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相见欢译文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独自登上金陵西门上的城楼,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看着这万里长的大江在夕阳下流去。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因金人侵占,中原大乱,达官贵族们纷纷逃散,什么时候才能收复国土?要请悲风将自己的热泪吹到扬州前线。

相见欢注解

1
金陵:南京。
2
城上西楼:西门上的城楼。
3
倚清秋: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
4
中原乱:指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侵占中原的大乱。
5
簪缨:当时官僚贵族的冠饰,这里代指他们本人。
6
收:收复国土。
7
倩:请。
8
扬州:地名,今属江苏,是当时南宋的前方,屡遭金兵破坏。

相见欢背景

靖康之难,汴京沦陷,二帝被俘。朱敦儒仓猝南逃金陵,总算暂时获得了喘息机会。这首词就是他客居金陵,登上金陵城西门城楼所写的。

相见欢赏析

这首词一开始即写登楼所见。在词人眼前展开的是无边秋色,万里夕阳。秋天是冷落萧条的季节。

上片一开始即写登楼所见。在词人眼前展开的是无边秋色,万里夕阳。秋天是冷落萧条的季节。当离乡背井,作客金陵的朱敦儒独自一人登上金陵城楼,纵目远眺,看到这一片萧条零落的秋景,悲秋之感自不免油然而生。又值黄昏日暮之时,万里大地都笼罩在恹恹的夕阳中。“垂地”,说明正值日薄西山,余晖黯淡,大地很快就要被淹没在苍茫的暮色中了。这种景物描写带有很浓厚的主观色彩。作者用象征手法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南宋的国事亦如词人眼前的暮景,也将无可挽回地走向没落、衰亡。

下片忽由写景转到直言国事,似太突然,其实不然。上片既已用象征手法暗喻国事,则上下两片暗线关连,意脉不露,不是突然转折,而是自然衔接。“簪缨”,是指贵族官僚们的帽饰,簪用来连结头发和帽子,缨是帽带,此处代指贵族和士大夫。中原沦陷,北宋的世家贵族纷纷逃散,这是又一次的“衣冠南渡”。“几时收?”这是作者提出的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这种“中原乱,簪缨散”的局面何时才能结束呢?表现了作者渴望早日恢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对朝廷苟安旦夕,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

结句“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悲风,当然也是作者的主观感受。风,本身无所谓悲,而是词人主观心情上悲,感到风也是悲的了。风悲、景悲、人悲,不禁潸然泪下。这不只是悲秋之泪,更重要的是忧国之泪。作者要倩悲风吹泪到扬州去,扬州是抗金的前线重镇,国防要地,这表现了词人对前线战事的关切。

全词由登楼入题,从写景到抒情,表现了词人强烈的亡国之痛和深厚的爱国精神,感人至深。

百度百科

作者简介

朱敦儒
朱敦儒[宋代]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更多

朱敦儒的诗(共517首诗)
  • 《好事近》
    回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
    活计绿蓑青笠,惯批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
    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查看译文
  • 《水龙吟》
    放船千里凌波去,略为吴山留顾。
    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
    北客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
    念伊嵩旧隐,巢由故友,南柯梦,遽如许!
    回首妖氛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
    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
    铁锁横江,锦帆冲浪,孙郎良苦。
    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
    查看译文
  • 《相见欢》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查看译文
  • 《鹧鸪天西都作》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
    曾批给雨支云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卷,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
    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查看译文
  • 《采桑子》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
    万里烟尘。
    回首中原泪满巾。
    碧山对晚汀洲冷,枫叶芦根。
    日落波平。
    愁损辞乡去国人。
    查看译文
  • 题蜀江观·幸喜甘霖做岁丰
    姚勉姚勉〔宋代〕
    幸喜甘霖做岁丰,灵泉又奏济人功。
    但令奸猾销声好,莫禁民跻寿域中。
  • 绝句·一笑升沉休问天
    程公许〔宋代〕
    一笑升沉休问天,赞房赢得日高眠。
    五湖浪透门前港,何不乘风称放船。
  • 因借书作呈圆机
    晁说之〔宋代〕
    似隐还如吏,山亭何所宜。
    遥心回雁阵,倦意结蕉旗。
    使檄征钱急,乡书问卜迟。
    近郊有高士,慎莫道三痴。
  • 同李倅钧访赵嗣恭留饮南园晚衙先归
    苏辙苏辙〔宋代〕
    城南高楼出乔木,下有方塘秋水足。
    新霜未变草木鲜,晚日旋催梨枣熟。
    雨荒松菊半榛莽,风老菰蒲初瑟缩。
    门前大路多尘土,日中过客无留毂。
    开门却扫如有待,下马升堂真不速。
    劝我一振衣上黄,临风共倒樽中渌。
    肴蔬草草意不尽,丝竹泠泠暗相属。
    琳宫仙伯自闲暇,幕府粗官苦烦促。
    晚衙簿领当及期,后堂车辖要须漉。
    令人更愧东宫师,眷恋溪山弃华屋。
  • 赠论命周云秀才
    陆游陆游〔宋代〕
    周郎颀然市中隐,精神卓荦秋天隼。
    忽来过我论五行,袖出诗卷如束笋。
    人生一息不自保,况我耄期真待尽。
    君今盛为谈未来,我亦听之俱可冁。
    虽然此心犹未泯,何至死去同蠢蠢。
    地下不作修文郎,天上亦为京兆尹。

古诗大全

https://www.hao86.com/shici_view_9b292743ac9b2927/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