毒龙:佛家比喻俗人的邪念妄想。

过香积寺赏析

诗题“过香积寺”的“过”,意谓“访问”、“探望”。既是去访香积寺,却又从“不知”说起;“不知”而又要去访,表现出诗人的洒脱不羁。因为“不知”,诗人便步入茫茫山林中去寻找,行不数里就进入白云缭绕的山峰之下。此句正面写人入云峰,实际映衬香积寺之深藏幽邃。还未到寺,已是如此云封雾罩,香积寺之幽远可想而知矣。

接着四句,是写诗人在深山密林中的目见和耳闻。先看三四两句。古树参天的丛林中,杳无人迹;忽然又飘来一阵隐隐的钟声,在深山空谷中回响,使得本来就很寂静的山林又蒙上了一层迷惘、神秘的情调,显得越发安谧。“何处”二字,看似寻常,实则绝妙:由于山深林密,使人不觉钟声从何而来,只有“嗡嗡”的声音在四周缭绕;这与上句的“无人”相应,又暗承首句的“不知”。有小径而无人行,听钟鸣而不知何处,再衬以周遭参天的古树和层峦叠嶂的群山。这是十分荒僻而又幽静的境界。

五六两句,仍然意在表现环境的幽冷,而手法和上二句不同,写声写色,逼真如画,堪称名句。诗人以倒装句,突出了入耳的泉声和触目的日色。“咽”字在这里下得极为准确、生动:山中危石耸立,流泉自然不能轻快地流淌,只能在嶙峋的岩石间艰难地穿行,仿佛痛苦地发出幽咽之声。诗人用“冷”来形容“日色”,粗看极谬,然而仔细玩味,这个“冷”字实在太妙了。夕阳西下,昏黄的余晖涂抹在一片幽深的松林上,这情状,不能不“冷”。诗人涉荒穿幽,直到天快黑时才到香积寺,看到了寺前的水潭。“空潭”之“空”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什么也没有”。王维诗中常用“空”字,如“空山不见人”、“空山新雨后”、“夜静春山空”之类,都含有宁静的意思。暮色降临,面对空阔幽静的水潭,看着澄清透彻的潭水,再联系到寺内修行学佛的僧人,诗人不禁想起佛教的故事:在西方的一个水潭中,曾有一毒龙藏身,累累害人。佛门高僧以无边的佛法制服了毒龙,使其离潭他去,永不伤人。佛法可以制毒龙,亦可以克制世人心中的欲念啊。“安禅”为佛家术语,即安静地打坐,在这里指佛家思想。“毒龙”用以比喻世俗人的欲望。

王维晚年诗笔常带有一种恬淡宁静的气氛。这首诗,就是以他沉湎于佛学的恬静心境,描绘出山林古寺的幽邃环境,从而造成一种清高幽僻的意境。王国维谓“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首诗的前六句纯乎写景,然无一处不透露诗人的心情,可以说,王维是把“晚年惟好静”的情趣融化到所描写的景物中去的了。因此最后“安禅制毒龙”,便是诗人心迹的自然流露。

诗采用由远到近、由景入情的写法,从“入云峰”到“空潭曲”逐步接近香积寺,最后则吐露“安禅制毒龙”的情思。这中间过渡毫无痕迹,浑然天成。诗人描绘幽静的山林景色,并不一味地从寂静无声上用力,反而着意写了隐隐的钟声和呜咽的泉声,这钟声和泉声非但没有冲淡整个环境的平静,反而增添了深山丛林的僻静之感。这就是通常所讲的“鸟鸣山更幽”的境界。

百度百科

作者简介

王维
王维[唐代]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更多

王维的诗(共610首诗)
  • 正初奉酬歙州刺史邢群
    杜牧杜牧〔唐代〕
    翠岩千尺倚溪斜,曾得严光作钓家。
    越嶂远分丁字水, 腊梅迟见二年花。
    明时刀尺君须用,幽处田园我有涯。
    一壑风烟阳羡里,解龟休去路非赊。
  • 送僧清演归山
    李洞李洞〔唐代〕
    毛褐斜肩背负经,晓思吟入窦山青。
    峰前野水横官道,踏着秋天三四星。
  • 采茶歌·天柱香芽露香发
    秦韬玉秦韬玉〔唐代〕
    天柱香芽露香发,烂研瑟瑟穿荻篾。
    太守怜才寄野人,山童碾破团团月。
    倚云便酌泉声煮,兽炭潜然虬珠吐。
    看着晴天早日明,鼎中飒飒筛风雨。
    老翠看尘下才熟,搅时绕箸天云绿,耽书病酒两多情,坐对闽瓯睡先足。
    洗我胸中幽思清,鬼神应愁歌欲成。
  • 七夕见与诸孙题乞巧文
    权德舆权德舆〔唐代〕
    外孙争乞巧,内子共题文。
    隐映花奁对,参差绮席分。
    鹊桥临片月,河鼓掩轻云。
    羡此婴儿辈,吹呼彻曙闻。
  • 遇道者·鹤骨松筋风貌殊
    贯休贯休〔唐代〕
    鹤骨松筋风貌殊,不言名姓绝荣枯。
    寻常藜杖九衢里,莫是商山一皓无。
    身带烟霞游汗漫,药兼神鬼在葫芦。
    只应张果支公辈,时复相逢醉海隅。

古诗大全

https://www.hao86.com/shici_view_9b8e1b43ac9b8e1b/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