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陈师道

秋光烛地。
帘幕生秋意。
露叶翻风惊鹊坠。
暗落青林红子。
微行声断长廊。
熏炉衾换生香。
灭烛却延明月,揽衣先怯微凉。

清平乐译文

清平乐赏析

陈师道是“苏门六君子”之一。黄庭坚曾赞云:“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他的词纤细平易,如《蝶恋花》:“路转河回寒日暮,连峰不计重回顾。”《南乡子》:“花样腰身宫样立,婷婷,困倚阑干一欠伸。”《菩萨蛮》:“天上隔年期,人间长别离。”都是较有名气的词句。但是,最足以代表他的词风的,则是这首《清平乐》。

这首词描绘秋天景色。上片写晨景,下片写夜晚。

“秋光烛地,帘幕生秋意。”开宗明义,写秋景,“秋光”、“秋意”,一派秋天的气氛。“露叶翻风惊鹊坠,暗落青林红子。”进一步写秋景,含着露水的树叶,由于秋风的吹动,纷纷落下,连树上的鹊雀,也被惊动了。言简意赅,细腻生动,几个字,便勾勒出一个正在落叶的生动画面。“一叶知秋”,作者抓住了这一最有特征性的动态,一下子把秋景写活了。语言、画面、意境,都活灵活现地摆在读者的面前。

“微行声断长廊,熏炉衾换生香。”入夜了,秋天的夜晚是凄凉的:走廊的脚步声没有了;火炉里散发出木柴燃烧后的香气。夜深了,“灭烛却延明月,揽衣先怯微凉。”吹熄了蜡烛,月光却照进屋中;词人感到秋天的凉意,将衣披在身上。

这首词,情意深婉,用语精警,笔力拗峭,颇能代表陈师道的词风。王灼在《碧鸡漫志》中说:“陈无己所作数十首,号曰语业,妙处如其诗。但用意太深,有时僻涩。”这样的优点与缺点,在这首词中均有所体现。

百度百科

作者简介

陈师道
陈师道[宋代]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更多

陈师道的诗(共1106首诗)
  • 《菩萨蛮》
    行云过尽星河烂。
    炉烟未断蛛丝满。
    想得两眉颦。
    停针忆远人。
    河桥知有路。
    不解留郎住。
    天上隔年期。
    人间长别离。
    查看译文
  • 《菩萨蛮》
    东风乌鹊西飞燕。
    盈盈一水经年见。
    急雨洗香车。
    天回河汉斜。
    离愁千载上。
    相远长相望。
    终不似人间。
    回头万里山。
    查看译文
  • 《菩萨蛮》
    绮楼小小穿针女。
    秋光点点蛛丝雨。
    今夕是何宵。
    龙车乌鹊桥。
    经年谋一笑。
    岂解令人巧。
    不用问如何。
    人间巧更多。
    查看译文
  • 《菩萨蛮》
    银潢清浅填乌鹊。
    画檐急雨长河落。
    初月未成圆。
    明星惜此筵。
    愁来无断绝。
    岁岁年年别。
    不用泪红滋。
    年年岁岁期。
    查看译文
  • 《木兰花/玉楼春》
    阴阴云日江城晚。
    小院回廊春已满。
    谁教言语似鹂黄,深闭玉笼千万怨。
    蓬莱易到人难见。
    香火无凭空有愿。
    不辞歌里断人肠,只怕有肠无处断。
    查看译文
  • 上元夜作
    王禹偁王禹偁〔宋代〕
    去年正月十五夜,乾元门上奉乘舆。
    今年正月十五夜,商洛郡中为贰车。
    谪宦门栏偏冷落,山城灯火苦萧疏。
    炉灰画尽不成寐,赖有逍遥一帙书。
  • 送屐韩仲文
    张方平〔宋代〕
    江南到梅暑,蒸湿鲜晴明。
    聊仿登山样,无妨涉水行。
    齿牢防易折,蜡滑亦加轻。
    早幸还吾土,閒将挂后楹。
  • 闻永叔复馆因以寄贺
    梅尧臣梅尧臣〔宋代〕
    东方有铩禽,已喜羽翰插。
    重来金马门,莫忘黄白峡。
    黄牛无冬春,远水生鳞甲。
    今非昔日忧,贺酒特新压。
  • 和郭子应·北窗睡起复西窗
    王质王质〔宋代〕
    北窗睡起复西窗,心事悠悠付枕囊。
    日静无人惊燕雀,野青随意卧牛羊。
    愁中故自伤游子,别后还应忆漫郎。
    万里梅边寻斗米,夫君身世亦遑遑。
  • 二绝·门掩荒寒僧未归
    秦观秦观〔宋代〕
    门掩荒寒僧未归,萧萧庭菊两三枝。
    行人到此无肠断,问尔黄花知不知。

古诗大全

https://www.hao86.com/shici_view_9b1a7943ac9b1a79/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