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雪梅译文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只有梅花没有雪花的话,看起来没有什么精神气质。如果下雪了却没有诗文相合,也会非常的俗气。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当在冬天傍晚夕阳西下写好了诗,刚好天空又下起了雪。再看梅花雪花争相绽放,像春天一样艳丽多姿,生气蓬勃。

雪梅注解

1
精神:精神气质。
2
俗:俗气。
3
日暮:指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傍晚。
4
天:天空。
5
十分春:全部的春天。

雪梅背景

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已无法考证,当作于宋末的一个初春日,梅花开放,作者赏玩之时。

雪梅赏析

这首诗主要写梅与雪以及它们与诗之间的关系。梅、雪与诗共同使得春意昂然。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句容易让人误解成“作完了诗,天正好下起了大雪”,实际的情况是触景生情,天下起了大雪,才写成了诗。诗的题目是《雪梅》,不能说雪还没下,就将咏雪的诗写好了。“诗成”之所以放在“天又雪”的前面,是因为受到诗歌格律的限制。

首句写梅与雪之间的关系,因为梅令人佩服的主要特点是不畏严寒,雪越大就越能显示出梅花的这一特点,相反在风和日丽的情况下,就难以表现梅花的这一特点,所以说“有梅无雪不精神”。

次句写雪与诗之间的关系。下雪的时候,俗人是很难发现其中的诗意而创作诗歌的;即使是诗人,如果缺乏雅兴,同样也写不出诗歌,这同俗人也没有什么差别,所以说“有雪无诗俗了人”。

后两句写梅、雪与诗之间的关系,梅花早就开放了,因为没下雪,所以还缺乏诗意。直到日暮时分,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起了雪花,梅花在雪花的映衬下变得精神焕发,而雪花有了梅花的点缀,也变得丰富多彩,妙趣横生。面对此情此景,诗人也诗兴大发,两首诗一挥而就。

这首诗阐述了梅、雪、诗三者的关系,三者缺一不可,只有三者结合在一起,才能组成最美丽的春色。诗人认为如果只有梅花独放而无飞雪落梅,就显不出春光的韵味;若使有梅有雪而没有诗作,也会使人感到不雅。从这首诗中,可看出诗人赏雪、赏梅、吟诗的痴迷精神以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雪梅译文

只有梅花没有雪花的话,看起来没有什么精神气质。
如果下雪了却没有诗文相合,也会非常的俗气。
当在冬天傍晚夕阳西下写好了诗,刚好天空又下起了雪。
再看梅花雪花争相绽放,像春天一样艳丽多姿,生气蓬勃。

百度百科

作者简介

卢梅坡
卢梅坡[宋代]

卢梅坡,宋朝末年人,具体生卒年、生平事迹不详,存世诗作也不多,与刘过是朋友,以两首雪梅诗留名千古。 更多

卢梅坡的诗(共27首诗)
  • 《雪梅》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查看译文
  • 《雪梅》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查看译文
  • 《春日》
    红芳满眼斗风流,谁倍春来有客愁!
    惆怅不干桃李事,故山烟雨忆松楸。
    查看译文
  • 《蚕》
    春蚕运巧起经纶,底事周防反杀身。
    鼎镬如归缘报主,羞他肥禄避危人。
    查看译文
  • 《春游》
    红芳满眼斗风流,谁信春来有客愁。
    惆怅不干桃李事,故山烟雨忆松楸。
    查看译文
  • 白水寺·雨过川原净
    胡舜陟胡舜陟〔宋代〕
    雨过川原净,山寒草木疏。
    暮钟鸣古寺,行客解征裾。
    马祖留遗迹,浮丘传异书。
    谁能寻胜概,来往谩纷如。
  • 归字谣·归
    袁去华〔宋代〕
    归。
    随分家山有蕨薇。
    陶元亮,千载是吾师。
  • 偃盖亭·既将茅覆檐
    梅尧臣梅尧臣〔宋代〕
    既将茅覆檐,复有松为盖。
    五里入山时,憩此得寒籁。
    曾无康乐游,但见云衲会。
  • 庭心草·妻坐转流光
    释永颐〔宋代〕
    妻坐转流光,见尔心草。
    亭亭花未开,靡靡叶先老。
    潜荄几花萤,芳蕤暂妍好。
    悁虑果徒劳,吾言非计早。
  • 八十四岁吟·百年尚有一十六
    丘葵丘葵〔宋代〕
    百年尚有一十六,天不穷人人自穷。
    未解寡尤并寡悔,若为知至又知终。
    如真可死何妨死,欲养不中那得中。
    无可奈何委诸命,狂澜终久必须东。

古诗大全

https://www.hao86.com/shici_view_9ad4b043ac9ad4b0/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