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张元干

zhàngwēilóu
dǒuchuítiāncāngwànqǐng
yuèliúyānzhǔ
sǎojìnyúnfēngdìng
wèifàngbiǎnzhōu
宿yànhánshēnchǔ
chàngwàngguānkōngdiàoyǐng
zhèngrénjiānmíngtuó
shéibàn
zuìzhōng
shíniánmèngyángzhōu
gāohánchóushēngguó
tūnjiāo
yàozhǎnlóulánsānchǐjiàn
hènjiù
mànàntónghuáchén
huànzhéxiānpíngzhāngkàn
guòtiáoshàngchuílúnfǒu
fēnghàodàng
fēi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赏析

  上片写词人登高眺望江上夜景,并引发出孤单无侣、众醉独醒的感慨。此显示出自己的真实用意。

  起首四句写自己携着手杖登上高楼,只见夜空星斗下垂,江面宽广无边,波涛万顷,月光流泻在蒙着烟雾的洲渚之上。“扫尽”三句,是说江风极大,将天上浮云吹散,江面因风大而无人乘舟夜渡。沉思间又见雁儿飞落在芦苇深处夜宿,并由此引起无限感触。

  “怅望”两句,先是怅望祖国山河,徒然吊影自伤;这时正值深夜,“鼻息鸣鼍鼓”,是指人们熟睡,鼾声有如击着用猪婆龙(水中动物名)的皮做成的鼓,即有鼾声如雷之意。这里以之喻苛安求和之辈,隐有众人皆醉我独醒之慨。“谁伴我”两句,承上,“月流烟渚”、“怅望关河空吊影”,用李白《月下独酌》“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诗意,自伤孤独(辛弃疾《虞美人·别茂嘉十二弟》结句之“谁共我,醉明月”,与此意同)。李纲与己志同道合,而天各一方,不能在此月下同舞。同舞当亦包括共商恢复中原之事,至此才转入寄李纲本题。

  下片运用典故以暗示手法表明对明朝屈膝议和的强烈不满,并表达了自己对李纲的敬仰之情。

  “十年”这一句,是作者想到十年前,高宗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同时,当时为公元1127年(建炎元年)。不久高宗南下,以淮南东路的杨州为行都;次年秋金兵进犯,南宋小朝廷又匆匆南逃,扬州被金人攻占,立刻被战争摧为一片空墟,昔日繁华现在犹如一梦,此处化用杜牧“十年一觉扬州梦”(《遣怀》)诗句。而此时只剩残破空城,使人怀想之余,不觉加强了作者对高宗的屈膝议和感到不满,也加强了作者坚决抵抗金人的南下的决心。“倚高寒”两句,继续写作者夜倚高楼,但觉寒气逼人,远眺满目疮痍的中原大地,不由愁思满腔,但又感到自己壮心犹在,豪气如潮,足以吞灭敌人。骄虏是指金人。《汉书·匈奴传》说匈奴是“天之骄子”,这里是借指。“要斩”两句,运用两个典故反映出对宋金和议的看法。前一句是期望朝廷振作图强,像汉代使臣傅介子提剑斩楼兰(西域国名)王那样对付金人。《汉书·傅介子传》说楼兰王曾杀汉使者,傅介子奉命“至楼兰。……王贪汉物,来见使者。……王起随介子入帐中,屏语,壮士二人从后刺之,刃交胸,立死。”词中以楼兰影射金国,以傅介子比喻李纲等主战之士。后一句是借汉嫁王昭君与匈奴和亲事,影射和议最终是不可行的,必须坚决抵抗。杜甫《咏怀古迹》诗云:“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作者在此用杜甫诗意,说明在琵琶声中流露出对屈辱求和的无穷遗恨与悲愤,以此暗示南宋与金人议和也将遗恨千古。“谩暗涩”句,是叹息当时和议已成定局,虽有宝剑也不能用来杀敌,只是使它生铜花(即铜锈),放弃于尘土之中。暗涩,是形容宝剑上布满铜锈,逐渐失光彩,失去作用。这里运用比喻,以宝剑被弃比喻李纲等主战人物的受到朝廷罢斥压制。“唤取”两句,先以“谪仙”李白来比李纲,兼切李姓,这是对李纲的推崇。李纲自己也曾在《水调歌头》中说:“太白乃吾祖,逸气薄青云。”作者对他评论,即发表意见,面对和议已成定局的形势,爱国之士能否就此隐退苕溪(浙江吴兴一带),垂钓自遣而不问国事呢?结尾振起,指出要凭浩荡长风,飞上九天,由此表示自己坚决不能消沉下去,而是怀着气冲云霄的壮志雄心,对李纲坚持主战、反对和议的主张表示最大的支持,这也就是写他作此词的旨意。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译文及注释

译文
拖着手杖登上高楼去。仰望北斗星低低地垂挂在夜天,俯视沧江正翻起波浪万顷,月亮流泻在烟雾迷漫的洲渚。浮云被横扫净尽、寒风飘拂不定,不能乘坐小船连夜飞渡。栖宿的鸿雁已经落在萧索的芦苇深处。怀着无限惆怅的心情,想望祖国分裂的山河,徒劳无益地相吊形影,这时只听到人间发出的鼾声象敲打鼍鼓。有谁肯陪伴我乘着酒兴起舞?
事隔十年好象一场噩梦,走尽了扬州路。独倚高楼夜气十分冷寒,一心怀愁为的是祖国,恨不得一气吞下骄横的胡虏。要亲手杀死金的统治者用这把三尺的宝剑,莫使留下怨恨象王昭君弹出的琵琶怨语。让宝剑暗淡无光,白白地生锈化为尘土。请你评论看看,经过苕溪时,还能允许我们垂纶放钓否?要乘着大风浩荡,高高地飞翔腾举。

注释
李伯纪:即李纲。
鼍鼓:用鼍皮蒙的鼓。鼍,水中动物,俗称猪婆龙。此指鼾声如鼓。
“谁伴我”二句:用东晋祖逖和刘琨夜半闻鸡同起舞剑的故事。(《晋书·祖逖传》)
十年一梦扬州路:化用杜牧诗“十年一觉扬州梦”,借指十年前,即建炎元年,金兵分道南侵。宋高宗避难至扬州,后至杭州,而扬州则被金兵焚烧。十年后,宋金和议已成,主战派遭迫害,收复失地已成梦想。
要斩楼兰:用西汉傅介子出使西域斩楼兰王的故事。(《汉书·傅介子传》)
琵琶旧语:用汉代王昭君出嫁匈奴事。她善弹琵琶,有乐曲《昭君怨》。琵琶旧语即指此。
铜华:指铜花,即生了铜锈。
垂纶:即垂钓。纶,钓鱼用的丝线。传说吕尚在渭水垂钓,后遇周文王。后世以垂钓指隐居。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题解

  这是一首送别词,作于宋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年)。作者在胡诠遭贬后,不顾个人安危,写这首词为他送行,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悲壮情怀以及对胡诠的深挚感情。这首词与寄赠李纲的《贺新郎》一样,写得慷慨悲凉、愤激,其忠义之气,溢于字里行间,表现了作者刚正不阿,坚持正义的爱国主义精神。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写作背景

  建炎元年(1127年)五月,宋康王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南)即位,建立南宋王朝,是为高宗。宋高宗起用李纲为宰相,张元干被召回,官为朝议大夫、将作少监、充抚谕使。李纲为相后,积极改革弊政,充实国库,整军备战,主张北伐,反对迁都江南,坚决抵抗金兵侵扰。张元干积极配合李纲。但高宗信任的仍是卖国的主和派,执意与金议和,以求偏安一隅。他们打击、排挤李纲,李纲仅任75天宰相就被罢免。建炎三年(1129年)秋,张元干目睹国势日削,南宋王朝仅存江南一隅,义愤填膺,赋《石州慢·己酉秋吴兴舟中作》词,抒发了他收复中原的豪迈气概和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并表达对李纲抗金斗争的支持,也遭朝廷奸臣之谤,幸汪藻(1079—1154)北宋末、南宋初文学家)援救得以免罪。绍兴元年(1131年)春,江南战火渐息,高宗帝定居临安(今杭州),无心收集失地,以求“苟安”,并任奸臣秦桧为参知政事,主战派被排挤,仁人志士都不愿与其同流合污,只得退隐林泉,啸傲山水。张元干也辞官回闽。绍兴八年(1138年)冬,奸臣秦桧、孙近等筹划与金议和、向金营纳贡,李纲坚决反对,张元干闻之怒不可遏,作《再次前韵即事》诗,痛斥秦桧、孙近等主和卖国之权奸为“群羊”,表达自己请缨无路之悲愤。李纲在福州上疏反对朝廷议和卖国,张元干得知李纲上书事,又作《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抒发了“气吞骄虏”的壮志和对权臣所谓“欲息干戈”的义愤,对李纲坚决主战、反对议和的行动表示敬仰和支持,希望李纲东山再起,收复失地,重整朝纲,劝诫统治者要吸取前朝遗恨。词写得慷慨悲凉,感人至深,成为千古名篇。

  绍兴十二年(1142年),胡铨因过去曾上疏反对议和,请斩秦桧和使臣王伦、参政孙近等以谢天下,秦桧恨之入骨,因此贬谪胡铨至昭州(今广西平乐),再贬为福州威武军签判。“一时士大夫畏罪箝口,莫敢与之谈”。和议成,绍兴十二年又把他贬到新州(今广东新兴县)监广州盐仓。当时,胡铨在福唐(今福建福清)闻谪命,即由福唐出发,经福州时,退居在家的张元干激于义愤,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作《贺新郎·送胡邦衡谪新州》为胡铨送行。词中,张元干抒发了对胡铨被奸臣陷害而抱不平之情感,和对祖国河山遭受金兵践踏的悲愤以及对投降卖国者的愤怒,规劝和安慰胡铨要放眼看古往今来的国家大事,不能讲恩怨私情。张元干此词写得慷慨悲壮,豪迈刚健,传之甚广,激怒了秦桧,张元干被削除名籍,并遭抄家、入狱。但秦桧的淫威没有使张元干屈服,出狱后,作《罢秩后漫兴》词抒愤,以旷达之笔写其无所畏惧之怀,并继续抗击金兵侵扰,反对议和卖国。又作《陇头泉》,他坚信“整顿乾坤,廓清宇宙,男儿此志会须伸”,表达他杀敌救国的强烈愿望和爱国精神。

作者简介

张元干
张元干[宋代]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更多

张元干的诗(共634首诗)
  • 《点绛唇呈络滨、筠溪二老》
    清夜沉沉,暗蛩啼处檐花落。
    乍惊帘幕,香绕屏山角。
    堪恨归鸿,情似秋云薄。
    书难托,尽交寂寞,忘了前时约。
    查看译文
  • 《浣溪沙》
    山绕平湖波撼城,湖光倒影浸山青,水晶楼下欲三更。
    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萧萧散发到天明。
    查看译文
  • 《兰陵王春恨》
    卷珠箔,朝雨轻阴乍阁。
    阑干外、烟柳弄晴,芳草侵阶映红药。
    东风妒花恶,吹落梢头嫩萼。
    屏山掩、沉水倦熏,中酒心情怯杯勺。
    寻思旧京洛,正年少疏狂,歌笑迷著。
    障泥油壁催梳掠,曾驰道同载,上林携手,灯夜初过早共约,又争信飘泊。
    寂寞,念行乐。
    甚粉淡衣襟,音断弦索,琼枝璧月春如昨。
    怅别后华表,那回双鹤。
    相思除是,向醉里、暂忘却。
    查看译文
  • 《菩萨蛮三月晦,送春有集,坐中偶书》
    春来春去催人老,老夫争肯输年少。
    醉后少年狂,白髭殊未妨。
    插花还起舞,管领风光处。
    把酒共留春,莫教花笑人。
    查看译文
  • 《瑞鹧鸪彭德器出示胡邦衡新句次韵》
    白衣苍狗变浮云,千古功名一聚尘。
    好是悲歌将进酒,不妨同赋惜馀春。
    风光全似中原日,臭味要须我辈人。
    雨后飞花知底数?
    醉来赢取自由身。
    查看译文
  • 答信臣遗诗以失南岩约
    韦骧〔宋代〕
    閒里萦仍不自由,驰心空想碧岩秋。
    连镳独远朱蹄骏,酾酒还辜绿蚁浮。
    嗟我数年遗览历,属君一尺更迟留。
    定知清兴难穷尽,莫便轻回访戴舟。
  • 次韵安止春词
    郭祥正郭祥正〔宋代〕
    寻春行过古城东,春气先从海角通。
    池草怯霜拳嫩绿,山桃迎日展新红。
  • 蓦山溪·饭蔬饮水
    辛弃疾辛弃疾〔宋代〕
    饭蔬饮水,客莫嘲吾拙。
    高处看浮云,一丘壑、中间甚乐。
    功名妙手,壮也不如人,今老矣,尚何堪,堪钓前溪月。
    病来止酒,辜负鸬鹚杓。
    岁晚念平生,待都与、邻翁细说。
    人间万事,先觉者贤乎,深雪里,一枝开,春事梅先觉。
  • 寄酬睦州晏殿丞
    梅尧臣梅尧臣〔宋代〕
    清潭吐明月,杳杳及吾庐。
    流彩满怀袖,托情非鸟鱼。
    朝因南涧雨,暮入北畦锄。
    岂不藉余润,况兹方饭蔬。
  • 夜意·山雾连城白
    李复李复〔宋代〕
    山雾连城白,虚庭待月生。
    雨余秋叶润,露重葛衣轻。
    阴壁鸣虫涩,风枝宿鸟惊。
    淹留禾黍兴,怅望故园情。

古诗大全

https://www.hao86.com/shici_view_9b0b5b43ac9b0b5b/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