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曾觌

liǔyīntíngyuànzhānfēngguāng
nánqīngzhòucháng
xīnzhǎngxiǎochítáng
shuāngshuāngshuǐmáng
píngsànmàn
piāoyáng
qīngyíngtàikuáng
wéiliánliúhóngxiāng
xiánjiāngguīhuàliáng

阮郎归赏析

  据周密《武林旧事》卷七记载,公元1167年(南宋孝宗乾道三年)三月初十,宋孝宗陪太上皇宋高宗,至后苑赏花,“回至清妍亭看茶蘼,就登御舟,绕堤闲游。(太上皇)倚阑闲看,适有双燕掠水飞过,传旨令曾觌赋之,遂进《阮郎归》。”可见这是奉旨填词。

  邹祇谟《远志斋词衷》说:“咏物固不可不似,尤忌刻意太似。取形不如取神,用事不若用意。”此词深得其中之昧。处处说燕,而终篇无一燕字。说它写得不像,却很像;说它像,却又不太像,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取其神而不袭其貌。词人主要通过烘托、陪衬等方法,迂回曲折地描写燕子所处的环境,燕子的声音、动作和体态;同时还借助了明喻和暗喻等手法。词的起首二句先写环境,后写声音。庭院深深,杨柳阴浓,渲染了庭院的深邃静。在这寂静的环境中,唯有双双紫燕,终日呢喃,神态上这就突出了词中的主体。不径说燕子,仅以“呢喃”二字,从声音上勾画出它的特点,接着后面两句,也以同样的结构,先写环境,后写动作,只是词人的眼先已庭院移到池塘。

  一池春水,雨后新涨,碧波荡漾,境极美矣。此时忽有双双燕子,掠水而过。这是以环境之静,烘托燕子之动,动静相宜,便产生优美的情趣。“蹴水忙”三字,可谓得燕子之神。蹴者,踏也。你看一只燕子刚从水面上点了一下,飞了过去,紧接着又一只燕子从水面上点了一下,飞了过去……飞燕踏水,前后相续,活生生的一幅飞燕闹春图。呈现于读者眼前虽不言燕,而生动的燕子形象已入读者眼帘了。

  过片二句,通过环境的渲染、烘托,又进一步运用明喻或暗喻摹拟燕子的形象。用比喻亦不易,“体认稍真,则拘而不畅;摹写差远,则晦而不明”(见张炎《词源》论咏物),其妙亦在似与不似之间。“萍散漫”,承上片“池塘”而来。池塘上浮萍点点,逐水飘流,映衬了空中的飞燕。“絮飘飏”承起句“柳阴”而来。既云有阴阴杨柳,自有柳絮飘飏,于中也自然地点出时当絮飞花落的暮春,与《武林旧事》所说的“三月初十日”恰相符合。柳絮在风中飘扬,烘托出燕子在天空飞翔的姿态。其体态轻盈,情韵杳眇,悠然可想。而着一“狂”字,回味无穷。

  结尾二句,是全篇的警策,犹如画龙点睛,全篇因之警动。暮春时节,落红阵阵,有的飘在岸上,有的落入水中,惹人怜惜。词人说:“为怜流去落红香,衔将归画梁。”写燕子惜花,同时也将人之怜香惜艳的心情反映出来。明人沈际飞评曰:“怜香惜艳,燕大不俗。‘落花都上燕巢泥’,根出在此。”(《草堂诗余正集》卷一)“落花都上燕巢泥”,是李清照(一作周邦彦)《浣溪沙》中的句子。李清照早于曾觌,曾词人之根可能出于李词。然李词所的只是燕子衔泥筑巢的结果,而曾词则刻画其过程,形象更为生动,情感更加浓厚。同时,下句的“归”字与上句的“去”字,相互呼应,落花逐水而流,而多情的燕子却把它一口一口衔回画梁,筑成芳巢。这就赋予燕子以大雅不俗的性格,实际上也映射出词人自己的“心影”。

  这词的艺术表现手法是相当成功的。

阮郎归译文及注释

①呢喃:燕语。
②蹴水:点水,踏水,掠水。

作者简介

曾觌
曾觌[宋代]

曾觌(音di迪)(1109-1180) 字纯甫,汴京(今河南开封)人。绍兴中,为建王内知客。孝宗受禅,以潜邸旧人,授权知阁门事。淳熙初,除开府仪同三司,加少保、醴泉观使。趋奉宫廷,词多应制之作。其词语言婉丽,风格柔媚。代表作为《阮郎归》、《水调歌头》《西江月》《定风波》(长相思》、《采桑子》、《眼儿媚》、《忆秦娥》等,其中以《阮郎归》一词为最著名。 更多

曾觌的诗(共222首诗)
  • 《阮郎归》
    柳阴庭院占风光,呢喃清昼长。
    碧波新涨小池塘,双双蹴水忙。
    萍散漫,絮飘飏。
    轻盈体态狂。
    为怜流去落红香,衔将归画梁。
    查看译文
  • 《忆秦娥邯郸道上望丛台有感》
    风萧瑟,邯郸古道伤行客。
    伤行客。
    繁华一瞬,不堪思忆。
    丛台歌舞无消息,金樽玉管空陈迹。
    空陈迹,连天衰草,暮云凝碧。
    查看译文
  • 《水龙吟》
    楚天千里无云,露华洗出秋容净。
    银蟾台榭,玉壶天地,参差桂影。
    鸳瓦寒生,画檐光射,碧梧金井。
    听韶华半夜,江梅三弄,风袅袅、良宵永。
    携手西园宴罢,下瑶台、醉魂初醒。
    吹箫仙子,骖鸾归路,一襟清兴。
    鳷鹊楼高,建章门迥,星河耿耿。
    看沧江潮上,丹枫落叶,浸关山冷。
    查看译文
  • 《念奴娇》
    群花渐老,向晓来微雨,芳心初拆。
    拂掠娇红香旖旎,浑欲不胜春色。
    淡月梨花,新晴繁杏,装点成标格。
    风光都在,半开深院人寂。
    刚要买断东风,袅栾枝低映,舞茵歌席。
    记得当时曾共赏,玉人纤手轻摘。
    醉里妖饶,醒时风韵,比并堪端的。
    谁知憔悴,对花空恁思忆。
    查看译文
  • 《念奴娇》
    人生行乐,算一春欢赏,都来几日。
    绿暗红稀春已去,赢得星星头白。
    醉里狂歌,花前起舞,拚罚金杯百。
    淋漓宫锦,忍辜妖艳姿色。
    须信殿得韶光,只愁花谢,又作经年别。
    嫩紫娇红还解语,应为主人留客。
    月落乌啼,酒阑烛暗,离绪伤吴越。
    竹西歌吹,不堪老去重忆。
    查看译文
  • 冀州正月十六日饮席
    刘敞刘敞〔宋代〕
    月缺雪残云乱飞,千灯相照续长辉。
    寒欺短夜禁杯酒,春入东风试舞衣。
    老惜佳辰经岁得,醉惊陈迹出门非。
    渔阳鼓节尤悲壮,知我新从万里飞。
  • 赐神童蔡伯禧
    宋真宗宋真宗〔宋代〕
    七闵山水多才俊,三岁奇童出盛时。
    家世应传清白训,婴儿自得老成资。
    初尝学步来朝谒,方及能言解诵诗。
    更励孜孜图进益,青云千里有前期。
  • 题赵园·凿池智有泉源
    宗泽宗泽〔宋代〕
    凿池智有泉源,种木胸无芥蒂。
    螭头吐水涓涓,端是银潢一派。
  • 和彦达新居
    胡寅胡寅〔宋代〕
    喜居夏屋成,竹树讙燕雀。
    门径眇云水,亦见轮蹄错。
    君本有用才,魏匏自濩落。
    平生五车勤,岁晏一箪乐。
    永言青眼旧,每笑春风薄。
    共何贞石心,火炎岂能铄。
    激志山岳耸,放怀宇宙廓。
    过我虽蹁跹,拄杖得所托。
    但惭城市过错,兼味止葵藿。
    方罗玉尘挥,忽听金奏作,薰然陶天和,宁复慕人爵。
    澹泊道义交,已谢势利怍。
    遥知尊杓存,酒熟待同酌。
  • 山上·山上桃花红欲烧
    沈辽〔宋代〕
    山上桃花红欲烧,山间病老苦无聊。
    古人有时亦好饮,已醉复醒真似劳。
    谁能忘情学枯木,不如隐几看猿猱。
    攀援上下岂无意,新林落日风。

古诗大全

https://www.hao86.com/shici_view_9b665b43ac9b665b/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